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放弃百万年薪的诱惑。
但是他们放弃了。
当然,随着跨国公司高管职务一同放弃的,还有其他诱人的待遇,甚至是一些被外人羡慕的耀眼光环。
好在,他们并不是太在乎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使他们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生活及待遇的下降。包凡甚至为把自己的事业选在中国而感到庆幸,因为在中国,夫妻二人一年的生活费用,比较奢侈地计算,“有15-20万美元就足够了,但要是在美国,一家投行的高管,一年不花掉几百万美元都丢人。”
他们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更愿意活给自己。在离开大公司的时候,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内心的博弈,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一切都不在话下——即使要面对艰苦的开头,即使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放弃了高年薪是否意味着他们不爱钱?显然不是,不爱钱办公司干什么!
那么,动力何在?
探寻之后得出结论:离开大公司是因为他们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他们放弃的是眼前的短期利益,是“为他人做嫁衣”的生活状态,而他们希望得到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成功后的持续收获,是公众认可的伟大事业。
显然,之前的打工生涯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让他们得以认清自己,认清世界。
离开大公司,不是一种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原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国区董事长
何庆源 50岁后不能再打工
口述|旻华集团董事长 何庆源
我是一个喜欢“碰撞”的人。
从打工的第一天起到离开诺西的那天,我从来没有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三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要常换公司。我会主动申请,在同一家公司内尝试不同岗位、不同挑战。
因为我觉得在一个岗位上做三年,该学习的、能贡献的东西都已经差不多了。
三年(三年上下,不一定是严格的三年)时间,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基本可以达到巅峰,之后要么维持,要么走下坡路——大公司的考核标准基本是每半年抬升一次,业绩指标会将你一直向前推。等有一天,你在这条路上走到头,就会有一种掉进坑里的感觉,很难出来,即使出来了也必定不是急流勇退的状态。所以,在巅峰的时候退出是最好的,人生、工作状态都不会受到影响。
回想起来,从北电网络到摩托罗拉、从诺基亚到诺西,我确实都是这样做的。
对于职业规划,我总是做未来3-5年的规划,规划太长远没什么意义。但有了“50岁之前一定要改变打工的状态”这一想法,要追溯到我在北电工作的时候。
1987年底,我已经在加拿大北电工作了四年,担任研发小组组长。
由于某些原因北电要裁员,每个小组需要提交两个名字。最初,我选择了两名最后加入的年轻人,毕竟他们年轻容易找工作。但是上级驳回,说要裁掉“贵”的员工。无疑,“贵”的代表资历老的、年纪大的。
因为对于公司来说,做软件工作,经验并不是太重要,而年轻人创造力好,用人成本低。就这样,我只得上报了两名老员工的名字,尽管他们还有子女上学和房贷等生活压力。
那一次,我非常有感触:当你最需要公司的时候,公司很可能会抛弃你。都说在大公司工作是最安全的,但是一旦遇上裁员,你只有两种命运:要么你是裁人的人,要么你是可能被裁的人。可见,打工并不安全,最安全的是自己当老板。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50岁之后,我一定不能还再打工。
2008年10月离开诺基亚-西门子之后,我在大公司的职业打工生涯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开始进入我称之为“Life2.0”的时代。
刚好,今年我50岁,是当初设定目标的最后时限。我成立了旻华集团,主要做天使投资,算是没有超时。
其实,两三年前,我就准备结束给跨国公司打工的状态,只是诺基亚希望我在诺西再留18个月,所以推迟到去年才得以抽身。
现在,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为3家美国上市公司和中钢集团做独立董事。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帮助我投资的旻华集团发展,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一些创业企业, 帮助他们发展。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私人的,跟家人在一起。
目前,我在工作上尝试的这两条路,走的是两个极端。
一条路是上市公司的治理。原来在诺基亚也好、诺西也好,实际上我都是在大集团的分公司做一把手,很多集团总部的运作是看不到的。现在做上市公司董事,就可以从整体上、从董事会的角度出发,去把握公司的基本运作和治理。
做董事进可攻退可守,进可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层,退可以一直做董事,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而且,给美国的上市公司做董事,帮助我进入了美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董事圈子。
另一个极端就是接触一些刚刚起步的公司,他们基本上除了好创意什么都没有。创业很艰难,到我这个年龄,精力、体力都有限,再去开发产品、重新创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投资,让年轻人去做。
说到投资创业企业,这对我算一个比较新的挑战,因为2006年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投资。
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06年我在亚杰商会(AAMA)遇到一个机会:一位与阿里巴巴马云同名同姓的青年,正在为他的母婴社区网站“妈妈说”找投资。恰好当年9月我儿子出生,太太希望通过网络记录儿子的点点滴滴。这让我看到“妈妈说”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就投资了。
此后,AAMA让我有机会与很多的VC打交道,也感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我逐渐认识到,离开这个行业是一种可惜,所以开始投资。
幸运的是,我之前的行业背景让我对现在投资的领域有较深的理解,也有较多的资源可以利用,资金与创意在我这里碰撞,我可以更好地配置两方面的资源,使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增大。
与在大公司打工的生活相比,我现在的工作压力反而小了很多。
