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火焰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故火焰武器历来为兵家所重用,出现较早的是使用油料的喷射式火器,因为油料较为易取。
现代意义的火焰喷射器最早在一战时期由德国军队率先使用,随后,世界各强国也开始制造并投入战场使用。
源于苏联LPO-50型火焰喷射器
我国58式喷火器源于苏联的LPO-50型火焰喷射器。苏联使用喷火器的历史较长。早在沙俄时期,军队就使用一种T型火焰喷射器。1942年苏联开始装备ROKC-2、ROKC-3型火焰喷射器,其中ROKC-3型采用压缩气体作为喷射动力,钢瓶可容纳10公升凝固汽油,系统质量23kg,可进行6~8次短促喷射或1~2次连续喷射,最大喷射距离35m。苏军曾在战争中大量装备使用这两种火焰喷射器,例如:在攻击日本关东军构筑的虎头、密山、绥芬河等一系列要塞群时,将精锐部队编成突击组,一个突击组的典型编制包括一个步兵排、一个工兵班、两个机枪班、两个火焰喷射器班、一个反坦克枪班,并配有1~2门反坦克炮、1~2辆坦克或白行火炮,当工兵、火炮在障碍物或要塞墙上打开缺口后即以火焰喷射器对要塞内顽抗的日寇进行“烧烤”。这种作战方式简单而有效。
虽然ROKC-2、ROKC-3型火焰喷射器满足了当时的急需,但由于其设计和制造上存在较多问题,如出现冷喷、输油管易裂、个别器件特别是出油的关键件——单向活门易损坏,既影响射程,又易出故障。加之射程和精度难以满足需要,故二战后,苏联在此两种火焰喷射器的基础上,于1950年代研制出一种新型的LPO-50型轻型单兵背负式火焰喷射器。苏联军工部门认为加强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和精度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LPO-50型轻型火焰喷射器没有采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压缩气体式结构,而是采用火药燃气作动力,有效提高了战斗效能。
结构展示
58式喷火器采用胶状喷火油料(凝固汽油),电发火,借火药燃气压力喷出油料后点燃形成火柱。其由油瓶组、输油管、喷火枪组成,另有装药、工具和附属品剂及备用零件。
油瓶组
油瓶组由三个构造相同的钢质油瓶、油瓶组导电线、携行具组成。油瓶的主要部件是油瓶体,其由1.5mm厚的铬锰硅合金钢板焊接而成,油瓶内表面涂有防腐胶,可保护瓶体不受火药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
油瓶体上部有装料口和安全活门室,燃烧室在装料口内,其作用是盛装火药筒及火药筒点火管,并在喷射时保证火药正常燃烧,以产生喷射时必需的压力。但如果喷射时油瓶内的压力过大将影响使用安全,所以在油瓶上方设计有安全活门。当油瓶内的压力升高到4.2~4.5MPa时,安全活门即自动打开,排出多余的火药燃气;当压力降低到4.2~4.5MPa以下时,安全活门即自动关闭,保证所需要的喷射压力。
油瓶体下部设有单向活门,活门右侧有一个出油孔并连接出油管,出油管末端有螺纹接头,用以与输油管相连。单向活门为油料的出口。不使用时要将其封闭,以防止油料泄出。在一定压力下活门才能打开,以保证喷射距离;油瓶内的油料用完后活门自动封闭,防止另一瓶内的油料喷射时进入该空瓶而影响喷射效果。
单向活门的工作原理如下:喷射时火药燃气在油瓶上部空间内形成压力,通过油料下压活塞,而活塞下压冲杆,冲杆顶压铝片。当压力上升至3MPa时,铝片即被切破,活塞在压缩活门簧的同时与中杆一齐加速向下运动,打开出油孔,使油料沿着出油管喷出。喷射完毕后,油瓶内的压力降低,活塞又借着活门簧的伸张力弹回上方位置,封闭出油孔,从而防止其他油瓶喷射时油料倒灌,而冲杆仍留在下方位置。
