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年轻教师在教学时,对侧重解决问题,还是侧重研究、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存在困惑,把握不好两者的关系。其实,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策略的学习离不开解决问题的过程。新授时,问题是策略学习的载体;练习时,策略又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尝试让学有基础、教有冲突、评有导向,从而求解这一教学的困惑。
关键词:学;教;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年轻教师年教学时,往往对侧重解决问题,还是侧重研究、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存在困惑,把握不好两者的关系。其实,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策略的学习离不开解决问题的过程。新授时,问题是策略学习的载体;练习时,策略又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笔者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时,尝试从学、教、评三个维度,求解这一教学困惑。
一、教学过程
(一)完成材料,交流方法
(教师出示如图1所示的学习单,学生完成并交流。)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2)小杯是大杯的三分之一,1个大杯就有3个小杯。一共有9个小杯。
生(质疑)9个是怎么来的?1个大杯为什么看成3个小杯?
生题目说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也可以说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就可看作3个小杯,加上原来的6个小杯,一共9个。
师说得真好!他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理解成了——
生(齐)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师这让我们一下子明白大杯和小杯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齐)倍数关系。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3)因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我们还可以把3个小杯看成1个大杯,6个小杯就能看作2个大杯,这样一共有3个大杯。
师3个大杯在哪里?真的有3个大杯吗?
生不是真的有3個大杯,是假定出来的。
师你说到点子上了!3个大杯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假定的。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就叫假设。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4)我是用的一一列举的方法。先把小杯的容量看成10毫升,因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就是30毫升,但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总量不等于720毫升。再把小杯的容量看成20毫升,大杯就是60毫升,总量也不等于720毫升。以此类推,发现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时,总量为720毫升。
生(质疑)他用的是试一试的方法,是凑数,不是假设。
师真是凑数吗?有没有假设?怎么假设的?
生表面看是凑数,实际上是假设小杯是10毫升,大杯和小杯存在倍数关系,大杯就是30毫升。
师是的,不仅要知道假设,还要知道怎样假设。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5。)
师他假设了吗?
生假设了。他假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就是3x毫升。6x表示6个小杯的容量,3x表示1个大杯的容量。
师还可以怎样假设?
(学生展示其他方法。)
师这么多种方法,有点乱,能分类整理吗?
(师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列方程、画图、列表……)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总量是不变的。
生都是把不同的转化成相同的。
生都用了倍数关系。
生都用了假设。
……
(二)变化例题,深化认识
(教师改变题目条件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四分之一”。学生的方法如图6、图7所示。)
师继续改变条件: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现在是什么关系了?
生相差关系。
师仍用假设方法,怎样想呢?假设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8)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我们就把6个小杯都加上20毫升,6×20=120(毫升),这样就全部是大杯了,总量也要增加,720+120=840(毫升),现在一共有7个大杯,用840÷7算出1个大杯的容量是120毫升,小杯的容量就是120-20=100(毫升)。
生(质疑)6×20是什么?哪里假设了?
生6个小杯每个都加上20毫升,就变成大杯了,这样6个小杯就假设成了6个大杯,总量就多了6个20毫升。
师说得有理有据,真棒!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9。)
生(质疑)6x是什么?(x+20)呢?总量是多少?