以前我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严格来说,打工就是合约,公司为你付出多少,你就要相应地为公司付出多少。如果合理就继续,如果公司觉得不对称可能请你离开。那时候,我有70%-80%的时间要出差,压力很大。
现在的压力则变成另外一种。因为有第三方审计等专业机构,所以在上市公司做董事的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靠的是经验、智慧。做投资考虑的则是把压力转嫁到创业者身上,如何更好地让创业者努力工作。
可能一些人觉得,在大公司做高管的时候总是前呼后拥,说一句话大家都愿意听。但我觉得,那些都是虚的,不是自己一辈子能够拥有的。那样的生活都是工作需要,一旦有一天从位置上离开,你偏偏又把这些看得很重,一定会觉得很失落。
我从来没有把这些看得很重,而是觉得对自己的挑战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换个角度来想,给美国、中国的上市公司做董事,也是很高的位置,董事会管理CEO,是给他们定薪水的。而且,董事的待遇也不错。所以,我现在的心态很平和。实际上,每个人在职业上的改变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如果过了自己这一关,什么都好说。
从加拿大到香港,从香港到大陆,从服务跨国公司到建设投资公司,有人说我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有人说我太傻,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太多人都在想象以后的工作、位置一定要比现在高,但那样会失去很多机会,溜走的甚至是一些就在手边的机会。
我想,三年以内我都不会考虑再回到大公司,三年以后看我现在的几条探索之路走得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主张“退而不休”,人不能纯粹的没事情做。所以我应该是不会有退休的,我会再做30年,一直工作到80岁。
(采访|陈培婵)
原职: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时大鲲 回到原点
口述|九兴控股集团副主席 时大鲲
结束持续了30多年为大型跨国公司打工的日子,完全是因为一桩家族的不幸。
去年4月,我的妻弟Jimmy因生病而过世,全家都沉浸在一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之中。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1982年,Jimmy和两个伙伴Jack、Eric一起,创立了高端制鞋企业——九兴控股有限公司,Jimmy的去世使公司的运作出现了“领导三缺一”。
我和九兴控股的创业伙伴一直有很好的关系,像家人一样。多年来我一直有幸参与公司许多事务的讨论与分析——不管是业务上或者是运营的形式上。在摩托罗拉、百事工作的同时,经过公司的审阅与核准,我一直以个人身份参与九兴控股公司意见。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加上我是Jimmy的姐夫,经慎重考虑,九兴控股董事会决定要我全职加入。
加入九兴控股,我没有花任何时间考虑。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是一种委身,更是一种责任。
等事情决定下来、静下心后,我的内心却多少有些挣扎。最主要的是舍不得一起工作了多年的老同事,舍不得相对舒服的环境,说实话,更舍不得跨国公司良好待遇、差旅报销、薪资保险、退休制度与期权股票……
但一想到我将要面对的是带领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去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对于一个商界中人,这一点听一听都是令人兴奋的。尤其是一个中国人,在跨国企业出任中国区、亚太区的负责人,名义上是万人之上,却经常被来自“总部”的意见与决策所掣肘,这种“无力感”或“无奈感”每每让人无计可施。
过去30多年,一直为跨国公司服务。如今有机会回来,这种改变算是一种回到原点。大一点说,是为国回到原点——因为我们的企业是服务中国市场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内地制鞋产业的整体水平。小一点说,是为家回到原点——终于,我和家人可以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也算叶落归根。在外“漂泊”多年,这种回家的感觉真好。
记得正式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全天忙着与客户开会、与同事见面,第一天好像一下子就过去了。工作了一段时间,比较有印象的要算主持董事会。开会时我相当紧张,怕说的太多或太少。
不习惯的地方也有。比如,中小公司中,事情决定与执行相对简单。作为副主席,虽然对执行问题操心少了,但管理人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
对比中外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勤俭、不奢华。根据我多年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很多跨国大公司在进入二三十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后,会不自觉地染上“大公司病”,浪费、官僚、派系等一系列弊病接踵袭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九兴控股从规模上刚刚跨越10亿美元,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刚刚好”,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不要浪费, 不要步别人失败的后尘。
与跨国公司的利益、职业、人脉关系等诸多特点相区别的是,中国企业是最讲人性的企业。任何规章制度,任何利益争端都大不过人情世故。这一点,可能会有“姑息纵容”之嫌,但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确实与外国公司不同。
有一次,公司一位同事因为家人生病,必须请长假。公司认为这个员工平时工作辛勤努力,决定不但批准长假,而且还在医药费用方面给该员工补贴。家属生病,公司补贴,这在跨国公司看来有点出格,但实际的效果是:这位员工回来工作之后,表现出的除了卖力工作外,增加更多的是对企业的忠心。这是用钱计算不出来的。
在对待客户的关系方面,人性的作用也很大。九兴控股最注重的就是与客户的长久关系——公司现在7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有7年以上交往的老客户。受环境冲击的时候,大家能够彼此交心,彼此体谅,不论是设计、物料、人员都可以紧紧的配合。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来袭,许多同行业企业,或者减产裁员,或者倒闭,但我对九兴控股的前景和产业趋势并没有看淡。背后支撑我的,就是我当初对家人、对员工、对客户的承诺。
