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沦为资本与权力操控的载体,城市空间追求建成效率而忽略人们日常生活与文化,继而衍生一系列负面空间效应。从城市的天际线、建筑单体边界、自然景观边界在时间维度上演绎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产生同质化、反场所、反生态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城市空间边界;资本;同质化;衰败
在城市快速的信息交流中,人们游离于城市中,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城市熟悉又陌生。城市如机器一样被城市决策者控制着,只要决策者在城市某空间按下发展按钮,相关部门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空间结果,这是城市的主人们最愿意看到的景象,城市建设越快,显现经济能力越强。而这些空间结果让处于城市中的人产生一种幻觉,城与城的边界模糊化,空间的形态同质化,城市天际线在相互竞高分不出谁胜谁负,建筑单体相互模仿毫无特色,自然景观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奄奄一息。如果说空间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个体独立于整体又融合其中的秩序美,那么空间之间的你我不分混沌无序便是衰败的前兆。城市是地方文化、经济、社会、伦理等集合成的伟大的空间载体,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人对城市进行再塑造。每座城市都应有它与众不同的历史、容貌、性格、空间地理等,而城市中各种不同元素拼贴成空间吸引力,它们的不同使得空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促使热爱旅行的人踏过千山万水,出去看看藏在不同空间的诗和远方。
一、城市天际线的蚕食与同化
作为某一城市的过客,从车窗外远远望向即将到达的城市,城市赋予你最直接的印象是在移动视角中的一道道天际线,天际线是城市整体结构在天空衬托下的边界意象,是人对城市的第一个记忆捕捉点。进入城中,站在城市各空间轴点上,正在向上生长的城市体朝你卖弄它以此为傲的高度,工人们在吊机、铁管、塑料、钢筋框架中机器式来回运作,一栋栋未完成的建筑被各种颜色的网布包裹着,互相挤压在城市天际线中,时刻改变,越改越相同。最近几年,听过很多人对所去的城市描述,谈到最多是所去的城市风景和自己的城市差不多,是否大家对城市印象不刻意的描述恰恰反映了城市被刻意相仿与同化式的建造?而在城市空间的不断同化过程中,天际线中识别性较强的旧建筑逐渐被新建筑体抵消,人类的视域对城市的框景如相机拍下一张照片一样,构图中有比例,当构图中类同因素过多会被人自觉地归类理解,那些形态独特因素与类同因素构成图底关系。
对于城市天际线,其构成存在两种情况:
其一,天际线中具有形态突出的建筑体,该建筑是让人快速识别城市的直接标志,如上海陆家嘴天际线中的东方明珠,在2012年前,上海中心大厦没有建起时,东方明珠在高度与形态都与周边的建筑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上海陆家嘴极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图1)。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天际线不可能处于一成不变,创造新的事物往往源于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与天际线的稳定性是成正比的,而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稳定性是塑造城市文化的必要基础。2014年上海陆家嘴天际线中最高的建筑不再是东方明珠,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623m的上海中心大厦拔地而起,上海中心暂短地刷新了世界建筑高度记录,却永久改变了陆家嘴天际线的构型。东方明珠相对高度降低,独特的形态依然突出,但在视域宽阔状态下,高度是影响人视觉捕捉空间顺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道出了城市对建设“最高”地标建筑引起大众注意并彰显资本力量的狂热,而周边不断新生的超高建筑逐渐割裂东方明珠独特的形态(图2)。当天际线独特性因素的比例消减到一定程度时候,天际线中个体构成差别性变弱,剩下的只是在竖向空间中的高低之别,在时间轴上同一城市的天际线识别性开始降低,是城市天际线突出要素被同质单体蚕食后的结果。
其二,当城市天际线中构成个体之间形态、颜色、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天际线的轮廓起伏韵律成为城市特有的风景线(图3),但城市急于求成导致了由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构成的轮廓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城市地标建筑不断创新高,今日你高,明日我高。就如褚冬竹在论述城市膨胀现象时所说的“铁打的地铁,流水的冠军”[1]一样,没有哪个建筑可以维持最高的地位,谁都笑不到最后。如深圳这座城市,从383m地王大厦到441m京基一百再到646m平安大厦,在最短时间争取高度之最的荣誉。在资本大行其道之下的建筑体中,机械般的建构方式,唯一值得他们骄傲的就只有高度,高度成为他们嘴里所谓的地标,而扭曲的城市设计观催生天际线同质化,城市天际线变化的是轮廓的幅度,不变的是玻璃钢筋盒子形态,于是人们现在所目睹到的城市现象无外乎异城同化、千城一面。请问外面的世界都一样,还能看到所谓的诗和远方吗?