油瓶组导电线用来将蓄电池的电流传至火药筒点火管。3根导线捆扎并联在一起,一端为单个插头,用以连接导电线与操纵匣,另一端为三个接触器,分别连于1、2、3号油瓶上。
携行具由背垫、肩带及铁架组成,方便背负喷火器用。
输油管
输油管为经过化学处理的耐汽油腐蚀的胶管,两端都有相同的外套螺帽,以便与油瓶组的出油管和喷火枪上的接管相连接,喷射时将油料输入枪管。
喷火枪
喷火枪由枪管、脚架、电线护盖、操纵匣、枪托、背带组成。
枪管由管身、喷嘴、油料点火管室、脚架、准星和表尺、操纵匣座等组成。
枪管管身由无缝钢管制成,内径25mm,壁厚1mm,内部涂有防腐胶质。喷嘴可使油柱获得较大的初速,其由一内圆锥形收缩管(管内径15mm)及一段直管组成。从管身流过的油料经过收缩管时,由于直径突然变小,其流速从23m/s增大到66m/s而喷出枪口。油料点火管室容纳油料点火管,在点火管室上有I、II、III号标记以对应1、2、3号油瓶。
准星可以横向调整,其后涂有荧光剂,便于夜间瞄准。表尺可进行高低调整(早期生产的58式喷火器没有表尺,只凭准星瞄准),为半孔式固定缺口表尺。表尺板上有3个缺口,由下到上分别是30m、35m、40m距离缺口。用30m及40m缺口瞄准时,准星尖在缺口中央,顶端与缺口上沿齐平;用35m缺口瞄准时,因缺口向下,准星尖应在缺口中央,顶端与缺口下沿齐平。
电线可将电流传导至枪管前方的油料点火管。
电线护盖用以保护喷火枪线,持枪时便于携带,喷射时便于握持。
操纵匣相当于枪械上的发射机,用以控制喷射。其由操纵匣框、转换开关、击发机、保险机等组成。
操纵匣框由铝合金制成,左外侧覆盖有操纵匣盖,以密封防潮,在匣盖上有转换开关手柄定位的号数(1、2、3对应相应的油瓶,0为保险)。
击发机由扳机、定位栓、微动开关等组成,向后扣压扳机即连通电路。保险机为按钮式,当保险按钮“关”的一端被推入时,保险机杆上的凸棱正好停在扳机后方,使扳机不能扣压,起到保险作用;当将保险按钮“开”的一端推人时,保险机杆上的凸棱向左移动,离开扳机后方,此时即可射击。
枪托内部装有蓄电池组,并有橡胶皮、海绵垫以防潮、防震。枪托内还有相关电路,以保证正常操控喷射器,枪托后端用托肩板封闭。
蓄电池组由4个1.25V的蓄电池串联而成,电压5V,在一年内可保证点燃500发点火管。当电压降至4.5V时应进行充电。蓄电池组外有一塑料盒,可起到保护作用。
装药和油料
装药包括火药筒点火管、火药筒、油料点火管及铝片。
火药筒点火管由电阻丝、引火药、黑火药、点火管外壳等组成。电路接通后,电阻丝产生高温点燃引火药,引火药点燃后产生火焰引燃黑火药,黑火药燃烧后冲破火药筒密封箔片而点燃火药筒内 的黑火药。
油料点火管用以点燃从枪口喷出的油料,其点火药燃烧时间为0.5~1.4s,火焰温度为1500℃~2500℃。
油料由普通汽油与凝油粉调制而成(燃烧温度800℃~1100℃)。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所需油料的黏稠度不同。黏稠度单位为“泊”——35℃~40℃时应达到1500~1700泊;20℃~35℃时应达到1200~1500泊;5℃~20℃时应达到800~1200泊……-25℃~-35℃时应达到300泊。
自有后来者——74式喷火器