而且,现在在中国做企业,真的面临很多走出去的机会,大量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在等待着中国好的企业。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引进,中国在技术上、人才上、经济上,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我要问一个问题:未来“跨国公司”的定义是什么? 是“国外进到中国来”的公司? 还是“国内出到国外去”的公司? 显然,对这个问题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我来说,参与国际市场、主导国际市场,机会就在眼前。
(采访|张军)
原职: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包凡 要坐没有靠背的椅子
口述|华兴资本董事长兼CEO 包凡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的作者发现,非常出色的加拿大冰球选手大多数出生于上半年。
深入调查后发现,加拿大的体校按照年龄选拔学生,以1月1日为各年龄组的分界线。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大上半岁,身高、体质、学习能力都会占有明显的优势,球自然打得好。于是,教练会对其重点培养,机会也就更多。
正是这样一个偶然因素,让这些上半年出生的孩子最终成了冰球高手。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成就今天的包凡,是偶然还是必然。答案是肯定的——必然性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父母从事外事工作,常年在海外生活,我从小由爷爷奶奶照看。就这样,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喜欢自由的人都喜欢创业,而不是打工被人管着。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以后一定是要自己做一番事业。现在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从几万人的摩根士丹利“做学徒”到近千人的亚信“学管理”,再到创办华兴资本,这是我圆自己创业梦的一个完整过程。
从挪威管理学院毕业,我有两个可以选择的机会:摩根士丹利和麦肯锡。
想都没想,我去了摩根士丹利。因为爷爷早年是上海的银行家,我从小就对金融感兴趣。再者,我是一个喜欢刺激的人,凡是与速度有关的我都喜欢。这样对比,管理咨询有点隔靴搔痒,投行则能让我有成就感。
摩根士丹利教给我投行的技术,更重要的还有投行的文化。投行依赖的是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使其成为只能用文化而非规章制度来管理的企业。我热爱在摩根士丹利的工作,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七年,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迟早要离开。
我最大的舞台在中国。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20岁出国,甫一回国,还真有点“陌生”,甚至很多金融词汇都不能用中文流畅地表达。
尽管当时的我很想创业,但是“本土化”——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却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我需要一个过程,显然,摩根士丹利这个平台不再适合我。
幸运的是,在摩根士丹利做项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亚信。我觉得亚信的团队非常好,而且属于创业型企业,文化介于中西方之间,这些都可以让我慢慢适应中国的环境,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在亚信,我负责企业战略规划,学到了许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也逐渐明白做企业需要时间积累、需要战略管理,这些都弥补了我在管理上的不足——单一投行背景的人做企业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企业当作项目做,忽视长远利益与长远目标。
在亚信工作四年之后,我觉得是时候自己做些事情了。尽管当时的时机不是很好,我还是毅然创办了华兴资本。
我认为,中国就像是一个四肢发达的巨人,各行各业都做到了全球领先,但是我们有一颗脆弱的心脏:金融系统。金融做不好,社会资源、资本的重新分配就成问题,整个躯体就非常危险。我认为中国的症结就在这个地方,而越是有症结的地方发展的机会就越大。
通过亚信我认识了很多回国的创业者,他们需要钱,而摩根士丹利的很多同事去了VC、PE,做投资人,两边资源一结合,商业模式就出来了。这种商业模式水到渠成,我并没有为此冥思苦想。有需求就有市场,人生中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偶然。
创业时期确实有些艰苦。最初只有我和助理两个人,我在国际俱乐部向朋友借了一间办公室。因为太寒碜,每次都只能在国际俱乐部的大堂里见客户,别人都戏称我是国际俱乐部的VIP。
华兴资本招聘的第一名员工是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女生。我跟她说到公司来工作,不仅要做分析师,还要做秘书——因为我没有秘书。她吓一跳,但认真考虑后还是选择留下。
好在接到的第一个案子还算比较顺利。是亚信的丁健给我介绍的中星微电子。客户说合作的基础是看中了我这个人,而为了这个案子,我把自己都“出卖”了,兼职给中星微电子做了一年的CFO。
华兴资本成立的第一年就盈利了,这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不必像其他人,从大公司出来创业后诚惶诚恐,生活没有保障。
自己做企业和打工的区别在于:自己做企业,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而如果是打工,你只要达到雇主的期望值或者稍微高出一点就可以了。就像是收拾房间一样,自己的家怎么收拾都不会有收拾完的时候,但是住酒店就不会。
一位前辈曾对我说,做老板和打工者最大的区别是:老板的椅子是没有靠背的。员工可以依靠老板,但是老板背后没有人,所以事情都要自己解决。
创业以后,每时每刻都有新问题,就像是游戏里打怪兽,过关斩将,希望轻轻松松过几天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我很淡定,有问题就拿来一个个解决,像打游戏一样,我觉得这样的游戏人生挺好玩儿的。
我真的希望华兴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点,希望我所选择的行业、市场空间足够让我用几十年去投入。
目前,华兴还刚刚起步,与伟大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我相信,大家聚在一起不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我们立志要做的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我对伟大的定义是:首先要在业内有绝对影响力;其次,企业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创始人——有一天包凡离开了,华兴还在。甚至若干年以后大家都记得华兴,而不记得包凡,那样华兴就成功了。更加重要的是,成就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采访|陈培婵)
