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就能做到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劲锐人物】马冬晗,因在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中获得银牌,于2008年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在校期间,不仅学习上保持专业第一名,还担任系学生会主席、校乒乓球队队员、校国旗仪仗队队员等。2011年12月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授予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只有五名本科生和五名研究生获得)。现已保送到本系光电工程研究所读直博。
  
  我喜欢王海鸰在小说《成长》中说的一句话:“成长不仅意味着要做出选择,更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人生中有些选择,是无法预料对与错的。因此,成长也就多了许多酸甜苦辣。
  
  我是竞赛保送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拿着清华的专业列表翻来覆去地看。同是学机械的爸爸妈妈力主我去精仪系,因为机械是工科的核心,宽口径,基础扎实,而且清华的机械还是传统优势学科。因为参加物理竞赛的缘故,我非常喜欢物理,机械和物理多少沾点边。就这样,我选择了精仪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
  当我真正进入精仪系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一个我和爸爸妈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严重问题:精仪系的专业基础是机械制图,也就是传说中的画法几何。而我,是一个空间想象力极差的学生。
  我的空间想象力差到什么程度呢?小学四年级,我第一次接触几何(那时还是平面几何),是画出梯形的垂线。一向成绩很好的我被数学老师留到了晚上六点。我无法理解梯形的“底”的概念,不知道该在哪里做垂线。老师不理解我的“不理解”,急得火冒三丈;我还因为年纪小,丝毫不知忧愁,回到家还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老师说我在几何上不开窍!”高中的时候,一碰到立体几何我就智穷力竭,哪怕只有一张薄薄的卷子,我也要做两个小时以上。数学考试,不考立体几何,我就能拿140多分;一旦有立体几何,我就跪了。
  现在,我却要专门研究立体几何——整整四年!!
  第一次听制图课,我就傻掉了——老师一节课讲了100多页的内容。老师在上面讲得认真专注,同学们在下面回应积极,而我就像听外语一样,刚想明白这句,下句就错过了。我低着头,“唰唰”地翻书,自信心仿佛随着翻飞的书页,“唰唰”地溜走了。下课后,同学们围在老师身边问这问那,我一个人久久地坐在原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整整一个学期,我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每周四交作业,我必然到周三晚上才匆匆忙忙地赶作业,会做的就随便画画,不会做的就参考同学的作业。期中考试,自然是悲剧了,虽说还不至于挂科,但成绩是拿不出手的。公布成绩那天,我在自习室哭了一下午。连续几天,我都没法接家里电话,一接就泣不成声。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头被蒙住眼睛、牵着鼻子走的驴,走得踉踉跄跄,不知道路在何方。转眼到了期末,我的状态依旧没有调整好,再次悲剧了。
  入学的时候,我是本系唯一一个竞赛保送生,大家羡慕、仰视、赞扬;但第一学期末,我的成绩跌出了前1/4,拖后腿的就是机械制图,其他的科目,如数学、物理类课程,因为超级用功,还应付得来。
  寒假,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了很多很多。
  所有人都会坚决赞同,我是系里最努力的学生。我每天早上七点前就到自习室上自习,上课坐在第一排,晚上总要自习到教室锁门才肯离开,回宿舍再熬到半夜一点多才睡。但是,现在的成绩,显然配不上这样的努力。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既然看不到成果,还要不要再努力下去?这种苦痛交加、汗泪交织的生活,我是否还能、还应该坚持?
  我是有退路的——选择转系。我可以转到力学系、物理系,只要不再和机械制图碰面就好。那样我真可以一劳永逸,彻底摆脱机械制图的折磨。但是,这就等于承认,我马冬晗就是学不好机械制图,是它的手下败将,从此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留下一片永远的阴影。再说了,到了新的环境,我会不会遇到新的困难?难不成再转一次系吗?
