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生下来,都是聪明的,家长需要做的是防微杜渐,防止孩子变得不聪明。
如今,一个家庭出现一个神童并不多见,而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却出现了2个神童,这不能不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名叫沈振雄,他将培养孩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大儿子沈怡谋14岁即入读著名的牛津大学;9岁的小儿子沈诗钧2007年8月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为本硕连读的大学生,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最小的大学生。沈振雄是如何发现两个孩子的不同长处而将其培养成小神童的呢?
“孟母三迁”,背井离乡为跳级
沈振雄是印度尼西亚华人,两岁时跟随家人来到香港。从小,沈振雄就聪明好学,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神童。他在15岁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后获得会计及财务学士学位,两年后,他一举拿下伦敦经济学院和香港大学经济学的双硕士学位。毕业后,沈振雄回到香港工作。
沈振雄和妻子一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儿子一出生,沈振雄就决定把父亲这个角色当事业一样来潜心经营。
可是,究竟如何培养孩子,沈振雄却不太清楚,所以他只能自己摸索。在大儿子沈怡谋三岁时,沈振雄便对他开始了正规系统的早期教育,语言训练之外还加入了数学训练。
良好的早期教育使沈怡谋的智力发展明显超过了同龄人。沈怡谋5岁时,沈振雄就决定让他入学,但当时学校规定,孩子必须满七周岁才能入学,香港的小学都不愿意接受未到入学年龄的沈怡谋。
沈振雄并没就此放弃,既然五岁就能做的事为何一定要等到七岁?为让沈怡谋提前入学,沈振雄开始寻找捷径。
一天,一位香港乡下的亲戚到沈振雄的家中做客,闲谈中向他抱怨,他那里的小学没有城里的小学规范,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在一起上课,他家的儿子太瘦弱,经常受欺负。沈振雄眼前一亮,说不定乡下小学愿意接受沈怡谋。
第二天,沈振雄来到香港南丫岛的乡下小学。在嘉里书院,最终,小学校长同意接收沈怡谋。天黑时,沈振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宣布了这一消息。可妻子却沉默了。原来,嘉里书院离家有五十公里远,五岁的沈怡谋如何去上学?那天晚上,沈振雄辗转难眠,最后,他决定让妻子在南丫岛上租间房子去陪读。
别人都削尖脑袋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沈振雄却把孩子送到农村小学。这一决定遭到所有亲友的反对,但沈振雄却铁了心。在沈振雄的坚持下,五岁的沈怡谋顺利进入了小学。
读到小学六年级,沈振雄发现沈怡谋学习不像以前那么勤奋了,成绩也下降很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3年春,“SARS”疫情爆发。3月29日,香港所有的小学停课,沈振雄的公司也放假。父子俩都在家,沈振雄决定好好给儿子找找原因。沈振雄问:“学校功课是不是很难?”沈怡谋说:“爸爸,不是的,老师教的我都懂,尤其是数学,教得好慢。我翻看你的数学书,觉得有趣多了。”沈振雄有点不敢相信,难道儿子有超前学习的能力?
沈振雄立即拿出自己原来在英国学习用的教材,教他英国会考的数学。结果,沈怡谋对这些复杂的数学内容却非常感兴趣。那天晚上沈振雄既兴奋又担忧,儿子不会是数学天才吧,但为什么他的学习成绩那么差呢?沈振雄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是教育环境出了问题,沈怡谋智力超群,一般学校的进程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接受能力。沈振雄决定让儿子跳级。于是,沈振雄让儿子插班到城里的华仁书院小学。
来到新的环境,沈怡谋很快就成了佼佼者。沈振雄决定让儿子再次跳级,然而华仁书院严禁跳级。
沈振雄觉得跳级对沈怡谋是最适合的,否则会影响他发挥潜能。沈振雄当即安排他转学到港岛中学。两个月后,沈振雄再次向学校申请跳级,希望让沈怡谋直接读中四。但却被学校拒绝了,学校不能接受如此快的跳级速度。
此时,沈振雄能联系的香港中学都联系了,没有一所学校接受跳级神速的沈怡谋。经过思考,沈振雄决定送沈怡谋到教育环境更宽松的英国读书。2004年3月,沈振雄让妻子陪同儿子去英国由中三上学期跳至中四下学期,两个月后再次跳级读中七。这种“按需求学”的培养方法,对沈怡谋的智力启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5年7月,沈怡谋参加英国高考,所有课程全部获得A。而且一举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科破格录取。一个在小学当了6年差生的孩子,居然只用2年时间就成了牛津大学的高材生!