原职:Google亚太区首席营销官
王怀南 放弃创业是一桩罪
口述|宝宝树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怀南
正是Google促使我离职创业的。因为Google就有很多创业的血统。
在外人看来,Google是一家成熟公司,但是在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感觉到,Google还是一家创业式的公司——随时会有新鲜的事务出现,也不断有内部员工离职创业。
Google的精神就是,不希望员工永远只做螺丝钉、安分守己,Google希望员工能永远在自己的领域发现新的东西,或者去发现新的领域。
人在Google,难保不被Google的创业精神所感染,随时想到创业,随时就会血脉喷张。再加上2005年回国时,我亲眼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及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机会,机会和前景把我的创业激情放大了无数倍。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你真正嗅到了机会,且有信心能够把这件事做成,如果你不去创业,这就是一桩“罪”,因为放弃机会,就等于放弃了你的未来。
在创业之前,我就想得很清楚了:这件事情做得成做不成,浪费或得到最大的,其实是我的生命和时间。想清了这个,我就知道在创业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我不会在乎。离开大公司,要过的只是自己这一关。物质上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有时候这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觉得,创业公司的优势基本是大公司所无法复制的。
首先,团队的核心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创业者自己,创业者的那种热忱是大公司无法想象的。同时,大家愿意付出的牺牲、代价也是大公司没法比的。其次,创业公司的经验、模式无先例可寻,有的决策不那么靠谱,出错几率也高,但创业公司赌的就是快。大公司开五枪,枪枪命中,也才5次机会。小公司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开十枪,其中即便有两枪脱靶,毕竟打中了八枪。再有就是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感巨大,这是大公司更加无法比的。如果一定要说出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最大反差,就是三个字——成就感。
当然大公司也有很多自己的优势。
首先,肯定是稳定,对于一个需要稳定的家庭来讲,这很重要。茫茫大海上一叶扁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掉,小公司总有这种感觉。
同时,人是有虚荣心的:一个清华毕业生在微软工作,和在初期的宝宝树工作,虚荣心上显然是不成比例的。
第三,某种程度上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培训机制是不一样的。小公司的培训就是实战,直接上战场。而大公司的培训是系统的,培训是员工了解熟悉工作方式与程序的重要途径。
另一个不同就是计划、规划。大公司的工作都是按照计划严格执行的,增长、节约都有百分比。小公司也规划,但比较实际的基本只有成本控制规划,其他规划基本没有用,变化实在太大了。
我不会用“落差”这两个字来形容创业前后的状态。落差的前提是有高有低,我只能说创业前后,我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区别很大。这种落差感可能外人会有,但我自己不会有。我曾告诉我自己:任何伟大的企业都一定是从小铺子做起的,所有的伟大都是从渺小开始的。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的人,我认为,生命中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每天高高兴兴做自己的事,同时遵循并恪守某种道德的底线。
对我来说,创业没有失败可言,因为失败可以转化成某种财富,即使以后我重新回到大公司,我也会觉得我做了我愿意做的事情,我努力了。假使创业没有成功,这个经历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一个完全没有失败经验的管理者也是不全面的。
也有人对我的离职很不解,认为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不理智。但是现在看看,当初有这样想法的人——我的一些Google同事——也都纷纷离职创业了。
从每天稳定的工作到突然没有了稳定的感觉,从每一件事情都有专人或团队帮你做到事必躬亲,面对角色转换,最初的6个月左右,我的确有一种筚路蓝缕的感觉。
比如创业期的招聘工作,如果是大公司招聘,根本不用解释公司的详细情况,可对于自己的创业公司,不仅要逐一向应聘者介绍公司的情况,还要向每一个人“贩卖”宝宝树的故事,以获得认同。好在,这段时间不是很长,我们迅速在行业里做出了一点点规模。
最初的几个月,员工的工资是几个合伙人自己解决的。记得那时候,发工资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是自己的钱,所以要亲自去银行,发多少工资就要取多少现金。那时,尽管公司只有十几个人,每个人的工资也不是很多,但是每次发工资都要发四个小时,因为每次发钱都至少要点四遍——我和会计先每人点一遍,发到员工手中时,我和员工再各点一遍。
那时候,我们的办公室只有40多平方米,一个月房租3000多元,剩下的支出主要是员工工资,租用服务器的开支仅仅占很小一部分——因为网站还没有什么流量,差不多几万块钱就可以支撑一个月。
在那段时期,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亲力亲为。做产品做得非常细致,细到字体,颜色,位置,链接,都需要我过目、我参与。这对人是一种锻炼。
即使这样,我并没有觉得艰辛。因为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心中也很清楚自己的前途会是什么样。
(采访|张军、周莉)
但是他们放弃了。
当然,随着跨国公司高管职务一同放弃的,还有其他诱人的待遇,甚至是一些被外人羡慕的耀眼光环。
好在,他们并不是太在乎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使他们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生活及待遇的下降。包凡甚至为把自己的事业选在中国而感到庆幸,因为在中国,夫妻二人一年的生活费用,比较奢侈地计算,“有15-20万美元就足够了,但要是在美国,一家投行的高管,一年不花掉几百万美元都丢人。”
他们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更愿意活给自己。在离开大公司的时候,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内心的博弈,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一切都不在话下——即使要面对艰苦的开头,即使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放弃了高年薪是否意味着他们不爱钱?显然不是,不爱钱办公司干什么!
