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是紧紧抓住“识”与“德”来做文章的,这是一个合格人才的根基所在。这也是以“提高和发展精神素质,培养和谐的人”为目的来开展职中的音乐教学可以考虑的教育途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师课堂角色的多样化和教师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三大方面来阐述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开展职中音乐教学的方法和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 音乐教育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77-02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基本含义是:自由教育是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要促进人的身体、道德和智慧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促进人的理性的充分发展,从而使人从愚昧和偏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必须以自由学科为核心,应避免狭隘的专门教育。[1]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这一报告中提出的,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2]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
职业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特点是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这就具有过专的工具理性倾向,有较为严重的知识割裂和异化现象,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的轻视和人的片面发展问题。在知识急剧增加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愈加严重。[4]同时,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良好的职业技能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以“提高和发展精神素质,培养和谐的人”为目的来开展职中的音乐教学,可能是职中音乐教育应该走的一条路子。关键在于,要找好“识”和“德”的结合点,从而使音乐课既有音乐课的特点又起到比思想品德课更好的作用。
通识教育正是紧紧抓住“识”与“德”来做文章的,因为这是一个合格人才的根基所在。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进行音乐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凡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相关内容都要不遗余力地“拿来”。
音乐是一种混生性的艺术活动,它涉及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学内容也应是丰富多彩的,绝不限于课本内容,选择权在“教师的教师”——学生。笔者的教学板块有:“情感体验”、“社会关注”、“音乐常识解答”、“礼仪知识”、“音乐创作”、“演唱PK”、“表演模仿秀”、“主题聚焦”、“精品欣赏”等。
情感体验,使学生重温美好的情感,接受精神的洗礼;社会关注,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音乐常识教学,采用有问必答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礼仪知识,使他们学习接人待物的基本礼节,懂得自爱,增强自信;音乐创作,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同时也使他们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从而积极地学习;演唱PK,使他们懂得鉴赏,学会竞争与合作;表演模仿秀,使他们认识到成功的表演背后凝聚着智慧和汗水;主题聚焦,选取一个主题(时事、情感等),围绕该主题展开教学,使他们明白音乐从来都是有感而发;精品欣赏,在他们心中树立鉴赏的高度。
下面是我的一堂情感体验课的教学案例。学生在感动中重温真情,体验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
[设计感言]音乐是触及人的心灵和本质的东西,那我们就用音乐敲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从而使他们去渴求获得音乐的知识和修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欣赏歌曲、小品和一组主题照片,感受音乐艺术背后的动人故事,领悟“以情带声,用心去舞,用生命去演绎”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歌曲、小品和一组主题照片,感受、思考和领悟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天亮了》
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韩红简介、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斯卡布罗集市》
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之一——阿特•加芬克尔简介、欣赏歌曲
3.思考、讨论:艺术创作既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怎样才能演绎好一个艺术作品呢?
4.欣赏小品《前面有棵树》(2007年CCTV小品大赛一等奖作品)
5.看一组主题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6.有感情地演唱《感恩的心》
7.作业:以小品《前面有棵树》为题材,借用《天亮了》或《斯卡布罗集市》或你喜欢的歌曲的旋律,自己填词,做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前面有棵树》。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多样化
通识教育要求在教学中,着重引导人积极向上,引导人对人生的审视与探究,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与方法。[5]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在上“情感体验”课时,笔者是主持人,让学生跟着笔者的脚步驰骋“情海”。在上“音乐常识解答”这一内容时,笔者是权威发言人和顾问,有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笔者再作评判和解答。上音乐创作课时,笔者扮演创作助理——学生交稿,笔者弹奏,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展现自己,让他们知道“原来我也能创作!”;有些学生课后还跑到笔者的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把他脑中的旋律哼给笔者听,请老师帮他记下来修改并要拿去发表。在上“山丹丹模仿秀”这一内容时,笔者是表演参与者,其他学生是观众评委,其间其乐融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欲望。
三、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教师在通识教育中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得到统观的知识和人格的陶冶。[4]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多元,才能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通识教育关注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任何公民,旨在使学生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从情感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同时,早期的自由教育者认为,真知源自内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对人的启发诱导。[5]
教师要有广阔的胸怀,能够包容,学会包容,爱学生,这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音乐教育就是让学生能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而音乐教师要努力成为美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涂艳国.试论古典自由教育的含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2 万秀兰.国外通识教育的方式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3 俞大丽、夏焕堂.谈构建艺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1997(12)
