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时间以来,中學作文教学的地位一直飘忽不定。如从被遗忘的角落到格外受到关注,乃至有老师喊出“得作文者,得天下”的口号;如从不看重指导的“无为”到注重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每一个环节指导的“有为”;再如从只重写作结果到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和方法……作文教学日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不过,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仍普遍存在,“我手写我心”的理想写作状态仍未实现,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大致而言,写作应该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主体的观念和情感,其次是主体观念情感转化为文字表现。这第一个转换就是学生真实体验和独特领悟的源泉,第二个转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单纯讲究文字表达的训练,而忽视前者的培养,恰恰失去了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以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有鉴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在本质上是与时空背景和具体的读者对象的“对话”行为、书面的“会话”行为。写作具有当下性和语境性。新课标“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要求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要求,可以说恰如其分的把握了写作的根本特性,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体验和感受,才是写作的出发点和源泉,是写作的自我赋予写作以生命和色彩,而富于特色富于生气的写作,反过来也使人成为有存在价值的人,使之拥有精神的家园,使之拥有与众不同的个体生命意义。就此而言,教师是应该也能够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独特而美好的写作世界的,这个美好世界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学生的自我。
在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写作都有不少合理、中肯乃至富于针对性的意见,但具体到教学实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特别是考试制度的制约,高中作文教学还没能为学生提供这样一方抒写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相反,教学应试化、写作模式化以及评价标准化,一直是高中作文教学中不能不采用又弊病丛生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就不能仅仅限定在既有的圈子和规范之中,写作形式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应该立足于理论的高度,重新予以审视予以思考予以探索。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以为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境界说,可以在当前作文教学过分注重形式操作注重技巧点拨的氛围中,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对高超的视野,让我们直面写作的本真。作为词学评论标准的“境界”,王国维给的界定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此之下,作为词学艺术特征的“境界”,又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大境界”“小境界”;以及为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诸般说法。“境界”因“真”而得,又因“真”而衍生出丰富深层的各种样态,这是因为只有坚持求“真”,才能显示文章个性,只有坚持“有我”,方能彰显体验的独特,所以,真实的内容和独特的表达完美结合,自然就会有“境界”。这些都是王国维“境界说”给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深刻的启示。“张扬个性”一直是作文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崇尚个性的时代的要求。然而,现实作文教学中排斥个人的生命体验,追求“起承转合”的整齐划一,其结果只能使作文千人同腔,千篇一律,让学生进退维谷,苦不堪言。造成作文这种贫乏与痛苦的现状,主要是因为作文教学的“金科玉律”给学生套上了重重枷锁,窒息了学生身上艺术创造的细胞。只有砸掉套在学生身上的重重枷锁,还学生以心灵自由,还学生以思考空间,才能使他们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挥洒才情,张扬个性。
境界说对于高中生作文的选材、主题、表达、写作的过程都有启示。选材必须要真实,提倡中学生写熟悉的小题材,力求有个性的表达,写作时实现双重转化。
一.对作文选材的启示
选材必须要真实,“材料真实性的更高一层要求,叫做本质的真实。”(郭久麟,郑遨,《文学写作》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学生作文选材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己的真实体验。茅盾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样,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控,弄到手方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当学生的作文选材不再在故纸堆里打转的时候,不再在别人的声音里重复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他的作文就有了一定的境界。
二.对作文主题的启示
正因为境界有大小,而不是分高下,所以学生的作文主题不一定就要宏大的,如果是有感而发,写爱祖国爱人民固然可以,写父亲将感冒鼻塞的你的鼻涕吸出,写你大便干结老实的母亲用手帮你抠出来,这样的小题材小主题不同样打动人心吗?中国古代写作教学的写作目的是“文以载道”,一切以封建帝王、古代圣贤的意志为最高价值,塑造出缺乏自由创造,缺乏批判精神的异己性、异化性、非主体性的文风,最终影响了真正的自由写作。
写不出宏大的,写点优美的。不熟悉嫦娥奔月、飞船上天,可以写你是怎样修自行车胎的;发现不了地球绕着太阳跑,就去发现母鸡绕着鸡窝跑。