那么,动力何在?
探寻之后得出结论:离开大公司是因为他们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他们放弃的是眼前的短期利益,是“为他人做嫁衣”的生活状态,而他们希望得到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成功后的持续收获,是公众认可的伟大事业。
显然,之前的打工生涯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让他们得以认清自己,认清世界。
离开大公司,不是一种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原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国区董事长
何庆源 50岁后不能再打工
口述|旻华集团董事长 何庆源
我是一个喜欢“碰撞”的人。
从打工的第一天起到离开诺西的那天,我从来没有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三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要常换公司。我会主动申请,在同一家公司内尝试不同岗位、不同挑战。
因为我觉得在一个岗位上做三年,该学习的、能贡献的东西都已经差不多了。
三年(三年上下,不一定是严格的三年)时间,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基本可以达到巅峰,之后要么维持,要么走下坡路——大公司的考核标准基本是每半年抬升一次,业绩指标会将你一直向前推。等有一天,你在这条路上走到头,就会有一种掉进坑里的感觉,很难出来,即使出来了也必定不是急流勇退的状态。所以,在巅峰的时候退出是最好的,人生、工作状态都不会受到影响。
回想起来,从北电网络到摩托罗拉、从诺基亚到诺西,我确实都是这样做的。
对于职业规划,我总是做未来3-5年的规划,规划太长远没什么意义。但有了“50岁之前一定要改变打工的状态”这一想法,要追溯到我在北电工作的时候。
1987年底,我已经在加拿大北电工作了四年,担任研发小组组长。
由于某些原因北电要裁员,每个小组需要提交两个名字。最初,我选择了两名最后加入的年轻人,毕竟他们年轻容易找工作。但是上级驳回,说要裁掉“贵”的员工。无疑,“贵”的代表资历老的、年纪大的。
因为对于公司来说,做软件工作,经验并不是太重要,而年轻人创造力好,用人成本低。就这样,我只得上报了两名老员工的名字,尽管他们还有子女上学和房贷等生活压力。
那一次,我非常有感触:当你最需要公司的时候,公司很可能会抛弃你。都说在大公司工作是最安全的,但是一旦遇上裁员,你只有两种命运:要么你是裁人的人,要么你是可能被裁的人。可见,打工并不安全,最安全的是自己当老板。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50岁之后,我一定不能还再打工。
2008年10月离开诺基亚-西门子之后,我在大公司的职业打工生涯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开始进入我称之为“Life2.0”的时代。
刚好,今年我50岁,是当初设定目标的最后时限。我成立了旻华集团,主要做天使投资,算是没有超时。
其实,两三年前,我就准备结束给跨国公司打工的状态,只是诺基亚希望我在诺西再留18个月,所以推迟到去年才得以抽身。
现在,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为3家美国上市公司和中钢集团做独立董事。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帮助我投资的旻华集团发展,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一些创业企业, 帮助他们发展。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私人的,跟家人在一起。
目前,我在工作上尝试的这两条路,走的是两个极端。
一条路是上市公司的治理。原来在诺基亚也好、诺西也好,实际上我都是在大集团的分公司做一把手,很多集团总部的运作是看不到的。现在做上市公司董事,就可以从整体上、从董事会的角度出发,去把握公司的基本运作和治理。
做董事进可攻退可守,进可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层,退可以一直做董事,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而且,给美国的上市公司做董事,帮助我进入了美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董事圈子。
另一个极端就是接触一些刚刚起步的公司,他们基本上除了好创意什么都没有。创业很艰难,到我这个年龄,精力、体力都有限,再去开发产品、重新创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投资,让年轻人去做。
说到投资创业企业,这对我算一个比较新的挑战,因为2006年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投资。
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06年我在亚杰商会(AAMA)遇到一个机会:一位与阿里巴巴马云同名同姓的青年,正在为他的母婴社区网站“妈妈说”找投资。恰好当年9月我儿子出生,太太希望通过网络记录儿子的点点滴滴。这让我看到“妈妈说”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就投资了。
此后,AAMA让我有机会与很多的VC打交道,也感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我逐渐认识到,离开这个行业是一种可惜,所以开始投资。
幸运的是,我之前的行业背景让我对现在投资的领域有较深的理解,也有较多的资源可以利用,资金与创意在我这里碰撞,我可以更好地配置两方面的资源,使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增大。
与在大公司打工的生活相比,我现在的工作压力反而小了很多。
以前我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严格来说,打工就是合约,公司为你付出多少,你就要相应地为公司付出多少。如果合理就继续,如果公司觉得不对称可能请你离开。那时候,我有70%-80%的时间要出差,压力很大。
现在的压力则变成另外一种。因为有第三方审计等专业机构,所以在上市公司做董事的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靠的是经验、智慧。做投资考虑的则是把压力转嫁到创业者身上,如何更好地让创业者努力工作。
可能一些人觉得,在大公司做高管的时候总是前呼后拥,说一句话大家都愿意听。但我觉得,那些都是虚的,不是自己一辈子能够拥有的。那样的生活都是工作需要,一旦有一天从位置上离开,你偏偏又把这些看得很重,一定会觉得很失落。