生6x是6个小杯的容量,(x+20)就是1个大杯的容量,总量还是720毫升。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10)我是画线段图的:有6个小杯,把1个大杯当成1个小杯加20,只要去掉20,就全部是小杯了。
师假设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杯数没变,果汁总量变了。
师比较一下,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的两个量假设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相同的是两种量变成一种量。
生不同的是倍数关系假设前后的总量不变,杯子(两种量)总数变了;相差关系的假设前后总量可能发生变化,假设成大杯时总量变多,小杯时总量变少,杯子(两种量)总数不变。
师今天学的假设都是把两种量转化成一种量,除此以外,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用假设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继续思考。
二、教学反思
(一)学有基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作家林清玄说:“垦地播种的人都有一个经验,花未发而草先萌,禾未绿而草已青。”在“花发”与“禾绿”之前,种子已在悄悄积蓄力量。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学习新知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无视“学”的现状,“教”不过是人为设计的自说自话,是被动的“学”。在学生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质疑、评价、思考,从个体认识到达成共识,思考逐步深入,思维得以进阶,这是主动的“学”。这要求教师设计相应的手段,呈现学生的已知,并作为新知学习的基石。 课始,教师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彰显学生的已有认知。可以看到,学生对这句话的认识是多样的:有的画直观图,有的画线段图,有的列表,有的列举,有的画图加算式,有的列方程……这也是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展现。接着,教师引领学生交流。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相互启发,学生不断地兼容并蓄,丰富、完善着个体的已有认知,认知的“同心圆”不断变大:大杯可以转化成小杯,小杯也可以转化成大杯,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一种策略;而在转化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大杯或小杯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假定(设)的。这种对“假设”的体悟是自然流淌出来的结论,会让所有学生产生共鸣。
(二)教有冲突——让思维有进阶
没有教的学,只能是一种原始本能下的自然生长——学需要在教的引导下从自发走向自主、自觉;教,应顺应学生的思路,让其他学生(或教师)接着说。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对此,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從倍数关系的两个量到相差关系的两个量的假设,继而到变化的两个量的假设,再到三个量的假设,让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递进,促使他们不断在建立平衡后打破平衡,完成思维的进阶。正是这样的过程,造就了学生对练习题 “两张桌子、四把椅子4200元”,能想到转化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2100元”来思考。这样的过程是灵活运用策略的过程,也是思维进阶的过程,更有了创造性思维的成分在里面。
(三)评有导向——让过程看得见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的细节,就是要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从不一致到一致的过程,让学习的过程看得见。让过程看得见,是看到策略意识在学生头脑当中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学的反馈和教师教的预设的相互印证,是一节课后留给学生的思考……让过程看得见,要求评有导向。
评是对学生思考方向的肯定鼓励,是对质疑的回应,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把握,是对不同方法的勾连对比,更是让知识学习、逻辑思考方式结构化的表现。评是求同,将个人想法进行展示、补充、交流,让所有人的想法都得到补充和完善。评,肯定方向,回应质疑,勾连对比,导学亦导教。
本节课中,交流第一种方法时,学生对9个杯子的由来以及把1个大杯看成3个小杯的道理有疑惑,教师引导“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理解成了——”,让学生重点理解假设的依据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对于第二种方法,教师通过质疑3个大杯的真实性,引发学生思考:3个大杯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种数学上的假设。对于第三种方法,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是凑数还是假设”,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发现凑数的本质是数学上的假设,从而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出现画图(线段图、直观图)、列举、列方程等多种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对比、思考,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找不同,将已有知识经验与当下所学发生勾连,形成知识结构。
教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一次次地顺水推舟,在关键处点评,帮助学生表达(呈现)自己的想法,让过程看得见,并通过交流、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 贲友林.重新认识课堂[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关键词:学;教;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年轻教师年教学时,往往对侧重解决问题,还是侧重研究、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存在困惑,把握不好两者的关系。其实,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策略的学习离不开解决问题的过程。新授时,问题是策略学习的载体;练习时,策略又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笔者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时,尝试从学、教、评三个维度,求解这一教学困惑。
一、教学过程
(一)完成材料,交流方法
(教师出示如图1所示的学习单,学生完成并交流。)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2)小杯是大杯的三分之一,1个大杯就有3个小杯。一共有9个小杯。
生(质疑)9个是怎么来的?1个大杯为什么看成3个小杯?
生题目说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也可以说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就可看作3个小杯,加上原来的6个小杯,一共9个。
师说得真好!他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理解成了——
生(齐)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师这让我们一下子明白大杯和小杯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齐)倍数关系。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3)因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我们还可以把3个小杯看成1个大杯,6个小杯就能看作2个大杯,这样一共有3个大杯。
师3个大杯在哪里?真的有3个大杯吗?
生不是真的有3個大杯,是假定出来的。
师你说到点子上了!3个大杯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假定的。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就叫假设。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4)我是用的一一列举的方法。先把小杯的容量看成10毫升,因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就是30毫升,但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总量不等于720毫升。再把小杯的容量看成20毫升,大杯就是60毫升,总量也不等于720毫升。以此类推,发现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时,总量为720毫升。
生(质疑)他用的是试一试的方法,是凑数,不是假设。
师真是凑数吗?有没有假设?怎么假设的?
生表面看是凑数,实际上是假设小杯是10毫升,大杯和小杯存在倍数关系,大杯就是30毫升。
师是的,不仅要知道假设,还要知道怎样假设。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5。)
师他假设了吗?
生假设了。他假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就是3x毫升。6x表示6个小杯的容量,3x表示1个大杯的容量。
师还可以怎样假设?
(学生展示其他方法。)
师这么多种方法,有点乱,能分类整理吗?
(师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列方程、画图、列表……)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总量是不变的。
生都是把不同的转化成相同的。
生都用了倍数关系。
生都用了假设。
……
(二)变化例题,深化认识
(教师改变题目条件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四分之一”。学生的方法如图6、图7所示。)
师继续改变条件: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现在是什么关系了?
