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同享优质资源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的一天上午,临潭县长川乡千家寨小学苟晓英老师早早地就打开了安装在教室的一体机和摄像头等设备。8:20分,她将带着孩子们与350公里外的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同上一堂音乐课。由于音乐老师短缺,原本教语文的苟老师又承担了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虽说有一定的乐理知识,但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
  音乐课通常是在多媒体教室播放视频让学生跟着唱,用电钢琴等教学设备现场教,但对她来说这些都很难。如今,苟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学校多媒体教室里就能听到优雅的电钢琴声,与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名师互动。千家寨小学四年级学生祝国庆说:“通过平台,我喜欢上了音乐、美术、科学,我感觉课更有意思了。”这个平台就是甘肃省教育厅实施的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示范项目。
  2017年,甘南州、临夏州和庆阳市“两州一市”实施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示范项目,重点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同步课堂”“名师讲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让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省中小学师生,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2018年,信息化示范项目继续扩大,在9个市州的23个深度贫困县投入1160万元,建设了800间专递课堂,以“中心校带教学点”的模式将中心校的课堂实时向教学点传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一校带多校”“中心校带教学点”的教学模式,在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投入40万元建设了8间常态化录播教室,将省城名校一至四年级的美术、音乐课堂传送到农村边远地区,解决美育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
  为了做好同步教学工作,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和临潭县长川学区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两地学生的学情,做好课程设置,开展教师同步备课、同步教研活动。“用一种新的形式,来组织两地课堂,既要兼顾主场,又要发挥助理教师的重要作用,让主客场的课堂能够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教师王晓乔如是说。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境内属高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825米。千家寨小学距离临潭县城15公里,有老师5名,在校学生73名,设有1-4年级4个教学班。教师们基本没机会长时间外出培训——教师本来就少,长时间外出会耽误教学进度;路途遥远,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项目的实施,不只是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交流。千家寨小学科学老师李娜说:“以前我们出去培训时间短,无法与老师进行长效的交流学习,现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面对面的学习到老师们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快速地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课堂实效。”同步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也是教师自我革新、自我充电的过程。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赵莉说:“两地教师通过同步课堂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率。”
  看到同步课堂为学校带来的变化,临潭县长川乡九年制学校校长宋玉平高兴地说:“同步课堂解决了我们农村教学点教师结构性缺失的现象,大大缓解了专业课教师紧缺的现状,远程网络课堂的直播,讓我们享受到了城市的最优质资源,课堂活了,教师信息化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两年来,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示范项目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上好学”“读好书”正在陇原大地上变为现实。
其他文献
朗朗神州,传祚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这里,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漫长的丝绸之路历史序列最为完整、遗存比较丰富的路段,是中国华夏文明、游牧文化、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特征最为明显、风格最为独特的核心区段,历来有着“世界历史的主轴,世界文化的大运河”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富有甘肃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
期刊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动来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根本遵循。劳动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实践出真知,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学校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重视青少年动手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趣的培养,用身体
期刊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将教育脱贫攻坚和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打好教育脱贫“组合拳”,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落实责任,着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压实“省负总责”的政治责任。省教育厅党组和班子成员始终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
期刊
作为地处南梁精神诞生地的综合性本科高校,陇东学院大力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践红色育人,把南梁精神作为学校最鲜亮的办学底色。  探索思政课“12311”教学模式改革,在“三个进入”上做文章  学院以思政课提质增效为导向,积极探索“12311”课程教学管理模式。“12311”教学模式,即在每一专题教学中,学生以十人为单元编列1个教学小组,课前学生阅读与本课题有关的2篇经典原著,查找3篇与
期刊
武威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72所(小规模学校373所)。其中小学554所(完小353所、教学点201个),初级中学116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0507人,其中小学102867人,初中57464人,特殊教育学校176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165所(小学71所、初中45所、九年制学校41所,完全中学初中部6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寄宿学生28920人。  武威市坚持教育优
期刊
甘肃省坚持把深化教育对外开放作为促进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发展机遇,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战略平台,树品牌、建机制、提效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特色的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对外开放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在“特”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开放品牌效应  有为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倡议,兰州大学作为秘书长单位牵头发起
期刊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近年来,兰州市七里河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精神要求,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努力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升教育品质,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面落实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
期刊
近年来,甘肃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结合,逐步形成了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真招实策,落实中央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甘肃省全面贯
期刊
“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天津一路风雨兼程、澎湃前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天津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天津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三条路径扩大普
期刊
闲暇之时,读一阕词,清风流云,微波轻岚,唯美的词像动人的琴弦拨动着心绪,心底顿时涌动起一泓清泉,内心深处无言的情愫都在那泓泉里潋滟生姿。宋词很大,大到“气吞万里如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词很小,小到“沧海的一粒粟,红尘的一粒尘,旷野的一粒种”,都从内心开出一朵花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劫,或情感,或事业,或生老病痛,宋词便是劫的窗,情思的出口。读宋词就仿佛在采撷一朵朵花,花团锦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