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印本”及“灰皮书”
《我的前半生》是由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整理的认罪书而来。从1954年到1957年,在溥杰和一些伪满大臣的帮助下,溥仪45万字的自传体认罪书 《我的前半生》初稿写成。1958年春,油印本 《我的前半生》共60册,报送到了公安部并分送到全国政协、统战部等领导机关。
次年秋,油印本《我的前半生》呈报到公安部并分送中央各有关部门后,迅速引起公安部、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统战部长徐冰当即批示:“印四百份大字本,分送中央领导同志。”于是,《我的前半生》用大字号、十六开本,以“未定稿”的形式,迅速印出400册,分送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和各方面负责人那里。
中央高层对 《我的前半生》的阅读意见很快传递下来:
——毛泽东饶有兴趣地通读了此书,他对溥仪能够彻底认罪、愿意重新做人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指出书中检讨的部分太多,同时提出,“不能把溥仪改造过程中的表现提得太高。”
——彭真读后对相关同志说:“检讨有点太多了,当宣统皇帝的时候他还是个娃娃,进托儿所的年龄,有什么罪呀?列宁说过,允许青年人犯错误,何况是个娃娃,其实就说说那时候糊里糊涂地当了皇帝就行了。后来到了东北当了伪满皇帝才有问题……”
各位中央领导的意见,迅速传达到公安部。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拍板决定:《我的前半生》“未定稿”是由公安部上报中央、全国政协并分送统战部等各部委办的,该书的正式出版也交由公安部所属的群众出版社办理。
这样,1960年1月,《我的前半生》第一版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灰色封面,三十二开本,分上下册,共印7000套,规定“内部发行”,限当时的17级以上干部阅读,这就是俗称的“灰皮本”。
任务落到李文达肩上
公安部认为,我们国家把一个皇帝、战犯改造成新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溥仪特赦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就是最好证明。此书如果加以适当整理,把史实搞准,把我们的战犯改造工作介绍得详实和准确一些,是很有出版价值也很有政治意义的。但把溥仪的“认罪书”改写成一本书,靠溥仪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另想办法。
一天,公安部预审局局长姚伦拿了一册油印本,兴冲冲来找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姚艮,他们是亲兄弟。经过公安部和群众出版社再三考量,帮助溥仪整理修改书稿的任务,落到了群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文达的肩上。
1960年1月的一天傍晚,由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凌云出面,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姚艮作陪,约请溥仪、溥杰和李文达到全聚德烤鸭店吃饭,共同商议改稿的有关事宜。这是溥仪和李文达第一次见面。听了凌云的提议,溥仪谦恭地连连躬身点头,表示同意和感谢。他知道溥杰帮他弄的那个“认罪书”不行,他说在战犯管理所,手边没有任何报刊史料可以参考,他和溥杰只能靠零零碎碎的记忆写那些历史过程,后来管理所帮着找来一本破烂不堪的 《清宫演义》,里面也是谬误百出,不少是民间误传和说书先生的胡编乱造。溥仪对李文达说:“听说李同志是个大秀才,有你帮忙,《我的前半生》就可以搞得好些了。”李文达笑说:“能给‘皇上’服务,也是我的荣幸啊!”
