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沙里淘金?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服沙漠”的结果是“沙进人退”,“利用沙漠”的结果是“沙退人进”。沙漠绿了,农牧民富了。绿化、转化、产业化,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相处。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开掘了一条沙里淘金的富民强国之路。
  
  初到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实在不敢想信这就是寸草不生、飞鸟难过的死亡之海,放眼望去,零星的沙丘反倒成了绿树丛中的点缀,一些正在建设中的工厂显示出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投资热土。
  中国八大沙漠中的五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都在内蒙古,原本是荒芜人烟、悲壮凄美的不毛之地,如何变成生机勃勃、商机无限的魅力之地?是人类征服了沙漠吗?
  


  7月8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诚之在接受《小康》采访时非常反对征服沙漠的说法,他说,沙漠不是没有生命的地方,过去叫战天斗地,征服自然,以为人类是造物主,要把对方打败、打垮、踩在脚下,这是一种对抗型思维,不是顺应型思维。
  征服自然是一种蔑视自然、夜郎自大的文明,是一种摧毁的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文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沙漠、开发沙漠?
  “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郝诚之说,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沙产业的主体和火车头是企业家,靠农牧民拉不起这个链。”
  “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资源增值。”这是沙漠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完美模式,但是如此宏大而又艰难的主题,企业真的能挑起这个“大梁”吗?企业治沙的动力是什么?
  
  从被动治沙到主动开发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六大沙漠,世界第九大沙漠,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北端,黄河巨大的“几”字型南缘,象一张弓弦把黄河冲积平原与高原分隔得泾渭分明。
  库布其沙漠千百年来给当地人带来的是挥之不尽的悲苦与辛酸——多少人因其环境的恶劣而泣走他乡,多少人因大漠无路而有灾无法救,眼看着辛辛苦苦喂养的牲畜活活饿死。不足四十公里的路程,进一次城得走整整三天,盖一处简单的民居,马拉羊驮,要准备三年。
  几十年来,当地农牧民最大的期盼就是沙漠不再起,沙尘不再扬。但是茫茫沙漠,谁敢轻言征服?
  没有想到,一个与沙漠生态产业毫不相关、以能源重化工业起家的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下称亿利集团)却在不经意间成功地走上了治沙用沙、保护黄河的生态之路。
  1995年,亿利集团诞生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哈拉芒奈湖畔。哈拉芒奈湖是一个盐碱硝混生的露天湖,沉睡着总储量高达1.8亿吨的盐、芒硝和天然碱,其开采历史可追溯到西汉。当年,现任亿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王文彪,只身来到被当地人俗称“盐海子”的哈拉芒奈湖创业。
  这里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没有电视通信。既感觉不到市场大潮的潮起潮落,也体会不到资讯的万千变化。由于连绵的沙丘阻隔,亿利集团外运这些化工原料时不得不绕道而行,多走二百公里的路程,每年多消耗运费数以千万元计,而哈拉芒奈湖这个天然原料基地也随时有被沙漠埋掉的危险,这成为制约亿利集团快速发展的瓶颈。
  种树护湖,修建穿沙公路,彻底打通库布其沙漠腹地和外界的交通是亿利集团最现实的选择。但毕竟是在茫茫沙漠中修路,修路容易护路难。亘古大漠里,一场风暴一夜之间可以移动大量的沙丘,可以覆盖树木房屋,何况是一条道路?
  亿利集团多次进入沙漠腹地,向当地农牧民和专家求教。他们发现,在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的沙漠里,沙柳、柠条等灌木,以及甘草等植物,居然长势茂盛,特别是沙柳,越砍长得越旺,而且柳枝扦插即可成活,这是最好的天然防沙工具。
  防沙植物找着了,移动的沙丘怎么办?他们也曾想到采用以色列和新疆的做法,但造价昂贵,难以承受。在多次的摸索实践中,他们发明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又极具科学道理且造价低廉的生物固沙措施---网格固沙,这种被亿利集团称之为沙障的土办法是:用沙柳枝或沙蒿(沙生植物)、农作物秸杆,从沙丘底部到顶部打成2米见方的网格,防止沙丘移动,在网格内根据地理条件,按照林、灌、草相结合的原则,大规模地进行植被种植。这一系列生物措施,他们称之为围封补播(或飞播)。
  从1998年开始,亿利集团历时4年,建成了5条总长度350公里的穿沙公路,由此每年节约原料运输费用1500万元。
  穿沙公路是亿利集团修的,但受益的不仅仅是亿利集团。路修到哪,水和电就通到哪,这使周围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区人民受益,3.2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过去三天的路程现在只用几十分钟就可走完,路两侧以农户为主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层出不穷,沙漠深处湖泊的鲫鱼、肉、乳食品源源不断走向市场。
  路通了,贩蔬菜、贩肉食的农用车、个体客运车穿梭往来。城市里的瓜果蔬菜、农村里的肉禽蛋奶运输车擦肩而过。一条穿沙公路活跃了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
  因护路而建造的林草带不仅固住了沙、护住了路,而且还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南岸,以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构筑了一条长242公里,宽5公里的以甘草种植为主的百万亩防沙护河工程,每年由库布沙漠倾泻到黄河中的沙量可减少数亿吨。
  10年来,亿利集团共在沙漠里种植各种乔木10万亩,种植柠条和优质牧草110万亩,种植沙柳100多万亩,种植和封育甘草220万亩。亿利集团沙漠总治理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可控制沙化面积已经达到1000多万亩,使1/3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亿利集团之所以愿意在沙漠生态治理方面投入巨资,并取得成功,亿利人说得好:不应当把沙产业当作一个公益事业,只强调道义回报,我们强调的是物质回报,要有经济利益。追求利益才是企业永恒的动力。
  
