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镇名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村庄部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是文明延续的“根”与“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名镇名村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与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早在1982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得以形成。此后,又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 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表明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制度逐渐成熟,国家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这种形势下,档案文化作为联接名镇名村历史的重要纽带、档案部门作为档案文化的实施主体,在服务名镇名村发展战略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实现怎样的作为呢?
一、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意义
(一)充分实现名镇名村的社会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丰富的建筑遗迹、历史文物或传统文化往往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借助其突出的文化资源。档案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和形式,在名镇名村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文化服务也因此成为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名镇名村做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在服务名镇名村发展中通过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合理利用名镇名村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其自身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名镇名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彰显名镇名村的文化内涵,使其社会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对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名镇名村的发展可以反哺档案文化
档案部门在开发、宣传名镇名村档案资源,增强其公众关注度,提升社会知名度和文化传承度的同时,名镇名村的开发、保护与发展也会产生大量记载着各项事业发展历程的档案。为档案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素材,有利于档案工作积累新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名镇名村的发展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档案文化服务在引领社会、推动发展、服务人民上下功夫;在档案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从而不断反作用于档案文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由此可见,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可以使其社会效益更大化,社会价值得以最大发挥;反之,名镇名村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档案工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新的发展平台,两者实现了“双赢”。
二、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途径
(一)利用宣传优势,亮出名镇名村“名片”
第一,针对名镇名村特色举办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是开展名镇名村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深入挖掘名镇名村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运用巧妙的构思与创意,用通俗的文字、生动的图像以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实物将其展示出来,让公众多形式、多角度地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从而提高名镇名村的社会知名度,充分发挥文物史迹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对激发人们保护村镇的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功能的开发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运用广播、电视、网站及微信平台等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借助新媒体,使社会共享档案文化成果,使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真正获得民众与社会的认可、响应。组织有关部门摄制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的专题片;在广播电台播放反映村镇历史的系列节目;在档案网站、微信平台推送介绍名镇名村内容的文章、微视频。通过媒体平台,各种社会组织、档案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在公共空间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使各类信息、资源、灵感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为促进档案文化资源服务名镇名村进行创造性转化服务。
第三、借助“6·9”国际档案日等活动为名镇名村宣传造势。2015年“6·9”国际档案日期间,天津市档案馆以“档案与你相伴”为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国际档案日当天,天津市档案馆设立专门展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程邀请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镇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来馆展示传统技艺绝活。活动期间,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介绍、示范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并邀请市民亲身动手体验,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浓厚兴趣。通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进一步宣传了杨柳青镇,凸显了古镇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加大征集力度,留住名镇名村“记忆”
为了使名镇名村的档案得到妥善和永久保管,檔案部门应及时地将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老照片、古地图、旧视频、地方文献史料、个人手稿、历史建筑设计图纸等全面收集进馆。为了突出征集方式的多样化和主动性,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声像设备,对乡村村容村貌、民俗活动、风俗习惯、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全方位地记录名镇名村的原貌与风采。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拍摄和积累,档案部门还要拓宽收集渠道,向社会、个人、社团组织征集有关历史村镇保护、村落发展变迁的档案,保证征集渠道的多样性。
(三)开发编研产品,打造名镇名村“品牌”
保护、发展名镇名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创造城市记忆的新价值。档案部门应自觉地把档案编研工作纳入名镇名村的服务计划中进行规划和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形成影响力。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突出方式,就是集中学术力量,对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挖掘和研究,开发档案编研文化产品。有针对性地编辑制作反映地方特色的史料汇编、地方志书、专题画册。在报刊上开辟专栏,撰写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积淀的专题文章。适时营造档案文化效应,在构建城市记忆、服务政府决策、满足文化需求、留住美丽乡愁方面展现和发挥档案文化的“软实力”。 三、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创新策略
