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在气候变化问题争论的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这样的论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首先要行动起来。
  但事实上,要说明的是:中国已经在行动了!6月初,中国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其中包括制定有约束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效提高目标。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尚低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意识到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后果——中国已经开始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后果,比如说越来越频繁、严峻的旱涝、台风等灾害。喜玛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以及中亚的冰川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这些冰川的消失将威胁到千百万亚洲人赖以生存的水源。
  为了防止气候变化的最严峻后果,我们必须进行一场能源革命。煤炭的使用占中国能源消耗的7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必须终止。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必须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我们需要一场革命——不是技术革命,而是让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革命。当今世界已经拥有了让我们有能力开始对抗气候变化威胁所需的先进技术。我们没有时间继续坐而论道,而不去推动实质的改变;我们没有时间再为各种技术倡议分心。阻止清洁高效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不是技术的可行性,而是政策和财政支持的不力。只有通过加强《京都议定书》、通过在各国国内推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的法规,我们才能为这场清洁能源革命的到来创造理想的投资环境。顺便提一句,危险而又昂贵的核能不应该是能源革命的一部分。
  譬如,中国应该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有更大的野心。到2020年,中国应该开发118亿千瓦的风电以及2500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两者相加可以占2020年发电总量的9%。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到2050年能源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能减少50%。事实上,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世界能源一半的需求。
  
  能在《京都议定书》的一个阶段实施强有力的减排目标,也是清洁技术蓬勃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在今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必须通过《巴厘授权》,而不是虚无的路线图,也不能是许愿清单,而是一个清晰且具法律效力的授权,以指引气候谈判,使各国在2009年底前达成一致,确保将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
  不用说,在谈判《巴厘授权》时,是需要巨大的雄心和决心的。如果我们还想有一次机会,来阻止气候变化的最严峻后果,那么达成的《巴厘授权》必须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首先,《巴厘授权》应能指导各国采取行动,在未来10年内使全球的排放步人趋于下降的轨道,确保到2050年全球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
  其次,发达国家担负着大部分的历史排放责任,必须率先采取行动。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整体排放应当至少削减至其1990年的水平的30%。
  再次,更多的国家应该加入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义务的行列中来。诸如韩国、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等高人均收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应该在下—承诺期采纳减排目标。
  第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协议采用的架构应具有开放性,以允许设立量化国家排放限制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国际碳交易的体系中。
  第五,中等收入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也需要通过部门性(例如电力部门)或其他量化协议,来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加入到《京都议定书》的排放交易体系中来。具体的协议当然需要根据各中等收入国家的国情来量体制订,但是对所有这些国家来说,采取更多的行动是必须的。同时应该制定更多的奖励机制,使京都协议的减排体系更有吸引力。
  第六,必须成立一个大规模的清洁技术配置机制,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转用清洁、高效的技术。一年投资3000亿美元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大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就能够实现科学结论所指出的减排水平。如世界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应该将其所有对能源领域的投资都用以实现这一能源革命。同时,2012年后的京都议定书需要确保进一步的资金,来改造全球能源体系。
  最后,我要提出的是一个鼓励减少毁林的机制,以提供未来15年内大幅降低森林砍伐所必需的规模和资金。
  现在还为时不晚,但形势确实越来越紧迫。气候变化发生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影响到来的时间也比我们预想的要早,这不是个好兆头!为了适应未来10年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后果,我们要付出的成本已经相当惊人。清醒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已经敲响了警钟,而我们所有人必须在这危机的时刻觉醒。
  第一步已经迈出!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发展便可作证。去年和今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都超过100%,自2005年以来,超过90%的中国风电项目已申请加入《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每一个风电场的建成,都使我们朝着清洁低碳的未来更进一步;而每一个煤电厂的建成,又将我们困在高排放的发展老路上。
  现在,亲爱的各国领导人,我们需要你们采取决定性的下一步,我们需要你们支持能源革命,以确保公共资金不断注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效的提高;我们需要你们同意《巴厘授权》,以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框架下全球气候机制!
  我们一起行动吧!