我从来没有把这些看得很重,而是觉得对自己的挑战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换个角度来想,给美国、中国的上市公司做董事,也是很高的位置,董事会管理CEO,是给他们定薪水的。而且,董事的待遇也不错。所以,我现在的心态很平和。实际上,每个人在职业上的改变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如果过了自己这一关,什么都好说。
从加拿大到香港,从香港到大陆,从服务跨国公司到建设投资公司,有人说我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有人说我太傻,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太多人都在想象以后的工作、位置一定要比现在高,但那样会失去很多机会,溜走的甚至是一些就在手边的机会。
我想,三年以内我都不会考虑再回到大公司,三年以后看我现在的几条探索之路走得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主张“退而不休”,人不能纯粹的没事情做。所以我应该是不会有退休的,我会再做30年,一直工作到80岁。
(采访|陈培婵)
原职: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时大鲲 回到原点
口述|九兴控股集团副主席 时大鲲
结束持续了30多年为大型跨国公司打工的日子,完全是因为一桩家族的不幸。
去年4月,我的妻弟Jimmy因生病而过世,全家都沉浸在一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之中。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1982年,Jimmy和两个伙伴Jack、Eric一起,创立了高端制鞋企业——九兴控股有限公司,Jimmy的去世使公司的运作出现了“领导三缺一”。
我和九兴控股的创业伙伴一直有很好的关系,像家人一样。多年来我一直有幸参与公司许多事务的讨论与分析——不管是业务上或者是运营的形式上。在摩托罗拉、百事工作的同时,经过公司的审阅与核准,我一直以个人身份参与九兴控股公司意见。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加上我是Jimmy的姐夫,经慎重考虑,九兴控股董事会决定要我全职加入。
加入九兴控股,我没有花任何时间考虑。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是一种委身,更是一种责任。
等事情决定下来、静下心后,我的内心却多少有些挣扎。最主要的是舍不得一起工作了多年的老同事,舍不得相对舒服的环境,说实话,更舍不得跨国公司良好待遇、差旅报销、薪资保险、退休制度与期权股票……
但一想到我将要面对的是带领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去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对于一个商界中人,这一点听一听都是令人兴奋的。尤其是一个中国人,在跨国企业出任中国区、亚太区的负责人,名义上是万人之上,却经常被来自“总部”的意见与决策所掣肘,这种“无力感”或“无奈感”每每让人无计可施。
过去30多年,一直为跨国公司服务。如今有机会回来,这种改变算是一种回到原点。大一点说,是为国回到原点——因为我们的企业是服务中国市场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内地制鞋产业的整体水平。小一点说,是为家回到原点——终于,我和家人可以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也算叶落归根。在外“漂泊”多年,这种回家的感觉真好。
记得正式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全天忙着与客户开会、与同事见面,第一天好像一下子就过去了。工作了一段时间,比较有印象的要算主持董事会。开会时我相当紧张,怕说的太多或太少。
不习惯的地方也有。比如,中小公司中,事情决定与执行相对简单。作为副主席,虽然对执行问题操心少了,但管理人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
对比中外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勤俭、不奢华。根据我多年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很多跨国大公司在进入二三十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后,会不自觉地染上“大公司病”,浪费、官僚、派系等一系列弊病接踵袭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九兴控股从规模上刚刚跨越10亿美元,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刚刚好”,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不要浪费, 不要步别人失败的后尘。
与跨国公司的利益、职业、人脉关系等诸多特点相区别的是,中国企业是最讲人性的企业。任何规章制度,任何利益争端都大不过人情世故。这一点,可能会有“姑息纵容”之嫌,但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确实与外国公司不同。
有一次,公司一位同事因为家人生病,必须请长假。公司认为这个员工平时工作辛勤努力,决定不但批准长假,而且还在医药费用方面给该员工补贴。家属生病,公司补贴,这在跨国公司看来有点出格,但实际的效果是:这位员工回来工作之后,表现出的除了卖力工作外,增加更多的是对企业的忠心。这是用钱计算不出来的。
在对待客户的关系方面,人性的作用也很大。九兴控股最注重的就是与客户的长久关系——公司现在7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有7年以上交往的老客户。受环境冲击的时候,大家能够彼此交心,彼此体谅,不论是设计、物料、人员都可以紧紧的配合。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来袭,许多同行业企业,或者减产裁员,或者倒闭,但我对九兴控股的前景和产业趋势并没有看淡。背后支撑我的,就是我当初对家人、对员工、对客户的承诺。
而且,现在在中国做企业,真的面临很多走出去的机会,大量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在等待着中国好的企业。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引进,中国在技术上、人才上、经济上,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我要问一个问题:未来“跨国公司”的定义是什么? 是“国外进到中国来”的公司? 还是“国内出到国外去”的公司? 显然,对这个问题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我来说,参与国际市场、主导国际市场,机会就在眼前。
