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与品牌的创意嫁接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能够帮助企业更完美地实现价值的输出,更可以促成一个伟大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一位美艳动人、衣着暴露的性感女子,用手指挑逗性地碰触着双唇,用这样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画面为艾滋病毒感染者筹款,是不是很另类?这就是MAC公司用以参加艾滋病防治的VivaGlam唇膏系列,迄今为止,通过该系列的销售已筹得超过15亿美元的善款,并将销售所得全数捐给了抗艾事业,完成了“一支唇膏闹革命”的旅程。另外,这个模式还存在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即帮助激励员工,使MAC的员工流动量大大低于化妆品行业的平均水平,至此,MAC公司的VivaGlam唇膏已成为全国“公益事业关联营销”最大胆的样板之一。
  “公益事业关联营销”的模式于1983年由位居全球500强前列的美国运通公司开创,在今天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双赢创意:对于品牌而言,这是个低成本、高曝光率的推广手法;而对于公益事业,它又能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利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在今天,品牌与公益之间,类似的效应也同样存在,而且不断推动着二者的整合互动。
  处在注重“眼球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选定有价值的公益事业,借助独具匠心的实施策略,将社会上的非营利性事业与商业相结合,将利己主义色彩浓厚的纯商业行为,逐步改变为有魅力的公益之举,最终实现社会与品牌的双赢。
  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公益行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北京申奥成功的后,农夫山泉推出了“一分钱”广告: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你买一瓶农夫山泉,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这一促销行为,巧妙转换常见思维,将通常让予消费者的利益转换为社会公益,将单纯的市场行为转换为奥运这一关注度极高的公众行为,以促销能够付出的最低代价——“一分钱”,带来品牌形象的最大提升。而结果证明,品牌与公益创新融合的效果是惊人的,在活动实施之后的半年多,
  “农夫山泉奥运装”在全国销售近5亿瓶,比上一年同期翻一番。
  当今社会,这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网络的透明化将让品牌彻底裸露于公众视线之下,企业将面临外界越来越严重的监督。所以,任何有悖于社会公众道德、触犯公益的品牌行为都将掀起致命风波。除此之外,品牌还面临另一重危机,即传统营销的逐渐衰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不断碎片化,传统媒介的费用越来越高但传播影响面却越来越窄,消费者对于任何形式的传统广告似乎都不太买账。重重危机下,将品牌与公益进行创意嫁接,使产品从日益同质化的商业世界中脱颖而出,直观地改善了品牌形象,远远超出普通营销项目的意义。
其他文献
铈量法间接测定溶液中铜(Ⅰ):在酸性溶液中,铁(Ⅲ)氧化铜(Ⅰ),产生等当量的铁(Ⅱ)、用铈(Ⅳ)滴定铁(Ⅱ),间接测定铜(Ⅰ)。铜(Ⅱ)80毫克不干扰测定,方法重现性和准确性均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永辉带领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发现,内质网Ⅰ型α-甘露糖苷酶能够诱导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继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最终
第期科研成果华南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研究并测试烟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量是很有意义的。关于烟叶中滴滴涕和六六六残留量的研究报导不多。我们采用石油醚提取,酸性硅藻土和Al_2O_3柱纯化,最后用薄层色谱
风景秀丽的大连市西岗区南北临海,地域狭长,纵贯大连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是市政府所在地,居于大连市的行政中心地位,同时也是大连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西岗区的宗教工作
有色金属选矿产品中硫的测定,一般采用空气燃烧中和法。在测定硫精矿时,吸收液中常出现黄黑色悬浮物,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查明原因,提高分析质量,进行如下工作
2013年,在民政部的委托和指导下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儿童福利相关工作。开发、完善了《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实现孤儿信息的动态管理
在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华主席、党中央的号召,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大好形势下,经一机部和重庆市科委批准,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廿七日至六月一日在重庆北碚召开了仪表
应用磷酸分解碳酸盐型样品以制取CO_2供质谱测定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中,规定所使用的磷酸必须是100%的正磷酸,如果有水存在就会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那么在磷酸中存在水,
九十年代的生产技术——《Ind.一比.》.1980,№88.19(德文) 1980年芝加哥展览会上的生产系统和输送装置——《ZWlF》.1980,№12,584~558(德文) 生产设备和生产手段未来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