二、建筑单体边界不确定性与模糊化
城市空间边界塑造中,建筑单体无非是关键的物质要素,建筑从居住单一性功能演变到如今的复合性功能,而其形态表现却从异质到同化。环视周边环境,已建成的建筑或多或少有些相同特征,一栋栋建筑长得像多胞胎。而正在施工的建筑毫不逊色,在城市不同空间中扎根生长,朝着向上的目标,唱着鲜明的口号,诉说着资本与权力的强大,这时身边的人常常指着那些未建成的建筑侃侃而谈,某某建筑将是这片区域未来地标,将辐射影响面积是多大多大,而大众逐渐被建筑高度与经济膨胀遮住发现美的眼睛,这种以高度取胜的城市地标观,是城市走向无趣的开始,所谓未来地标只不过是地产界对外宣传的噱头,是资本控制下的一种营销手段,建筑高度让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一时的,而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地标是与人生活、文化、环境等息息相关的建筑。当然缺乏文化意识的人们还是喜欢仰望高不可及的建筑物,那是证明自己强大的可视物。同时决策者似乎憎恨那些老旧的建筑物,追求更多更高的现代建筑物,以最快的速度焕然一新,促使集体遗忘了城市除了经济与政治还有文化与生活,城市每个有血有肉的人潜移默化中成为钢筋森林的一部分,被操控被接受,甚至盲目追求和默認生活空间的现状。
以风格为导向的居住建筑被居民追捧,以为那是融入向往阶层的第一步,可在相同的建筑结构表面贴上对应风格的瓷砖、装饰品,配套对应的表面景观,搬来的是人们的虚荣、丢失的是本真的生活。当建筑风格与区位成为了阶层的象征,促使商品房大同小异,大同是样式、风格,不一样的是容积率与名字,居住者对与身体接触最近的空间感受度开始降低,邻里之间冷漠是常态、人们跨过围墙成为某一阶层,同时在心里砌起一堵墙,表面化居住风格的选择导致建筑与建筑特性边界模糊庸俗(图4)。 作为21世纪最为炫酷的写字楼,迅速成长为城市中的佼佼者,写字楼位置与城市区位发展价值相匹配,白天,城市经济与文化在高高的写字楼中心热火朝天般输送;夜里,人烟肖静,靠着LED等维持自身的在城市中无敌之位。如果细心观察,大部分写字楼就如3D打印机拷贝式雕刻一样,玻璃幕墙、钢铁结构、方形轮廓,灰色调、直冲云霄,怎么看怎么像(图5)。
经济的活跃带来是文化转型,城市开始建设文化建筑以激发文化生成的可能性,博物馆、歌剧院、科技馆等数量成为城市文化进步的象征,而让人可笑的是,来自不同的大师笔中的文化类型建筑却都在描绘圆的变形记(图6),决策者为此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使用者却感受不到建筑所应具有的场所与文化的特殊性。再看看那些经过历史推敲与考验的优秀建筑作品,1957年被沙里宁发现伍重设计的威尼斯歌剧院方案,其独特的形态与周边环境相映相生,创造了新的文化意向与空间形式;1950年柯布西耶晚年杰作朗香教堂,抽象的空间语言渲染着宗教的神秘;1965年路易斯·康设计的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运用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营造一种强烈而具有时空感和冲击力的空间体验,书写知识的庄严和空间的魅力(图7)……前人每一次下笔都在遵从场所与文化的边界,最终呈现是丰富多样的建筑单体,充满金钱味的现代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某些大师的创作价值观,带来的是城市中追求浮夸、气势的文化建筑边界,夺人眼球又被快速忘记。
三、自然景观边界消解
自然景观是评判城市整体空间质量的软质边界,如果说建筑是城市资本的手段,那么自然景观就是缓冲城市机械化的途径。城市天际线中异质被蚕食与同化,建筑群体蔓延式的生长,自然边界不断被消解,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景观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规划空间先把自然消滅抹平,建起硬质结构,再用景观衬托其光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景观只是一种装饰工具,因此城市的硬质体面积越来越大,生怕自然景观遮住其宏伟形态(图8)。而自然景观的缺失,带来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降低,自然边界的不连续,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热岛效应、灰色无趣充斥着公共空间,人们不得不逃离不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剩下空空的大广场、街道都是城市建设中忽视自然景观效应的诟病。
