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观是指人们对于文艺的根本看法,是其世界观在文艺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且相应地揭示了人类意识部门包含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也属于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切文艺现象,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即阐述了文艺的政治倾向性和艺术真实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倾向性,即倡导运用文艺作品表达创作者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正确政治立场。文学艺术在政治倾向的表达方式上同政治、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是不尽相同的,创作者政治态度的表达应同社会的前进方向相一致,并寓于作品的真实表达之中,且正如恩格斯所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P384艺术真实性,即倡导创作者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坚持对真实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客观反映,文艺作品中应包含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作家、艺术家勇敢地面对实际生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因此,文艺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二者辩证统一,且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充分体现文艺功能。文艺功能是指文艺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文艺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性中,大致包含文艺育德功能、文艺认识功能和文艺创造功能三部分。文艺育德功能是指利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P1以期达到提升思想觉悟所发挥的作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原则。文艺认识功能是指文艺通过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以期达到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艺术真实性原则。文艺创造功能是指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以期达到文艺作品的创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统一于实践的原则。充分发挥文艺的育德功能、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对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指导具体实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仅包含了深刻内涵,更体现了文艺实践的深远寓意。“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其青年學生受众群体庞大以及社会主义办学性质优势,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发挥文艺的三大功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充分发挥文艺育德功能,不断加强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原则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鲜明党性,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才能保证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此外,高校作为立德树人之所,还应在坚持党委核心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艺育德功能,结合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即“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P38)有意识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艺之中,又通过文艺的独特形式“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P384使学生受众在沉浸于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以达到文艺育德效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育德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高校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新路径。
第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充分发挥文艺认识功能,不断满足学生需求。“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之学生受众群体庞大,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服务学生为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艺术真实性原则决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文艺作品须贴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文艺认识功能,以期与受众学生产生思想情感的强烈共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贴合实际了解学生所想,更要不断满足学生所想。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高校可借此东风以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校园文化建设,采集学生需求信息后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并根据学生需求变化进行实时更新反馈,以此作为满足学生艺术需求的基础,再有针对性的提出可施行方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认识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新时代高校“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新方案。
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本校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文艺创造功能,不断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文艺的生命,”高校应自觉投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依托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坚持以本校文化为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定的校园文化意味着一定的办学传统、办学模式、办学特点与办学风格,”P6高校借助其本校文化的独有性作为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有力途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统一于实践的原则决定高校应着力打造专属本校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充分发挥文艺创造功能,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人才,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量身创作文艺作品,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已有文艺作品进行二度创造,二度创造即对原文艺作品的一种创造性的新的理解和诠释。此外,高校还应在党委领导下,以智慧校园文艺建设为助推,面向全校征集本校文化艺术品牌的原创作品,以及收集对已征集文艺作品的反馈评论意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重文艺、崇尚文艺、文艺自由、文艺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创新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创造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高校打造专属本校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提供了新力量。(作者单位为西华师范大学)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且相应地揭示了人类意识部门包含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也属于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切文艺现象,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即阐述了文艺的政治倾向性和艺术真实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倾向性,即倡导运用文艺作品表达创作者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正确政治立场。文学艺术在政治倾向的表达方式上同政治、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是不尽相同的,创作者政治态度的表达应同社会的前进方向相一致,并寓于作品的真实表达之中,且正如恩格斯所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P384艺术真实性,即倡导创作者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坚持对真实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客观反映,文艺作品中应包含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作家、艺术家勇敢地面对实际生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因此,文艺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二者辩证统一,且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充分体现文艺功能。文艺功能是指文艺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文艺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性中,大致包含文艺育德功能、文艺认识功能和文艺创造功能三部分。文艺育德功能是指利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P1以期达到提升思想觉悟所发挥的作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原则。文艺认识功能是指文艺通过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以期达到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艺术真实性原则。文艺创造功能是指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以期达到文艺作品的创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统一于实践的原则。充分发挥文艺的育德功能、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对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指导具体实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仅包含了深刻内涵,更体现了文艺实践的深远寓意。“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其青年學生受众群体庞大以及社会主义办学性质优势,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发挥文艺的三大功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充分发挥文艺育德功能,不断加强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原则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鲜明党性,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才能保证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此外,高校作为立德树人之所,还应在坚持党委核心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艺育德功能,结合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即“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P38)有意识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艺之中,又通过文艺的独特形式“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P384使学生受众在沉浸于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以达到文艺育德效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育德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高校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新路径。
第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充分发挥文艺认识功能,不断满足学生需求。“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之学生受众群体庞大,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服务学生为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艺术真实性原则决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文艺作品须贴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文艺认识功能,以期与受众学生产生思想情感的强烈共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贴合实际了解学生所想,更要不断满足学生所想。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高校可借此东风以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校园文化建设,采集学生需求信息后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并根据学生需求变化进行实时更新反馈,以此作为满足学生艺术需求的基础,再有针对性的提出可施行方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认识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新时代高校“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新方案。
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本校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文艺创造功能,不断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文艺的生命,”高校应自觉投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依托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坚持以本校文化为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定的校园文化意味着一定的办学传统、办学模式、办学特点与办学风格,”P6高校借助其本校文化的独有性作为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有力途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统一于实践的原则决定高校应着力打造专属本校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充分发挥文艺创造功能,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人才,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量身创作文艺作品,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已有文艺作品进行二度创造,二度创造即对原文艺作品的一种创造性的新的理解和诠释。此外,高校还应在党委领导下,以智慧校园文艺建设为助推,面向全校征集本校文化艺术品牌的原创作品,以及收集对已征集文艺作品的反馈评论意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重文艺、崇尚文艺、文艺自由、文艺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创新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文艺创造功能充分发挥前提下的顺利开展,为高校打造专属本校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提供了新力量。(作者单位为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