然而,更让人们惊奇的还在后面。
“纪昌学射”,独辟蹊径养定力
刚7岁的沈诗钧不会想到,哥哥迈出的这一步,居然会改变他的命运。原来,鉴于沈怡谋刚满14岁,牛津大学担心他年龄太小,要求父母与他同住,并把这作为人学条件之一。而英国驻港领事馆却以沈怡谋超过12岁,不符合家长陪同学生签证的要求拒绝了沈振雄的签证。
父母不能去英国,沈怡谋就没法入学。思来想去,惟一的解决方法是借7岁的次子沈诗钧“过桥”了。沈振雄的想法是将小儿子以学生身份送去英国读书,自己以陪读身份申请过去,然后再与大儿子同住,就能符合牛津大学的要求了。只是沈诗钧年龄尚小,正念小一,突然换学校怕他不适应,但眼下这是惟一的办法了。
2005年9月1日,沈振雄父子三人远赴英国,沈怡谋顺利入读牛津大学,但沈诗钧的入学却遇到了麻烦。由于他们去得太晚,当地中小学都已开学,连去了很多所学校都被拒之门外。
沈振雄非常焦急。一个星期后,一个朋友告诉沈振雄有一所预科书院还有招生名额。沈振雄马上打电话过去,对方答应给一个电话面试的机会。通过电话面试,学校负责人惊讶地告诉沈振雄,沈诗钧智力超群,刚才他用中五、中六的数学题考他,他居然对答如流。正好学校中六有一个空缺名额,就让他读中六试试吧。
放下电话,沈振雄将信将疑地打量着小儿子。虽然小时候也像培养大儿子一样,对小儿子进行了一些训练,但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大儿子身上,次子沈诗钧却是放任自流了。沈振雄问:“老师出的考题比你在学校学的难很多,你怎么会懂呢?”沈诗钧轻描淡写地说:“那些内容你和哥哥不是天天都在说吗?我都听很多遍了。”沈振雄大吃一惊,以前每次教大儿子数学问题时,沈诗钧总是端坐一旁,边玩边在纸上乱划。没想到,沈诗钧自觉做了一个旁听生。
沈振雄开始着手对小儿子进行特殊教育。然而,沈振雄发现他除了数学成绩优秀外,学习别的科目时却十分吃力,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沈振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很多小时候表现聪慧的孩子,到后来学习成绩却十分差,原因是这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能够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学习进步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让沈诗钧的注意力集中呢?
经过反复思考和查阅资料,他觉 得何不根据“纪昌学射”的经验,对儿子进行集中注意力能力的强化呢?中国古代有个名叫纪昌的人跟名师学射箭,名师不教他如何引弓搭箭,而是要他在纺车旁盯着纺轮看了三年。三年后,他再看运动的物体,就跟看静止的物体一样。名师又要他盯着一只挂着的虱子看了三年,三年后,虱子在他眼里有如碗口大。于是,他弯弓搭箭,贯穿虱子,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沈振雄把一只小兔子放在草地上,要沈诗钧数小兔子在十分钟之内总共跳了多少下。刚开始,沈诗钧只数了两分钟就数不下去了。为了增强孩子的兴趣,沈振雄采用了奖励的办法。他说:“如果你能数出小兔子在十分钟之内的跳动次数,周末我就带你去野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沈诗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草地上的小兔子。十分钟后,他高兴地说:“爸爸,它总共跳了42次。”
为了奖励儿子,沈振雄带儿子去野外吃了烧烤。在回家的路上,小诗钧高兴地说:“爸爸,如果我天天数小兔子跳,你还会领我出来玩么?”沈振雄说:“如果你能数出一小时之内小兔子跳动的次数,我就带你去法国旅游。”
小诗钧就天天在草地上看小兔子跳。半个月后,沈诗钧已经能够连续80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兔子身上,并且准确地数出小兔子跳动的次数。而沈振雄安在兔子脖子上的计数器表明,沈诗钧数得完全正确。沈振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带儿子去了法国。
沈振雄为了培养小儿子的注意力,发明了很多方法。比如,要儿子与旋转的陀螺比赛谁站得时间久,外出旅游时要儿子数高速公路上遇到的车辆……此时的沈诗钧在做事情时表现出很强的耐性。
接下来,沈诗钧仅花6个月就读完了8科英国国际普通文凭课程,相当于香港的中五程度。花一年的时间读完了相当于香港中七程度的3科英国高级文凭课程。
“有的放矢”,拒绝纷扰露锋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全面发展。但沈振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已经不允许哪个人成为通晓全部的全才。沈振雄的妻子曾经想让儿子学绘画和乐器,以便于开发智力培养广泛兴趣,而沈振雄却反对妻子的做法,他认为:兴趣越广泛,智力特点就越不突出。我们已经决定要孩子学习理工科,那么,其它方面的知识和兴趣,只能起负作用。
