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介绍了西康省成立前后(1936-1941),四川、西康两地围绕着绰斯甲土司的"隶属"问题进行的迁延数年的论争。最初表现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反对四川省政府将绰斯甲并入四川省靖化县,实则为刘湘与刘文辉两地方实力派对绰斯甲金矿的争夺。随着1938年春刘湘病逝,四川的"中央化"以及抗战背景下大后方建设的需求,川康双方始就绰斯甲属康达成共识。但绰斯甲地方土司头人却不予认可,而在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坚称属川而不属康,加之四川部分地方官员也仍未放弃对绰斯甲一地的争取,使得绰斯甲的归属之争进一步迁延。后在
【机 构】
: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成都610066四川师范大学近现代中国西南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刘赞廷与近代川藏社会”(编号QZY19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介绍了西康省成立前后(1936-1941),四川、西康两地围绕着绰斯甲土司的"隶属"问题进行的迁延数年的论争。最初表现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反对四川省政府将绰斯甲并入四川省靖化县,实则为刘湘与刘文辉两地方实力派对绰斯甲金矿的争夺。随着1938年春刘湘病逝,四川的"中央化"以及抗战背景下大后方建设的需求,川康双方始就绰斯甲属康达成共识。但绰斯甲地方土司头人却不予认可,而在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坚称属川而不属康,加之四川部分地方官员也仍未放弃对绰斯甲一地的争取,使得绰斯甲的归属之争进一步迁延。后在保留其土司制度以及既有优待的基础上,绰斯甲土司终于在1941年名义上隶属西康。文章认为,川康之间的绰斯甲隶属之争,表面上为政区调整之争,实则为民族国家背景下,地方实力派借助中央政治势力的多重博弈,由于是民族地区,地方实力派主张是否可行,还需要关照到当地势力的政治利益。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诸宗二谛显理要集记》并提供西夏录文和汉译。在此基础上讨论《诸宗二谛显理要集记》在西夏藏译宗义书中的地位,主要假设是西夏存在"大手印"和"大圆满"二种宗义书体系,《集记》似乎属于后者,即属于"旧译密咒"体系。文章认为,本文献内容显示其属于西夏本土佛教文献,系圆融汉藏佛教资料而成的宗义书。
西夏地区所流行的藏传佛教显教注疏以往较少为学者所重视,却是活跃于西夏地区的藏传佛教僧人学习、修行所必需的文本。此类文本主要以藏文原本和西夏文译本两种形式流传,文章所涉文献即是藏族高僧在西夏所造,又译为西夏文的《金刚经》注释书。该文献在遵循藏传佛教阐释习惯的同时,亦含摄了西夏王朝建立以前即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汉传佛教学说,体现出当地僧人博收广纳的学习方式以及该地区多元交融的文化氛围。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中,多篇文献为觉照国师法狮子所传。由于藏文底本未获同定,其教法来源不为人知,对这一藏传佛教付法上师也所知甚少。文章根据最近找到的几部西夏文教法的藏文原本,考察其教法师承,并利用藏文史料,探究法狮子其人。
"龙"(■)是藏文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藏族对龙形象的构建经历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随着龙形象的发展,人们对龙的认知和情感也不断发展和扩充,从最初崇拜与畏惧的心理,进而发展出与龙交流和供奉龙的行为,并最终得以调伏和教化龙。龙所表达的意象从万物有灵的具象化概括,到成为一个相对完整自洽的龙神系统,而又皈依于人,获得宗教护法神的身份。龙符号经历的这种叙事动态呈现源于人类社会建构过程中对文化的结构型需求,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性。
藏文《贤愚经》在吐蕃时期译自汉文,一般认为是高僧法成所译。然与汉文本相比,藏译本不仅品次有缺,内容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原因引人深思。近代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此进行研究,取得不菲成果。文章结合史料记载,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评述。
佛像纵广相称是佛教造像的一个理论概念,佛教教义经典和造像量度理论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对纵广相称进行了阐释。教义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诸佛菩萨身体示现的神圣庄严法相;造像理论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艺术家在绘塑佛像创作实践中遵循的一种造像量度法则。古代藏文文献对于佛像纵广相称的具体量度持有125指和120指两种不同的观点。文章以藏文古代文献为中心,分析佛像纵广相称学说的概念、理论渊源、哲学和宗教层面的意义,探讨佛像艺术创作过程中将纵广相称的佛身庄严法相表现在所绘造佛像上的具体方法等问题。
2019年10月26日,“第四届中日藏学研讨会暨龙谷大学建校3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日本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日本龙谷大学7位学者来华,并在研讨会上与12位中国学者共同进行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
此文利用美国新近出版的格兰菲尔德所摆《发展中的现代西藏》一书中的部分材料,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美国在西藏的活动:从一般贸易到拟空运军事物资,从与西藏的民间往来到卷入西藏的政治事务和事件。其中有些情节鲜为人知。仅供参考。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重要部署。新时代认真总结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地方的实践,有助于揭示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治理模式是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普遍性和民族地方治理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认真总结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成功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升华,对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