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汉对比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英汉对比教学法是现代化应用教学的重要补充,能是高效处理汉语语言的负迁移,对于强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完善其能力构建与知识构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汉对比;高校;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对汉语特征的深刻认知,需要非汉语的对比学习,反之亦成立。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运用赢哈你对比教学,能够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双向提高。然而对于如何衡量这一教学手段的标准,则是看其能够合理的反应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能否区分重难点,以及能否创建高效率、易操作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要实现以上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英汉对比的表层方面,而应从多方面、更加深入的对两者进行对比教学,以便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英语知识。
  一、英汉对比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高校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一旦脱离母语的基础与前提,便会对英语的意思与内涵无从下手,因为其还未具备扎实的英语思维以及英语应用技能。尤其是与母语差异较大以及极为矛盾的一些句子,更是需要母语的参考与帮助。比如,通过“吃”去理解“eat”,便会潜意识的地将中英之间的意思转换对等起来,并引出一系列与“eat”相关的“中式英语”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则是让学生在英汉对比中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两者间的形式差别与含义差别。学生只有明确了两者间的主要区别,才能有意识的克服母语的影响与束缚。而英汉对比教学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的汉语以及英语进行对比探究,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即培养大学生对英汉的个性以及共性的敏锐洞察力,解释以及预计英语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进行英语教学课程的设计,重复实施句型练习、摆脱母语的干扰且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的学习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对语言国家文化的学习。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教学愈来愈强烈,这显然是一个好趋势。但是,凡事过度则会过犹而不及,现今流行的几本高校英语教材,其中单西方国家的文化内容就占据了教材的大部分,而我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则所占极少。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边倒的情况却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而英汉对比教学法的引入,则会让过于西化的教学现状有所改变,逐渐强化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促使大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中西方文化。
  二、英汉对比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语音对比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基础,但发音却总是不够精准。一些音素的发音受母语的影响较多,因此,适当的运用英汉对比教学法对英汉的发音区别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更为准确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例如,英语中的/s/的发音是通过舌尖与齿龈之间的擦音而产生的,而汉语中的s同样也是发的这个音,只是发音是通过舌尖与齿背的擦音而产生,即齿音,这就使得学生极容易将这个音发错。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尤为注重学生的正确发音,这对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
  (二)语法对比
  在英语语法的主从复合句中,名词与状语这两种从句的表达语序同汉语的表达语序大致相同,大学生在认识、理解与运用中并没有大困难,只是英语从句中的定语语序同汉语的不同,这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加之在英语的日常交流中定语从句的应用比较频繁且十分广泛,因此,很有必要经过英汉对比教学,让学生清晰明了英语定语从句与汉语定语从句之间的区别,进而使其真正的掌握英语定语从句的用法。
  (三)词汇对比
  英汉之间的词汇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词汇方面的知识过程中,要注重引入汉语词汇应用习惯的讲授,以此使得学生弄清楚蕴含在词汇之后的文化背景与知识典故等,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促使其对西方文化更为了解,培养其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英汉对比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对比观念
  英汉对比的本质就是以英语语法的自身体系为基础,然后将其与汉语进行对比,此次推进英语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英汉对比观念很是必要,更是传授英汉对比知识的重要前提,这对广大高校培养英语人才而言十分有利。
  (二)优化师资力量
  由于我国教育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原因,致使外语专业毕业的人才缺乏扎实的汉语知识功底,而中文专业毕业的人才则对外语知识不够了解,这种“两极分化”的教育现象在我国存在已久,至今依然未得到彻底的改善。尽管这种现象因人而不同,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从整体方面加强高校英语的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的英汉语言基础与能力十分必要。
  (三)注重实用性
  由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对比范畴十分宽广,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择取实用性的教学素材,讲授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的内容等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英语课堂中以英汉对比理论为主要讲授内容,这种盲目的、琐碎的理论分析是不科学的,更会严重制约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英汉对比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总而言之,英汉对比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具体实践方面,都彰显出了其积极价值与功能。其中,理论方面的英汉对比,可以明确两者之间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进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两者的语言结构特征;实践方面的英汉对比,不但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而且对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对比语言教学法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对比将会取得更为迅速、全面的进步,也必将为英语的教学、学习、研究以及运用开拓更为灿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菊泉,郑立信. 近十年我国英汉对比研究回顾[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
  [2] 张良军.英汉对比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1(02)
  [3] 曹小菊.英汉对比研究及其在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1)
  作者简介:
  介斐斐(1985~ ),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汉对比。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观察实词发生语法化后的语音变化,认为语法化会导致语音发生弱化、强化和分化,并给出具体实例加以论证。语音弱化一定会导致分化,而分化不一定会导致弱化,弱化是分化的极端表现。语音分化的语音和语义并非一一对应的。强化发生在语法化之后,并且较为少见,大多是表示情态的词语。  关键词:语法化;音变;分化;强化  1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近些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对高职教学的改革。在高职教学中,微生物检验课程作为医学检验临床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微生物检验教学面临的现状分析,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为之后的微生物检验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培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方式.方法 选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受脑出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合研究组,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并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方法均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
摘 要: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普及和深入,要求加强体育课程教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锻炼理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是体育锻炼项目之一,不仅与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相近,还类似于体育教学的教学流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应用  拓展训练是体育课程教
摘 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系统的论证了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首先本文陈述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扰,其次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类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办学思路,办学理念上的区别。最后本文将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特征与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相联系,论证了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当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