三.对作文表达的启示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学对思想教育的政治化倾向的重视,对思想内容的“伪圣化”限制,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写作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机械操作,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造性。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不愿或不敢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学生写作的对象意识淡化,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长期受到压抑,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写作变成了痛苦的折磨。本“我”的丢失,个性人格的缺席使学生的主体性退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都有一个“我”的存在。著名的语文专家顾德希先生指出:“个人禀赋、气质风格以及擅长领域在高考作文中日渐受到重视。”新课程标准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这些要求和境界说是一致的。怎样才有真的表达呢?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我的个性、我的才情全部在这里显现了。
在班级办的黑板报中,每月都有一个主题,三月的风,四月的篝火,五月的鲜花,六月的艳阳,七月的旗帜,九月的号角,十月的情怀,冬天的童话,飘雪的日子。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学生以这些为话题,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传情达意。自创的一句格言,灵感闪现时的一篇妙文,逸兴遄飞时的一首小诗,都将照亮互动的空间。有同学写三月的风,像多情的绳索,缠绕在我苍凉而寂寞的心窝。一同学上学校台阶时突发灵感,写了一首小诗《台阶》,非常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求学的内心世界:上去/我不能停啊/那是前进的方向/下来/我不能停啊/那是希望的起点。在活动中最能看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闪现。
四.对作文过程的启示
写作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样才能占有丰富的材料,然后要有智慧的头脑来筛选材料、组织材料。接下来是不断地修改完善。任何想一次性“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想法都是幼稚的。所以作文前的积累,包括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于漪认为“‘意’为主,‘辞’为从,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思想上十分清晰,语言才会明确、生动、流畅”。
但是思想上要十分清晰必然要经过一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过程,想用准确、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又是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能做到“把自己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对于写作教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
总之,所谓境界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即“我手写我心”。
用什么来拯救高中作文教学,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思想传统与西方纯美学和纯文学理论精华的“境界说”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余桂君,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黄碧斋
大致而言,写作应该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主体的观念和情感,其次是主体观念情感转化为文字表现。这第一个转换就是学生真实体验和独特领悟的源泉,第二个转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单纯讲究文字表达的训练,而忽视前者的培养,恰恰失去了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以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有鉴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在本质上是与时空背景和具体的读者对象的“对话”行为、书面的“会话”行为。写作具有当下性和语境性。新课标“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要求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要求,可以说恰如其分的把握了写作的根本特性,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体验和感受,才是写作的出发点和源泉,是写作的自我赋予写作以生命和色彩,而富于特色富于生气的写作,反过来也使人成为有存在价值的人,使之拥有精神的家园,使之拥有与众不同的个体生命意义。就此而言,教师是应该也能够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独特而美好的写作世界的,这个美好世界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学生的自我。
在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写作都有不少合理、中肯乃至富于针对性的意见,但具体到教学实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特别是考试制度的制约,高中作文教学还没能为学生提供这样一方抒写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相反,教学应试化、写作模式化以及评价标准化,一直是高中作文教学中不能不采用又弊病丛生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就不能仅仅限定在既有的圈子和规范之中,写作形式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应该立足于理论的高度,重新予以审视予以思考予以探索。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以为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境界说,可以在当前作文教学过分注重形式操作注重技巧点拨的氛围中,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对高超的视野,让我们直面写作的本真。