1.突出特色,彰显地方韵味
每一个名镇名村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特点。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部门努力挖掘馆藏资源,编纂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天津历史悠久,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市域范围内,有很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特色村镇。天津市档案馆充分利用自身馆藏,结合北辰区村镇文化资源,编著了《档案中的北辰》一书。在此影响下,北辰区开展北辰记忆编纂,形成了具有北辰地域特色的“北辰文化”品牌。2013年5月14日,北辰区举行地情资料丛书首发式。该丛书包括《档案中的北辰》、《北辰纪事》、《奋斗中的历程北辰区卷》三部分,真实记录了北辰区历史、民情及党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了资政育人的社会功效。
2.整合资源,形成文创体系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挖掘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档案文化价值,形成集聚效应。为弘扬先进文化,发掘、保护和宣传城市历史,呈现天津市名镇名村独特的乡土魅力,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目的,天津市档案馆创新历史档案开发利用模式,通过与有关方面合作,启动了《档案中的名镇》系列丛书项目。列入该项目的城镇,大多历史文化底蕴积累相对丰厚、立镇时间悠久、在各自区域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为所处各区的大镇或名镇,在区域规划和社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主创部门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积累,使这套丛书达到相当的规模,为整个天津市域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相对充实丰富的原始资料。目前,作为该丛书的《档案中的独流》(上)已结集出版。该书收录了清朝末年直至1949年之前有关静海区独流镇的各类档案和图片近1200页,反映了独流的悠久历史及社会风俗、工商经济、民间生活等。据悉,这些档案全部是首次向社會公布,具有极高的历史见证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不但对研究独流镇及静海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探讨天津地方文化、中国运河文化也将发挥特殊的作用。
3.主动出击,多方协作配合
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更多地体现档案部门服务名镇名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以名镇名村需求为导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档案文化服务体系。从过去以档案馆自身力量为主转变为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制定档案文化服务战略。一方面要加强档案馆际间的交流合作,互相提供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档案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索尝试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和密切合作。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史志部门之间可以合作编撰、开发集资料性、研究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使档案文化服务的范围更广阔。还可以与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建立一批档案文化研究基地,广泛开展村落研究、文物保护、古迹建筑等专题的档案文化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结语
名镇名村创造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见证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在地方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人民文化需求的空前高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名镇名村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档案文化服务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与可能。这既是新时期赋予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只要把握时机、找准定位、勇于担当,必将在这场延续历史文脉、保存人类记忆的战役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天津市档案馆)
一、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意义
(一)充分实现名镇名村的社会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丰富的建筑遗迹、历史文物或传统文化往往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借助其突出的文化资源。档案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和形式,在名镇名村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文化服务也因此成为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名镇名村做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在服务名镇名村发展中通过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合理利用名镇名村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其自身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名镇名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彰显名镇名村的文化内涵,使其社会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对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名镇名村的发展可以反哺档案文化
档案部门在开发、宣传名镇名村档案资源,增强其公众关注度,提升社会知名度和文化传承度的同时,名镇名村的开发、保护与发展也会产生大量记载着各项事业发展历程的档案。为档案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素材,有利于档案工作积累新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名镇名村的发展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档案文化服务在引领社会、推动发展、服务人民上下功夫;在档案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从而不断反作用于档案文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由此可见,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可以使其社会效益更大化,社会价值得以最大发挥;反之,名镇名村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档案工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新的发展平台,两者实现了“双赢”。
二、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途径
(一)利用宣传优势,亮出名镇名村“名片”
第一,针对名镇名村特色举办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是开展名镇名村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深入挖掘名镇名村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运用巧妙的构思与创意,用通俗的文字、生动的图像以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实物将其展示出来,让公众多形式、多角度地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从而提高名镇名村的社会知名度,充分发挥文物史迹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对激发人们保护村镇的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功能的开发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运用广播、电视、网站及微信平台等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借助新媒体,使社会共享档案文化成果,使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真正获得民众与社会的认可、响应。组织有关部门摄制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的专题片;在广播电台播放反映村镇历史的系列节目;在档案网站、微信平台推送介绍名镇名村内容的文章、微视频。通过媒体平台,各种社会组织、档案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在公共空间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使各类信息、资源、灵感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为促进档案文化资源服务名镇名村进行创造性转化服务。