首先自然景观具有时间性的空间特征,不同的季节呈现出的色调不同,生长状态各异,与周边人造文明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渲染空间的氛围,因此有了四季分明的城,即使在深圳四季如春的城市,花开随季节轮流展现,只要有自然景观连续的界面,定有不一样的城市调色板。令人失望的是在机器美学的影响下,为城市街道空间的整齐划一,行道树要选用雄性为佳,而保障雄株足够多,理所当然要采用粗暴的方法:换头、打针、喷药[2]、配置,要足够直,显示几何的美学。再者,自然景观具有想象性,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肺,是人休闲放松的自然空间,以自然群簇为主的公园区域在城市整体秩序构成纵深感的空间意象,当人处于被自然包围的公园中,层层叠叠的边界提供无限的空间想象,近处自然的遮拦部分空间构成远处空间的虚。当人所处位置前景是城市建筑,远处是自然景观,给人留下开阔空间感受,城市中的公园景观边界与街道、建筑线形成多样性的透视空间。而在建筑群体不断增多增高的过程中,城市区域自然景观不断被压缩,横向面积减少,竖向界面相对高度降低,城市自然区域中人与自然被强势的建筑物紧紧相拥,自然景观边界演绎的纵深感被耸立的钢筋玻璃森林截断,构成的城市空间意象是拥挤、堵塞与紧张。
四、结语
在资本强势催生下的城市,其更新发展方向是不可扭转的,但忽略城市文化与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空间塑造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在用金钱堆砌的城市体中,有没有一处是可以安放奔波不息的灵魂居所的,有没有一处是友好适宜的公共空间可以逗留的,有没有一条可以慢慢走的林荫小道。决策者自上而下把城市当作运行资本的载体,城市变得不再是开始美好生活的地方。既然城市是人渴望聚集的场所,城市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友好的,如果城市的剧变使人对城市产生陌生感,那是否符合人当初的愿景;如果庞大的建筑物吊着渺小的清洁工显现了人类的卑微,那是否符合人对建筑作为衣服般亲密的依赖感;如果走进公园还是躲不掉城市嘈杂,那是否人符合对自然山水的情怀。城市本该是秩序的游戏空间,而在硬质群体边界同化、单体的相仿、柔质自然边界扁平化同时作用下,城市空间不久将因无趣走向衰败、继而走向死亡。
注释:
[1]褚冬竹. 城市显微——作为一种态度和工具[J]. 新建筑,2015,(04):5.
[2]郝培尧. 起一个行道树的范儿——美丽街道. 嗯微问答,2016,(06).
图1来源:http://www.gettyimages.cn/activity/oriental2
013/show.php?id=1615.
图2来源: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1545683.html.
图3来源:http://citylife.house.sina.com.cn/detail.php?gi
d=1913.
图7a来源:http://www.mypsd.com.cn/detail/?2312892.
图7b来源:http://www.qsn365.com/qsn365/articles/282
68.
图7c来源:http://www.gooood.hk/journal-american-archi
tecture.htm.
图8来源:http://www.gooood.hk/main-axis-hunnan-niek
-roozen.htm.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 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美]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文化[M]. 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马岩松.鱼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褚冬竹.办公建筑那点事[J]. 城市建筑,2010,(08):6-7.
[5]方晓风.城市空间边界设计的伦理思考[J]. 装饰,2011,(07):18-21.