58式轻型喷火器主要装备我军防化兵部队,在使用上集中配属给主要进攻方向上的步兵部队,通常配属至连排一级。一个标准的喷火连编有3个排、45具喷火器。在战斗中协同步兵消灭坚固火力点,杀伤掩蔽工事中的敌人,消灭步兵群,还可以用来对付坦克。但是由于喷火器的射程有限,需在步兵以火力、烟幕等方式的掩护下接近敌人,然后实施喷火。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58式喷火器在突破印度碉堡群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战区海拔高度大,喷火器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性能上也表现出不足(例如出现冷喷、半冷喷,以及负荷问题,毕竟背着23kg的喷火器爬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故战后开始研制新式轻型喷火器。新型喷火器于1974年研制定型后装备部队,命名为1974年式喷火器,主要改进是减轻了质量,提高了可靠性。其总质量减轻为20kg,有效射程提高到45m,将供电方式改为微电机供电,并使用自动转换开关。
战场扬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由于北越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山洞多,且越方构筑的工事相当完备,要消灭工事中的越方部队,喷火器显然是最佳选择。故我方调集全军各部队58式喷火器和74式喷火器达数千具供前线部队打击工事和山洞中的越军。创造了不少经典战例。
战例一陆军某团夺取171高地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即命令第3连经前方无名高地向201高地继续进攻。为保障进攻,特加派一个喷火班给3连。其中班长魏某携带喷火器2具,配属3排,喷火兵徐某携带喷火器l具,配属2排,分别部署在171高地两侧。2月17日8时战斗打响,2排冲至无名高地东北侧时突然遭到越方暗堡内的轻机枪火力压制,副连长命令使用喷火器消灭越方火力点。为了掩护喷火器前进至有效射程,我方组织一个班的兵力向越方暗堡实施火力压制,徐某携带喷火器和副射手,利用高草丛迂回到敌火力点左侧,在距敌火力点30m处占领喷火位置,采用卧姿有依托射击,向敌火力点实施喷火。第一瓶火柱稍偏左,修正后命中目标。为了彻底消灭敌火力点,遂施行了第3次喷火,彻底烧毁了暗堡,消灭轻机枪1挺、越军2名,仅用时4分钟。当日19时左右,第3排进攻至无名高地顶部,一挺配置在高地顶部“草棚工事”里的高射机枪突然向3排射击。连长命令9班利用无名高地的有利地形向201高地方向警戒,命令7、8班回头消灭这个“草棚工事”。首先使用的是四○火箭筒,火箭弹三发三中,但是“草棚工事”仍未被摧毁,依然向我方射击。连长遂命令使用喷火器。魏某接受命令后,和副射手利用叫地草丛和步兵的火力掩护,在距敌20m左右处占领发射位置,一次喷射3瓶油料全部命中。“草棚工事”被完全引燃,消灭越军3名,摧毁高射机枪1挺,并引爆工事中的弹药库,弹药库中的弹药连续爆炸了一个多小时!
战例二1979年2月28日,我某团一连奉上级命令配属无后坐力炮2门、重机枪3挺、喷火器2具,用以尖兵连攻占14号高地和14号高地西南方向的无名高地。3月1日9时45分,我方在短暂战斗后占领了14号高地顶部,11时,1连1、3排向无名高地继续进攻,12时30分进至无名高地东北侧鞍部,距敌25m时,遭越方手榴弹、高射机枪、重机枪射击,进攻受阻。12时50分,1连长命令无后坐力炮和重机枪在14号高地顶部占领发射阵地;命令1、3排组织投弹组准备突击越方堑壕。15时,3排在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的掩护下,向敌投出手榴弹,首先从无名高地左侧冲入敌方阵地,突入战壕与敌短兵相接。在3排发起进攻的同时,投弹组向敌火力点和堑壕投弹,炸毁重机枪1挺。趁着手榴弹爆炸和步兵火力的掩护,配属给1排的喷火器向敌处喷火,接连摧毁敌火力点和掩蔽部数个。16时越方部分残余部队开始逃跑,1连实施追击,并使用喷火器对残余的掩蔽部喷火,消灭躲藏起来的敌人,17时47分战斗结束。此战我方以极小代价消灭越方62人,缴获高射机枪1挺、轻重机枪6挺、四○火箭筒5具、M79榴弹发射器1具、自动步枪10支、弹药百余箱。