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沈振雄趁回香港出差的时机,对香港一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绘画很热爱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会下降。沈振雄对此的解释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里,只能同时保持一个工作兴奋点,主管绘画的那部分兴奋了,其它部分只能抑制。
为让沈诗钧把精力集中在他所擅长的数学上,沈振雄处处提防儿子被其它的兴趣所吸引而误导了他的发展方向。有一次,沈诗钧在街上看到一伙披头散发的人,在墙边涂鸦,画成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来。回到家,沈诗钧找到一瓶墨水,用一块毛巾沾着,把墨水全部涂在自己卧室的墙上。这是沈诗钧第一次画画,他画了一群人。妻子对沈振雄说:“儿子有绘画天赋。”沈振雄说:“一个智力一般的孩子,他们的特长很快就会被家长发现,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不突出,于是就突出了自己的特长;而智力高的孩子,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强,所以,很容易被家长选错了发展方向。沈诗钧在绘画上可能比其他孩子强,但他在理科上比其他孩子强得更多。数学,才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呀!”一席话,说得妻子十分信服。
在父母的精心引导下,沈诗钧摈除了外界的干扰,智力飞速提高。2007年7月,总复习6个月后,沈诗钧同时参加了英国的会考和高考,轻松完成了共40份的试卷。
在等待高考成绩发布的同时,大儿子沈怡谋已经年满16岁,不需要家长陪同了。沈振雄决定带沈诗钧回香港寻找发展机会。回到香港后,沈振雄犯难了,小儿子已经读完了所有中学课程,要想继续学习他喜欢的数学只有上大学了,可是他才9岁,大学肯收他吗?
2007年7月,沈振雄同时向香港几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的数学系提出入学申请。
收到沈诗钧的申请,香港几所大学的负责人都十分惊讶。香港浸会大学反应迅速,立即安排沈诗钧面试。浸会大学教授用香港今年高考试卷测试他的实力。’让人吃惊的是,沈诗钧对答如流,且表现成熟,通过面试。
一个9岁的孩子突然想读大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沈家迅速涌进了无数的记者,沈振雄父子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
2007年8月中旬,沈诗钧的英国高考成绩公布,他的所有考试科目全都是A。2007年8月23日下午,香港浸会大学召开记者招待会,副校长陆大章在会上宣布:经仔细研究,香港浸会大学决定录取沈诗钧本硕连读。虽然他只有9岁,但学业成绩优秀,口试表现成熟,他将在5年内修读完数学理学学士及数学哲学硕士学位,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最年幼的大学生。为配合香港浸会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将为沈诗钧提供量身订造的课程,并配备5名专职“教师保姆”,为他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帮助,以保证他身心健康发展。
2007年9月4日,沈振雄与儿子沈诗钧一同踏进香港浸会大学校园出席开学典礼。面对众人的赞誉,沈振雄幽默地说:“孩子生下来,都是聪明的,家长需要做的是防微杜渐,防止孩子变得不聪明。”
(责编 宁克华)
如今,一个家庭出现一个神童并不多见,而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却出现了2个神童,这不能不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名叫沈振雄,他将培养孩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大儿子沈怡谋14岁即入读著名的牛津大学;9岁的小儿子沈诗钧2007年8月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为本硕连读的大学生,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最小的大学生。沈振雄是如何发现两个孩子的不同长处而将其培养成小神童的呢?
