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微创手术来“松绑”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手记:
  28岁的李小姐事业成功,是一家国外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据她回忆,从小时候起就有两腿不能并膝下蹲、不能翘二郎腿的问题,一直没有注意。直到十四五岁时,才发现自已和別人不太一样。经检查,确诊为臀肌挛缩。工作以后,她到各大医院四处求医,得到的答复都是要做“切开松解术”,臀部需切开一个倒8字的大切口。后经朋友介绍,她来到我的门诊。我用关节镜帮她做了松解手术,术后几乎看不到瘢痕,她十分满意。
  臀肌挛缩于1970年被首次报道,是一组以髋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据文献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在1‰~2‰,中国发病率略高,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臂部肌肉注射有关,也可能与病人的自身筋膜纤维化有关。目前认为,感染、遗传、免疫、瘢痕体质等各种因素均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我自2011年开展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以来,已收治各类臀肌挛缩病人200余人。
  认识臀肌挛缩
  臀肌挛缩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①走路时步态呈“外八字”,也就是俗称“鸭步”,同样的路程会比正常人觉得下肢累,甚至酸痛;②跑步时只能小幅度跑动,大幅度跑动时会呈跳跃状;③不能双膝并拢下蹲,足膝部需向外划一个圈,才能蹲下,甚至蹲到最低也不能并膝,双腿分开,足跟不能着地,像青蛙腿一样(挛缩严重的表现);④下蹲时可以摸到臀部有被绷紧的“条带”,并且伴有弹响声;⑤坐位时,双膝不能并拢,不能翘“二郎腿”;⑥臀部呈板样,或局部明显较尖或塌陷;⑦双下肢不等长,走路跛行,脊柱侧弯(这是双侧不对称挛缩的表现)。
  很多臀肌挛缩症患者在年幼时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正常肌肉组织会随着身高增长而慢慢增长,但挛缩的纤维却保持不变,以至于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挛缩的组织与正常肌肉的粘连也更重。如果两侧臀肌挛缩严重程度不一样,挛缩较重一侧的牵拉会导致使骨盆倾斜,时间久了,会造成代偿性脊柱侧弯,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严重者,微创手术疗效佳
  对挛缩明显、临床症状突出的臀肌挛缩患者而言,手术松解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臀肌挛缩组织部分切除术、挛缩带切断术、臀肌肌腱“Z”型延长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暴露及松解挛缩组织,但存在创伤大、瘢痕长(6~10厘米)、出血较多,以及可能发生血肿形成、坐骨神经损伤、外展肌无力等并发症的问题。
  近年来,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主导术式。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创伤小(伤口<1厘米)、病人术后疼痛少、术后无需引流管、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血肿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少。当然,挛缩组织较深、粘连非常严重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宜选择传统手术。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下蹲时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专家简介
  程飚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关节镜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关节镜和运动医学专家,中国肩肘外科协作组创始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委员,上海市手外科专科委员,上海市运动医学专科委员。年手术量维持在1000台以上,对复杂的关节运动创伤和肩膝关节镜手术具有丰富经验。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其他文献
医生感言:腰背锻炼要补课  在脊柱外科门诊,每天都会有大量患者,包括很多年轻人,因为腰背痛而来就诊。这个时候,经常会有医生向其讲:“您的病情与腰背肌肉力量减弱有关,回去要加强锻炼腰背肌肉。”“您患有腰椎病,可以适当锻炼腰腹部肌肉,那样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至于应该如何锻炼呢?医生也会提一些锻炼的方法,但具体怎么操作,却因为没有时间或其他原因未进行讲授。事实上,很少有患者做到用正确科学的方法锻炼
与癌对抗,我们该避开的9大“昏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癌症也已经成为了慢性疾病。但是,癌症仍是尚未攻克的重大疾病,高居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患者千方百计寻找治愈癌症的“灵丹妙药”,希望躲过这一劫;普通人探索、总结出各种躲开癌魔的高招,追求健康长寿。这其中不乏各种“昏招”,不但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还浪费大量人力和金钱,使原本可治之癌发展成“不治之症”,最终遗恨终身。让我
结婚啦!在喜庆之余,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会盼着“有喜”……  怀孕啦!在欣喜之余,每一对准父母都会有一些忐忑:怀孕时生病吃药了,宝宝健康吗?拍过X光片,宝宝能要吗?要做唐氏筛查了,会不会高风险呀?好不容易到快生了,我第一眼见到的宝宝会不会有问题呀……  我国平均不到2秒就有一个新生命诞生,其中每30秒就会有一个出生缺陷婴儿问世。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网络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先天残疾儿童约80~120万,占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李卫平#院长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1844年成立至今的仁济医院始终与国家同沉浮、共命运。“仁济”两个字时刻提醒着我们:医乃仁术。170年来,仁济医院承担社会救济和人道主义救援不计其数,无论遭遇战事祸乱,还是社会变更,仁济人总是以仁心仁术感恩社会,为守护广大人民的健康默默奉献。  “医者的一生,乃为他人,非为自己;医者应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
误区1:不按规定间隔时间注射胰岛素  生活实例  刘女士最近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住院期间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早、晚餐前半小时注射,血糖控制很好。出院后,她通常早上7点吃饭,晚上5点吃饭,虽然胰岛素治疗方案和住院时一样,但经常出现血糖波动。  医生的话  预混胰岛素要求间隔12小时于早、晚餐前半小时注射,换言之,如果早饭时间是7点,晚饭时间也应是7点,这样才能保证注射胰岛素的间隔是12小时。以诺和灵
2015年5月,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上海教育电视台等联袂打造的全国首档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播出,19位来自上海各医疗机构平均年龄34岁的青年医生一扫人们对医生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用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的语言,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演绎医学人生情怀,讲述感人医患故事。本刊节选部分“最佳人气奖”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健康演说家:高“颜值 言值”的
在肿瘤患者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类肿瘤患者以前经常食用点生姜,也喜欢吃咖喱,但患病后一听到生姜和咖喱就刻意避而远之,因为据说肿瘤患者“忌辛辣”;而另一类肿瘤患者则大量食用生姜、咖喱,因为他们听说这些食物可抗癌。  以上两类患者究竟孰是孰非,肿瘤患者要不要忌生姜和咖喱?且让我们听听这正反两方各自的观点。  正方观点:肿瘤患者要忌生姜和咖喱  肿瘤患者患病后,往往医生会告知他们很多饮食禁忌,诸如烟酒
专家简介  石一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院长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学者,先后获部省级和厅级科技成果奖50余项,2012年获首届“中国妇产科医师奖”。  医疗专长: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疑难杂症、不孕不育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整理好病历及相关资料  生活中,很多人不重视病历保管,我常常遇到看一次病换一本病历的患者,甚至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咨询邮件:  我是一名青年男性,妻子不久前出国学习,我们目前两地分居。说实话,这个年龄性方面需求还是较强,但我不想做那些对不住妻子的事。最近,我看到有介绍男用自慰器的文章,就想买一个试试。据我了解,女性用自慰器的有,男性用自慰器的似乎不多。请问:作为男性,用自慰器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此外,我还有些顾虑,比如,这东西使用后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如何保证卫生的问题?使用时是否必
谚语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有着质朴纯洁、耐人琢磨等特点,涉及大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养生谚语,有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如“地绿天蓝,益寿延年”“花香鸟语,心旷神怡”;关于饮食习惯的,如“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关于养生养性的,如“笑一笑,少一少”“心躁则热,心静自凉”;有关于疾病预防的,如“开窗通风,百病灭踪”“病从口入,祸自口出”;有关于治疗的,如“治病求本,斩草除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