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地区的青少年合唱水平可以直接反映本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高度!中小学艺术教育按学科划分可分为美术和音乐,包含了声乐、器乐演奏、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随着合唱的发展,合唱已经不是单纯的唱歌,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合唱已慢慢发展成为集唱歌、舞蹈、器乐、编排甚至工艺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集体的演唱表达歌曲内容,通过形体语言释放情绪,通过器乐演奏及编排等形式使青少年享受多色彩带来的乐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唱排练,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懂得谦让、合作、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谦让、合作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主动的谦让和合作,以上的各项指标达到的程度决定了合唱水平的高低,反过来讲,一支合唱团演唱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参与这支合唱团孩子的技术和修养的高低。
【关键词】青少年合唱;合唱训练;音色;音准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合唱包括两个阶段,中学和小学,这两个阶段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和大同小异的训练办法,我们不能把青少年合唱和童声合唱混为一谈,童声合唱只是青少年合唱的一个阶段,近几年来诸多合唱比赛慢慢在规范这一称谓,比如中国合唱节中的一个组别就是青少年合唱组,意思就是中小学都可以参加的一个组别,一些规格较高、水平较高、成熟的国际比赛对这个阶段就规定得更加细致,有规定12岁以下年龄组、16岁以下年龄组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四川地区的青少年合唱现状,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合唱观念,促进本地区青少年合唱的良性发展,让本地区青少年切实从合唱中得到快乐和美的享受。
一、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声音特点
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声音特点,一般情况下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6岁左右到9岁左右为幼儿阶段;9岁到12岁左右为童声阶段;12岁到16岁为少年阶段,所以,严格意义来讲,真正的童声应该是第二阶段。童声,是指变声期之前男女孩的声音,那么如何界定变声期呢,几乎就是男女孩第一次生理反应期,通常情况下会在12、13岁左右,男孩在这个阶段尤其明显,女孩的生理反应没有男孩子那么明显,但细心的人和从事音乐的人会发现她们这个阶段音色的微妙变化。那么在幼儿阶段是不是也叫童声,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在男女孩8、9岁之前由于声带及肺部发育、口齿清晰程度等等因素,导致8、9岁之前的小男女孩声音奶气稚嫩,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童声,是指8、9岁至12、13岁短短的三四年时间的声音,正是由于短暂,才尤显珍贵,由于没有生理反应,才尤显天籁。当然这是通常情况下的年龄数据,具体情况则因人而异。因此,在小学的高段(4—6年级)以及中学阶段的7年级以及个别8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归纳为童声,7、8年级以上的中学生又是另外的声音特点了。
二、青少年合唱的重要性
一个地区的青少年合唱水平直接反映本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高度!为什么这么讲。中小学艺术教育按学科划分可分为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学科包含了声乐、器乐演奏、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内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以唱歌教学为主,随着合唱的发展,合唱已经不是单纯的唱歌,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合唱已慢慢发展成为集唱歌、舞蹈、器乐、编排甚至工艺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集体的演唱表达歌曲内容,通过形体语言释放情绪,通过器乐演奏及编排等形式使青少年享受多色彩带来的乐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唱排练,从小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懂得谦让、合作、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谦让、合作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主动的谦让和合作,以上的各项指标达到的程度决定了合唱水平的高低,反过来讲,一支合唱团演唱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参与这支合唱团孩子的技术和修养的高低。
三、四川地区青少年合唱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全国的青少年合唱普遍还停留在歌咏演唱这个层面上。杨鸿年老师于1983年成立了中国交响乐团少年与女子合唱团,但是由于当时信息传播速度较慢,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支优秀的青少年合唱团,就算知道也并不清楚怎样来训练这样的合唱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青少年合唱慢慢由原有的歌咏演唱进步为真正意义上的合唱,四川地区棠湖小学合唱团、双流中学合唱团率先跨入了这个行列,在这几支优秀合唱团的影响下和四川省合唱协会的支持下,本地区的青少年合唱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涌现出一些较为优秀的合唱团,例如成都市青少年宫合唱团、成都市双林小学合唱团、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合唱团、成都七中合唱团、成都列五中学少女合唱团等,这些合唱团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对高的水平,已经可以驾驭较有难度的《闲聊波尔卡》《山童》《熊猫的摇篮》《太阳出来了》等曲目。到了2004年前后,四川地区中小学一些为了应变当时的特殊情况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取消了所有学校课后收费性质的兴趣班,加上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四川的青少年合唱突然销声匿迹,而这几年正是沿海地带及京沪地区青少年合唱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待我们再次组队参加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时发现与国内一流青少年合唱的差距已经相当大了。早在2007年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不但能在国际奥林匹克合唱節(即世界合唱比赛)参加两三个组别获得金奖并夺得冠军,还能每年举办较高水准的合唱专场音乐会,曲目风格涉及古典、流行、爵士、交响序曲改编的合唱等,能演唱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合唱作品,带动了深圳地区甚至整个广东地区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四川地区的青少年合唱慢慢开始发展,但声音理念不清晰、曲目风格单一、作品选择不科学、合唱训练不系统、重旋律不重和声等情况比较普遍,大多数学校没有平时训练的常规合唱团,比赛临时组队应付,成绩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合唱真正走近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也没有真正用心歌唱。
