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念先进所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是实现“健康第一”的重要途径。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健康第一”理念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体能下降、技能并没有积极的变化。在执行课程学分过程中,感觉设计和管理存在缺陷,根据执行情况发现一些问题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现状;反思
1 前言
体育课程改革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来,学校已完成了2个教学循环。随着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报告的出炉,客观数据摆到我们面前:近视率居高不下,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继续下降,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来说主要是通过选项课程教学途径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看到兴致勃发的参与者,看到不同特色的展示推广,“健康第一”的种子一片勃勃生机。有好的理念,结果却大相径庭,究竟是何原因?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和所观、所感,提出初浅看法,希望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同行们各有高招,殊途同归,使高中选项课程不仅理念好,而是结果更好。
3 结果与分析
从收集的数据来看,虽然样本数小,准确性(全面性)值得商榷,但笔者是从一个教学循环结束后感觉学生的耐力能力明显下降后进行的数据收集,同时也对其他学校教师进行走访,了解的情况,收集的信息中认为有以点带面的代表性。
3.1.1 表1是一个教学循环班级学生年度体质测试结果,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一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在及格标准上限,女生800米在及格值的中位。高二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比及格的下限值好1”38,女生800米正好在不及格的上限。高三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比不及格的上限值差15”37,女生比不及格的上限值差26”33。参照《体质健康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中学生的耐力水平是逐年下降,女生的耐力能力明显偏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
3.1.5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高中阶段要完成1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的学习,其中‘健康教育’和‘田径类运动’两个专题各一个学分是必修内容,其他9个学分可在学校公布的体育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自主进行选择。”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对学分管理的解读。
3.1.6 课程规定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1个学分,一个学分必须修满18课时,换句话说: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98节课才达到毕业应该达到的课时数,学校才准许毕业。我们从学年教学周数统计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学分不能满足18学时,学年平均教学周数是29周,也就是说每个学期教学周数平均只有14.5周,根本不可能达到18个教学周学分要求。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管理的要求,对照《学年教学周数统计表》,在无法保证时间的前提下,一定要按照学分管理的要求去执行,结果只能是弄虚作假。
3.1.7 从表3选项的统计看出,高一阶段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在学校能开设的选项模块中人数比例虽然不均匀,但在开设的项目中选项人数最少的也有3.3%。随年级递增,武术、田径的选课人数直至不到百分之一和零。三大球的选课率变化在 2比较稳定,乒乓球、健美操选项人数随年级递增选课率增加7个百分点,变化明显。
3.1.8 在了解学生选修报名过程中,选项教学极大满足了同学的兴趣,调动了同学身体活动的潜能。同时也造就了部分同学在选择项目时选择轻松、选择室内、成就自己的慵懒。选择乒乓球、健美操的多为没有明确运动兴趣的女同学。使阳光体育、身体活动大打折扣。
3.1.9 表4是学校现有体育教师所学专业调查表,从调查表中看出,在开设的选项课程中,现有教师专项只占开设专项的50%,有一半项目是由非专项教师进行教学,说明教师的资源缺乏,对于模块教学来说是一个硬伤。同时场地条件也是制约学生练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羽毛球项目,一个体育馆能容纳的练习人数是有限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学生的耐力水平是逐年下降,高一同学积极活跃、兴趣广泛,随着学龄增加兴趣逐步降低。
4.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明确的学分要求,管理指标过高,不切实际,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4.1.3 学生的选项,逐步向室内集中,说明学生的怕苦怕累思想加重,选择轻松,选择室内、成就自己的慵懒,不利于耐力水平、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4.1.4 从教师专业对应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条件开设选项满足同学需求的项目中,教师对应专业类教学资源缺乏。
4.2 建议
4.2.1 将耐力跑列入必考内容,每个年级都将耐力跑作为体育学科评价学生的首选标准,在目前考试指挥教学的情况下,只有考试能迅速解决耐力水平持续下降的趋势。
4.2.2 调整学分管理办法,降低学分需要的教学课时,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为学分达标课时。达不到时间要求还这样明确规定,相反会给学分管理制造混乱,使弄虚作假成为习惯。
4.2.3 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引导,使学生明确耐力素质是体质健康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学生活动锻炼时间。
4.2.4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适应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2,12.