编辑:曾振宇
现代意义的火焰喷射器最早在一战时期由德国军队率先使用,随后,世界各强国也开始制造并投入战场使用。
源于苏联LPO-50型火焰喷射器
我国58式喷火器源于苏联的LPO-50型火焰喷射器。苏联使用喷火器的历史较长。早在沙俄时期,军队就使用一种T型火焰喷射器。1942年苏联开始装备ROKC-2、ROKC-3型火焰喷射器,其中ROKC-3型采用压缩气体作为喷射动力,钢瓶可容纳10公升凝固汽油,系统质量23kg,可进行6~8次短促喷射或1~2次连续喷射,最大喷射距离35m。苏军曾在战争中大量装备使用这两种火焰喷射器,例如:在攻击日本关东军构筑的虎头、密山、绥芬河等一系列要塞群时,将精锐部队编成突击组,一个突击组的典型编制包括一个步兵排、一个工兵班、两个机枪班、两个火焰喷射器班、一个反坦克枪班,并配有1~2门反坦克炮、1~2辆坦克或白行火炮,当工兵、火炮在障碍物或要塞墙上打开缺口后即以火焰喷射器对要塞内顽抗的日寇进行“烧烤”。这种作战方式简单而有效。
虽然ROKC-2、ROKC-3型火焰喷射器满足了当时的急需,但由于其设计和制造上存在较多问题,如出现冷喷、输油管易裂、个别器件特别是出油的关键件——单向活门易损坏,既影响射程,又易出故障。加之射程和精度难以满足需要,故二战后,苏联在此两种火焰喷射器的基础上,于1950年代研制出一种新型的LPO-50型轻型单兵背负式火焰喷射器。苏联军工部门认为加强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和精度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LPO-50型轻型火焰喷射器没有采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压缩气体式结构,而是采用火药燃气作动力,有效提高了战斗效能。
结构展示
58式喷火器采用胶状喷火油料(凝固汽油),电发火,借火药燃气压力喷出油料后点燃形成火柱。其由油瓶组、输油管、喷火枪组成,另有装药、工具和附属品剂及备用零件。
油瓶组
油瓶组由三个构造相同的钢质油瓶、油瓶组导电线、携行具组成。油瓶的主要部件是油瓶体,其由1.5mm厚的铬锰硅合金钢板焊接而成,油瓶内表面涂有防腐胶,可保护瓶体不受火药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
油瓶体上部有装料口和安全活门室,燃烧室在装料口内,其作用是盛装火药筒及火药筒点火管,并在喷射时保证火药正常燃烧,以产生喷射时必需的压力。但如果喷射时油瓶内的压力过大将影响使用安全,所以在油瓶上方设计有安全活门。当油瓶内的压力升高到4.2~4.5MPa时,安全活门即自动打开,排出多余的火药燃气;当压力降低到4.2~4.5MPa以下时,安全活门即自动关闭,保证所需要的喷射压力。
油瓶体下部设有单向活门,活门右侧有一个出油孔并连接出油管,出油管末端有螺纹接头,用以与输油管相连。单向活门为油料的出口。不使用时要将其封闭,以防止油料泄出。在一定压力下活门才能打开,以保证喷射距离;油瓶内的油料用完后活门自动封闭,防止另一瓶内的油料喷射时进入该空瓶而影响喷射效果。
单向活门的工作原理如下:喷射时火药燃气在油瓶上部空间内形成压力,通过油料下压活塞,而活塞下压冲杆,冲杆顶压铝片。当压力上升至3MPa时,铝片即被切破,活塞在压缩活门簧的同时与中杆一齐加速向下运动,打开出油孔,使油料沿着出油管喷出。喷射完毕后,油瓶内的压力降低,活塞又借着活门簧的伸张力弹回上方位置,封闭出油孔,从而防止其他油瓶喷射时油料倒灌,而冲杆仍留在下方位置。
油瓶组导电线用来将蓄电池的电流传至火药筒点火管。3根导线捆扎并联在一起,一端为单个插头,用以连接导电线与操纵匣,另一端为三个接触器,分别连于1、2、3号油瓶上。