4 王 晨.职业教育中应有通识教育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0(7)
5 郭三娟.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关键词】通识教育 音乐教育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77-02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基本含义是:自由教育是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要促进人的身体、道德和智慧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促进人的理性的充分发展,从而使人从愚昧和偏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必须以自由学科为核心,应避免狭隘的专门教育。[1]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这一报告中提出的,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2]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
职业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特点是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这就具有过专的工具理性倾向,有较为严重的知识割裂和异化现象,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的轻视和人的片面发展问题。在知识急剧增加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愈加严重。[4]同时,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良好的职业技能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以“提高和发展精神素质,培养和谐的人”为目的来开展职中的音乐教学,可能是职中音乐教育应该走的一条路子。关键在于,要找好“识”和“德”的结合点,从而使音乐课既有音乐课的特点又起到比思想品德课更好的作用。
通识教育正是紧紧抓住“识”与“德”来做文章的,因为这是一个合格人才的根基所在。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进行音乐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凡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相关内容都要不遗余力地“拿来”。
音乐是一种混生性的艺术活动,它涉及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学内容也应是丰富多彩的,绝不限于课本内容,选择权在“教师的教师”——学生。笔者的教学板块有:“情感体验”、“社会关注”、“音乐常识解答”、“礼仪知识”、“音乐创作”、“演唱PK”、“表演模仿秀”、“主题聚焦”、“精品欣赏”等。
情感体验,使学生重温美好的情感,接受精神的洗礼;社会关注,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音乐常识教学,采用有问必答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礼仪知识,使他们学习接人待物的基本礼节,懂得自爱,增强自信;音乐创作,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同时也使他们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从而积极地学习;演唱PK,使他们懂得鉴赏,学会竞争与合作;表演模仿秀,使他们认识到成功的表演背后凝聚着智慧和汗水;主题聚焦,选取一个主题(时事、情感等),围绕该主题展开教学,使他们明白音乐从来都是有感而发;精品欣赏,在他们心中树立鉴赏的高度。
下面是我的一堂情感体验课的教学案例。学生在感动中重温真情,体验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
[设计感言]音乐是触及人的心灵和本质的东西,那我们就用音乐敲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从而使他们去渴求获得音乐的知识和修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欣赏歌曲、小品和一组主题照片,感受音乐艺术背后的动人故事,领悟“以情带声,用心去舞,用生命去演绎”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歌曲、小品和一组主题照片,感受、思考和领悟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天亮了》
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韩红简介、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斯卡布罗集市》
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之一——阿特•加芬克尔简介、欣赏歌曲
3.思考、讨论:艺术创作既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怎样才能演绎好一个艺术作品呢?
4.欣赏小品《前面有棵树》(2007年CCTV小品大赛一等奖作品)
5.看一组主题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6.有感情地演唱《感恩的心》
7.作业:以小品《前面有棵树》为题材,借用《天亮了》或《斯卡布罗集市》或你喜欢的歌曲的旋律,自己填词,做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前面有棵树》。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多样化
通识教育要求在教学中,着重引导人积极向上,引导人对人生的审视与探究,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与方法。[5]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在上“情感体验”课时,笔者是主持人,让学生跟着笔者的脚步驰骋“情海”。在上“音乐常识解答”这一内容时,笔者是权威发言人和顾问,有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笔者再作评判和解答。上音乐创作课时,笔者扮演创作助理——学生交稿,笔者弹奏,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展现自己,让他们知道“原来我也能创作!”;有些学生课后还跑到笔者的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把他脑中的旋律哼给笔者听,请老师帮他记下来修改并要拿去发表。在上“山丹丹模仿秀”这一内容时,笔者是表演参与者,其他学生是观众评委,其间其乐融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欲望。
三、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教师在通识教育中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得到统观的知识和人格的陶冶。[4]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多元,才能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通识教育关注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任何公民,旨在使学生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从情感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同时,早期的自由教育者认为,真知源自内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对人的启发诱导。[5]
教师要有广阔的胸怀,能够包容,学会包容,爱学生,这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音乐教育就是让学生能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而音乐教师要努力成为美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涂艳国.试论古典自由教育的含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2 万秀兰.国外通识教育的方式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3 俞大丽、夏焕堂.谈构建艺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1997(12)
4 王 晨.职业教育中应有通识教育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0(7)
5 郭三娟.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