作为词学评论标准的“境界”,王国维给的界定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此之下,作为词学艺术特征的“境界”,又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大境界”“小境界”;以及为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诸般说法。“境界”因“真”而得,又因“真”而衍生出丰富深层的各种样态,这是因为只有坚持求“真”,才能显示文章个性,只有坚持“有我”,方能彰显体验的独特,所以,真实的内容和独特的表达完美结合,自然就会有“境界”。这些都是王国维“境界说”给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深刻的启示。“张扬个性”一直是作文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崇尚个性的时代的要求。然而,现实作文教学中排斥个人的生命体验,追求“起承转合”的整齐划一,其结果只能使作文千人同腔,千篇一律,让学生进退维谷,苦不堪言。造成作文这种贫乏与痛苦的现状,主要是因为作文教学的“金科玉律”给学生套上了重重枷锁,窒息了学生身上艺术创造的细胞。只有砸掉套在学生身上的重重枷锁,还学生以心灵自由,还学生以思考空间,才能使他们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挥洒才情,张扬个性。
境界说对于高中生作文的选材、主题、表达、写作的过程都有启示。选材必须要真实,提倡中学生写熟悉的小题材,力求有个性的表达,写作时实现双重转化。
一.对作文选材的启示
选材必须要真实,“材料真实性的更高一层要求,叫做本质的真实。”(郭久麟,郑遨,《文学写作》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学生作文选材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己的真实体验。茅盾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样,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控,弄到手方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当学生的作文选材不再在故纸堆里打转的时候,不再在别人的声音里重复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他的作文就有了一定的境界。
二.对作文主题的启示
正因为境界有大小,而不是分高下,所以学生的作文主题不一定就要宏大的,如果是有感而发,写爱祖国爱人民固然可以,写父亲将感冒鼻塞的你的鼻涕吸出,写你大便干结老实的母亲用手帮你抠出来,这样的小题材小主题不同样打动人心吗?中国古代写作教学的写作目的是“文以载道”,一切以封建帝王、古代圣贤的意志为最高价值,塑造出缺乏自由创造,缺乏批判精神的异己性、异化性、非主体性的文风,最终影响了真正的自由写作。
写不出宏大的,写点优美的。不熟悉嫦娥奔月、飞船上天,可以写你是怎样修自行车胎的;发现不了地球绕着太阳跑,就去发现母鸡绕着鸡窝跑。
三.对作文表达的启示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学对思想教育的政治化倾向的重视,对思想内容的“伪圣化”限制,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写作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机械操作,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造性。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不愿或不敢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学生写作的对象意识淡化,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长期受到压抑,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写作变成了痛苦的折磨。本“我”的丢失,个性人格的缺席使学生的主体性退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都有一个“我”的存在。著名的语文专家顾德希先生指出:“个人禀赋、气质风格以及擅长领域在高考作文中日渐受到重视。”新课程标准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这些要求和境界说是一致的。怎样才有真的表达呢?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我的个性、我的才情全部在这里显现了。
在班级办的黑板报中,每月都有一个主题,三月的风,四月的篝火,五月的鲜花,六月的艳阳,七月的旗帜,九月的号角,十月的情怀,冬天的童话,飘雪的日子。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学生以这些为话题,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传情达意。自创的一句格言,灵感闪现时的一篇妙文,逸兴遄飞时的一首小诗,都将照亮互动的空间。有同学写三月的风,像多情的绳索,缠绕在我苍凉而寂寞的心窝。一同学上学校台阶时突发灵感,写了一首小诗《台阶》,非常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求学的内心世界:上去/我不能停啊/那是前进的方向/下来/我不能停啊/那是希望的起点。在活动中最能看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闪现。
四.对作文过程的启示
写作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样才能占有丰富的材料,然后要有智慧的头脑来筛选材料、组织材料。接下来是不断地修改完善。任何想一次性“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想法都是幼稚的。所以作文前的积累,包括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于漪认为“‘意’为主,‘辞’为从,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思想上十分清晰,语言才会明确、生动、流畅”。
但是思想上要十分清晰必然要经过一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过程,想用准确、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又是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能做到“把自己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对于写作教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
总之,所谓境界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即“我手写我心”。
用什么来拯救高中作文教学,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思想传统与西方纯美学和纯文学理论精华的“境界说”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余桂君,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