  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力量,让我从悲伤失落中觉醒了。
  不,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当逃兵。我还没有战斗到最后一刻。
  不,我决不向机械制图投降。我的生命里,没有“认输”两个字。
  精仪系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要为这个选择负责。
  从那个时刻开始,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要跟遇到的所有困难、所有挑战斗争到底。
  对待基础薄弱的立体几何,我对付它的妙招,就是两个字——“努力”。每节课上课前,我会认真预习,对那些偏难的知识点,先“啃”它几遍。每次做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老师、同学,绝不把问题留到最后。老师说,学习制图课程主要靠多观察、多实践,我就经常留心周围的机械结构,比如车轮、销钉等,看多了,也就慢慢熟悉起来,慢慢有了心得体会。
  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别人几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的东西,我得花一个小时来琢磨,心里也会委屈和难过。但是我总是对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真正的优秀不是能做好自己的特长,而是连即使最不擅长的东西,也能通过努力学好。
  其实,我在初中、高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初中刚学物理的时候,我觉得物理抽象、复杂,每次考试都会被物理拖平均分。物理老师告诉我:“你从现在开始,每天在作业之外,多做40分钟物理题,有问题就来问我。坚持半年,肯定会突飞猛进。”我撇撇嘴,这算什么方法?但从小就听老师话的我还是照着做了。也真是神了!一开始做题我还总晕头转向,半年后我的物理就真的回回考满分了。高中刚学生物的时候,我甚至连线粒体、叶绿体都分不清。老师也是“逼迫”我多做练习,那段时间我几乎做完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生物练习册,结果自然也不用多说。
  我坐在清华的自习室里默默为空间几何而拼搏的时候,想起这些往事,就有温暖和力量。很多人都想知道成功的秘诀,而我的成长经历已经把它告诉了我,那就是努力!加倍的努力!全力以赴的努力!像邓亚萍之于乒乓球,郭晶晶之于跳水,不管天赋如何,只要肯付出努力,没有什么不可战胜!天道酬勤,我一定可以像战胜物理、生物一样,战胜空间几何!
  我的努力终于绽放了美丽的花朵。期中考试,我两门课程考了100分,一门考了97分。期末考试,我的机械类课程考了全班第二名,平均成绩从年级30多名飙升到第一名,而且把第二名远远甩在后面。
  从那以后,我完全进入了状态——前三年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获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机械创意大赛一等奖;同时还因为成绩优秀,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先后担任了精仪系学生会主席、精仪系女子排球队和乒乓球队队长、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队员,后来又入选校乒乓球队。四年,我与不擅长的学科斗智斗勇,获得了全面胜利,并且因为胜利,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未来研究生的方向。研究生我没有再学机械专业,而是转到系里的光学专业读直博。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果当时我选择逃避,现在会怎么样?很简单,我不会像今天这样从容、自信。我的成长,不会这么迅速。
  我本科生涯最大的梦想,就是要在优秀的地方,做到最优秀。现在,我可以说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梦想,若只是“梦”,没有去“想”,对它的渴望不够强烈,它就永远只能是梦。必须足够“想”,敢拼敢干,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对它的渴望达到这样的地步:每天都对自己说,我要实现它,一定要实现它!那么这时候,你就会想方设法地朝它奔去。我最佩服的运动员是邓亚萍,她为什么能进国家队?因为她每次打球都能听到“进国家队”这四个字在她的胸腔里“咚咚”地跳,震撼着她的心魄,让她不断地去提高技术。当你的愿望强烈到这般地步的时候,我敢说,梦想一定会实现。
  在拿到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之后,很多人问我,难道你不害怕吗,如果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梦想还是不能实现,该怎么办呢?
  我微笑地告诉他:请先去努力吧,当你真正投入、全力以赴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为梦想努力,即使这梦想再遥远,都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哪怕回忆起来,都会想落泪。那是生命中真正的美好,那才叫青春!
