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我让生活拐了个弯儿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yang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欢久无消息了,于是,各种各样关于他的传说不胫而走,有人说他健康出了问题,有人说他退出了歌坛,还有人说他出国定居。其实,刘欢哪儿也没去,就在北京、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相就是“我停了一阵子,让生活拐了个弯儿。拐弯儿之后,我才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唱歌,而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安宁……”以下是刘欢自己写的一篇感悟———
  忙碌半生,多少情怀在忙碌中迷失
  算起来,我正式入行是从1985年参加首届北京高校英语歌曲比赛夺得冠军开始的。这么多年,我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创作、演出,音乐是我生命中压倒一切的东西。我妻子卢璐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刘欢是,如果你和他说,上帝只能让你保有一样你生命中最心爱的东西,其他的都得舍掉,他一定是先把老婆舍掉;然后呢,咬咬牙,把酒舍掉,再然后,咬咬牙,把女儿舍掉,最后,他就抱着他的琴,净身出户,浪迹天涯去了!”
  确实是这样,我一直觉得,什么都可以失去,只要我还能创作,还能唱歌,就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我的投入和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我的一切都是音乐给的,财富、名誉、地位。作为一个男人该有的我都有了,但也失去了很多。
  这么多年,卢璐的生活重心就是围着这个家、围着我转。而我,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次,电视台的人来采访我。采访结束后,卢璐突然拿起话筒,对那个摄像说:“麻烦你也给我录一段吧,好多年不碰话筒了,还真的挺想呢。”然后,她就拿著个话筒煞有其事地主持了一段节目,摄像给她录了下来,又放给她看,一堆人围在那里看,一边看一边夸她风采不减当年。那时候,我就发现她的眼圈红了,我好像突然就感觉了:我是一个多么自私的丈夫!
  我记得当时我就对她说:“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你在为我服务,你放心吧,等我有一天不那么忙了,一定为你服务,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在后面支持你!”
  异域生活,一场大病让我体验家庭温情
  我在音乐的路上,走了这么多年,忽然就感到有些意兴阑珊了。就在我想停一停的时候,我在美国读书的女儿要面临高考了。中国孩子在美国参加高考,要准备各种申请材料。卢璐英语不好,办这些事很头疼,于是,我就决定去美国替换她,让她回来休息一下,同时我也好乘机弥补一下这些年日渐疏离的父女感情。


  在美国,我的角色只剩下了一个:父亲。每天,早早起来,按照营养食谱给女儿准备早餐,给她准备中午的盒饭,然后开车送她去学校。回来的路上,顺便买买菜、买点水果和生活用品,回来后,就收拾屋子,下午,午睡,醒来后,就上网,查阅美国各大学的信息,将有用的分门别类保存好。再然后,去接女儿放学,回来后做晚饭、吃晚饭,饭后和女儿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一天很充实的就过去了。可是人一闲下来,身体的各种毛病就显现出来了。我发现我的腿出了问题,一开始是酸疼,后来,就连一个简单的跷二郎腿的动作都完成不了了。
  去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生说这主要是我喝酒造成的。似乎搞创作的人都喜欢喝酒,因为灵感在那种半醉半醒的状态下,是最活跃的。我家里就有一个小酒吧,三五好友小聚,或一人独酌,是经常的事情。这个病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病,虽然可以手术,但手术是否能成功,以及术后的效果,却是一个未知数。
  卢璐知道了这事,急得要命,立刻就从北京飞到了美国,女儿也一下子变得懂事起来。手术那天,她们母女俩一直陪着我。女儿说:“爸爸,你别担心,我有预感,你这个手术一定会成功的,相信我,我的预感一向都是很灵的!”妻子说:“我一点都不害怕,手术不成功,你就守着我呗,我给你买个轮椅,天天推着你出去玩儿!”开始我是点紧张的,但听她们这么一说,我就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一如女儿的预感,我的“关节置换”的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我就能拄着拐杖下地了。现在,基本上我已经能健步如飞了,只要不从事剧烈的运动,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经过这场大病,我有了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那些被你奉为人生价值的东西,比如财富、名誉和地位,都帮不上什么忙。真正有用的,反而是那些一直被你忽视的东西:亲情的支撑、家人的陪伴和安慰。在术后康复的那些日子里,我一次次想到了这样一句话:爱是人生所有的意义。
  重新上路,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
  去年12月底,女儿提前半年拿到了她最向往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比她还激动。
  随后,我就和卢璐又回到了北京。但是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首先是我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巨变,以前呢,我是什么事都想掺和,好像这个歌坛缺了我就不行了似的。其实,我在美国这两年,歌坛不一样欣欣向荣新人辈出吗?