“孟母三迁”,背井离乡为跳级
沈振雄是印度尼西亚华人,两岁时跟随家人来到香港。从小,沈振雄就聪明好学,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神童。他在15岁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后获得会计及财务学士学位,两年后,他一举拿下伦敦经济学院和香港大学经济学的双硕士学位。毕业后,沈振雄回到香港工作。
沈振雄和妻子一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儿子一出生,沈振雄就决定把父亲这个角色当事业一样来潜心经营。
可是,究竟如何培养孩子,沈振雄却不太清楚,所以他只能自己摸索。在大儿子沈怡谋三岁时,沈振雄便对他开始了正规系统的早期教育,语言训练之外还加入了数学训练。
良好的早期教育使沈怡谋的智力发展明显超过了同龄人。沈怡谋5岁时,沈振雄就决定让他入学,但当时学校规定,孩子必须满七周岁才能入学,香港的小学都不愿意接受未到入学年龄的沈怡谋。
沈振雄并没就此放弃,既然五岁就能做的事为何一定要等到七岁?为让沈怡谋提前入学,沈振雄开始寻找捷径。
一天,一位香港乡下的亲戚到沈振雄的家中做客,闲谈中向他抱怨,他那里的小学没有城里的小学规范,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在一起上课,他家的儿子太瘦弱,经常受欺负。沈振雄眼前一亮,说不定乡下小学愿意接受沈怡谋。
第二天,沈振雄来到香港南丫岛的乡下小学。在嘉里书院,最终,小学校长同意接收沈怡谋。天黑时,沈振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宣布了这一消息。可妻子却沉默了。原来,嘉里书院离家有五十公里远,五岁的沈怡谋如何去上学?那天晚上,沈振雄辗转难眠,最后,他决定让妻子在南丫岛上租间房子去陪读。
别人都削尖脑袋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沈振雄却把孩子送到农村小学。这一决定遭到所有亲友的反对,但沈振雄却铁了心。在沈振雄的坚持下,五岁的沈怡谋顺利进入了小学。
读到小学六年级,沈振雄发现沈怡谋学习不像以前那么勤奋了,成绩也下降很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3年春,“SARS”疫情爆发。3月29日,香港所有的小学停课,沈振雄的公司也放假。父子俩都在家,沈振雄决定好好给儿子找找原因。沈振雄问:“学校功课是不是很难?”沈怡谋说:“爸爸,不是的,老师教的我都懂,尤其是数学,教得好慢。我翻看你的数学书,觉得有趣多了。”沈振雄有点不敢相信,难道儿子有超前学习的能力?
沈振雄立即拿出自己原来在英国学习用的教材,教他英国会考的数学。结果,沈怡谋对这些复杂的数学内容却非常感兴趣。那天晚上沈振雄既兴奋又担忧,儿子不会是数学天才吧,但为什么他的学习成绩那么差呢?沈振雄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是教育环境出了问题,沈怡谋智力超群,一般学校的进程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接受能力。沈振雄决定让儿子跳级。于是,沈振雄让儿子插班到城里的华仁书院小学。
来到新的环境,沈怡谋很快就成了佼佼者。沈振雄决定让儿子再次跳级,然而华仁书院严禁跳级。
沈振雄觉得跳级对沈怡谋是最适合的,否则会影响他发挥潜能。沈振雄当即安排他转学到港岛中学。两个月后,沈振雄再次向学校申请跳级,希望让沈怡谋直接读中四。但却被学校拒绝了,学校不能接受如此快的跳级速度。
此时,沈振雄能联系的香港中学都联系了,没有一所学校接受跳级神速的沈怡谋。经过思考,沈振雄决定送沈怡谋到教育环境更宽松的英国读书。2004年3月,沈振雄让妻子陪同儿子去英国由中三上学期跳至中四下学期,两个月后再次跳级读中七。这种“按需求学”的培养方法,对沈怡谋的智力启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5年7月,沈怡谋参加英国高考,所有课程全部获得A。而且一举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科破格录取。一个在小学当了6年差生的孩子,居然只用2年时间就成了牛津大学的高材生!