其他文献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老师说:“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盖好,十二个人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一个学生接着说:“一万七千 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四杯25度的水加在一起就变开水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期刊
当下,对于高考生来说,挑大学选专业是头等难事。事实上,很多专业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特别是文、史、哲等专业,即使是理科,纯基础学科也缺少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性。当毕业生找工作时,比较难找到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然而医学专业是个特例,因为专业技术性极强,绝大部分医学院学生都在卫生系统工作。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医学工作者,收获救死扶伤的成就感,那么医学院一定是你的起点。医学类专业名目众多,很多专业名称只有一两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解答综合实验试题更是如此。研究发现,高考综合实验题大多是以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作为整体框架来编制的,主要考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收集和处理实验资料、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等能力。值得重视的是,跟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紧密相关的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内容,已成为命题者用来设置问题的热点。因此,解答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时,既要“大处着眼”,又要“细处
期刊
我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回忆的。  打开CD,走在F.I.R乐队的旋律里。午后把阳光丢过了深蓝色的窗棂,很简单地放在书桌上。然后,我把一瓶绿茶的包装纸轻轻地撕下,使它裸露在一片阳光里。于是,我看到了浅绿色的太阳。  几何时,那些关于梦的故事,无关紧要。只是风华正茂的我们做得太认真。而年少的痴就像从手心掷出的纸飞机,虽然只是瞬间的动力,却飞得那么执着;可年少的情又像从盆里泼洒出的水,哗哗啦啦一发不收拾。 
期刊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生动、传神而令人不禁拍案叫绝的词汇。翻阅我们的课本和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以及备考资料,不难发现,这类词汇比比皆是。例如人教社新课标高中教材(必修一)中的这几句:  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 慢慢地,这座城市又开始出现了生机。(P26)  Water finds its own level. 水往低处流。(P85)  
期刊
关于“高中要不要开设重点班”的问题,舆论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开设重点班之利,在于将最优秀的高中老师和最优秀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因材施教的同时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为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其弊端,就是分班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造成教育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去年,某网站进行了一项关于高中重点班的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取消重点班和
期刊
学生眼中的重点班特质  颜显超 中南大学大三学生  浓重的胡须,短短的头发,粗糙的脸。这就是高中的我留给同学们最深刻的印象。  胡须浓重,因为我一周才刮一次;留寸头,因为不必打理,且据说头发越短,脑子越灵;脸皮粗糙,因为我每天只用清水洗脸。我庆幸我是男生,得以在重点班的两年里,从来不用顾及“形象”。一切化繁为简,为了节约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班上其他同学节约时间的方式不像我这么极端,但从
期刊
(一)  青春就像各色糖果,偶然重复,永不褪色。  “辅导员,你要不要吃糖,我给你。”看着憨态可掬的辅导员,我笑嘻嘻地说道。无奈,这个海归辅导员由于假期体重上升过快,拒绝了我的糖果。  手里的糖果送不出去,我顺势撕下它斑斓的外衣送进嘴里,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吃的糖果辅导员都要拒绝。  “同学,少吃点糖果,吃多了糖果会长胖的,特别是女生,身材很重要。”身旁的一个老师看着我善意地说道。  “没关系,老
期刊
如果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标尺将学生分级,位于金字塔尖的,无疑是重点班的学生。他们享受着最优秀的师资,拿高分是理所应当,看似高高在上,看似是老师的掌上明珠,看似一只脚跨过了重点大学的门槛。其实他们的苦,他们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    活在重点班  提起初入重点班的感觉,刘旭旭形容道:“我就像一只误入狼群的羔羊。”同学间虽然笑脸相迎,但感觉难以亲近。重点班里还有一个同学和他来自同一个班,他俩原来并不熟络
期刊
话说,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其中盛着半杯水。有人说,杯中水半满,也有人说,杯中水半空。如果,换了是你,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最近,他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到了这么一件事情,我觉得里面有些很富有哲理的道理,想必对很多人都大有裨益。过年前,傅老有个学生恳请他给自己写几个字挂在墙上,以作激励。傅老就跟对方说自己的字写得不怎么好,但是却很愿意随便帮写几个。随后,他就写了“常想一二”这四个字。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