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焦点:解读经典文本并非易事,容易落入前人窠臼。《虞美人》是李煜用血泪谱成的生命绝唱,有人指责他不用心治理国家,导致国破家亡,并不值得同情。但成为一国之君,对李煜来说,实在是历史的误会。李煜因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不深,没有世故的伪饰,才“不失其赤子之心”(《人间词话》)。自然纯真之本性是解读《虞美人》的钥匙。
李煜的《虞美人》是高二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篇目。这首词因为语言直白、情感深挚受到众多师生青睐。笔者也曾听过不少《虞美人》的公开课,现将某一教师的执教过程作简要介绍,过程如下:首先介绍《虞美人》这个词牌名的来历,接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整体感知,找出词眼,逐句分析全词是如何围绕这一词眼来写的,重点分析“何时了”“往事”“又”“改”这几个词,最后赏析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个教学过程还是挺合理的。知识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文本解读也让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名句赏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当然,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并非完美,仍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许多教师对这节课中的一个拓展环节很是赞赏,那就是在分析“小楼昨夜又东风”时,执教者除了对“又”字作深入分析外,还对诗歌中出现的四季的风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当然,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是有益的,但对理解这首词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又东风”意味着又一个春天来临。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生机。李煜在亡国前,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昔日曾“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可现在哪里去唤回“醉拍阑干”的情味?哪里能够找回“马蹄踏夜月”的情致?东风对于一个阶下囚而言,是多么沉痛!无休无止的囚禁生活丝毫没有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有任何改变,事物越是美好,越是撩拨着词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文本解读,除了读出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非常重要的一点还要读出此文本区别于其他同类文本的特点。这一点鲜有教师做到。李煜的《虞美人》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直白;二是情感深挚。
一般来说,词比诗更接近口语,更有世俗的情趣。李煜在沦为阶下囚后,词作中的用语也发生了改变:亡国前,大多数作品写宫廷歌舞宴乐,用语较为绮丽;亡国后,李煜体味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幸,感受了人世最沉重的悲哀。词作具有普通人的深切感受,用语也更为质朴。这首词在用语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了”、“往事知多少”的“多少”、“只是朱颜改”的“只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有”,这些词在近体诗中尽可能回避,但用在这里既口语化,又拉近与普通人的距离。
这首词情感深挚,除了抒发自己沉重的亡国之痛外,也道出了全人类的共同悲哀。词作的头两句劈天盖地,突如其来,使宇宙的永恒无尽和人事的短暂无常无情地对立起来,那不假思索润色,脱口而出的“何时了”“知多少”,不知引起了多少人深深共鸣!《虞美人》的深挚感人是因为李煜以纯真的赤子之心抒写自己的真性情。不识时务的李煜成了赵宋的阶下囚,仍执迷不悟,终日“往事”“故国”“朱颜”地一味“不堪”,本来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就是不想杀他,但他的不谙世事、任纵纯真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结果被宋太宗赐牵机药毒死,这首词因此也成了他的绝命词。同是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身降曹魏,留下了“乐不思蜀”的成语,但也保全了自身的性命。由此看来,人称“阿斗”的蜀后主并非愚钝之辈,倒是纯情的李后主显得更不合时宜。但也正是因为纯真、任纵,李煜的词作才格外动人。难怪王国维称道李后主亡国后的作品“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人间词话》)。
同样是写“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悲哀,晏殊的写法就完全不同。“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的悲哀是在美妙的享乐中被引发的。新词、新酒对应去年天气、依旧楼台,这一“新”一“旧”是无常与永恒的鲜明映衬,所以词人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但晏殊和李煜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在这里用“变”和“不变”的观点来关照自己的悲哀,使词的悲剧色彩减退不少,这种圆融变通的态度与李煜的一味沉溺、任情、纵性有天壤之别。但值得玩味的是,李煜作为艺术家在词史上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并非是出自李煜的有心追求,而完全是他的本性使然,这也是李煜真正的过人之处。
诗歌都比较讲求起承转合,但这首《虞美人》却不讲求这一点。词作前六句三度对比,以“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的无情永恒来对比“往事”“故国”“朱颜”的长逝不返。这种循环往复的渲染到最后达到高潮,词人不顾一切,将自己的全部血泪尽情倾吐宣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整首词从起笔到结句,情感始终是放纵而不加节制的,这对于讲求意境的中国诗歌来说似乎太过直白,但这首词似乎并没有引起诗话家的争议,我想这应该就是吳乔《围炉诗话》中所说的“无理而妙”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虞美人》中的名句,所有教师在解读这首词时,都会对这句话进行赏析。大多数教师都会说这句话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抽象的愁化作有形具体的春水,形象生动,写出了愁多、愁长、绵绵不绝的特点。这样的分析应该是所有比喻的共同特点,对于这句写愁的千古名句分析还不够细致。好的比喻不但词语表层显性意义相通,而且在深层的隐形的暗示的联想的意义也要相切。流动的春水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容易引起经验的回忆:春水汪洋恣肆,滔滔向前,不舍昼夜。用流动的一江春水喻愁,赋予愁动态、力度、深度、广度和长度,表达出情感的腾挪跌宕,不可抑制。作者以春水作比也与前文“又东风”相照应,体现结构圆融之美,加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九个字仄声起句,平声作结,平仄相间,读起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充分体现了音韵之美。后人评价这句话堪称写愁冠军句,此言不虚啊!