[6]徐磊青,刘念,卢济威.公共空间密度、系数与微观品质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上海轨交站域的显微观察[J].新建筑,2015,(04):21-26.
作者简介:
陈小娟,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空间边界;资本;同质化;衰败
在城市快速的信息交流中,人们游离于城市中,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城市熟悉又陌生。城市如机器一样被城市决策者控制着,只要决策者在城市某空间按下发展按钮,相关部门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空间结果,这是城市的主人们最愿意看到的景象,城市建设越快,显现经济能力越强。而这些空间结果让处于城市中的人产生一种幻觉,城与城的边界模糊化,空间的形态同质化,城市天际线在相互竞高分不出谁胜谁负,建筑单体相互模仿毫无特色,自然景观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奄奄一息。如果说空间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个体独立于整体又融合其中的秩序美,那么空间之间的你我不分混沌无序便是衰败的前兆。城市是地方文化、经济、社会、伦理等集合成的伟大的空间载体,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人对城市进行再塑造。每座城市都应有它与众不同的历史、容貌、性格、空间地理等,而城市中各种不同元素拼贴成空间吸引力,它们的不同使得空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促使热爱旅行的人踏过千山万水,出去看看藏在不同空间的诗和远方。
一、城市天际线的蚕食与同化
作为某一城市的过客,从车窗外远远望向即将到达的城市,城市赋予你最直接的印象是在移动视角中的一道道天际线,天际线是城市整体结构在天空衬托下的边界意象,是人对城市的第一个记忆捕捉点。进入城中,站在城市各空间轴点上,正在向上生长的城市体朝你卖弄它以此为傲的高度,工人们在吊机、铁管、塑料、钢筋框架中机器式来回运作,一栋栋未完成的建筑被各种颜色的网布包裹着,互相挤压在城市天际线中,时刻改变,越改越相同。最近几年,听过很多人对所去的城市描述,谈到最多是所去的城市风景和自己的城市差不多,是否大家对城市印象不刻意的描述恰恰反映了城市被刻意相仿与同化式的建造?而在城市空间的不断同化过程中,天际线中识别性较强的旧建筑逐渐被新建筑体抵消,人类的视域对城市的框景如相机拍下一张照片一样,构图中有比例,当构图中类同因素过多会被人自觉地归类理解,那些形态独特因素与类同因素构成图底关系。
对于城市天际线,其构成存在两种情况:
其一,天际线中具有形态突出的建筑体,该建筑是让人快速识别城市的直接标志,如上海陆家嘴天际线中的东方明珠,在2012年前,上海中心大厦没有建起时,东方明珠在高度与形态都与周边的建筑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上海陆家嘴极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图1)。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天际线不可能处于一成不变,创造新的事物往往源于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与天际线的稳定性是成正比的,而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稳定性是塑造城市文化的必要基础。2014年上海陆家嘴天际线中最高的建筑不再是东方明珠,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623m的上海中心大厦拔地而起,上海中心暂短地刷新了世界建筑高度记录,却永久改变了陆家嘴天际线的构型。东方明珠相对高度降低,独特的形态依然突出,但在视域宽阔状态下,高度是影响人视觉捕捉空间顺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道出了城市对建设“最高”地标建筑引起大众注意并彰显资本力量的狂热,而周边不断新生的超高建筑逐渐割裂东方明珠独特的形态(图2)。当天际线独特性因素的比例消减到一定程度时候,天际线中个体构成差别性变弱,剩下的只是在竖向空间中的高低之别,在时间轴上同一城市的天际线识别性开始降低,是城市天际线突出要素被同质单体蚕食后的结果。
其二,当城市天际线中构成个体之间形态、颜色、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天际线的轮廓起伏韵律成为城市特有的风景线(图3),但城市急于求成导致了由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构成的轮廓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城市地标建筑不断创新高,今日你高,明日我高。就如褚冬竹在论述城市膨胀现象时所说的“铁打的地铁,流水的冠军”[1]一样,没有哪个建筑可以维持最高的地位,谁都笑不到最后。如深圳这座城市,从383m地王大厦到441m京基一百再到646m平安大厦,在最短时间争取高度之最的荣誉。在资本大行其道之下的建筑体中,机械般的建构方式,唯一值得他们骄傲的就只有高度,高度成为他们嘴里所谓的地标,而扭曲的城市设计观催生天际线同质化,城市天际线变化的是轮廓的幅度,不变的是玻璃钢筋盒子形态,于是人们现在所目睹到的城市现象无外乎异城同化、千城一面。请问外面的世界都一样,还能看到所谓的诗和远方吗?
