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元代画家倪瓒个人和其艺术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其山水画中“茅草屋”点景的探微,试析其绘画风格、其山水画中“茅草屋”形象蕴涵的美学思想,以及“茅草屋”形象符号在倪瓒山水画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元代 倪瓒 点景 “茅草屋”
一、倪瓒及其山水画中的点景元素
“点景”在现代汉语中,有点缀、修饰的意思。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1]点景在山水画中是用来点缀主体景物的,不可抢过主体对象的风采,是服务主体的配角,但是又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点景也可以称为山水画的“眉目”。如北宋范宽的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中,巍峨厚写的大山、瀑布、溪流,山脚下杂树丛生,树丛下依稀有几个旅人和骡马。而从画幅右边款款走来的旅人和担着货物的骡马便是画中点景。点景主要以人类活动和屋宇楼界为主。人类活动是以人为主的人物点景,分别为游人泛舟、渔人捕鱼题材,旅人骑马郊游、商人赶车运货题材,书生读书、赏景题材,又有村民村落喝酒、贸易、耕田劳作等。屋宇楼界是以人类建筑为主,分别为小桥、亭台、楼阁、寺庙、水榭、茅草屋等。点景也有自然景物的点缀,如飞鹤、老牛、白鹿、野马、野鸳等禽兽。
倪瓒,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是江苏无锡人。倪瓒家中富有,又博学好古,家中筑有“云林堂”“清閟阁”,收藏图书珍玩,因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倪瓒自幼受道教影响,性格洁癖、清高孤傲,不问政治,因此,其一生不仕。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笔法又参以荆浩、关仝,常以侧锋干笔作皴,用笔方折绘山石,其法名为“折带皴”。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其所绘题材多取于太湖一带景色,画风平淡天真。其作品多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倪瓒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被后人合称“元四家”。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等。倪瓒的山水作品,多是一湖两岸的构图,画面内容多是秀石、疏林、矮屋,稀岸水汀,远山平岸。极少有人的踪迹,其山水画里的点景元素也只有一方茅草屋,加上其画作不着颜色,以淡墨、枯墨为主,给观者一种“无我之境”的清冷。
二、倪瓒作品中“茅草屋”点景呈现的美学内涵
中国山水画在隋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隋代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是山水画初具形貌的代表。画面中出现的游人泛舟、小桥、楼宇等点景,描绘得繁复而具体。到了两宋时期,点景中的楼宇建筑依然是带有客观、写实性的。但由于绘画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意象的思考不断深入,元代山水画点景中的楼宇建筑表现的写意感更强。倪瓒山水画中出现的“茅草屋”,已经不再是客观描绘的对象,而是倪瓒山水画中的意象符号,代表着他不愿入世俗的隐士情怀。
倪瓒绘画中的“茅草屋”形象,简单而又朴素。如在其晚年作品《江亭山色轴》中,用笔干淡松秀、意境空灵清寒,四面透风的“茅草屋”周围只有几棵稀疏的小树,显示此地无人居住。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及:“《庄子·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称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2]倪瓒笔下的“茅草屋”正是其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结果,代表一种“虚空”之境。道教主张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入世观不同,故而晚年倪瓒不愿意被世俗打扰,索性超脱尘世逃避现实,在太湖一带周游。倪瓒对于世俗的淡漠,也直接反映在其作品中,呈现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趣。他笔下《容膝斋图》(如图所示),画中自跋“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生写”,后又自题诗云:“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棱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叠叠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此画构图为一河两岸式,近景是山石矮坡和几棵稀疏的树木,旁边立有一低矮、四不避风的茅草亭。中间是留白的湖水,远景是连绵起伏的远山。技法上依然延续其简逸萧疏的画风,山石用折带皴、干笔淡墨,后用焦墨点苔。作品反映了画家对佛道思想的追求,注重对尘世羁绊的超脱,这种思想映射到艺术创作中,便丰富了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容膝斋图》中设置空亭但不见人,倪瓒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滤秋影”的名句。空空的亭子和无人的山水,后人多认为这种设置是倪瓒内心的表达,是“今世那复有人”的悲叹。[3]倪瓒笔下的“茅草屋”和“容膝斋”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他内心对“无我之境”的一种追求。是道家中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纯在于“天地”之间,为自然所有,只有自然无为方可以体会到天地之大美。所以,他的绘画表达里多是“空空的亭子和无人的山水”,他相信美不在杂乱纷扰的人世间,而是在“自然无为”的山水中,而唯一能寄放他灵魂的地方便是他画中那一方“茅草屋”,他心中的“茅草屋”不像达官贵人般高屋建瓴、华丽宽敞,而是简约朴素的。因此,“茅草屋”形象是倪瓒远离喧嚣的尘世间、归于自然山水的一个联系纽带,也代表倪瓒心灵的归处。