溥仪和李文达两人的合作就此正式启动。让后人感慨良深的是,历史的因果关系也由此发生——“溥仪的前半生”,自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李文达的后半生”。
1960年4月初,李文达住进香山饭店104号房间。上午,溥仪在香山植物园参加劳动,下午,他就赶到香山饭店与李文达逐章逐节地商量该书的修改问题。工作大约进行了一个月,李文达的信心反而越来越不足了。真正深入进去,才发现这是一个难度相当大、劳动量也相当大的工程。这时的李文达已经萌生了“另起炉灶,重新创作”的念头。在掌握大量生动素材之后,李文达终于下定决心,对《我的前半生》另起炉灶,重新写一部文学性传记作品。
四度寒暑三易其稿
经向公安部报告,有关领导表示同意,并要求李文达完全脱产,集中精力搞好这本书。
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为方便李文达的写作,在地处东交民巷的群众出版社院内,给他安排了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屋当写作间,并特批他每天可以在机关食堂吃一点夜宵。这期间,李文达和他的助手们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期间,跑了上千公里的路,调查采访了数百人,包括许多在世的 “皇亲国戚”。有一位曾在宫里服务、已经在长春民政局就业的干部,一听说李文达他们是来调查溥仪的,腾地站起来,一掳袖口(差一点就跪下了),恭恭敬敬地问:“你们从万岁爷那儿来的?万岁爷龙体怎么样了?”让李文达他们几个大笑不止。
1961年春夏之间,李文达终于拟出一个较为成熟的新的修改大纲,并征得溥仪的完全同意。李文达与溥仪又开始了第二次愉快而又劳苦的合作。
1962年6月,凝聚了李文达、溥仪和群众出版社多位助手整整3年心血的修改本 《我的前半生》,共计50万字,分成上中下三卷,印成十六开大字本,分送各方面征求意见。
这时,溥仪正忙于与护士出身的李淑贤谈恋爱和结婚。
各方面意见反馈回来后,李文达再次动笔修改,10月,出版社又印出两卷本十六开大字本送审,其中最重大的修改是删去了有关“李玉琴”的一章,压缩了大约10万字左右(群众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全本)中,这部分内容作了恢复)。这主要是基于溥仪的要求,当时他与李淑贤新婚不久,书中对李玉琴写得过多和过于动情,溥仪担心引起李淑贤的不满。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李文达与溥仪三易其稿,九改九校,历经整整4年寒暑,《我的前半生》终于在1964年3月先后在北京和香港公开出版发行。
当年署名与稿酬问题
在该书出版之前,就作者署名的问题,群众出版社征求了李文达的意见。虽然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申伯纯等人建议署上李文达的名字,但多数领导的意见和李文达的想法不谋而合。因考虑到本书的宣传效果和在国内外可能发生的巨大影响,大家认为还是只署溥仪的名字为好。
就这样,在《我的前半生》定本中,找不到有关李文达的一丝丝痕迹。他成了躲藏在“皇帝”身后的影子。不过,群众出版社付给作者稿酬时,对李文达和溥仪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这样,李文达和溥仪一次性各得稿酬5000余元。1967年10月17日,爱新觉罗·溥仪于北京人民医院去世,终年60岁。然而在溥仪身后,这部作品的归属权却在其遗孀李淑贤与李文达及后人之间争论不断。
(据《中华读书报》文/蒋 巍)
《我的前半生》是由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整理的认罪书而来。从1954年到1957年,在溥杰和一些伪满大臣的帮助下,溥仪45万字的自传体认罪书 《我的前半生》初稿写成。1958年春,油印本 《我的前半生》共60册,报送到了公安部并分送到全国政协、统战部等领导机关。
次年秋,油印本《我的前半生》呈报到公安部并分送中央各有关部门后,迅速引起公安部、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统战部长徐冰当即批示:“印四百份大字本,分送中央领导同志。”于是,《我的前半生》用大字号、十六开本,以“未定稿”的形式,迅速印出400册,分送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和各方面负责人那里。
中央高层对 《我的前半生》的阅读意见很快传递下来:
——毛泽东饶有兴趣地通读了此书,他对溥仪能够彻底认罪、愿意重新做人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指出书中检讨的部分太多,同时提出,“不能把溥仪改造过程中的表现提得太高。”
——彭真读后对相关同志说:“检讨有点太多了,当宣统皇帝的时候他还是个娃娃,进托儿所的年龄,有什么罪呀?列宁说过,允许青年人犯错误,何况是个娃娃,其实就说说那时候糊里糊涂地当了皇帝就行了。后来到了东北当了伪满皇帝才有问题……”
各位中央领导的意见,迅速传达到公安部。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拍板决定:《我的前半生》“未定稿”是由公安部上报中央、全国政协并分送统战部等各部委办的,该书的正式出版也交由公安部所属的群众出版社办理。
这样,1960年1月,《我的前半生》第一版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灰色封面,三十二开本,分上下册,共印7000套,规定“内部发行”,限当时的17级以上干部阅读,这就是俗称的“灰皮本”。
任务落到李文达肩上
公安部认为,我们国家把一个皇帝、战犯改造成新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溥仪特赦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就是最好证明。此书如果加以适当整理,把史实搞准,把我们的战犯改造工作介绍得详实和准确一些,是很有出版价值也很有政治意义的。但把溥仪的“认罪书”改写成一本书,靠溥仪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另想办法。
一天,公安部预审局局长姚伦拿了一册油印本,兴冲冲来找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姚艮,他们是亲兄弟。经过公安部和群众出版社再三考量,帮助溥仪整理修改书稿的任务,落到了群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文达的肩上。
1960年1月的一天傍晚,由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凌云出面,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姚艮作陪,约请溥仪、溥杰和李文达到全聚德烤鸭店吃饭,共同商议改稿的有关事宜。这是溥仪和李文达第一次见面。听了凌云的提议,溥仪谦恭地连连躬身点头,表示同意和感谢。他知道溥杰帮他弄的那个“认罪书”不行,他说在战犯管理所,手边没有任何报刊史料可以参考,他和溥杰只能靠零零碎碎的记忆写那些历史过程,后来管理所帮着找来一本破烂不堪的 《清宫演义》,里面也是谬误百出,不少是民间误传和说书先生的胡编乱造。溥仪对李文达说:“听说李同志是个大秀才,有你帮忙,《我的前半生》就可以搞得好些了。”李文达笑说:“能给‘皇上’服务,也是我的荣幸啊!”
