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的影响。在开学初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新环境,进一步融入学校生活,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很重要。而在这一时期,三个关键因素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关键人”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是学生成长中的教育者,二者缺一不可。唯有二者行动上、目的上高度一致,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一旦出现“割裂”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景象”,学生也在“左右摇摆”的认知中形成乖戾的性格。故此,家长、教师应紧密联系,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的点滴变化。及时在变化中寻觅教育的契机,从而合理地展开教育,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堡垒,乃至让学生有一个“保驾护航”的指引。再有,家长、教师要明确责任,到位而不越位。在一个“中心”(学生成长)前提下,各自干好自己的事情。家长督促学生学习,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第一时间和教师联系,反映学生的情况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还有,家长教师都应成为学习者,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教育者“高了”,学生才会站在“巨人”肩上,看到更美的景色,心中才会产生更多的遐想。而这,需要我们成为“巨人”。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未来,就是看他和谁同行。学生成长也是一样,同样需要成长中的那个“贵人”,扶上马,送一程,还给学生一个真正的童年,这是我们的责任。
  二、“关键事”是学生成长的节点
  学生从假期进入学校,无论是心态还是认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及时疏导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切不可一意孤行,站在“成人”的角度,专横地纠正学生的行为,学生虽“表面上”同意,但留在学生心中的是许多的“孤寂无助”,以至于让学生更加地内向孤僻,久而久之,学生的心里会严重“变形”,从而形成厌学情绪,这是学生成长的大敌。再有,抓住学校、班级举行的一些活动,家长应积极参与进去,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学生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会更加地信任父母,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学生成长强有力的动力之源。如学校开学初的“习惯”养成月活动,学期中的安全教育伴我行活动等,家长要在这一阶段,积极配合学校,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入学的环境,尽早地融入学校班级生活中。
  三、“关键时”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应有的知识、阅历、人际关系等因素外,时机的掌握也至关重要。学生也是一样,在一些“关键时”处理上的迥异,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曾教过一名学生,性格很是强势,课间时,因同学不跟他打乒乓球,他一怒之下拿起乒乓球拍,把另一个学生的头打破。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我没有过多地训斥,而是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达成了共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展开行动,向受伤学生家长道歉、积极协助治疗,赢得了双方的认可。学生在这一行动中成了“看客”,而这欣赏的过程,给了学生极大的教育。学生的转变也较大,学习也发生了转变。通过这一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些关键时机中,我们所表现出的态度、处理方式等都是一种无声教育,而此时的“无声胜似有声”。它所产生的能量也是久远的、无穷的。
  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需要我们不等不靠不推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和学生一起融入新环境中,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获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于教师和学校中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及校园网来应付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并能独立选择和评价信息质量,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必备的能力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力,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学科知识本身也就是信息。正因为如此,可以说,信息化时代所有的教师都是信息技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团——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
[摘 要] 如何向家长群体借力、借智、借道,与家长相识、相知、相行,即家校协作、家校共育的六大新视域:学校与家长约定;让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家长委员会;说服家长,利用寒暑假践行核心素养家本课程体系;年度组织书香家庭评选及亲子阅读擂台赛;协调成立、运营家庭互助互育组;提升服务意识,让家长愿意到校。  [关键词] 家校协作;家校共育;家长会;家长组织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责任者,学校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其重中之重不在形式,而是在其实际效果,即能真正有利于班级的管理,真正促进班集体的成长及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而要提升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进行有效评价便成为我们不可不认真研究的关键所在。在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中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自评是促进班集体及学生个人成长的最有效手段。  一、在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中开展自评的意义  在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中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小学正是“扣第一粒扣子”的起步阶段,是形成是非观念的初始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如何使小學阶段德育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如何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如何使孩子们的人生稳步起航?……这些问题
2015年农历正月初四,我担任过三年班主任的枣庄二十九中学1991级五班的初中毕业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活动。在活动筹备阶段,组织者之一张洪力同学同我这位当年的“老班”商量过几次,如,预案设计、同学的联系、材料准备等事项考虑得都相当充分。唯一遗憾的是,我只保留了这班孩子当年的一份期末考试成绩单和一份毕业纪念合影,尽管纸张已经黄迹斑斑,大家却视为珍宝;其他三年酸甜苦辣火热的青春生活场景却一件未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时,鸡飞狗跳,嗷嗷喊叫。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叮咣就削。”网上的这个段子曾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对此,很多妈妈也在反思并寻求解决之道:怎么能做到不吼不吵,做一个温柔、耐心、体贴的“零吼妈妈”?  对此,一些商家似乎也看到了商机,线上线下的各种止吼课程也应运而生,很多家长也慷慨解囊,报班学习,至于效果,有些家长表示有效,有些家長表示根本无效。对此,有专家
准确的文本解读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并且经历将课本读厚再读薄的过程,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有适当的深度,又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让儿童真正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任何一篇课文,如果就文教文,肤浅的课堂就如同一颗干瘪了的种子,要想萌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何等的艰难。语文教学关乎“工具性”,同时也关乎“人文性”,要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我校初一新生来校学习已整整一个月,作为校长,很清楚还是有相当多的家长对要不要给孩子搞“校外辅导”,心里很矛盾,很纠结,拿不定主意,很是希望有“明理人”能给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看到正确的方向。  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校外辅导”,可能身份不同,情况不同,立场不同,理念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尤其是家长与教师,许多观点都很不相同。作为一个既严肃敏感,又无法回避的话题,笔者也关注很多年了,也想较深层次地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教师从“教学”走向“教育”,从知识导向走向成长导向,从关心“鸟儿吃虫子饱不饱”走向关注“鸟儿飞天空好不好”。让教学回归到育人的本源,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的整合。  我国中小学以往和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学科中心观为基点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瞩目的。但随着时代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