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人,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中风;中医针刺;后遗症;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0096-02
脑中风是我国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中风后遗症是经过规律治疗后仍然存在,且很难根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甚至半身不遂等[1]。脑中风后遗症康复的速度和程度都较为缓慢,因此临床及患者家属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视。有研究表明,中医针刺对改善脑中风后遗症病情具有一定疗效[2]。我院采用中医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康复科房病进行治疗并确诊的8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人。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3~75岁,平均(55.89±8.71)岁;入院中风时间(15~68)d,平均(23.55±4.28)d。实验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56.43±8.67)岁;入院中风时间(14~70)d,平均(23.61±4.37)d。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及病程入院中风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所选全部患者临床表现、CT或MRI检查结果均符合脑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3];②全部患者均经规律治疗,现意识正常、病情稳定;③无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发病史。
1.3排除标准①均有皮肤病或凝血异常等针刺禁忌症;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③患者精神状况不能配合全程治疗;④实验进行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1.4方法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营养神经、吸氧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①生活能力训练:主要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及精细操作力,由简单至复杂逐渐训练进食、洗漱、穿衣、如厕、拿筷子等生活技能;②肢体训练:上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及各关节间的协调训练,由被动训练逐渐转变为主动训练,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站立、扶床行走、辅助工具行走、独立行走训练;③语言训练:采用领读发音带教的形式训练患者发音及语言功能。所有训练每天进行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60min。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取患者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为主要穴位,按照虚补实泄的原则每次留针20min。语言障碍患者额外针刺哑门穴与廉泉穴;行动不便患者额外针刺风池穴与百会穴;吞咽困难患者额外针刺水沟穴与哑门穴,所用毫针为华佗牌承臻医用针灸针(批号:10718827168、规格0.25mm×40mm×100支)。全部患者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
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4]及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4]分别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神经功能程度,Barthel指数得分越低则表示自主行为能力越差,NIHSS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经运动症状越差;②临床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降低>80%,NIHSS评分增高>80%,即为显效;患者Barthel指数降低>50%,NIHSS评分增高>50%,即为有效;患者Barthel指數降低不足50%,NIHSS评分增高不足5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选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逐渐向动物化转变,脑中风的发病人数和人群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多趋势。部分脑中风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痊愈,但大部分脑中风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导致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在临床的主要治疗为康复训练,但无论是康复程度还是速度均较为缓慢,近些年我国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针刺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也逐渐被广泛应用[5]。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辅助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治疗脑中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神经症状和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起到舒经活络、改善气血的作用,有效增加脑部神经的血液供应,营养神经加快恢复脑部神经功能,对改善脑中风患者有显著帮助。通过刺激病患身体穴位,不仅可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还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加强脑部血的供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况,还可以舒筋活血、使患者身体整体处于较为理想状态,加速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及神经传导[6]。科学的康复训练通过运动输入使大脑形成良好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的觉醒与细胞活化,很好的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不仅训练患者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等各大关节的运动,还能增强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肌肉耐力与神经-肌肉反射能力[7]。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能够共同中枢及周围神经电活动,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提高神经兴奋性,这对预后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年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2):157-159.
[2]张静,陈莉,王丽娜.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4):481-48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王云霄,袁俊亮,胡文立.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2):1072-1077.
[5]张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8):205-207.
[6]张海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0):103-104.
[7]刘庆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76-277.
(收稿日期:2018-10-21编辑:杨希)
【关键词】脑中风;中医针刺;后遗症;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0096-02
脑中风是我国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中风后遗症是经过规律治疗后仍然存在,且很难根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甚至半身不遂等[1]。脑中风后遗症康复的速度和程度都较为缓慢,因此临床及患者家属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视。有研究表明,中医针刺对改善脑中风后遗症病情具有一定疗效[2]。我院采用中医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康复科房病进行治疗并确诊的8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人。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3~75岁,平均(55.89±8.71)岁;入院中风时间(15~68)d,平均(23.55±4.28)d。实验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56.43±8.67)岁;入院中风时间(14~70)d,平均(23.61±4.37)d。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及病程入院中风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所选全部患者临床表现、CT或MRI检查结果均符合脑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3];②全部患者均经规律治疗,现意识正常、病情稳定;③无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发病史。
1.3排除标准①均有皮肤病或凝血异常等针刺禁忌症;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③患者精神状况不能配合全程治疗;④实验进行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1.4方法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营养神经、吸氧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①生活能力训练:主要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及精细操作力,由简单至复杂逐渐训练进食、洗漱、穿衣、如厕、拿筷子等生活技能;②肢体训练:上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及各关节间的协调训练,由被动训练逐渐转变为主动训练,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站立、扶床行走、辅助工具行走、独立行走训练;③语言训练:采用领读发音带教的形式训练患者发音及语言功能。所有训练每天进行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60min。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取患者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为主要穴位,按照虚补实泄的原则每次留针20min。语言障碍患者额外针刺哑门穴与廉泉穴;行动不便患者额外针刺风池穴与百会穴;吞咽困难患者额外针刺水沟穴与哑门穴,所用毫针为华佗牌承臻医用针灸针(批号:10718827168、规格0.25mm×40mm×100支)。全部患者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
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4]及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4]分别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神经功能程度,Barthel指数得分越低则表示自主行为能力越差,NIHSS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经运动症状越差;②临床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降低>80%,NIHSS评分增高>80%,即为显效;患者Barthel指数降低>50%,NIHSS评分增高>50%,即为有效;患者Barthel指數降低不足50%,NIHSS评分增高不足5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选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逐渐向动物化转变,脑中风的发病人数和人群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多趋势。部分脑中风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痊愈,但大部分脑中风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导致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在临床的主要治疗为康复训练,但无论是康复程度还是速度均较为缓慢,近些年我国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针刺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也逐渐被广泛应用[5]。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辅助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治疗脑中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神经症状和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起到舒经活络、改善气血的作用,有效增加脑部神经的血液供应,营养神经加快恢复脑部神经功能,对改善脑中风患者有显著帮助。通过刺激病患身体穴位,不仅可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还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加强脑部血的供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况,还可以舒筋活血、使患者身体整体处于较为理想状态,加速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及神经传导[6]。科学的康复训练通过运动输入使大脑形成良好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的觉醒与细胞活化,很好的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不仅训练患者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等各大关节的运动,还能增强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肌肉耐力与神经-肌肉反射能力[7]。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能够共同中枢及周围神经电活动,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提高神经兴奋性,这对预后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年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2):157-159.
[2]张静,陈莉,王丽娜.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4):481-48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王云霄,袁俊亮,胡文立.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2):1072-1077.
[5]张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8):205-207.
[6]张海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0):103-104.
[7]刘庆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76-277.
(收稿日期:2018-10-21编辑: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