  企业与农牧民双丰收
  
  亿利集团在被动治沙中又发现了一个商机——开发沙漠生态旅游区。
  王文彪在一次次进入大漠深处,探讨护沙办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世外桃园——七个排列似北斗星座的沙漠湖泊,这就是藏在沙漠深处的七星湖。
  


  七星湖是黄河故道残留的七个冲积湖,呈北斗七星状排列而得名,在当地有“天上北斗星,人间七星湖”的说法。
  七星湖旅游区坐落在亿利生态基地的西北面,北距黄河约40公里,是亿利集团投资开发的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
  在实施沙漠生态产业化工程过程中,亿利集团投入巨资,建造了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将这个范围内牧民的草场土地纳入了基地规划建设范围。亿利集团出资为入住牧民新村的40余户牧民每户提供了100余平方米面积的标准住房。房内配置了土暖气、自来水、照明电路、通信电缆等现代生活设施。
  亿利集团根据每户牧民所拥有的草场面积按每亩地180元给以一次性补偿。农牧民获得补偿后还可以将土地返承包经营,种植甘草等沙生药用植物,或者在承包地上打草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农牧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田间工人,每年有近万名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并且每年能得到近3000万元的直接劳务收入。
  七星湖旅游区开放后,道图嘎查居民每天可为旅游区提供上千只食用肉羊。亿利集团每年给当地农牧民提供劳务机会上万个劳动日,仅此一项农牧民就能收入劳务费人均6000元。
  从护路方案的确定到百万亩甘草防沙护河工程的建设,亿利集团形成了“从一条穿沙路到一片甘草带,从一片甘草带到一条生态链,从一条生态链到一个产业链”的沙漠生态治理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评价说,“亿利生态工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光有生态效益,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不能给地方老百姓带来效益,老百姓富裕不起来,建成也很难维持。基地加农户这个模式组织农民保护,不会造成破坏,可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企业目标与人类目标结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治沙当作国家义务或个人壮举,由于治沙难度大,收益低,使得多少人视治沙为畏途。除了那些极具公益精神、牺牲精神的人们投身此中,鲜有商业资本和规模力量自发进入。
  郝诚之说,“沙产业之所以叫产业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如果是一个产业,进入市场,赚不了钱叫什么产业?”
  但是茫芒的沙漠之中,从哪可以掘出金子呢?
  在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陆看来,毛乌素沙地里的沙生灌木就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巨大宝藏。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1600年前这里还是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后来由于战乱、气候变迁和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过度放牧,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这里是“假沙漠、真草原”,生长着大量的沙生灌木,它们具有极强的抗风沙耐干旱能力,被称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以沙柳为例,它每3年需要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平茬后沙柳单株生长范围会比平茬前增加8倍,防风固沙能力提高10倍。
  大多数农牧民认为,沙生灌木只能用于烧火做饭,扎篱铺路。而在李京陆眼里,这些沙生灌木都是可以用来进行生物质发电的原料。
  李京陆告诉《小康》,他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2月先后两次委托科研单位,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等10种沙生灌木进行了热值、灰融点和有害成份的测定,结果令人振奋:2吨沙生灌木生物质的发热量至少相当于1吨标准煤,而其有害成分基本不存在。这使得李京陆梦想中的利用生物质发电的愿望成为可能。
  2006年10月,李京陆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注册成立了“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座2x15兆瓦的生物质热电厂,并与数十家农牧户合作,逐步营造60万亩自有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网发电。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1亿度,治理沙漠20万亩,年利用沙生灌木生物质原料近20万吨,使当地农牧民年增收约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减排温室气体13万吨,循环利用工业废水近100万吨,且对16000吨生物质灰渣全部转化为复合钾肥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虽然这只是一个示范项目,但李京陆对此非常有信心,因为这是未来能源的必由之路,是大势所趋。他说,如果取得成功,可以再引资300亿元扩大规模,可以年增绿电210亿度,实现快速治理内蒙古四大沙地的4000万亩沙地,年获取生物质2000万吨,为当地农牧民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增收50亿元。
  