三、倪瓒山水画中“茅草屋”点景的作用和影响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其人情所常厌特;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古代人们在家中欣赏山水作品时,能通过那一纸天地感受山川大地的辽阔,正是因为能透过纸面,视线跟随艺术家笔下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点景建筑游移于山川之中。传统山水画点景的目的是营造郭熙提到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氛围,因此,山水画发展到元代,这种点景法则依然存在。但是倪瓒笔下的点景建筑被赋予了它的意义,倪瓒不再客观地描绘具体的对象,而是采用写意的方式,构建出自己那方“茅草屋”,倪瓒笔下的“茅草屋”是带有符号性的点景形象,是带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符号。“茅草屋”形象是倪瓒对于世俗态度的缩写,是画面中表达世俗社会和自然山水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倪瓒心灵的栖息地。
四、结语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谈论文学艺术时说,“宗教是文艺的左邻,哲学是文艺的右邻。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4]中国哲学是中国画的根基,元代山水画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倪瓒的山水画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中也包含着他自己对自然和绘画里“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独特解读。倪瓒是把自己思想和感受放在自然万物之中的,所以能抓住自然事物的本质,来构建带有自己如“茅草屋”般概念的图像。宋代的山水画家强调对自然的学习,他们重视对双眼真实所见的自然风光的表达。但在倪瓒的艺术空间里,可以看到他對自然和绘画真实的理解,他通过少量淡墨的描绘来释放自己的感受。[5]因此,“茅草屋”形象是倪瓒从自然和其根本思想里生发的概念和符号,也是他点缀在艺术世界里真性情的写照。
参考文献:
[1][宋]郭熙,杨伯.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玺.从《容膝斋图》的构图看倪瓒的绘画特色[J].美与时代(中),2012(02):42-4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卜寿珊.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杨艳艳,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山水>)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元代 倪瓒 点景 “茅草屋”
一、倪瓒及其山水画中的点景元素
“点景”在现代汉语中,有点缀、修饰的意思。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1]点景在山水画中是用来点缀主体景物的,不可抢过主体对象的风采,是服务主体的配角,但是又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点景也可以称为山水画的“眉目”。如北宋范宽的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中,巍峨厚写的大山、瀑布、溪流,山脚下杂树丛生,树丛下依稀有几个旅人和骡马。而从画幅右边款款走来的旅人和担着货物的骡马便是画中点景。点景主要以人类活动和屋宇楼界为主。人类活动是以人为主的人物点景,分别为游人泛舟、渔人捕鱼题材,旅人骑马郊游、商人赶车运货题材,书生读书、赏景题材,又有村民村落喝酒、贸易、耕田劳作等。屋宇楼界是以人类建筑为主,分别为小桥、亭台、楼阁、寺庙、水榭、茅草屋等。点景也有自然景物的点缀,如飞鹤、老牛、白鹿、野马、野鸳等禽兽。
倪瓒,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是江苏无锡人。倪瓒家中富有,又博学好古,家中筑有“云林堂”“清閟阁”,收藏图书珍玩,因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倪瓒自幼受道教影响,性格洁癖、清高孤傲,不问政治,因此,其一生不仕。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笔法又参以荆浩、关仝,常以侧锋干笔作皴,用笔方折绘山石,其法名为“折带皴”。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其所绘题材多取于太湖一带景色,画风平淡天真。其作品多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倪瓒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被后人合称“元四家”。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等。倪瓒的山水作品,多是一湖两岸的构图,画面内容多是秀石、疏林、矮屋,稀岸水汀,远山平岸。极少有人的踪迹,其山水画里的点景元素也只有一方茅草屋,加上其画作不着颜色,以淡墨、枯墨为主,给观者一种“无我之境”的清冷。
二、倪瓒作品中“茅草屋”点景呈现的美学内涵
中国山水画在隋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隋代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是山水画初具形貌的代表。画面中出现的游人泛舟、小桥、楼宇等点景,描绘得繁复而具体。到了两宋时期,点景中的楼宇建筑依然是带有客观、写实性的。但由于绘画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意象的思考不断深入,元代山水画点景中的楼宇建筑表现的写意感更强。倪瓒山水画中出现的“茅草屋”,已经不再是客观描绘的对象,而是倪瓒山水画中的意象符号,代表着他不愿入世俗的隐士情怀。
