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政治课堂构建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今政治教学的重点之一。以学生为本,挖掘教材中人文素材、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人文精神,便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政治课堂 构建 人文精神 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学生发展的考虑,都深刻地认识到,政治课教学呼唤人文关怀,并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内容、名言警句、历代名人英雄事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等,都是很好的人文教育内容。在利用这些内容的同时,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例如,学习《实现人生价值》时,可以引用钟南山在抗击“非典”中的事迹:2002年12月22日,“百年老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河源转来的特殊的危重肺炎病人。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一家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八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最后经过艰苦努力,以钟南山为首的攻关小组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抢救成功率达到87%。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很多人说,广东的一个庆幸在于,广东有钟南山。从而教育了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不能仅看作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人是一个包含知、情、意、行在内的有机整体,学生也如此。作为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这四方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有时教师会感叹某些同学学习成绩较好,但品德不好,常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事,甚至违法的事,或者有的同学只知道读书,不善于与人交流,没有什么礼貌,像个书呆子一样等等,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发展不够全面,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去年比较轰动的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学事件,以及中国留美学生枪杀美国老师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个人的心理问题,在其身后实质是人文素质的缺陷,是他们在中学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失败,是典型的非全面发展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将学生培养成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人。
3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都知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所以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是一致的。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霸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从政治角度应该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但实际上恰恰是由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所带来的,是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引起的,最根本还是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缺乏。其实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不经意间阻碍了学生的某些可持续发展。由于学校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绝大部分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质量看作学校生存的保障,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导向也助长了这种氛围。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更多的考虑是学生的一种短期效应,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绩得到最大的提高,达到所需的目标。至于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力顾及了,常有高中学校老师感叹初中来的学生怎么都有点呆呆,不会自己学习,这种情况有时也是我们教师无法改变的。但从长远的利益看,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而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仅需要接受科学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4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这让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无奈。我为之反思:为什么许多同学课间讲起“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本·拉登、萨达姆之类的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时群情激昂,可一旦上政治课就索然无味了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课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仅注重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关怀,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体验是一种被激活了的经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场,在体验中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政治教学唯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殷宗元.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中外教学
研究,2006(10)
2 童小虎.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 政治课堂 构建 人文精神 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学生发展的考虑,都深刻地认识到,政治课教学呼唤人文关怀,并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内容、名言警句、历代名人英雄事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等,都是很好的人文教育内容。在利用这些内容的同时,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例如,学习《实现人生价值》时,可以引用钟南山在抗击“非典”中的事迹:2002年12月22日,“百年老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河源转来的特殊的危重肺炎病人。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一家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八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最后经过艰苦努力,以钟南山为首的攻关小组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抢救成功率达到87%。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很多人说,广东的一个庆幸在于,广东有钟南山。从而教育了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不能仅看作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人是一个包含知、情、意、行在内的有机整体,学生也如此。作为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这四方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有时教师会感叹某些同学学习成绩较好,但品德不好,常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事,甚至违法的事,或者有的同学只知道读书,不善于与人交流,没有什么礼貌,像个书呆子一样等等,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发展不够全面,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去年比较轰动的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学事件,以及中国留美学生枪杀美国老师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个人的心理问题,在其身后实质是人文素质的缺陷,是他们在中学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失败,是典型的非全面发展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将学生培养成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人。
3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都知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所以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是一致的。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霸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从政治角度应该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但实际上恰恰是由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所带来的,是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引起的,最根本还是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缺乏。其实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不经意间阻碍了学生的某些可持续发展。由于学校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绝大部分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质量看作学校生存的保障,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导向也助长了这种氛围。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更多的考虑是学生的一种短期效应,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绩得到最大的提高,达到所需的目标。至于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力顾及了,常有高中学校老师感叹初中来的学生怎么都有点呆呆,不会自己学习,这种情况有时也是我们教师无法改变的。但从长远的利益看,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而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仅需要接受科学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4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这让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无奈。我为之反思:为什么许多同学课间讲起“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本·拉登、萨达姆之类的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时群情激昂,可一旦上政治课就索然无味了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课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仅注重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关怀,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体验是一种被激活了的经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场,在体验中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政治教学唯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殷宗元.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中外教学
研究,2006(10)
2 童小虎.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