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年8月,两位湖南青年,一位年龄稍小,中等个头,另一位则高大英俊,两人一脸神往,来到了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
  两人和另外六位老乡租住在一间长不到一丈、宽仅8尺的小屋中,夜里睡在一个土坑上,挤得透不过气来。冬天,八人仅有两件棉衣,只能出门时轮流穿。
  不久,中等个头的考上了北大。1919年3月,大个子决定离开北京,返回湖南。临行前,两人商定:三年为期,各自努力。
  1936年春,一位名叫布列松的法国青年参加了巴黎新闻社的招聘考试。落榜后,他一头扎进了小酒馆。
  刚坐下,他发现旁边还有两个落榜生。其中一个身材不高的青年自我介绍说:“我是匈牙利的卡帕。”“我嘛,叫西蒙,波兰人。”另一个青年接着说。
  他们相互对视着,直觉告诉他们,对方都不是平庸的人。离开小酒馆时,三人相约:十年为期,各自努力。
  那位“大个子”青年正是毛泽东,另一位,便是毛泽东笔下的“恰同学少年”之一的罗章龙。
  毛泽东返乡后,罗章龙在北大与陈独秀相识,五四运动中,他领头火烧赵家楼。1920年,罗章龙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7岁的罗章龙出席中共“三大”,与毛泽东一起被选进5人中央局,至中共“六大”,一直是中央领导人。
  与此同时,那三位年轻摄影师也走出小酒馆,开始为各自的理想奋斗。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布列松立即拿起相机,奔赴战场。二战开始后,他随了军,不久成为德军俘虏。成功逃脱后,他返回巴黎,参加了抵抗组织。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说完这句名言,卡帕随即跳进战壕,成为海明威所说的“一位伟大及非常勇敢的摄影家”。
  西蒙同样走上了战场,二战结束后,他回到欧洲,推动了以拯救难民儿童为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
  1947年,布列松与卡帕、西蒙在纽约相聚,喝着一种名叫马格兰的两夸脱装的大桶香槟酒(当时战地记者常在生还后与朋友喝这种酒庆祝),有感于这场战争的惨烈,三人决定以此酒为名成立一家摄影社,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1952年,被称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布列松出版了摄影作品集《决定性瞬间》,并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观点:一个人要想把有意义的东西带给世界,就必须能够与他取景框中的事物心灵相通,从而捕捉到平凡人生的伟大瞬间,使之成为永恒。
  1925年末,离开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沁园春·长沙》: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编辑 牙 子)
其他文献
本刊这一期发表的“两个橡胶厂的成本对比”的报导,又一次证明,对比分析是发现差别,揭露矛盾,挖掘潜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贯彻勤俭办企业
一夜造冰城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位非常有才干的将军司马楚之。一年寒冬,他为征讨柔然(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军督运军粮。一天,部下向他禀报了一件怪事,大营里的一头驴被
火红的太阳从山的一角升上宁静而又蔚蓝的天空。它伸伸懒腰,像没有睡醒似的射出柔和的金光。鸟儿们在摇摇欲坠的树枝上欢呼雀跃着。一束阳光躲过翠色欲流的密叶层层阻挡,刺中
五年级开始,我们班先进行了“日记我来写”的活动,每天由一位同学来写,自愿报名,当天写好,次日语文课朗读并点评,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兵,发现热爱写作的同学几乎都很乐意来这本
问题源自一道常见的习题:已知P是双曲线x2/36-y2/64=1上的一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1)若|PF1|=14,则|PF2|= _____;(2)若|PF1|=3,则|PF2|=______.常见解法如下: T
2016年4月13日,全国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暨名校成果展示活动走进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上午,玉峰学校青年教师张敏、郑莘雪呈现了两堂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读写课。随后,学校进行了
[中考原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汉文化与筷子  ◆杜 宣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刀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让人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正在冲击我国传统教育领域,并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可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还差强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但这一新型教学思想将会逐渐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自然步入数学探究的境地,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设置合理、生动、引人入胜的问
时下仍有许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没有把语文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脱离文本而天花乱坠者有之;拘泥于教科书而照本宣科者有之;滥用多媒体而越俎代庖者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