然而,更让人们惊奇的还在后面。
“纪昌学射”,独辟蹊径养定力
刚7岁的沈诗钧不会想到,哥哥迈出的这一步,居然会改变他的命运。原来,鉴于沈怡谋刚满14岁,牛津大学担心他年龄太小,要求父母与他同住,并把这作为人学条件之一。而英国驻港领事馆却以沈怡谋超过12岁,不符合家长陪同学生签证的要求拒绝了沈振雄的签证。
父母不能去英国,沈怡谋就没法入学。思来想去,惟一的解决方法是借7岁的次子沈诗钧“过桥”了。沈振雄的想法是将小儿子以学生身份送去英国读书,自己以陪读身份申请过去,然后再与大儿子同住,就能符合牛津大学的要求了。只是沈诗钧年龄尚小,正念小一,突然换学校怕他不适应,但眼下这是惟一的办法了。
2005年9月1日,沈振雄父子三人远赴英国,沈怡谋顺利入读牛津大学,但沈诗钧的入学却遇到了麻烦。由于他们去得太晚,当地中小学都已开学,连去了很多所学校都被拒之门外。
沈振雄非常焦急。一个星期后,一个朋友告诉沈振雄有一所预科书院还有招生名额。沈振雄马上打电话过去,对方答应给一个电话面试的机会。通过电话面试,学校负责人惊讶地告诉沈振雄,沈诗钧智力超群,刚才他用中五、中六的数学题考他,他居然对答如流。正好学校中六有一个空缺名额,就让他读中六试试吧。
放下电话,沈振雄将信将疑地打量着小儿子。虽然小时候也像培养大儿子一样,对小儿子进行了一些训练,但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大儿子身上,次子沈诗钧却是放任自流了。沈振雄问:“老师出的考题比你在学校学的难很多,你怎么会懂呢?”沈诗钧轻描淡写地说:“那些内容你和哥哥不是天天都在说吗?我都听很多遍了。”沈振雄大吃一惊,以前每次教大儿子数学问题时,沈诗钧总是端坐一旁,边玩边在纸上乱划。没想到,沈诗钧自觉做了一个旁听生。
沈振雄开始着手对小儿子进行特殊教育。然而,沈振雄发现他除了数学成绩优秀外,学习别的科目时却十分吃力,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沈振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很多小时候表现聪慧的孩子,到后来学习成绩却十分差,原因是这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能够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学习进步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让沈诗钧的注意力集中呢?
经过反复思考和查阅资料,他觉 得何不根据“纪昌学射”的经验,对儿子进行集中注意力能力的强化呢?中国古代有个名叫纪昌的人跟名师学射箭,名师不教他如何引弓搭箭,而是要他在纺车旁盯着纺轮看了三年。三年后,他再看运动的物体,就跟看静止的物体一样。名师又要他盯着一只挂着的虱子看了三年,三年后,虱子在他眼里有如碗口大。于是,他弯弓搭箭,贯穿虱子,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沈振雄把一只小兔子放在草地上,要沈诗钧数小兔子在十分钟之内总共跳了多少下。刚开始,沈诗钧只数了两分钟就数不下去了。为了增强孩子的兴趣,沈振雄采用了奖励的办法。他说:“如果你能数出小兔子在十分钟之内的跳动次数,周末我就带你去野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沈诗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草地上的小兔子。十分钟后,他高兴地说:“爸爸,它总共跳了42次。”
为了奖励儿子,沈振雄带儿子去野外吃了烧烤。在回家的路上,小诗钧高兴地说:“爸爸,如果我天天数小兔子跳,你还会领我出来玩么?”沈振雄说:“如果你能数出一小时之内小兔子跳动的次数,我就带你去法国旅游。”
小诗钧就天天在草地上看小兔子跳。半个月后,沈诗钧已经能够连续80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兔子身上,并且准确地数出小兔子跳动的次数。而沈振雄安在兔子脖子上的计数器表明,沈诗钧数得完全正确。沈振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带儿子去了法国。
沈振雄为了培养小儿子的注意力,发明了很多方法。比如,要儿子与旋转的陀螺比赛谁站得时间久,外出旅游时要儿子数高速公路上遇到的车辆……此时的沈诗钧在做事情时表现出很强的耐性。
接下来,沈诗钧仅花6个月就读完了8科英国国际普通文凭课程,相当于香港的中五程度。花一年的时间读完了相当于香港中七程度的3科英国高级文凭课程。