(采访|张军)
原职: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包凡 要坐没有靠背的椅子
口述|华兴资本董事长兼CEO 包凡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的作者发现,非常出色的加拿大冰球选手大多数出生于上半年。
深入调查后发现,加拿大的体校按照年龄选拔学生,以1月1日为各年龄组的分界线。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大上半岁,身高、体质、学习能力都会占有明显的优势,球自然打得好。于是,教练会对其重点培养,机会也就更多。
正是这样一个偶然因素,让这些上半年出生的孩子最终成了冰球高手。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成就今天的包凡,是偶然还是必然。答案是肯定的——必然性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父母从事外事工作,常年在海外生活,我从小由爷爷奶奶照看。就这样,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喜欢自由的人都喜欢创业,而不是打工被人管着。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以后一定是要自己做一番事业。现在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从几万人的摩根士丹利“做学徒”到近千人的亚信“学管理”,再到创办华兴资本,这是我圆自己创业梦的一个完整过程。
从挪威管理学院毕业,我有两个可以选择的机会:摩根士丹利和麦肯锡。
想都没想,我去了摩根士丹利。因为爷爷早年是上海的银行家,我从小就对金融感兴趣。再者,我是一个喜欢刺激的人,凡是与速度有关的我都喜欢。这样对比,管理咨询有点隔靴搔痒,投行则能让我有成就感。
摩根士丹利教给我投行的技术,更重要的还有投行的文化。投行依赖的是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使其成为只能用文化而非规章制度来管理的企业。我热爱在摩根士丹利的工作,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七年,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迟早要离开。
我最大的舞台在中国。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20岁出国,甫一回国,还真有点“陌生”,甚至很多金融词汇都不能用中文流畅地表达。
尽管当时的我很想创业,但是“本土化”——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却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我需要一个过程,显然,摩根士丹利这个平台不再适合我。
幸运的是,在摩根士丹利做项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亚信。我觉得亚信的团队非常好,而且属于创业型企业,文化介于中西方之间,这些都可以让我慢慢适应中国的环境,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在亚信,我负责企业战略规划,学到了许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也逐渐明白做企业需要时间积累、需要战略管理,这些都弥补了我在管理上的不足——单一投行背景的人做企业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企业当作项目做,忽视长远利益与长远目标。
在亚信工作四年之后,我觉得是时候自己做些事情了。尽管当时的时机不是很好,我还是毅然创办了华兴资本。
我认为,中国就像是一个四肢发达的巨人,各行各业都做到了全球领先,但是我们有一颗脆弱的心脏:金融系统。金融做不好,社会资源、资本的重新分配就成问题,整个躯体就非常危险。我认为中国的症结就在这个地方,而越是有症结的地方发展的机会就越大。
通过亚信我认识了很多回国的创业者,他们需要钱,而摩根士丹利的很多同事去了VC、PE,做投资人,两边资源一结合,商业模式就出来了。这种商业模式水到渠成,我并没有为此冥思苦想。有需求就有市场,人生中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偶然。
创业时期确实有些艰苦。最初只有我和助理两个人,我在国际俱乐部向朋友借了一间办公室。因为太寒碜,每次都只能在国际俱乐部的大堂里见客户,别人都戏称我是国际俱乐部的VIP。
华兴资本招聘的第一名员工是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女生。我跟她说到公司来工作,不仅要做分析师,还要做秘书——因为我没有秘书。她吓一跳,但认真考虑后还是选择留下。
好在接到的第一个案子还算比较顺利。是亚信的丁健给我介绍的中星微电子。客户说合作的基础是看中了我这个人,而为了这个案子,我把自己都“出卖”了,兼职给中星微电子做了一年的CFO。
华兴资本成立的第一年就盈利了,这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不必像其他人,从大公司出来创业后诚惶诚恐,生活没有保障。
自己做企业和打工的区别在于:自己做企业,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而如果是打工,你只要达到雇主的期望值或者稍微高出一点就可以了。就像是收拾房间一样,自己的家怎么收拾都不会有收拾完的时候,但是住酒店就不会。
一位前辈曾对我说,做老板和打工者最大的区别是:老板的椅子是没有靠背的。员工可以依靠老板,但是老板背后没有人,所以事情都要自己解决。
创业以后,每时每刻都有新问题,就像是游戏里打怪兽,过关斩将,希望轻轻松松过几天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我很淡定,有问题就拿来一个个解决,像打游戏一样,我觉得这样的游戏人生挺好玩儿的。
我真的希望华兴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点,希望我所选择的行业、市场空间足够让我用几十年去投入。