[2]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3]赵超君.关于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3,5.
[4]邓树勋,庄弼.体育与健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现状;反思
1 前言
体育课程改革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来,学校已完成了2个教学循环。随着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报告的出炉,客观数据摆到我们面前:近视率居高不下,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继续下降,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来说主要是通过选项课程教学途径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看到兴致勃发的参与者,看到不同特色的展示推广,“健康第一”的种子一片勃勃生机。有好的理念,结果却大相径庭,究竟是何原因?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和所观、所感,提出初浅看法,希望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同行们各有高招,殊途同归,使高中选项课程不仅理念好,而是结果更好。
3 结果与分析
从收集的数据来看,虽然样本数小,准确性(全面性)值得商榷,但笔者是从一个教学循环结束后感觉学生的耐力能力明显下降后进行的数据收集,同时也对其他学校教师进行走访,了解的情况,收集的信息中认为有以点带面的代表性。
3.1.1 表1是一个教学循环班级学生年度体质测试结果,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一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在及格标准上限,女生800米在及格值的中位。高二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比及格的下限值好1”38,女生800米正好在不及格的上限。高三年级学生耐力水平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比不及格的上限值差15”37,女生比不及格的上限值差26”33。参照《体质健康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中学生的耐力水平是逐年下降,女生的耐力能力明显偏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
3.1.5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高中阶段要完成1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的学习,其中‘健康教育’和‘田径类运动’两个专题各一个学分是必修内容,其他9个学分可在学校公布的体育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自主进行选择。”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对学分管理的解读。
3.1.6 课程规定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1个学分,一个学分必须修满18课时,换句话说: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98节课才达到毕业应该达到的课时数,学校才准许毕业。我们从学年教学周数统计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学分不能满足18学时,学年平均教学周数是29周,也就是说每个学期教学周数平均只有14.5周,根本不可能达到18个教学周学分要求。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管理的要求,对照《学年教学周数统计表》,在无法保证时间的前提下,一定要按照学分管理的要求去执行,结果只能是弄虚作假。
3.1.7 从表3选项的统计看出,高一阶段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在学校能开设的选项模块中人数比例虽然不均匀,但在开设的项目中选项人数最少的也有3.3%。随年级递增,武术、田径的选课人数直至不到百分之一和零。三大球的选课率变化在 2比较稳定,乒乓球、健美操选项人数随年级递增选课率增加7个百分点,变化明显。
3.1.8 在了解学生选修报名过程中,选项教学极大满足了同学的兴趣,调动了同学身体活动的潜能。同时也造就了部分同学在选择项目时选择轻松、选择室内、成就自己的慵懒。选择乒乓球、健美操的多为没有明确运动兴趣的女同学。使阳光体育、身体活动大打折扣。
3.1.9 表4是学校现有体育教师所学专业调查表,从调查表中看出,在开设的选项课程中,现有教师专项只占开设专项的50%,有一半项目是由非专项教师进行教学,说明教师的资源缺乏,对于模块教学来说是一个硬伤。同时场地条件也是制约学生练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羽毛球项目,一个体育馆能容纳的练习人数是有限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学生的耐力水平是逐年下降,高一同学积极活跃、兴趣广泛,随着学龄增加兴趣逐步降低。
4.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明确的学分要求,管理指标过高,不切实际,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4.1.3 学生的选项,逐步向室内集中,说明学生的怕苦怕累思想加重,选择轻松,选择室内、成就自己的慵懒,不利于耐力水平、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4.1.4 从教师专业对应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条件开设选项满足同学需求的项目中,教师对应专业类教学资源缺乏。
4.2 建议
4.2.1 将耐力跑列入必考内容,每个年级都将耐力跑作为体育学科评价学生的首选标准,在目前考试指挥教学的情况下,只有考试能迅速解决耐力水平持续下降的趋势。
4.2.2 调整学分管理办法,降低学分需要的教学课时,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为学分达标课时。达不到时间要求还这样明确规定,相反会给学分管理制造混乱,使弄虚作假成为习惯。
4.2.3 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引导,使学生明确耐力素质是体质健康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学生活动锻炼时间。
4.2.4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适应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2,12.
[2]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3]赵超君.关于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3,5.
[4]邓树勋,庄弼.体育与健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广东省中山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