二、建筑单体边界不确定性与模糊化
城市空间边界塑造中,建筑单体无非是关键的物质要素,建筑从居住单一性功能演变到如今的复合性功能,而其形态表现却从异质到同化。环视周边环境,已建成的建筑或多或少有些相同特征,一栋栋建筑长得像多胞胎。而正在施工的建筑毫不逊色,在城市不同空间中扎根生长,朝着向上的目标,唱着鲜明的口号,诉说着资本与权力的强大,这时身边的人常常指着那些未建成的建筑侃侃而谈,某某建筑将是这片区域未来地标,将辐射影响面积是多大多大,而大众逐渐被建筑高度与经济膨胀遮住发现美的眼睛,这种以高度取胜的城市地标观,是城市走向无趣的开始,所谓未来地标只不过是地产界对外宣传的噱头,是资本控制下的一种营销手段,建筑高度让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一时的,而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地标是与人生活、文化、环境等息息相关的建筑。当然缺乏文化意识的人们还是喜欢仰望高不可及的建筑物,那是证明自己强大的可视物。同时决策者似乎憎恨那些老旧的建筑物,追求更多更高的现代建筑物,以最快的速度焕然一新,促使集体遗忘了城市除了经济与政治还有文化与生活,城市每个有血有肉的人潜移默化中成为钢筋森林的一部分,被操控被接受,甚至盲目追求和默認生活空间的现状。
以风格为导向的居住建筑被居民追捧,以为那是融入向往阶层的第一步,可在相同的建筑结构表面贴上对应风格的瓷砖、装饰品,配套对应的表面景观,搬来的是人们的虚荣、丢失的是本真的生活。当建筑风格与区位成为了阶层的象征,促使商品房大同小异,大同是样式、风格,不一样的是容积率与名字,居住者对与身体接触最近的空间感受度开始降低,邻里之间冷漠是常态、人们跨过围墙成为某一阶层,同时在心里砌起一堵墙,表面化居住风格的选择导致建筑与建筑特性边界模糊庸俗(图4)。 作为21世纪最为炫酷的写字楼,迅速成长为城市中的佼佼者,写字楼位置与城市区位发展价值相匹配,白天,城市经济与文化在高高的写字楼中心热火朝天般输送;夜里,人烟肖静,靠着LED等维持自身的在城市中无敌之位。如果细心观察,大部分写字楼就如3D打印机拷贝式雕刻一样,玻璃幕墙、钢铁结构、方形轮廓,灰色调、直冲云霄,怎么看怎么像(图5)。
经济的活跃带来是文化转型,城市开始建设文化建筑以激发文化生成的可能性,博物馆、歌剧院、科技馆等数量成为城市文化进步的象征,而让人可笑的是,来自不同的大师笔中的文化类型建筑却都在描绘圆的变形记(图6),决策者为此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使用者却感受不到建筑所应具有的场所与文化的特殊性。再看看那些经过历史推敲与考验的优秀建筑作品,1957年被沙里宁发现伍重设计的威尼斯歌剧院方案,其独特的形态与周边环境相映相生,创造了新的文化意向与空间形式;1950年柯布西耶晚年杰作朗香教堂,抽象的空间语言渲染着宗教的神秘;1965年路易斯·康设计的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运用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营造一种强烈而具有时空感和冲击力的空间体验,书写知识的庄严和空间的魅力(图7)……前人每一次下笔都在遵从场所与文化的边界,最终呈现是丰富多样的建筑单体,充满金钱味的现代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某些大师的创作价值观,带来的是城市中追求浮夸、气势的文化建筑边界,夺人眼球又被快速忘记。
三、自然景观边界消解
自然景观是评判城市整体空间质量的软质边界,如果说建筑是城市资本的手段,那么自然景观就是缓冲城市机械化的途径。城市天际线中异质被蚕食与同化,建筑群体蔓延式的生长,自然边界不断被消解,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景观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规划空间先把自然消滅抹平,建起硬质结构,再用景观衬托其光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景观只是一种装饰工具,因此城市的硬质体面积越来越大,生怕自然景观遮住其宏伟形态(图8)。而自然景观的缺失,带来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降低,自然边界的不连续,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热岛效应、灰色无趣充斥着公共空间,人们不得不逃离不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剩下空空的大广场、街道都是城市建设中忽视自然景观效应的诟病。