携行具由背垫、肩带及铁架组成,方便背负喷火器用。
输油管
输油管为经过化学处理的耐汽油腐蚀的胶管,两端都有相同的外套螺帽,以便与油瓶组的出油管和喷火枪上的接管相连接,喷射时将油料输入枪管。
喷火枪
喷火枪由枪管、脚架、电线护盖、操纵匣、枪托、背带组成。
枪管由管身、喷嘴、油料点火管室、脚架、准星和表尺、操纵匣座等组成。
枪管管身由无缝钢管制成,内径25mm,壁厚1mm,内部涂有防腐胶质。喷嘴可使油柱获得较大的初速,其由一内圆锥形收缩管(管内径15mm)及一段直管组成。从管身流过的油料经过收缩管时,由于直径突然变小,其流速从23m/s增大到66m/s而喷出枪口。油料点火管室容纳油料点火管,在点火管室上有I、II、III号标记以对应1、2、3号油瓶。
准星可以横向调整,其后涂有荧光剂,便于夜间瞄准。表尺可进行高低调整(早期生产的58式喷火器没有表尺,只凭准星瞄准),为半孔式固定缺口表尺。表尺板上有3个缺口,由下到上分别是30m、35m、40m距离缺口。用30m及40m缺口瞄准时,准星尖在缺口中央,顶端与缺口上沿齐平;用35m缺口瞄准时,因缺口向下,准星尖应在缺口中央,顶端与缺口下沿齐平。
电线可将电流传导至枪管前方的油料点火管。
电线护盖用以保护喷火枪线,持枪时便于携带,喷射时便于握持。
操纵匣相当于枪械上的发射机,用以控制喷射。其由操纵匣框、转换开关、击发机、保险机等组成。
操纵匣框由铝合金制成,左外侧覆盖有操纵匣盖,以密封防潮,在匣盖上有转换开关手柄定位的号数(1、2、3对应相应的油瓶,0为保险)。
击发机由扳机、定位栓、微动开关等组成,向后扣压扳机即连通电路。保险机为按钮式,当保险按钮“关”的一端被推入时,保险机杆上的凸棱正好停在扳机后方,使扳机不能扣压,起到保险作用;当将保险按钮“开”的一端推人时,保险机杆上的凸棱向左移动,离开扳机后方,此时即可射击。
枪托内部装有蓄电池组,并有橡胶皮、海绵垫以防潮、防震。枪托内还有相关电路,以保证正常操控喷射器,枪托后端用托肩板封闭。
蓄电池组由4个1.25V的蓄电池串联而成,电压5V,在一年内可保证点燃500发点火管。当电压降至4.5V时应进行充电。蓄电池组外有一塑料盒,可起到保护作用。
装药和油料
装药包括火药筒点火管、火药筒、油料点火管及铝片。
火药筒点火管由电阻丝、引火药、黑火药、点火管外壳等组成。电路接通后,电阻丝产生高温点燃引火药,引火药点燃后产生火焰引燃黑火药,黑火药燃烧后冲破火药筒密封箔片而点燃火药筒内 的黑火药。
油料点火管用以点燃从枪口喷出的油料,其点火药燃烧时间为0.5~1.4s,火焰温度为1500℃~2500℃。
油料由普通汽油与凝油粉调制而成(燃烧温度800℃~1100℃)。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所需油料的黏稠度不同。黏稠度单位为“泊”——35℃~40℃时应达到1500~1700泊;20℃~35℃时应达到1200~1500泊;5℃~20℃时应达到800~1200泊……-25℃~-35℃时应达到300泊。
自有后来者——74式喷火器
58式轻型喷火器主要装备我军防化兵部队,在使用上集中配属给主要进攻方向上的步兵部队,通常配属至连排一级。一个标准的喷火连编有3个排、45具喷火器。在战斗中协同步兵消灭坚固火力点,杀伤掩蔽工事中的敌人,消灭步兵群,还可以用来对付坦克。但是由于喷火器的射程有限,需在步兵以火力、烟幕等方式的掩护下接近敌人,然后实施喷火。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58式喷火器在突破印度碉堡群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战区海拔高度大,喷火器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性能上也表现出不足(例如出现冷喷、半冷喷,以及负荷问题,毕竟背着23kg的喷火器爬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故战后开始研制新式轻型喷火器。新型喷火器于1974年研制定型后装备部队,命名为1974年式喷火器,主要改进是减轻了质量,提高了可靠性。其总质量减轻为20kg,有效射程提高到45m,将供电方式改为微电机供电,并使用自动转换开关。