李煜的《虞美人》是高二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篇目。这首词因为语言直白、情感深挚受到众多师生青睐。笔者也曾听过不少《虞美人》的公开课,现将某一教师的执教过程作简要介绍,过程如下:首先介绍《虞美人》这个词牌名的来历,接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整体感知,找出词眼,逐句分析全词是如何围绕这一词眼来写的,重点分析“何时了”“往事”“又”“改”这几个词,最后赏析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个教学过程还是挺合理的。知识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文本解读也让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名句赏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当然,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并非完美,仍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许多教师对这节课中的一个拓展环节很是赞赏,那就是在分析“小楼昨夜又东风”时,执教者除了对“又”字作深入分析外,还对诗歌中出现的四季的风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当然,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是有益的,但对理解这首词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又东风”意味着又一个春天来临。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生机。李煜在亡国前,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昔日曾“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可现在哪里去唤回“醉拍阑干”的情味?哪里能够找回“马蹄踏夜月”的情致?东风对于一个阶下囚而言,是多么沉痛!无休无止的囚禁生活丝毫没有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有任何改变,事物越是美好,越是撩拨着词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文本解读,除了读出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非常重要的一点还要读出此文本区别于其他同类文本的特点。这一点鲜有教师做到。李煜的《虞美人》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直白;二是情感深挚。
一般来说,词比诗更接近口语,更有世俗的情趣。李煜在沦为阶下囚后,词作中的用语也发生了改变:亡国前,大多数作品写宫廷歌舞宴乐,用语较为绮丽;亡国后,李煜体味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幸,感受了人世最沉重的悲哀。词作具有普通人的深切感受,用语也更为质朴。这首词在用语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了”、“往事知多少”的“多少”、“只是朱颜改”的“只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有”,这些词在近体诗中尽可能回避,但用在这里既口语化,又拉近与普通人的距离。
这首词情感深挚,除了抒发自己沉重的亡国之痛外,也道出了全人类的共同悲哀。词作的头两句劈天盖地,突如其来,使宇宙的永恒无尽和人事的短暂无常无情地对立起来,那不假思索润色,脱口而出的“何时了”“知多少”,不知引起了多少人深深共鸣!《虞美人》的深挚感人是因为李煜以纯真的赤子之心抒写自己的真性情。不识时务的李煜成了赵宋的阶下囚,仍执迷不悟,终日“往事”“故国”“朱颜”地一味“不堪”,本来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就是不想杀他,但他的不谙世事、任纵纯真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结果被宋太宗赐牵机药毒死,这首词因此也成了他的绝命词。同是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身降曹魏,留下了“乐不思蜀”的成语,但也保全了自身的性命。由此看来,人称“阿斗”的蜀后主并非愚钝之辈,倒是纯情的李后主显得更不合时宜。但也正是因为纯真、任纵,李煜的词作才格外动人。难怪王国维称道李后主亡国后的作品“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人间词话》)。
同样是写“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悲哀,晏殊的写法就完全不同。“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的悲哀是在美妙的享乐中被引发的。新词、新酒对应去年天气、依旧楼台,这一“新”一“旧”是无常与永恒的鲜明映衬,所以词人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但晏殊和李煜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在这里用“变”和“不变”的观点来关照自己的悲哀,使词的悲剧色彩减退不少,这种圆融变通的态度与李煜的一味沉溺、任情、纵性有天壤之别。但值得玩味的是,李煜作为艺术家在词史上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并非是出自李煜的有心追求,而完全是他的本性使然,这也是李煜真正的过人之处。
诗歌都比较讲求起承转合,但这首《虞美人》却不讲求这一点。词作前六句三度对比,以“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的无情永恒来对比“往事”“故国”“朱颜”的长逝不返。这种循环往复的渲染到最后达到高潮,词人不顾一切,将自己的全部血泪尽情倾吐宣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整首词从起笔到结句,情感始终是放纵而不加节制的,这对于讲求意境的中国诗歌来说似乎太过直白,但这首词似乎并没有引起诗话家的争议,我想这应该就是吳乔《围炉诗话》中所说的“无理而妙”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虞美人》中的名句,所有教师在解读这首词时,都会对这句话进行赏析。大多数教师都会说这句话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抽象的愁化作有形具体的春水,形象生动,写出了愁多、愁长、绵绵不绝的特点。这样的分析应该是所有比喻的共同特点,对于这句写愁的千古名句分析还不够细致。好的比喻不但词语表层显性意义相通,而且在深层的隐形的暗示的联想的意义也要相切。流动的春水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容易引起经验的回忆:春水汪洋恣肆,滔滔向前,不舍昼夜。用流动的一江春水喻愁,赋予愁动态、力度、深度、广度和长度,表达出情感的腾挪跌宕,不可抑制。作者以春水作比也与前文“又东风”相照应,体现结构圆融之美,加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九个字仄声起句,平声作结,平仄相间,读起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充分体现了音韵之美。后人评价这句话堪称写愁冠军句,此言不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