  郝诚之说,“如果一个企业的目标能够和人类的目标结合起来简直幸福死了。”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的绿电项目虽然还面临着一些细节的难题,但从发展方向来看,恰恰是与人类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一致,这个企业的前途也将是幸福的。
  
  开发沙漠产业成为趋势
  
  在内蒙古,以企业为主体,利用沙漠中的资源,联合当地农牧民治沙用沙的企业远不止这两家。
  东达蒙古王集团利用沙柳作为造纸原料,生产高档包装纸项目,首期生产10万吨,产值可达3.2亿元,农民可增收6000多万元。如果规划的50万吨全部投产可消化沙柳100万吨,相当于250—300万亩沙柳的产量,可给当地农民带来3亿元的收入,企业可创产值18亿元。
  为了扩大沙柳的种植面积东达集团,先后投资1亿多元在库布齐沙漠边缘建起了两处13万亩沙柳生态试验基地,同时投资2.1亿元在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各建立一个沙柳造纸分厂。
  亿利、伊泰、伊利、蒙牛、东达蒙古王等直接或间接从事沙漠生态产业的企业群体,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上规模”;不是“粗放经营”,而是搞“深加工”;不是“出卖原料”,而是搞“附加值”。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沙漠是无尽的宝藏,是现代工业化最后一块洁净资源的储存地。他们开启了进军沙漠产业的智慧之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其他文献
1.Can you recommend a good restaurant nearby? 你能推荐一个附近的餐馆吗? 2.I have made a reservation. 我已经订了位置。 3.I would like a table for two, please.
在刚刚播放的一个短片里,我听到黄定山导演对青年演员说:你们不要在刚走上戏剧之路就有了匠气。黄定山的这个提醒与当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青年演员的教诲是一致的。他老人家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等值现象。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建构体系,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从字面上看 ,поехатьвРигу这个词组中的Рига是大写 ,肯定是指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Поехать是运动动词 ,同вРигу连用合乎语法 ,在语义上似乎也不
楸树属紫葳科,梓树属。原产我国,分布较广,遍及暖温带及亚热带。栽培历史久,至今已有2600多年。楸树为落叶乔木,可营造用材林、楸农间作林、防护林及庭院观赏、城乡绿化等,是
研制了一种新型泵浦结构的LD侧面泵浦Nd:YAG无水冷调Q全固态脉冲激光器.通过选取合适激光晶体,用每组12个LD厘米条构成的三列阵列管,按120°均匀分布,进行侧面泵浦.在泵浦光反向冷却套侧壁镀高反射金膜,使激光棒侧向均匀泵浦,实现低阶膜输出.用柱透镜聚焦,利用光线追踪法,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获得合理参数,达到高效耦合.用半导体制冷器冷却,使内部热量及时散出,通过外部大热沉向空间散热,实现无水冷
国家安全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主题,治国安邦之论是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重要内容。运用当代国家安全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构成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始
第一部分金属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及锅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有关条例、规程、规则(55分) 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画○;错误画×;每题2分) 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
前言胀形法一直用于生产管子与自行车零件。由于成形件强度良好,所以这种方法近来已用于加工复杂形状的大型机械零件。在进行胀形前,必须事先推定胀形件壁厚减薄量。众所周
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个人方式纪录片,接着分析了个人方式纪录片的内涵和影响,最后总结了个人方式纪录片的不足。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what is a personal docu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