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就我们新闻队伍的整体而言,作风和文风都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应当承认,在新闻队伍作风和文风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七靠记者"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和文风,就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最集中体现。
所谓"七靠记者",即:靠剪贴资料、材料写稿的"剪刀记者",靠吹捧大款得好处的"老板记者",靠通讯员提供初稿的"挂名记者",靠跑赞助、拉广告写稿的"还账记者",靠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过日子的"请帖记者",靠道听途说拼凑稿子的"马路记者",靠文凭和报社牌子混日子的"牌子记者"。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七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扎实。具体说,是缺乏三个作风。一是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深入调查研究,偏听偏信,隐实情,讲假话。二是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怕苦,怕累,追求安逸,贪图享受。三是缺乏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这些文风、作风不正的现象,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和写作问题,而是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工作作风紧密联系的,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报纸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一方面,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不扎实,采访到的事实很可能以偏概全,得出的结论也很难避免片面性和绝对性。另一方面,报纸的导向作用是通过读者阅读报纸来实现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决不是简单地重复政治口号,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而必须讲究宣传方式、方法和艺术性,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枯燥无味的东西没有人看;而如果没有读者,任你再正确的主张、观点,也无法让读者接受。
作风和文风是紧密相连的。不良文风是作风不良的体现,作风不良是文风不正的根源。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较大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进党的作风,必须包括改进新闻工作作风;转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就必须转变采访作风,倡导记者多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闻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现在,许多媒体都在着力培养自己的名记者。而名记者是怎样产生的呢?应当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产生的。名记者可以有不同的个性,但必须有相同的共性,那就是要有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外化,就是一种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
在中外新闻史上,从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邹韬奋、范长江,从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穆青到英雄记者邵云环等,他们无不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他们或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炮火之中;或不怕威胁,拒绝利诱;或深入社会,亲临生活第一线。秉承着新闻工作者的正义和良知,体察百姓疾苦,研究社会状况,关注国家安危和发展,写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作者穆青、冯健、周原三下兰考,在豫东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写出的新闻精品。埃德加·斯诺采访"红色中国",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奔波,才获得了最可宝贵的材料,写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新闻作品。他们为新闻从业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身上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既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仍然十分重视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当前,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在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这就更需要有好的工作作风。
我们应当具备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呢?江泽民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把新闻工作作风具体化为六条:一是敬业的作风。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党的新闻事业。二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实情,讲真话。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有时还要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四是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搞有偿新闻。五是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防差错。六是勇于创新的作风。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具有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新闻工作者要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新闻作品。
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规范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促进新闻工作者的作风转变,培养敢于吃苦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我们杜绝"七靠"现象、端正文风的关键所在。
所谓"七靠记者",即:靠剪贴资料、材料写稿的"剪刀记者",靠吹捧大款得好处的"老板记者",靠通讯员提供初稿的"挂名记者",靠跑赞助、拉广告写稿的"还账记者",靠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过日子的"请帖记者",靠道听途说拼凑稿子的"马路记者",靠文凭和报社牌子混日子的"牌子记者"。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七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扎实。具体说,是缺乏三个作风。一是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深入调查研究,偏听偏信,隐实情,讲假话。二是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怕苦,怕累,追求安逸,贪图享受。三是缺乏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这些文风、作风不正的现象,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和写作问题,而是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工作作风紧密联系的,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报纸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一方面,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不扎实,采访到的事实很可能以偏概全,得出的结论也很难避免片面性和绝对性。另一方面,报纸的导向作用是通过读者阅读报纸来实现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决不是简单地重复政治口号,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而必须讲究宣传方式、方法和艺术性,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枯燥无味的东西没有人看;而如果没有读者,任你再正确的主张、观点,也无法让读者接受。
作风和文风是紧密相连的。不良文风是作风不良的体现,作风不良是文风不正的根源。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较大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进党的作风,必须包括改进新闻工作作风;转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就必须转变采访作风,倡导记者多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闻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现在,许多媒体都在着力培养自己的名记者。而名记者是怎样产生的呢?应当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产生的。名记者可以有不同的个性,但必须有相同的共性,那就是要有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外化,就是一种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
在中外新闻史上,从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邹韬奋、范长江,从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穆青到英雄记者邵云环等,他们无不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他们或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炮火之中;或不怕威胁,拒绝利诱;或深入社会,亲临生活第一线。秉承着新闻工作者的正义和良知,体察百姓疾苦,研究社会状况,关注国家安危和发展,写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作者穆青、冯健、周原三下兰考,在豫东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写出的新闻精品。埃德加·斯诺采访"红色中国",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奔波,才获得了最可宝贵的材料,写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新闻作品。他们为新闻从业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身上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既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仍然十分重视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当前,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在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这就更需要有好的工作作风。
我们应当具备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呢?江泽民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把新闻工作作风具体化为六条:一是敬业的作风。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党的新闻事业。二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实情,讲真话。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有时还要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四是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搞有偿新闻。五是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防差错。六是勇于创新的作风。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具有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新闻工作者要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新闻作品。
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规范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促进新闻工作者的作风转变,培养敢于吃苦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我们杜绝"七靠"现象、端正文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