四、影响青少年合唱发展的几大要素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当前中小学教育体制下,对合唱的认识水平直接决定合唱水平的高低,在前面合唱的重要性这点上已经分析,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合唱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本校艺术教育的水平,至少具备相当的代表性。
(二)合唱师资的培养
对中小学合唱的训练,老师要有正确的声音理念及开阔的视野,不但要了解自己合唱团孩子年龄特点所应具备的声音能力,还要有敏锐的和声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所接触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上完全让我震撼,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除了完成自己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把大量的时间扑在合唱团的排练和组织上,他们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这样,慢慢地就会训练出较高水平的合唱团。
(三)本地区青少年合唱比赛及交流的正确引导
由教育部门主办的每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是每个学校尤其重视的比赛,也是各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大比拼以及成果的展示,这个比赛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合唱比赛,这个时候所评选出的前几名特别重要,这些优秀队伍的声音理念、对合唱对认识、演唱形式等将会对本地区的合唱起到令人吃惊的示范性的作用,直接会成为本地区其他团队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如果不小心评选出了较为平庸甚至理念方向有偏差的团队将会对本地区的合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青少年合唱团组建
组建常规训练的合唱团,并且至少保证有两个梯队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合唱进课堂,甚至开设合唱课(占一半的音乐课的课时量),并且配备专门训练的老师及管理者。
小学合唱团员的选择尽量以五年级为主,加上个别有条件的三四六年级学生,尽量成立少女合唱团,如果加入男生的话训练就要特别小心,尽量以室内混声合唱作品进行训练和演唱
不定期举行校与校之间的合唱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
六、青少年合唱团的训练
(一)音准和音色
音准和音色是青少年合唱最重要的两大要素,也是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关于音准,青少年由于天生没有vibrato或者vibrato较少,幅度也较小,所以在音准的表现上具备天生的优势,也就是说,演唱同样的音高青少年比成年人的声音听起来更准确,因为他们声音没有产生上下波动,正因为如此,青少年如果演唱某些音不到位,也比成年人更容易听得出来所谓的“音不准”,天生的音准优势就会变成劣势。那么,如何唱准音高则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含的因素也较多,音准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声乐方面的音准,除了本身的音高以外,跟音色、发声位置、调性、咬字、运腔、以及音的倾向性等等息息相关。
关于音色,这是每个年龄阶段特有的,不同的年齡阶段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童声(9—12岁)有自己固定的特有的音色,这个音色不是装出来的,每一个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真声就是他的音色,在选拔合唱团员时不但要听出他有健康干净的真声,也要听他是否有假声,这样才会在长期训练下得到圆润有穿透力有共鸣的头声,这种头声是清透、圆润、结实、积极的,是在呼吸支撑下运动的声音。中国最早的青少年音色界定受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人的身体结构语言习惯等不一样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音色特点,儿童也不例外,所以,中国儿童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点,这点著名指挥家杨鸿年老师的中国交响乐团少年与女子合唱团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在近十年全国的青少年合唱逐步把握了中国青少年自己的音色特点,不过,在四川,现在还能听到的一些青少年合唱团还在模仿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或者欧洲部分童声合唱团的音色进行演唱,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青少年的音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支相同年龄的青少年合唱团也会有差别细微的音色特点,演唱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也要求有相对应的音色进行演绎,以及真声、混声、假声的运用也会各有不同。
(二)合唱作品的选择
合唱作品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巨大的工程,演出和比赛的作品一般会有较大的区别,有些作品适用于专场音乐会的演出而不适用于比赛,有些作品适用于比赛但演出效果或许不会很好,很多规格高、水平高的比赛越来越对作品有较细致的规定,比如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德国举办的勃拉姆斯合唱比赛暨音乐节对某一组别参赛作品的要求是:演唱四首曲目,一首勃拉姆斯的作品,一首1873年以后出生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首报名时仍在世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首自选,这四首曲目中有伴奏最多一首。这样的规定就对合唱团本身的演唱能力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比赛并不是成立合唱团的目的,但合唱团可以根据这种比较高规格合唱比赛的曲目要求来确定合唱团的努力方向,然后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只有合唱团每个参与者的个人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让合唱团整体水平上升。
合唱作品选择上前期尽量选择重和声而不重旋律的作品,作品循序渐进,让孩子养成聆听其他声部的习惯,以室内合唱训练手段为主。