目前,华兴还刚刚起步,与伟大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我相信,大家聚在一起不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我们立志要做的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我对伟大的定义是:首先要在业内有绝对影响力;其次,企业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创始人——有一天包凡离开了,华兴还在。甚至若干年以后大家都记得华兴,而不记得包凡,那样华兴就成功了。更加重要的是,成就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采访|陈培婵)
原职:Google亚太区首席营销官
王怀南 放弃创业是一桩罪
口述|宝宝树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怀南
正是Google促使我离职创业的。因为Google就有很多创业的血统。
在外人看来,Google是一家成熟公司,但是在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感觉到,Google还是一家创业式的公司——随时会有新鲜的事务出现,也不断有内部员工离职创业。
Google的精神就是,不希望员工永远只做螺丝钉、安分守己,Google希望员工能永远在自己的领域发现新的东西,或者去发现新的领域。
人在Google,难保不被Google的创业精神所感染,随时想到创业,随时就会血脉喷张。再加上2005年回国时,我亲眼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及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机会,机会和前景把我的创业激情放大了无数倍。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你真正嗅到了机会,且有信心能够把这件事做成,如果你不去创业,这就是一桩“罪”,因为放弃机会,就等于放弃了你的未来。
在创业之前,我就想得很清楚了:这件事情做得成做不成,浪费或得到最大的,其实是我的生命和时间。想清了这个,我就知道在创业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我不会在乎。离开大公司,要过的只是自己这一关。物质上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有时候这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觉得,创业公司的优势基本是大公司所无法复制的。
首先,团队的核心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创业者自己,创业者的那种热忱是大公司无法想象的。同时,大家愿意付出的牺牲、代价也是大公司没法比的。其次,创业公司的经验、模式无先例可寻,有的决策不那么靠谱,出错几率也高,但创业公司赌的就是快。大公司开五枪,枪枪命中,也才5次机会。小公司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开十枪,其中即便有两枪脱靶,毕竟打中了八枪。再有就是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感巨大,这是大公司更加无法比的。如果一定要说出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最大反差,就是三个字——成就感。
当然大公司也有很多自己的优势。
首先,肯定是稳定,对于一个需要稳定的家庭来讲,这很重要。茫茫大海上一叶扁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掉,小公司总有这种感觉。
同时,人是有虚荣心的:一个清华毕业生在微软工作,和在初期的宝宝树工作,虚荣心上显然是不成比例的。
第三,某种程度上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培训机制是不一样的。小公司的培训就是实战,直接上战场。而大公司的培训是系统的,培训是员工了解熟悉工作方式与程序的重要途径。
另一个不同就是计划、规划。大公司的工作都是按照计划严格执行的,增长、节约都有百分比。小公司也规划,但比较实际的基本只有成本控制规划,其他规划基本没有用,变化实在太大了。
我不会用“落差”这两个字来形容创业前后的状态。落差的前提是有高有低,我只能说创业前后,我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区别很大。这种落差感可能外人会有,但我自己不会有。我曾告诉我自己:任何伟大的企业都一定是从小铺子做起的,所有的伟大都是从渺小开始的。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的人,我认为,生命中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每天高高兴兴做自己的事,同时遵循并恪守某种道德的底线。
对我来说,创业没有失败可言,因为失败可以转化成某种财富,即使以后我重新回到大公司,我也会觉得我做了我愿意做的事情,我努力了。假使创业没有成功,这个经历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一个完全没有失败经验的管理者也是不全面的。
也有人对我的离职很不解,认为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不理智。但是现在看看,当初有这样想法的人——我的一些Google同事——也都纷纷离职创业了。
从每天稳定的工作到突然没有了稳定的感觉,从每一件事情都有专人或团队帮你做到事必躬亲,面对角色转换,最初的6个月左右,我的确有一种筚路蓝缕的感觉。
比如创业期的招聘工作,如果是大公司招聘,根本不用解释公司的详细情况,可对于自己的创业公司,不仅要逐一向应聘者介绍公司的情况,还要向每一个人“贩卖”宝宝树的故事,以获得认同。好在,这段时间不是很长,我们迅速在行业里做出了一点点规模。
最初的几个月,员工的工资是几个合伙人自己解决的。记得那时候,发工资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是自己的钱,所以要亲自去银行,发多少工资就要取多少现金。那时,尽管公司只有十几个人,每个人的工资也不是很多,但是每次发工资都要发四个小时,因为每次发钱都至少要点四遍——我和会计先每人点一遍,发到员工手中时,我和员工再各点一遍。
那时候,我们的办公室只有40多平方米,一个月房租3000多元,剩下的支出主要是员工工资,租用服务器的开支仅仅占很小一部分——因为网站还没有什么流量,差不多几万块钱就可以支撑一个月。
在那段时期,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亲力亲为。做产品做得非常细致,细到字体,颜色,位置,链接,都需要我过目、我参与。这对人是一种锻炼。
即使这样,我并没有觉得艰辛。因为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心中也很清楚自己的前途会是什么样。
(采访|张军、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