“有的放矢”,拒绝纷扰露锋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全面发展。但沈振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已经不允许哪个人成为通晓全部的全才。沈振雄的妻子曾经想让儿子学绘画和乐器,以便于开发智力培养广泛兴趣,而沈振雄却反对妻子的做法,他认为:兴趣越广泛,智力特点就越不突出。我们已经决定要孩子学习理工科,那么,其它方面的知识和兴趣,只能起负作用。
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沈振雄趁回香港出差的时机,对香港一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绘画很热爱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会下降。沈振雄对此的解释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里,只能同时保持一个工作兴奋点,主管绘画的那部分兴奋了,其它部分只能抑制。
为让沈诗钧把精力集中在他所擅长的数学上,沈振雄处处提防儿子被其它的兴趣所吸引而误导了他的发展方向。有一次,沈诗钧在街上看到一伙披头散发的人,在墙边涂鸦,画成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来。回到家,沈诗钧找到一瓶墨水,用一块毛巾沾着,把墨水全部涂在自己卧室的墙上。这是沈诗钧第一次画画,他画了一群人。妻子对沈振雄说:“儿子有绘画天赋。”沈振雄说:“一个智力一般的孩子,他们的特长很快就会被家长发现,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不突出,于是就突出了自己的特长;而智力高的孩子,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强,所以,很容易被家长选错了发展方向。沈诗钧在绘画上可能比其他孩子强,但他在理科上比其他孩子强得更多。数学,才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呀!”一席话,说得妻子十分信服。
在父母的精心引导下,沈诗钧摈除了外界的干扰,智力飞速提高。2007年7月,总复习6个月后,沈诗钧同时参加了英国的会考和高考,轻松完成了共40份的试卷。
在等待高考成绩发布的同时,大儿子沈怡谋已经年满16岁,不需要家长陪同了。沈振雄决定带沈诗钧回香港寻找发展机会。回到香港后,沈振雄犯难了,小儿子已经读完了所有中学课程,要想继续学习他喜欢的数学只有上大学了,可是他才9岁,大学肯收他吗?
2007年7月,沈振雄同时向香港几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的数学系提出入学申请。
收到沈诗钧的申请,香港几所大学的负责人都十分惊讶。香港浸会大学反应迅速,立即安排沈诗钧面试。浸会大学教授用香港今年高考试卷测试他的实力。’让人吃惊的是,沈诗钧对答如流,且表现成熟,通过面试。
一个9岁的孩子突然想读大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沈家迅速涌进了无数的记者,沈振雄父子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
2007年8月中旬,沈诗钧的英国高考成绩公布,他的所有考试科目全都是A。2007年8月23日下午,香港浸会大学召开记者招待会,副校长陆大章在会上宣布:经仔细研究,香港浸会大学决定录取沈诗钧本硕连读。虽然他只有9岁,但学业成绩优秀,口试表现成熟,他将在5年内修读完数学理学学士及数学哲学硕士学位,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最年幼的大学生。为配合香港浸会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将为沈诗钧提供量身订造的课程,并配备5名专职“教师保姆”,为他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帮助,以保证他身心健康发展。
2007年9月4日,沈振雄与儿子沈诗钧一同踏进香港浸会大学校园出席开学典礼。面对众人的赞誉,沈振雄幽默地说:“孩子生下来,都是聪明的,家长需要做的是防微杜渐,防止孩子变得不聪明。”
(责编 宁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