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近百米 麦地难浇
河沟干涸、大地龟裂、麦苗枯黄……这是2009年2月在春天已经迈开步伐的北方——冬麦主产区的一副图景。自去年11月份开始,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中国北方省市连续百日来降水极少甚至无降水。
3月初,记者沿着106国道南下,途经河北省第二大湖——衡水湖,看到了令人吃惊的旱情。国道西面就是被水闸堵住的湖水,东面却是正在经受着严重旱灾的小麦。
“我们的水闸已经被政府承包给个体了,每浇一亩麦地,都要多交好多钱,以前,提开闸就可以灌溉,现在用二级提水浇地都费劲,旁边就有水,但眼睁睁看着浇不上,着急啊!”一位姓常的农民一边说,一边从地上拔起一绺已经干死的小麦。
就在道旁,竖立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标志,这是6年前筑建的牌子,可如今标志牌上被人为地涂抹上了白灰,牌上绿色的基本农田区域图依稀能辨。
这片土地土质肥沃,属于河北省冀州市魏屯镇,是当地村民世代耕种的土地,其中常宜子村的耕地是最靠近衡水湖的。但由于湖中的水闸已经承包给附近五口村的个体,该个体户直接给当地政府缴费,负责管理湖水,附近村民要浇地就要给个体户交钱。
靠湖水浇地不成,不能靠地下水吗?走过泛黄的麦地,记者去看了可以抽地下水的机井,它们是几年前就已凿好的,可连电机也没有,村民们只能“望井兴叹”。
如果湖中的闸门提开,连邻近的枣强县部分乡镇的土地都能得到灌溉,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抗战电影《平原枪声》的故事发生地肖家镇。但现实情况不禁让人无奈。
疯狂采沙船破坏河道
记者继续南下,来到了我国的产粮大省河南。
在河南省睢县通惠渠的河道里,记者发现30多条采沙船在朦胧的天色下忙碌着,隆隆的机器声穿过堤坝。
沿着通惠渠河道逆行,在河堤上徒步5公里崎岖的小路,大约每隔数百米就可以看到一艘采沙船。沙子从河道下20米深处以沙浆的形式被抽上来,沙浆是机器搅动而形成的。成堆的沙子在不断地被农用汽车拉走。
拉沙是附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许多村民都买了运输车来拉沙。只有在夏收和秋收时,才运输小麦、玉米和大豆等。
通惠渠是惠济河的主要支流,睢县南端的惠济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每年的汛期来临,淮河防汛委员会都把这里作为重点防治区域。睢县北部的小型河道在汛期来临时,水最终注入黄河。因此,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睢县在全国抗旱排涝中属于重点观察对象。
“采沙对河道破坏太严重了,如果今年夏秋再发大水,真是不可想象。5年前,我们就经历过。”守着干涸的河道,看着遭受干旱的小麦,河集乡荣岗村的张宇强心存忧虑。5年前的夏天睢县发生涝灾,灾情造成睢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4.5万亩,农田积水面积34万亩,绝收面积9.5万亩,被积水围困的村庄123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处于我国历史上两大害河黄河和淮河流域中,当地干部对抗旱的重视明显不如防汛。有些干部怕出现水库安全事故,往往会在汛期来临之前开闸放水来保证水库安全,但这同时也会降低水库的抗旱能力。业内人士分析,河南省洛阳市每年60%左右的降水量就是这样消失的。洪水可能一瞬间造成生命危害和财产损失,而旱灾却不会直接危及生命,这或许成为诸多官员区别对待防汛和抗旱工作的理由。
“近些年,国家在大型水利项目上投资不小,但是与其相匹配的‘毛细血管’却缺少投入。”全国政协委员陈旗说,现在农村普遍实施承包责任制,使得现有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投入和维护,年久失修,一旦旱情到来,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50%需维修
农业部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2月6日,河南、安徽、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受旱1.6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753万亩,有632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另外,有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这显然不仅仅是一场天灾,虽然它跟我国北方去年冬天以来的极端干旱天气直接相关,人祸的因素同样存在,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滞后。
今年的两会中,代表和委员讨论农田水利设施的议案和提案多了许多。
根据水利部网站提供的数字,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20世纪60到70年代,由于近20多年来管理维护较差、长期运行,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问题: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的占26%,个别地区可灌面积减少50%;全国拥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8亿多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2003年,在我国19.5亿亩耕地中,仅有8.38亿亩为灌区面积,1.5亿亩有抗旱水利措施,11.1亿亩为“望天田”,旱涝保收面积仅有5.92亿亩,2/3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实际上已经难以满足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曾经一度发达的灌溉系统和各村河流水塘,已有不少被荒废,河流水塘积满淤泥,原本清澈的深河、清水变成死水、浅水、臭水沟。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处在被忽视乃至被“遗忘”的角落里,到真正用时,才感觉到捉襟见肘。