首先自然景观具有时间性的空间特征,不同的季节呈现出的色调不同,生长状态各异,与周边人造文明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渲染空间的氛围,因此有了四季分明的城,即使在深圳四季如春的城市,花开随季节轮流展现,只要有自然景观连续的界面,定有不一样的城市调色板。令人失望的是在机器美学的影响下,为城市街道空间的整齐划一,行道树要选用雄性为佳,而保障雄株足够多,理所当然要采用粗暴的方法:换头、打针、喷药[2]、配置,要足够直,显示几何的美学。再者,自然景观具有想象性,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肺,是人休闲放松的自然空间,以自然群簇为主的公园区域在城市整体秩序构成纵深感的空间意象,当人处于被自然包围的公园中,层层叠叠的边界提供无限的空间想象,近处自然的遮拦部分空间构成远处空间的虚。当人所处位置前景是城市建筑,远处是自然景观,给人留下开阔空间感受,城市中的公园景观边界与街道、建筑线形成多样性的透视空间。而在建筑群体不断增多增高的过程中,城市区域自然景观不断被压缩,横向面积减少,竖向界面相对高度降低,城市自然区域中人与自然被强势的建筑物紧紧相拥,自然景观边界演绎的纵深感被耸立的钢筋玻璃森林截断,构成的城市空间意象是拥挤、堵塞与紧张。
四、结语
在资本强势催生下的城市,其更新发展方向是不可扭转的,但忽略城市文化与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空间塑造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在用金钱堆砌的城市体中,有没有一处是可以安放奔波不息的灵魂居所的,有没有一处是友好适宜的公共空间可以逗留的,有没有一条可以慢慢走的林荫小道。决策者自上而下把城市当作运行资本的载体,城市变得不再是开始美好生活的地方。既然城市是人渴望聚集的场所,城市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友好的,如果城市的剧变使人对城市产生陌生感,那是否符合人当初的愿景;如果庞大的建筑物吊着渺小的清洁工显现了人类的卑微,那是否符合人对建筑作为衣服般亲密的依赖感;如果走进公园还是躲不掉城市嘈杂,那是否人符合对自然山水的情怀。城市本该是秩序的游戏空间,而在硬质群体边界同化、单体的相仿、柔质自然边界扁平化同时作用下,城市空间不久将因无趣走向衰败、继而走向死亡。
注释:
[1]褚冬竹. 城市显微——作为一种态度和工具[J]. 新建筑,2015,(04):5.
[2]郝培尧. 起一个行道树的范儿——美丽街道. 嗯微问答,2016,(06).
图1来源:http://www.gettyimages.cn/activity/oriental2
013/show.php?id=1615.
图2来源: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1545683.html.
图3来源:http://citylife.house.sina.com.cn/detail.php?gi
d=1913.
图7a来源:http://www.mypsd.com.cn/detail/?2312892.
图7b来源:http://www.qsn365.com/qsn365/articles/282
68.
图7c来源:http://www.gooood.hk/journal-american-archi
tecture.htm.
图8来源:http://www.gooood.hk/main-axis-hunnan-niek
-roozen.htm.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 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美]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文化[M]. 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马岩松.鱼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褚冬竹.办公建筑那点事[J]. 城市建筑,2010,(08):6-7.
[5]方晓风.城市空间边界设计的伦理思考[J]. 装饰,2011,(07):18-21.
[6]徐磊青,刘念,卢济威.公共空间密度、系数与微观品质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上海轨交站域的显微观察[J].新建筑,2015,(04):21-26.
作者简介:
陈小娟,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