当然,针对合唱团的组建及训练是一套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里简单的提出了几个方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思考对广大合唱工作着能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朱曦,青年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合唱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四川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指挥委员会副主任。
【关键词】青少年合唱;合唱训练;音色;音准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合唱包括两个阶段,中学和小学,这两个阶段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和大同小异的训练办法,我们不能把青少年合唱和童声合唱混为一谈,童声合唱只是青少年合唱的一个阶段,近几年来诸多合唱比赛慢慢在规范这一称谓,比如中国合唱节中的一个组别就是青少年合唱组,意思就是中小学都可以参加的一个组别,一些规格较高、水平较高、成熟的国际比赛对这个阶段就规定得更加细致,有规定12岁以下年龄组、16岁以下年龄组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四川地区的青少年合唱现状,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合唱观念,促进本地区青少年合唱的良性发展,让本地区青少年切实从合唱中得到快乐和美的享受。
一、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声音特点
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声音特点,一般情况下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6岁左右到9岁左右为幼儿阶段;9岁到12岁左右为童声阶段;12岁到16岁为少年阶段,所以,严格意义来讲,真正的童声应该是第二阶段。童声,是指变声期之前男女孩的声音,那么如何界定变声期呢,几乎就是男女孩第一次生理反应期,通常情况下会在12、13岁左右,男孩在这个阶段尤其明显,女孩的生理反应没有男孩子那么明显,但细心的人和从事音乐的人会发现她们这个阶段音色的微妙变化。那么在幼儿阶段是不是也叫童声,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在男女孩8、9岁之前由于声带及肺部发育、口齿清晰程度等等因素,导致8、9岁之前的小男女孩声音奶气稚嫩,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童声,是指8、9岁至12、13岁短短的三四年时间的声音,正是由于短暂,才尤显珍贵,由于没有生理反应,才尤显天籁。当然这是通常情况下的年龄数据,具体情况则因人而异。因此,在小学的高段(4—6年级)以及中学阶段的7年级以及个别8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归纳为童声,7、8年级以上的中学生又是另外的声音特点了。
二、青少年合唱的重要性
一个地区的青少年合唱水平直接反映本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高度!为什么这么讲。中小学艺术教育按学科划分可分为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学科包含了声乐、器乐演奏、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内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以唱歌教学为主,随着合唱的发展,合唱已经不是单纯的唱歌,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合唱已慢慢发展成为集唱歌、舞蹈、器乐、编排甚至工艺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集体的演唱表达歌曲内容,通过形体语言释放情绪,通过器乐演奏及编排等形式使青少年享受多色彩带来的乐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唱排练,从小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懂得谦让、合作、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谦让、合作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主动的谦让和合作,以上的各项指标达到的程度决定了合唱水平的高低,反过来讲,一支合唱团演唱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参与这支合唱团孩子的技术和修养的高低。
三、四川地区青少年合唱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全国的青少年合唱普遍还停留在歌咏演唱这个层面上。杨鸿年老师于1983年成立了中国交响乐团少年与女子合唱团,但是由于当时信息传播速度较慢,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支优秀的青少年合唱团,就算知道也并不清楚怎样来训练这样的合唱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青少年合唱慢慢由原有的歌咏演唱进步为真正意义上的合唱,四川地区棠湖小学合唱团、双流中学合唱团率先跨入了这个行列,在这几支优秀合唱团的影响下和四川省合唱协会的支持下,本地区的青少年合唱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涌现出一些较为优秀的合唱团,例如成都市青少年宫合唱团、成都市双林小学合唱团、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合唱团、成都七中合唱团、成都列五中学少女合唱团等,这些合唱团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对高的水平,已经可以驾驭较有难度的《闲聊波尔卡》《山童》《熊猫的摇篮》《太阳出来了》等曲目。到了2004年前后,四川地区中小学一些为了应变当时的特殊情况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取消了所有学校课后收费性质的兴趣班,加上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四川的青少年合唱突然销声匿迹,而这几年正是沿海地带及京沪地区青少年合唱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待我们再次组队参加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时发现与国内一流青少年合唱的差距已经相当大了。早在2007年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不但能在国际奥林匹克合唱節(即世界合唱比赛)参加两三个组别获得金奖并夺得冠军,还能每年举办较高水准的合唱专场音乐会,曲目风格涉及古典、流行、爵士、交响序曲改编的合唱等,能演唱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合唱作品,带动了深圳地区甚至整个广东地区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四川地区的青少年合唱慢慢开始发展,但声音理念不清晰、曲目风格单一、作品选择不科学、合唱训练不系统、重旋律不重和声等情况比较普遍,大多数学校没有平时训练的常规合唱团,比赛临时组队应付,成绩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合唱真正走近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也没有真正用心歌唱。