倪瓒绘画中的“茅草屋”形象,简单而又朴素。如在其晚年作品《江亭山色轴》中,用笔干淡松秀、意境空灵清寒,四面透风的“茅草屋”周围只有几棵稀疏的小树,显示此地无人居住。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及:“《庄子·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称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2]倪瓒笔下的“茅草屋”正是其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结果,代表一种“虚空”之境。道教主张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入世观不同,故而晚年倪瓒不愿意被世俗打扰,索性超脱尘世逃避现实,在太湖一带周游。倪瓒对于世俗的淡漠,也直接反映在其作品中,呈现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趣。他笔下《容膝斋图》(如图所示),画中自跋“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生写”,后又自题诗云:“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棱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叠叠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此画构图为一河两岸式,近景是山石矮坡和几棵稀疏的树木,旁边立有一低矮、四不避风的茅草亭。中间是留白的湖水,远景是连绵起伏的远山。技法上依然延续其简逸萧疏的画风,山石用折带皴、干笔淡墨,后用焦墨点苔。作品反映了画家对佛道思想的追求,注重对尘世羁绊的超脱,这种思想映射到艺术创作中,便丰富了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容膝斋图》中设置空亭但不见人,倪瓒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滤秋影”的名句。空空的亭子和无人的山水,后人多认为这种设置是倪瓒内心的表达,是“今世那复有人”的悲叹。[3]倪瓒笔下的“茅草屋”和“容膝斋”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他内心对“无我之境”的一种追求。是道家中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纯在于“天地”之间,为自然所有,只有自然无为方可以体会到天地之大美。所以,他的绘画表达里多是“空空的亭子和无人的山水”,他相信美不在杂乱纷扰的人世间,而是在“自然无为”的山水中,而唯一能寄放他灵魂的地方便是他画中那一方“茅草屋”,他心中的“茅草屋”不像达官贵人般高屋建瓴、华丽宽敞,而是简约朴素的。因此,“茅草屋”形象是倪瓒远离喧嚣的尘世间、归于自然山水的一个联系纽带,也代表倪瓒心灵的归处。
三、倪瓒山水画中“茅草屋”点景的作用和影响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其人情所常厌特;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古代人们在家中欣赏山水作品时,能通过那一纸天地感受山川大地的辽阔,正是因为能透过纸面,视线跟随艺术家笔下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点景建筑游移于山川之中。传统山水画点景的目的是营造郭熙提到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氛围,因此,山水画发展到元代,这种点景法则依然存在。但是倪瓒笔下的点景建筑被赋予了它的意义,倪瓒不再客观地描绘具体的对象,而是采用写意的方式,构建出自己那方“茅草屋”,倪瓒笔下的“茅草屋”是带有符号性的点景形象,是带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符号。“茅草屋”形象是倪瓒对于世俗态度的缩写,是画面中表达世俗社会和自然山水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倪瓒心灵的栖息地。
四、结语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谈论文学艺术时说,“宗教是文艺的左邻,哲学是文艺的右邻。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4]中国哲学是中国画的根基,元代山水画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倪瓒的山水画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中也包含着他自己对自然和绘画里“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独特解读。倪瓒是把自己思想和感受放在自然万物之中的,所以能抓住自然事物的本质,来构建带有自己如“茅草屋”般概念的图像。宋代的山水画家强调对自然的学习,他们重视对双眼真实所见的自然风光的表达。但在倪瓒的艺术空间里,可以看到他對自然和绘画真实的理解,他通过少量淡墨的描绘来释放自己的感受。[5]因此,“茅草屋”形象是倪瓒从自然和其根本思想里生发的概念和符号,也是他点缀在艺术世界里真性情的写照。
参考文献:
[1][宋]郭熙,杨伯.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玺.从《容膝斋图》的构图看倪瓒的绘画特色[J].美与时代(中),2012(02):42-4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卜寿珊.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杨艳艳,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山水>)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