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阅读实验与研究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阅读学习方式正在不断改变,许多前沿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也打开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课堂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教给学生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健康心理的引导以及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品质。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手段正全方位与语文教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空间,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
  探究式阅读,首先必须是开放式的阅读。主要表现为阅读形式的开放,阅读时间、空间的开放等。其次,应该是自主性的阅读。主要表现为自主选择阅读读物、阅读方法,自主分享阅读收获等。最后,探究性的学习离不开课堂教学。允许求同存异,特别是在进行课外探究性阅读学习时,更要凸显学生的差异,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地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兼顾课内、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其自发地投入到广泛的阅读之中。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学习为例,对此进行以下探索研究。
  一、因势利导,探究动机的有效激发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精彩纷呈,如何去粗取精,让现代信息技术充当“配角”,真正服务于课堂,利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提升。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尤为明显的极端,一个是“唯‘现代信息技术’是从”,教师的教学如果离开了现代信息技术就无从下手,一个是“避‘现代信息技术’而不及”,害怕“授人以柄”不敢过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两个极端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从最初发现信息技术手段的便利、省力、好用,慢慢犯上依赖症,从而在许多的课堂里信息技术不再是一个辅助手段,似乎喧宾夺主。一时之间“怀疑”信息技术的声音不绝于耳,于是大家开始反思整改,甚至有些教师又重新演变为一本书、一根粉笔而“返璞归真”。其實,信息技术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规避,更没有必要排斥。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对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认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遭受侵略者的掠夺、毁灭,这些历史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陌生的。如果单凭教师的描述很难逼真地还原历史,很难带学生入情入境。备课时,我从网上查找到了圆明园的复原图和圆明园被毁灭后的照片。上课伊始,我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用深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知道这是什么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跟随高科技的脚步,一睹圆明园当年的风貌。这是圆明园的复原图,我们不难发现,宏伟壮丽的建筑、巧夺天工的设计、惟妙惟肖的布局、琳琅满目的文物,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到祖国光辉的历史,还有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才智。可是大家知道吗?1860年的10月,这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居然毁在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手中。
  导入语结束后,我把课件定格在圆明园著名景观大水法毁灭前与毁灭后的对比照片上,提问:同学们,有谁认识这是圆明园中的哪个景观?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许多便利,大量有关圆明园毁灭前的相片也不难找到,就让我们与那一张张充满沧桑的珍贵照片走进圆明园。
  二、步步为营,探究路径的最佳选择
  寥寥数语辅之直观的照片,瞬间唤醒了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此时他们的心里有许多疑问想一一解决。这个时候,我并不急着揭晓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充分讨论后得出课文的基本框架是:(1)圆明园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2)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框架的后两点凭自己的兴趣自发分为两个小组,在合作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小组。主题确定了,该如何选择学习的路径呢?结合学生与文本的特点,我采用了自主探究为主、现代信息技术为辅的学习路径。
  1.借助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进行面对面探究学习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许多学校、一线教师借助国家这个大平台,也配套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中小平台,这些平台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再者,由于网络进程快,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线上教育平台鱼龙混杂,如果让小学生自由选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很容易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游戏之中,即使个别学生自制力强,也很难从五彩缤纷的教学资源中加以甄别,找到适合的学习资源。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窥见信息技术从人人追捧、大受欢迎到刻意回避、小心谨慎,在很大层面上有教师“惰性”的成因。据了解,有些教师在班级的学习群每天推送数十条“学习建议”“学习心得”等,而这里头许多所谓的名家、专家经验时常发生冲突,让家长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2.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探究学习
  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学校以及教师创设的教育资源平台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首先,一个教育资源平台无论学校、教师投入多少时间精力终究还是有限的;其次,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最终他们都要面对社会、走上社会。我们抱着保护学生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想尽方法让他们上一些“绿色无毒”的网络,还不如加以疏导与指导,教会学生分辨是非,提升良好的信息技术品质,自发地杜绝不健康的上网方式。
  三、协同合作,探究果实的最美展示
  在前面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交流促进,学生积累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丰富资料。比如,在理解“众星捧月”一词时,学生找了圆明园的三维立体平面图,图上清楚地标识着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以及周围的小园。通过学生的介绍很快分辨出哪是“月”,哪是“星”,圆明园的布局跃然纸上,学生的认识也一目了然。
  再如,有些学生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一为风格各异的建筑,二是珍贵的收藏文物。在相关的建筑、文物下面还加了简介,成果展示时加上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朗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此时,我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分享展示中。我罗列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政府的灭亡这数十年间,帝国主义国家从我国掠夺的财物、文物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组组直观的数字触目惊心,引发学生的思考:一个泱泱大国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学生的愤慨也溢于言表,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所遭受的耻辱让他们醍醐灌顶,是该努力学习的时候了。进而,我再出示课后阅读链接中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离不开反思,从某种角度上看,反思其实是探究性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合作学习的角度、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等方面畅谈,在反思中有效促进了探究性学习朝更理想化方面发展。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把网络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到课外的探究性阅读之中,让学生学会在浩瀚无边的网络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鳌阳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师就需要利用有效的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延伸课本知识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加强自身素质。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达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优化  1.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宗
期刊
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职能的转变,它在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习惯的构建。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我们要围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积极探索,让学生具备更好的学科水平。  一、找准切入点,核心素养要和实验教学紧密衔接  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明白物理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随时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点,避免对核心素养教
期刊
在中学,几何证明题是较为重要且常考的题目。就中学的几何证明题而言,对于无法运用已知条件解决的题目,作辅助线往往是最常用的解题思路。但是对于如何作辅助线、辅助线与所给图形的位置关系如何等问题,常常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辅助线做法的不同往往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注意指向有关。  三、题后反思  1.有效利用“波利亚解题表”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而应先通过提问
期刊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源于社会生活,承担着学生德育渗透的主要任务,探寻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模拟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它能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内化,促使个体品质品德与能力的全面發展。但是,此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模拟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期刊
将课堂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能够体现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转识成智的目的。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指出,物化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反过来支配着人们,使人的本性与其存在相冲突。当这种物化发生在教育领域时,教育便呈现出功利化和物质化,表现为一味追求做题的正确率、学习的效率,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将阻碍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在课堂错误资源化
期刊
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对课文内容、结构的表面理解上,教师往往忽略了语言表达方式和英文文章的内在逻辑、深层文化理念的挖掘,忽略了采用实践训练扎实巩固学生的语言技能、完善其思维品质。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英语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受到广泛关注,学生在深度學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成为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培育学生核
期刊
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多教育学者开始研究利用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能力。而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还存在理念、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教学的效果并不佳。合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合唱中,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通过与同伴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完成一部好的合唱作品,
期刊
如何通过概念教学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首次尝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而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经研究发现,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概念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规律且存在一些心理障碍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的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一直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忽视对学生道德、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要将目光从教什么,投向学什么和如何学,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剖析和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其学会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
期刊
电势能是从能量的角度描述电场,目的是通过做功研究能量变化的科学思想。建立电势能概念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同时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把难点拆解划分为多层目标,以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就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