四、影响青少年合唱发展的几大要素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当前中小学教育体制下,对合唱的认识水平直接决定合唱水平的高低,在前面合唱的重要性这点上已经分析,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合唱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本校艺术教育的水平,至少具备相当的代表性。
(二)合唱师资的培养
对中小学合唱的训练,老师要有正确的声音理念及开阔的视野,不但要了解自己合唱团孩子年龄特点所应具备的声音能力,还要有敏锐的和声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所接触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上完全让我震撼,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除了完成自己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把大量的时间扑在合唱团的排练和组织上,他们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这样,慢慢地就会训练出较高水平的合唱团。
(三)本地区青少年合唱比赛及交流的正确引导
由教育部门主办的每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是每个学校尤其重视的比赛,也是各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大比拼以及成果的展示,这个比赛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合唱比赛,这个时候所评选出的前几名特别重要,这些优秀队伍的声音理念、对合唱对认识、演唱形式等将会对本地区的合唱起到令人吃惊的示范性的作用,直接会成为本地区其他团队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如果不小心评选出了较为平庸甚至理念方向有偏差的团队将会对本地区的合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青少年合唱团组建
组建常规训练的合唱团,并且至少保证有两个梯队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合唱进课堂,甚至开设合唱课(占一半的音乐课的课时量),并且配备专门训练的老师及管理者。
小学合唱团员的选择尽量以五年级为主,加上个别有条件的三四六年级学生,尽量成立少女合唱团,如果加入男生的话训练就要特别小心,尽量以室内混声合唱作品进行训练和演唱
不定期举行校与校之间的合唱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
六、青少年合唱团的训练
(一)音准和音色
音准和音色是青少年合唱最重要的两大要素,也是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关于音准,青少年由于天生没有vibrato或者vibrato较少,幅度也较小,所以在音准的表现上具备天生的优势,也就是说,演唱同样的音高青少年比成年人的声音听起来更准确,因为他们声音没有产生上下波动,正因为如此,青少年如果演唱某些音不到位,也比成年人更容易听得出来所谓的“音不准”,天生的音准优势就会变成劣势。那么,如何唱准音高则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含的因素也较多,音准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声乐方面的音准,除了本身的音高以外,跟音色、发声位置、调性、咬字、运腔、以及音的倾向性等等息息相关。
关于音色,这是每个年龄阶段特有的,不同的年齡阶段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童声(9—12岁)有自己固定的特有的音色,这个音色不是装出来的,每一个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真声就是他的音色,在选拔合唱团员时不但要听出他有健康干净的真声,也要听他是否有假声,这样才会在长期训练下得到圆润有穿透力有共鸣的头声,这种头声是清透、圆润、结实、积极的,是在呼吸支撑下运动的声音。中国最早的青少年音色界定受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人的身体结构语言习惯等不一样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音色特点,儿童也不例外,所以,中国儿童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点,这点著名指挥家杨鸿年老师的中国交响乐团少年与女子合唱团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在近十年全国的青少年合唱逐步把握了中国青少年自己的音色特点,不过,在四川,现在还能听到的一些青少年合唱团还在模仿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或者欧洲部分童声合唱团的音色进行演唱,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青少年的音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支相同年龄的青少年合唱团也会有差别细微的音色特点,演唱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也要求有相对应的音色进行演绎,以及真声、混声、假声的运用也会各有不同。
(二)合唱作品的选择
合唱作品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巨大的工程,演出和比赛的作品一般会有较大的区别,有些作品适用于专场音乐会的演出而不适用于比赛,有些作品适用于比赛但演出效果或许不会很好,很多规格高、水平高的比赛越来越对作品有较细致的规定,比如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德国举办的勃拉姆斯合唱比赛暨音乐节对某一组别参赛作品的要求是:演唱四首曲目,一首勃拉姆斯的作品,一首1873年以后出生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首报名时仍在世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首自选,这四首曲目中有伴奏最多一首。这样的规定就对合唱团本身的演唱能力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比赛并不是成立合唱团的目的,但合唱团可以根据这种比较高规格合唱比赛的曲目要求来确定合唱团的努力方向,然后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只有合唱团每个参与者的个人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让合唱团整体水平上升。
合唱作品选择上前期尽量选择重和声而不重旋律的作品,作品循序渐进,让孩子养成聆听其他声部的习惯,以室内合唱训练手段为主。
当然,针对合唱团的组建及训练是一套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里简单的提出了几个方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思考对广大合唱工作着能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朱曦,青年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合唱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四川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指挥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