战场扬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由于北越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山洞多,且越方构筑的工事相当完备,要消灭工事中的越方部队,喷火器显然是最佳选择。故我方调集全军各部队58式喷火器和74式喷火器达数千具供前线部队打击工事和山洞中的越军。创造了不少经典战例。
战例一陆军某团夺取171高地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即命令第3连经前方无名高地向201高地继续进攻。为保障进攻,特加派一个喷火班给3连。其中班长魏某携带喷火器2具,配属3排,喷火兵徐某携带喷火器l具,配属2排,分别部署在171高地两侧。2月17日8时战斗打响,2排冲至无名高地东北侧时突然遭到越方暗堡内的轻机枪火力压制,副连长命令使用喷火器消灭越方火力点。为了掩护喷火器前进至有效射程,我方组织一个班的兵力向越方暗堡实施火力压制,徐某携带喷火器和副射手,利用高草丛迂回到敌火力点左侧,在距敌火力点30m处占领喷火位置,采用卧姿有依托射击,向敌火力点实施喷火。第一瓶火柱稍偏左,修正后命中目标。为了彻底消灭敌火力点,遂施行了第3次喷火,彻底烧毁了暗堡,消灭轻机枪1挺、越军2名,仅用时4分钟。当日19时左右,第3排进攻至无名高地顶部,一挺配置在高地顶部“草棚工事”里的高射机枪突然向3排射击。连长命令9班利用无名高地的有利地形向201高地方向警戒,命令7、8班回头消灭这个“草棚工事”。首先使用的是四○火箭筒,火箭弹三发三中,但是“草棚工事”仍未被摧毁,依然向我方射击。连长遂命令使用喷火器。魏某接受命令后,和副射手利用叫地草丛和步兵的火力掩护,在距敌20m左右处占领发射位置,一次喷射3瓶油料全部命中。“草棚工事”被完全引燃,消灭越军3名,摧毁高射机枪1挺,并引爆工事中的弹药库,弹药库中的弹药连续爆炸了一个多小时!
战例二1979年2月28日,我某团一连奉上级命令配属无后坐力炮2门、重机枪3挺、喷火器2具,用以尖兵连攻占14号高地和14号高地西南方向的无名高地。3月1日9时45分,我方在短暂战斗后占领了14号高地顶部,11时,1连1、3排向无名高地继续进攻,12时30分进至无名高地东北侧鞍部,距敌25m时,遭越方手榴弹、高射机枪、重机枪射击,进攻受阻。12时50分,1连长命令无后坐力炮和重机枪在14号高地顶部占领发射阵地;命令1、3排组织投弹组准备突击越方堑壕。15时,3排在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的掩护下,向敌投出手榴弹,首先从无名高地左侧冲入敌方阵地,突入战壕与敌短兵相接。在3排发起进攻的同时,投弹组向敌火力点和堑壕投弹,炸毁重机枪1挺。趁着手榴弹爆炸和步兵火力的掩护,配属给1排的喷火器向敌处喷火,接连摧毁敌火力点和掩蔽部数个。16时越方部分残余部队开始逃跑,1连实施追击,并使用喷火器对残余的掩蔽部喷火,消灭躲藏起来的敌人,17时47分战斗结束。此战我方以极小代价消灭越方62人,缴获高射机枪1挺、轻重机枪6挺、四○火箭筒5具、M79榴弹发射器1具、自动步枪10支、弹药百余箱。
编辑: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