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针对中国人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异常及疗效预后的数据尚不充分。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人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对治疗疗效、预后的影响。同时,探究多发性骨髓瘤不同诱导方案对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93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进行患者浆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检测,采用以硼替佐米(Bortezomib)为基础的PAD或PCD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异常、临床分期、生化指标和治疗方式等因素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意义。分析PAD方案和PC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毒性。结果:93名患者(男性58名,女性35名),平均年龄61岁(34-80)。通过FISH检测出TP53位点异常共计12例(12.9%),lq21位点异常共计48例(51.6%),MAF位点异常12例(12.9%),FGFR3位点异常14例(15.1%),未发现其与诱导治疗后早期反应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5岁、血红蛋白≤120g/L对治疗总反应率有影响(p值分别0.009和0.034)。93例MM患者以ISS分期,I、II、III期患者分别占受试者总数的21.5%(20/93)、48.4%(45/93)、30.1%(28/93)。在完成诱导治疗后,ISS分期I、II、III期患者ORR分别为85%、84.4%、57.1%(p=0.017),有统计学差异,达到VGPR及以上比例分别为45.0%、42.2%、25.0%(p=0.250),统计学差异不明显。93例患者中有85例MM患者能够以R-ISS分期,I、II、III患者分别占受试者总数的18.3%(17/93)、66.7%(63/93)、5.3%(5/93)。在完成诱导治疗后,R-ISS分期I、II、III期患者ORR分别为94.1%、74.6%、40.0%(p=0.034),达到VGPR及以上比例分别为64.7%、32.4%、20.0%(p=0.033),均有统计学差异。综上,R-ISS分期后各期患者间治疗早期反应差异较ISS分期更明显,且经K-M曲线分析及Log-Rank检验,R-ISS对13个月PFS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而ISS对13个月PFS的影响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因此,R-ISS能更好地将病人危险分层。结论:中国上海地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体临床特征、治疗疗效与西方国家患者相仿,纳入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的R-ISS预后体系能更好地行危险分层,指导患者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