生相差关系。
师仍用假设方法,怎样想呢?假设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8)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我们就把6个小杯都加上20毫升,6×20=120(毫升),这样就全部是大杯了,总量也要增加,720+120=840(毫升),现在一共有7个大杯,用840÷7算出1个大杯的容量是120毫升,小杯的容量就是120-20=100(毫升)。
生(质疑)6×20是什么?哪里假设了?
生6个小杯每个都加上20毫升,就变成大杯了,这样6个小杯就假设成了6个大杯,总量就多了6个20毫升。
师说得有理有据,真棒!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9。)
生(质疑)6x是什么?(x+20)呢?总量是多少?
生6x是6个小杯的容量,(x+20)就是1个大杯的容量,总量还是720毫升。
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图10)我是画线段图的:有6个小杯,把1个大杯当成1个小杯加20,只要去掉20,就全部是小杯了。
师假设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杯数没变,果汁总量变了。
师比较一下,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的两个量假设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相同的是两种量变成一种量。
生不同的是倍数关系假设前后的总量不变,杯子(两种量)总数变了;相差关系的假设前后总量可能发生变化,假设成大杯时总量变多,小杯时总量变少,杯子(两种量)总数不变。
师今天学的假设都是把两种量转化成一种量,除此以外,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用假设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继续思考。
二、教学反思
(一)学有基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作家林清玄说:“垦地播种的人都有一个经验,花未发而草先萌,禾未绿而草已青。”在“花发”与“禾绿”之前,种子已在悄悄积蓄力量。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学习新知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无视“学”的现状,“教”不过是人为设计的自说自话,是被动的“学”。在学生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质疑、评价、思考,从个体认识到达成共识,思考逐步深入,思维得以进阶,这是主动的“学”。这要求教师设计相应的手段,呈现学生的已知,并作为新知学习的基石。 课始,教师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彰显学生的已有认知。可以看到,学生对这句话的认识是多样的:有的画直观图,有的画线段图,有的列表,有的列举,有的画图加算式,有的列方程……这也是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展现。接着,教师引领学生交流。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相互启发,学生不断地兼容并蓄,丰富、完善着个体的已有认知,认知的“同心圆”不断变大:大杯可以转化成小杯,小杯也可以转化成大杯,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一种策略;而在转化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大杯或小杯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假定(设)的。这种对“假设”的体悟是自然流淌出来的结论,会让所有学生产生共鸣。
(二)教有冲突——让思维有进阶
没有教的学,只能是一种原始本能下的自然生长——学需要在教的引导下从自发走向自主、自觉;教,应顺应学生的思路,让其他学生(或教师)接着说。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对此,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從倍数关系的两个量到相差关系的两个量的假设,继而到变化的两个量的假设,再到三个量的假设,让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递进,促使他们不断在建立平衡后打破平衡,完成思维的进阶。正是这样的过程,造就了学生对练习题 “两张桌子、四把椅子4200元”,能想到转化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2100元”来思考。这样的过程是灵活运用策略的过程,也是思维进阶的过程,更有了创造性思维的成分在里面。
(三)评有导向——让过程看得见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的细节,就是要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从不一致到一致的过程,让学习的过程看得见。让过程看得见,是看到策略意识在学生头脑当中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学的反馈和教师教的预设的相互印证,是一节课后留给学生的思考……让过程看得见,要求评有导向。
评是对学生思考方向的肯定鼓励,是对质疑的回应,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把握,是对不同方法的勾连对比,更是让知识学习、逻辑思考方式结构化的表现。评是求同,将个人想法进行展示、补充、交流,让所有人的想法都得到补充和完善。评,肯定方向,回应质疑,勾连对比,导学亦导教。
本节课中,交流第一种方法时,学生对9个杯子的由来以及把1个大杯看成3个小杯的道理有疑惑,教师引导“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理解成了——”,让学生重点理解假设的依据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对于第二种方法,教师通过质疑3个大杯的真实性,引发学生思考:3个大杯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种数学上的假设。对于第三种方法,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是凑数还是假设”,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发现凑数的本质是数学上的假设,从而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出现画图(线段图、直观图)、列举、列方程等多种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对比、思考,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找不同,将已有知识经验与当下所学发生勾连,形成知识结构。
教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一次次地顺水推舟,在关键处点评,帮助学生表达(呈现)自己的想法,让过程看得见,并通过交流、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 贲友林.重新认识课堂[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