溥仪和李文达两人的合作就此正式启动。让后人感慨良深的是,历史的因果关系也由此发生——“溥仪的前半生”,自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李文达的后半生”。
1960年4月初,李文达住进香山饭店104号房间。上午,溥仪在香山植物园参加劳动,下午,他就赶到香山饭店与李文达逐章逐节地商量该书的修改问题。工作大约进行了一个月,李文达的信心反而越来越不足了。真正深入进去,才发现这是一个难度相当大、劳动量也相当大的工程。这时的李文达已经萌生了“另起炉灶,重新创作”的念头。在掌握大量生动素材之后,李文达终于下定决心,对《我的前半生》另起炉灶,重新写一部文学性传记作品。
四度寒暑三易其稿
经向公安部报告,有关领导表示同意,并要求李文达完全脱产,集中精力搞好这本书。
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为方便李文达的写作,在地处东交民巷的群众出版社院内,给他安排了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屋当写作间,并特批他每天可以在机关食堂吃一点夜宵。这期间,李文达和他的助手们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期间,跑了上千公里的路,调查采访了数百人,包括许多在世的 “皇亲国戚”。有一位曾在宫里服务、已经在长春民政局就业的干部,一听说李文达他们是来调查溥仪的,腾地站起来,一掳袖口(差一点就跪下了),恭恭敬敬地问:“你们从万岁爷那儿来的?万岁爷龙体怎么样了?”让李文达他们几个大笑不止。
1961年春夏之间,李文达终于拟出一个较为成熟的新的修改大纲,并征得溥仪的完全同意。李文达与溥仪又开始了第二次愉快而又劳苦的合作。
1962年6月,凝聚了李文达、溥仪和群众出版社多位助手整整3年心血的修改本 《我的前半生》,共计50万字,分成上中下三卷,印成十六开大字本,分送各方面征求意见。
这时,溥仪正忙于与护士出身的李淑贤谈恋爱和结婚。
各方面意见反馈回来后,李文达再次动笔修改,10月,出版社又印出两卷本十六开大字本送审,其中最重大的修改是删去了有关“李玉琴”的一章,压缩了大约10万字左右(群众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全本)中,这部分内容作了恢复)。这主要是基于溥仪的要求,当时他与李淑贤新婚不久,书中对李玉琴写得过多和过于动情,溥仪担心引起李淑贤的不满。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李文达与溥仪三易其稿,九改九校,历经整整4年寒暑,《我的前半生》终于在1964年3月先后在北京和香港公开出版发行。
当年署名与稿酬问题
在该书出版之前,就作者署名的问题,群众出版社征求了李文达的意见。虽然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申伯纯等人建议署上李文达的名字,但多数领导的意见和李文达的想法不谋而合。因考虑到本书的宣传效果和在国内外可能发生的巨大影响,大家认为还是只署溥仪的名字为好。
就这样,在《我的前半生》定本中,找不到有关李文达的一丝丝痕迹。他成了躲藏在“皇帝”身后的影子。不过,群众出版社付给作者稿酬时,对李文达和溥仪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这样,李文达和溥仪一次性各得稿酬5000余元。1967年10月17日,爱新觉罗·溥仪于北京人民医院去世,终年60岁。然而在溥仪身后,这部作品的归属权却在其遗孀李淑贤与李文达及后人之间争论不断。
(据《中华读书报》文/蒋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