其他文献
安南前脚刚回到非洲,潘基文后脚就踏上非洲,开始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之后首次非洲之行。当安南在祖国加纳独立50周年庆典上发表高调演讲时,潘基文则慈父般地握着民主刚果艾滋儿童瘦弱的小手,低调参加了埃塞俄比亚非盟峰会,会晤了受困达尔富尔问题的苏丹总统巴希尔,对肯尼亚贫民窟令人窒息的人道主义伤痛表示垂注。  记得去年底在纽约秘书长职位交接仪式上,潘基文对安南说:“联合国成功与否的真正衡量标尺不是我们作出了多
从年初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到3月底伦敦的“媒体革新峰会”上都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新媒体已经是旧闻了。广播挑战了报纸,电视挑战了广播之后,以Web2.0为首的新媒体终于对以往所有的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印刷术诞生数百年后,普通人通过一篇博客(Blog)或是一档播客(PodCast),就能让自己的观点传遍全球;廉价简易的编辑工具和以You Tube为首的视频分享平台,使曾经叫做“观众”的人群统统有权升级为制
列车驶过临江门车站时,余兰“啪啪啪”地按下了手中数码相机的快门,镜头里,是她第一次来重庆的母亲,车窗外,耸立在长江峡谷里的高楼大厦,都成了母亲的背景。  “我家在秀山农村,离这里有500多公里。”21岁的余兰刚刚读完大学,她在这座离家乡最近的大城市里找了份卖保险的工作。10年前,随着重庆的直辖,她的家乡从四川划归重庆,她早已习惯了和别人说自己是重庆人。但是,武陵山隔断了老家与外界的交通,从秀山来一
北京奥运的喜庆过后,香港在政经两方面同时遭到冲击。700万市民为奥运加过油后,需要为自己打打气。  首先是金融震荡。踏入9月,美国政府突然决定挽救两家公营的全国性“房事”机构。美元受到抬举,外资趁机加速流出亚洲,港股再度遭到抛售。恒生指数创下一年半以来的新低,只相当于去年10月历史高位的六成。有美资投行认为,港股已接近谷底;但也有行家相信,这次熊市还会跌大约3000点,直到历史高位的一半才到底。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叶青过得并不轻松。他在等待一个判决的结果,心中充满了忐忑。  叶青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光机所”)的职工,今年38岁,在光机所已经工作将近20年,技师职称。然而,去年9月一份下岗通知书让他以及另外12人的命运遽然改变。不甘于残酷的现实,诉讼和上访成了叶青维权的终极途径。    但现实中,关于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救济,在法律层面几乎一片空白。全国总工会和劳动法方
5月12日,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最重要的助手、塔利班“著名”的独腿军事指挥官毛拉·达杜拉,在阿富汗西南部赫尔曼德省的一场遭遇战中,被北约部队3枪击毙。达杜拉是继塔利班高级领导人阿赫塔尔.奥斯马尼之后,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始以来被击毙的第二个塔利班最高级别指挥官。他的死是北约部队和阿政府军从今年3月开始在该省周边地区联合实施的“阿喀硫斯行动”的显著成果。在确认达杜拉阵亡的消息后,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
从未有过一年像2007年一样,地球上的人类直接遭遇气候暖化所带来的种科考验。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灾难不过是好莱坞大片里的科幻特技,而今,一切就近在眼前。    热浪汹涌    欧洲6月到明两度遭受热浪的重创,欧洲凉爽夏日已经成为逝去的旧梦。与以往欧洲经历过的热浪相比,2007年的热浪呈现出令人不安的趋势:气温高、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增加、破坏程度恶化。  6月份第一波欧洲热浪中,意大利南部一些城市的
3月25日,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在临近香港新机场的亚洲博览馆举行,在772张有效选票中,曾荫权得票649张,大幅超过竞争对手梁家杰的123票而成功连任。这是香港回归后第一场有竞争的特首选举,第一次有民主派的候选人参加,意义不可小视。  尽管选举是在800个选委中间进行,普通香港市民并没有参与,尽管选举结果早已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但曾、梁二人近两个月的竞选拉票活动,还是改变了香港行政长官选举的模式。下届选
今年3月,澳门的人均生产净值(GNP,约2.8万美元)首次超过香港(约2.7万美元),更远远超过过去数以万计澳门市民前往打工的台湾约1.5万美元),失业率也自8年前的6%左右下跌至3.2%(亦即几乎完全就业),经济发展之快速,实在是出人意外。  不少香港传媒的新闻报道,几乎都对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给予一个可以称之为“澳门神话”的肯定答案。    并非无根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8年半实践,其实是
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90年,IPCC发表的首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决定,UNFCC于1994年3月生效。1995年,IPCC发布的第二份评估报告为《京都议定书》1997年的通过铺平了道路。  IPCC的秘书处设在WMO日内瓦总部内。日前,笔者走访了I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