“红旗渠”精神不能丢
在历史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和一场场灾难紧紧联系起来的。1959年,一场特大旱灾席卷全国21个省份,中国一半领土都遭受到了旱灾的蹂躏。这场灾害考验着刚刚成立十年、还很不富裕的中国。
如何解除旱情呢?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不能人工降雨,不能开闸放水。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人力。据地方上报的材料,就是利用这些人力,一年时间中,河南1000万农民修筑完成了小型水库3.5万座、中型水库1178座、中小渠道12万条、机井砖井37万多眼。
也正是依靠人力,河南林县人民奋战在太行山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克服重重困难,耗时10年,修建成了绵延1500公里、号称“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的吃水难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改变了当地人靠天吃饭的命运。这道名副其实的“生命渠”当时与南京长江大桥一起,被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称之为“红旗渠精神”。
半个世纪过去了,又一场旱灾肆虐全国。河南、河北、山东等多省市遭遇罕见旱情,秋冬连旱,历史上首次I级抗旱应急响应启动。然而抵御这场灾难的仍然少不了半个世纪前修建起来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已经“垂垂老矣”的水利设施,在这场灾难面前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农村水利的欠账如此严重,长期以来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忽视,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上盲目推行“市场化”改革,而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环顾世界各国,防洪、灌溉抗旱等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和政府组织行为,这是由水利设施的性质决定的。
水利设施建设的长期欠账,使我们在今天面临旱灾时变得被动起来。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还清欠账的契机,在刺激内需的大背景下,兴修水利、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正当其时。
河沟干涸、大地龟裂、麦苗枯黄……这是2009年2月在春天已经迈开步伐的北方——冬麦主产区的一副图景。自去年11月份开始,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中国北方省市连续百日来降水极少甚至无降水。
3月初,记者沿着106国道南下,途经河北省第二大湖——衡水湖,看到了令人吃惊的旱情。国道西面就是被水闸堵住的湖水,东面却是正在经受着严重旱灾的小麦。
“我们的水闸已经被政府承包给个体了,每浇一亩麦地,都要多交好多钱,以前,提开闸就可以灌溉,现在用二级提水浇地都费劲,旁边就有水,但眼睁睁看着浇不上,着急啊!”一位姓常的农民一边说,一边从地上拔起一绺已经干死的小麦。
就在道旁,竖立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标志,这是6年前筑建的牌子,可如今标志牌上被人为地涂抹上了白灰,牌上绿色的基本农田区域图依稀能辨。
这片土地土质肥沃,属于河北省冀州市魏屯镇,是当地村民世代耕种的土地,其中常宜子村的耕地是最靠近衡水湖的。但由于湖中的水闸已经承包给附近五口村的个体,该个体户直接给当地政府缴费,负责管理湖水,附近村民要浇地就要给个体户交钱。
靠湖水浇地不成,不能靠地下水吗?走过泛黄的麦地,记者去看了可以抽地下水的机井,它们是几年前就已凿好的,可连电机也没有,村民们只能“望井兴叹”。
如果湖中的闸门提开,连邻近的枣强县部分乡镇的土地都能得到灌溉,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抗战电影《平原枪声》的故事发生地肖家镇。但现实情况不禁让人无奈。
疯狂采沙船破坏河道
记者继续南下,来到了我国的产粮大省河南。
在河南省睢县通惠渠的河道里,记者发现30多条采沙船在朦胧的天色下忙碌着,隆隆的机器声穿过堤坝。
沿着通惠渠河道逆行,在河堤上徒步5公里崎岖的小路,大约每隔数百米就可以看到一艘采沙船。沙子从河道下20米深处以沙浆的形式被抽上来,沙浆是机器搅动而形成的。成堆的沙子在不断地被农用汽车拉走。
拉沙是附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许多村民都买了运输车来拉沙。只有在夏收和秋收时,才运输小麦、玉米和大豆等。
通惠渠是惠济河的主要支流,睢县南端的惠济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每年的汛期来临,淮河防汛委员会都把这里作为重点防治区域。睢县北部的小型河道在汛期来临时,水最终注入黄河。因此,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睢县在全国抗旱排涝中属于重点观察对象。