第三、借助“6·9”国际档案日等活动为名镇名村宣传造势。2015年“6·9”国际档案日期间,天津市档案馆以“档案与你相伴”为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国际档案日当天,天津市档案馆设立专门展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程邀请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镇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来馆展示传统技艺绝活。活动期间,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介绍、示范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并邀请市民亲身动手体验,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浓厚兴趣。通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进一步宣传了杨柳青镇,凸显了古镇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加大征集力度,留住名镇名村“记忆”
为了使名镇名村的档案得到妥善和永久保管,檔案部门应及时地将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老照片、古地图、旧视频、地方文献史料、个人手稿、历史建筑设计图纸等全面收集进馆。为了突出征集方式的多样化和主动性,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声像设备,对乡村村容村貌、民俗活动、风俗习惯、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全方位地记录名镇名村的原貌与风采。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拍摄和积累,档案部门还要拓宽收集渠道,向社会、个人、社团组织征集有关历史村镇保护、村落发展变迁的档案,保证征集渠道的多样性。
(三)开发编研产品,打造名镇名村“品牌”
保护、发展名镇名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创造城市记忆的新价值。档案部门应自觉地把档案编研工作纳入名镇名村的服务计划中进行规划和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形成影响力。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突出方式,就是集中学术力量,对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挖掘和研究,开发档案编研文化产品。有针对性地编辑制作反映地方特色的史料汇编、地方志书、专题画册。在报刊上开辟专栏,撰写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积淀的专题文章。适时营造档案文化效应,在构建城市记忆、服务政府决策、满足文化需求、留住美丽乡愁方面展现和发挥档案文化的“软实力”。 三、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创新策略
1.突出特色,彰显地方韵味
每一个名镇名村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特点。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部门努力挖掘馆藏资源,编纂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天津历史悠久,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市域范围内,有很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特色村镇。天津市档案馆充分利用自身馆藏,结合北辰区村镇文化资源,编著了《档案中的北辰》一书。在此影响下,北辰区开展北辰记忆编纂,形成了具有北辰地域特色的“北辰文化”品牌。2013年5月14日,北辰区举行地情资料丛书首发式。该丛书包括《档案中的北辰》、《北辰纪事》、《奋斗中的历程北辰区卷》三部分,真实记录了北辰区历史、民情及党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了资政育人的社会功效。
2.整合资源,形成文创体系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挖掘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档案文化价值,形成集聚效应。为弘扬先进文化,发掘、保护和宣传城市历史,呈现天津市名镇名村独特的乡土魅力,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目的,天津市档案馆创新历史档案开发利用模式,通过与有关方面合作,启动了《档案中的名镇》系列丛书项目。列入该项目的城镇,大多历史文化底蕴积累相对丰厚、立镇时间悠久、在各自区域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为所处各区的大镇或名镇,在区域规划和社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主创部门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积累,使这套丛书达到相当的规模,为整个天津市域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相对充实丰富的原始资料。目前,作为该丛书的《档案中的独流》(上)已结集出版。该书收录了清朝末年直至1949年之前有关静海区独流镇的各类档案和图片近1200页,反映了独流的悠久历史及社会风俗、工商经济、民间生活等。据悉,这些档案全部是首次向社會公布,具有极高的历史见证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不但对研究独流镇及静海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探讨天津地方文化、中国运河文化也将发挥特殊的作用。
3.主动出击,多方协作配合
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更多地体现档案部门服务名镇名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以名镇名村需求为导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档案文化服务体系。从过去以档案馆自身力量为主转变为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制定档案文化服务战略。一方面要加强档案馆际间的交流合作,互相提供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档案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索尝试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和密切合作。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史志部门之间可以合作编撰、开发集资料性、研究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使档案文化服务的范围更广阔。还可以与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建立一批档案文化研究基地,广泛开展村落研究、文物保护、古迹建筑等专题的档案文化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结语
名镇名村创造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见证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在地方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人民文化需求的空前高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名镇名村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档案文化服务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与可能。这既是新时期赋予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只要把握时机、找准定位、勇于担当,必将在这场延续历史文脉、保存人类记忆的战役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天津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