  现在我已把健身当成了我的头等大事,只是有选择性地做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比如给电影写写配乐,还有做做音乐剧什么的,这都是我以前没有怎么做过的。演出和当选秀节目的评委,我都拒绝了。因为那些对我来讲,都已是无意义的重复。
  回国之后,我就给自己办了张游泳卡,每周三次,一次45分钟,风雨无阻。即便是去外地出差,我也要事先打听好入住的酒店有没有游泳池。这样坚持的效果令人吃惊,我的体重最高时达87公斤,现在只有70公斤了,好多年的脂肪肝也不治而愈。最重要的是每天精神都很好,头脑清醒,不像以前,不管睡多少觉,还是觉得提不起精神来。还有是每周雷打不动要去看父母一趟。以前我觉得让父母生活得衣食无忧就是孝敬了,其实父母根本就不在意吃什么穿什么,他们最想要的其实是儿女的陪伴。
  对卢璐,我也是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说:“你去做,我给你当后勤。”她现在经常会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跳跳舞什么的,她每次去,都是我开车接送。她们跳舞的时候,我就给她们看衣物、端茶递水,拿本书在外头等。她的那些朋友还经常拿我开玩笑说:“哟呵,大歌星当跟班啊,我们这面子也太大了吧。”她们这样说,我听了还挺高兴。真的,现在我是特别喜欢做一个普通人的感觉:普通的儿子、普通的父亲、普通的丈夫。
  据《名人家事情事》
其他文献
对于“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句,如今的人会说这正是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好清闲,好炫富。事实真是这个样子吗?当然不是,再看这句的前一句“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便知,此老有钱吗?当然有,因为他有买一万本书的钱。此老没钱吗?或许吧,因为他只有茅舍数间,钱都买书了,自然无力再添豪宅。若论炫这一万本书,当然也算是另一种炫富———对书的富有。  这两天还真关注了两件跟读书有关的事情。  其一,
期刊
单位的前院里,有一棵且仅有一棵瘦高瘦高的老槐树,或许是太高了,或许是太老了———初春时节,院外的大杨树吐出了新绿,矮灌木绽出了鲜花,可这棵老槐树,比起已经满绿的同类,依旧是枯枝干杈,让人疑惑它是不是已经“死”了。  春天的風,有时可不像周杰伦唱的“河边的风吹着头发飘动”那么简单,反倒有点“塞外风沙犹自寒”的肆虐。大风带起风沙摇打着老槐树,发出嘎巴嘎巴的声响,有时甚至会撅折一些干枝,噼里啪啦地从高处
期刊
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船返回舱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5月1 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项目负责人张柏楠。  “落点精度达到10.8环”  在轨飞行时,新飞船试验船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3D打
期刊
说起掐丝珐琅画,2000年出生的兰州姑娘李婕便打开了话匣子:“最初被珐琅画吸引,纯粹是因为它看上去特别漂亮,但真正学习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要得到父亲的认可更是不容易。”  李婕口中严厉的父亲正是掐丝珐琅画甘肃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李海明。5月中旬,李海明珐琅艺术馆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落成揭牌,这是兰州市首个以掐丝珐琅命名的专题艺术馆,让金城市民近距离领略非遗传统工艺的魅力。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邻居张阿姨看书看到精彩处总是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我想这才叫读书。我年少时经常出入她家,某一天听她念《基督山恩仇录》的一段,把我定在那儿。  有人只要拿起书就犯困,我也有过这种情况。那是讓人犯困的书,而我喜欢的书一看就停不下来,越看越精神。《基督山恩仇录》就是这样的书。我从张阿姨家借到这本书,因为要急着还,便昼夜赶读,废寝忘餐。  有句老话说,书和老婆概不外借。我在经济独立之前所看的书大部分都是借阅
期刊
《风筝》之后近三年,柳云龙终于携新作《胜算》回归大众视野。“谍战”+“柳云龙”就像一个公式一样,成为了一种品质保障。相继推出《暗算》、《告密者》、《传奇之王》、《风筝》等谍战佳作,《暗算》和《风筝》更是铸就了国产谍战剧的里程碑,以“开拓者”的姿态不断挖掘着谍战题材的广度与深度。在娱乐圈,观众很难找到与柳云龙相似的“人设”,专耕某一题材、好几年才露面一次、综艺里极少拥有姓名,但无论何时一有新作品播出
期刊
一幅花鸟画活灵活现呈现在绣绷上……5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智网格的非遗传承人姜幸民正在绣制一幅彩锦绣作品,吸引了大伙儿的目光。今年60岁的姜幸民是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四十年来默默守望着被专家誉为“传统与现代成功结合”的彩锦绣艺术。  “这幅菊花作品,你可别看它尺寸不大,这可是荣获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二等奖的作品,”姜幸民介绍说,短短两天决赛阶段从设计、勾勒、到刺绣,一
期刊
叶永烈  浙江温州人,生于1940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作家。11岁起发表作品,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期刊
今年春天,纪念澳门回归的32集年代剧《澳门人家》,继2019年11月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又相继在多家地方卫视热播,创下收视新高。江珊在剧中扮演的女主角“宋曼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江珊的成名之路颇为坎坷,可以说是浸透着泪水。她的情感生活也很沧桑,与男星高曙光离婚至今已17年,对方早已再婚生子,而她却依然是单身……  年轻任性,很草率地就从人艺辞了职  江珊,1967年出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