“采沙对河道破坏太严重了,如果今年夏秋再发大水,真是不可想象。5年前,我们就经历过。”守着干涸的河道,看着遭受干旱的小麦,河集乡荣岗村的张宇强心存忧虑。5年前的夏天睢县发生涝灾,灾情造成睢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4.5万亩,农田积水面积34万亩,绝收面积9.5万亩,被积水围困的村庄123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处于我国历史上两大害河黄河和淮河流域中,当地干部对抗旱的重视明显不如防汛。有些干部怕出现水库安全事故,往往会在汛期来临之前开闸放水来保证水库安全,但这同时也会降低水库的抗旱能力。业内人士分析,河南省洛阳市每年60%左右的降水量就是这样消失的。洪水可能一瞬间造成生命危害和财产损失,而旱灾却不会直接危及生命,这或许成为诸多官员区别对待防汛和抗旱工作的理由。
“近些年,国家在大型水利项目上投资不小,但是与其相匹配的‘毛细血管’却缺少投入。”全国政协委员陈旗说,现在农村普遍实施承包责任制,使得现有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投入和维护,年久失修,一旦旱情到来,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50%需维修
农业部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2月6日,河南、安徽、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受旱1.6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753万亩,有632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另外,有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这显然不仅仅是一场天灾,虽然它跟我国北方去年冬天以来的极端干旱天气直接相关,人祸的因素同样存在,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滞后。
今年的两会中,代表和委员讨论农田水利设施的议案和提案多了许多。
根据水利部网站提供的数字,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20世纪60到70年代,由于近20多年来管理维护较差、长期运行,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问题: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的占26%,个别地区可灌面积减少50%;全国拥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8亿多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2003年,在我国19.5亿亩耕地中,仅有8.38亿亩为灌区面积,1.5亿亩有抗旱水利措施,11.1亿亩为“望天田”,旱涝保收面积仅有5.92亿亩,2/3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实际上已经难以满足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曾经一度发达的灌溉系统和各村河流水塘,已有不少被荒废,河流水塘积满淤泥,原本清澈的深河、清水变成死水、浅水、臭水沟。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处在被忽视乃至被“遗忘”的角落里,到真正用时,才感觉到捉襟见肘。
“红旗渠”精神不能丢
在历史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和一场场灾难紧紧联系起来的。1959年,一场特大旱灾席卷全国21个省份,中国一半领土都遭受到了旱灾的蹂躏。这场灾害考验着刚刚成立十年、还很不富裕的中国。
如何解除旱情呢?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不能人工降雨,不能开闸放水。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人力。据地方上报的材料,就是利用这些人力,一年时间中,河南1000万农民修筑完成了小型水库3.5万座、中型水库1178座、中小渠道12万条、机井砖井37万多眼。
也正是依靠人力,河南林县人民奋战在太行山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克服重重困难,耗时10年,修建成了绵延1500公里、号称“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的吃水难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改变了当地人靠天吃饭的命运。这道名副其实的“生命渠”当时与南京长江大桥一起,被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称之为“红旗渠精神”。
半个世纪过去了,又一场旱灾肆虐全国。河南、河北、山东等多省市遭遇罕见旱情,秋冬连旱,历史上首次I级抗旱应急响应启动。然而抵御这场灾难的仍然少不了半个世纪前修建起来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已经“垂垂老矣”的水利设施,在这场灾难面前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农村水利的欠账如此严重,长期以来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忽视,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上盲目推行“市场化”改革,而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环顾世界各国,防洪、灌溉抗旱等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和政府组织行为,这是由水利设施的性质决定的。
水利设施建设的长期欠账,使我们在今天面临旱灾时变得被动起来。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还清欠账的契机,在刺激内需的大背景下,兴修水利、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