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物科学教育;学习方式转变;个案研究;
摘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习惯,其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转变学习方式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生物课程的根本目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进行个人决策所必须掌握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要求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忽视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负担很重。这样既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要认真研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或称为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偏爱的方式。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就叫他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将对其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有差异。故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分析和引导。
1、视觉认知偏好
高二4班学生 谢欣雨 这位同学对生物颇感兴趣,但是始终得不到要领。辅导老师 在课堂辅导中发现她的问题。第一次,询问光合作用问题时无法阐述问题的实质,拘泥于表象。经过辅导后,指导其重新阅读课本基础概念。在她能够回答上光合作用全过程后再次出题询问她。这次发现她审题不明,似乎无法将课本知识与题干所给内容联系上。经过组中成员集体讨论,认为她可能无法正确形成逻辑知识网络。于是采取画图解析的方式重新讲解光合作用,并鼓励她自己将图解画出,最终形成知识网络顺利解决问题。在后来的学习中,鼓励该生运用图表网络构建知识体系,该生表达能力较强,但欠缺理论知识,在解决探究性实验题中问题很多。在运用图表法学习后深受启发,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情感体验,现在这种类型的题已经成为她的强项。
分析:奈欣斯把学习方式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式这三类。感觉定向是指学习者主要依赖于视觉、听觉或与环境的触觉来学习。女生的学习方式多偏向感觉定向,处理逻辑问题的能力偏弱,对书本知识停留在一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力较差。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这样的学生,鼓励其做笔记,利用形象思维能力来连接多个知识网络。通常这样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表达能力也好,苦于没有专业理论知识来丰富其表达,语言显得模糊答不到要点上。经过这样的锻炼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价值观偏差引起的学习方式功利化
高三6 班学生 熊艳鹏 这位同学成绩中上,数学物理成绩优秀,化学、生物则欠佳。高三复习中,班主任发现他的偏科现象,开始关注他的问题。该生反应快速,逻辑思维能力强,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他的问题,直到一次家访时才知道。这位同学家长有很严重的重理轻文思想,认为不需要用公式的学科都是文科,学了也没什么用,不能用来挣钱换饭吃。该生受家庭影响,认为语文,英语,生物等学科都是靠文字的,考前背背就好。这样的思想让他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而不自知。经过班主任的细心教育,帮助他重新认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调整态度后,生物成绩有所上升。但是因为前几年的基础问题,仍有较大差距。现在这个学生正在积极的补习高一和高二的部分知识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家庭影响的很大因素在,和他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也有很大的关联。事实上学习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正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关注的问题。如果背了能高分他们就背,如果抄袭能高分他们就抄袭。事实上,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习方式都无法立竿见影的有成效,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方式有问题。学生无法认清这些问题,以社会功利心或成绩的高低来选择学习的科目或方式就会与素质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驰。教师通过心理正确引导来帮助他们回到正轨上来。
3、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的二类学生
高一3班学生 陈文龙和梁智豪 这2个同学对待学习的方式可以说截然不同,是教师在做志愿者帮助学生时发现的有趣现象。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上有良性的竞争关系。其中陈文龙在学习中感觉思维跳跃,对待问题时问一个问题当老师回答后很快就想到其他衍生的,与题目无关的子问题上去了。辅导他时需要花大量精力不被他的问题引导走了。比如说,细胞膜的结构中,他会问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结构,回答之后立刻问亲水端的化学成分与疏水端有何不同,回答之后,就开始问疏水的部分在化学中是否稳定等等。让人无法关注到实际问题上。在课堂也是如此,思维发散,但是并不喜欢就一个问题深入分析。只要知道一点点皮毛就很满足了。他的成绩故此停留在中等,很少有突破。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试着引导他注重逻辑的顺序,对每一个问题深入的分析。但是并不打击他的发散思维。对于他的“奇思妙想”我们采取鼓励的态度,但是每一个“奇思妙想”我们都陪着他督促他去查资料,实验室做验证等。很快,他就明白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深究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做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他在对待各个学科上都有了正确的态度。梁智豪同学则是一个对问题的把握很深入的学生,每次都只看一个问题,并且深入的,按照逻辑思维的顺序来进行学习。不过,这位同学也存在着问题。他的学习过程是慢热的过程,不会把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起来。这使得综合题他就做不好。后来我们发现,他到了期末的时候成绩就会提升,期中则较差。这也让我们思考很久。后来我们发现,他对知识的概括和联系往往要到学习过程的结束才开始形成。这使得他学习的时间比别的同学多的多。为此,我们指导他每学习一小段就在这个小范围内做一次概括和小结,并将这个过程逐次重复,直到学期末来做一个大的总结和联系。通过这些努力他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分析: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是整体性策略的,即一步一步的提出假设,每次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排列组合这些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类似于小说家或新闻记者常用的方式。有些学生则是系列性策略,做事对问题一般会十分注重各个子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按照顺序一步步前进,随意直到学习过程快结束时,才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看法。对于这2种学习方式我们都需要加以引导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各自的学习方式。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是客观事实,是学生在儿童、少年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教育不是试图改变学生的某种学习方式,而是在现有的学习方式基础上对学生提供帮助,以促进其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对信息的接受、编码和加工的过程,是按照先前经验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的,因而统一的、千篇一律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应该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和改变。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以宽松的,和谐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大筠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1999
2. 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2002
3. 陈琦,刘儒德。《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摘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习惯,其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转变学习方式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生物课程的根本目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进行个人决策所必须掌握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要求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忽视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负担很重。这样既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要认真研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或称为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偏爱的方式。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就叫他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将对其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有差异。故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分析和引导。
1、视觉认知偏好
高二4班学生 谢欣雨 这位同学对生物颇感兴趣,但是始终得不到要领。辅导老师 在课堂辅导中发现她的问题。第一次,询问光合作用问题时无法阐述问题的实质,拘泥于表象。经过辅导后,指导其重新阅读课本基础概念。在她能够回答上光合作用全过程后再次出题询问她。这次发现她审题不明,似乎无法将课本知识与题干所给内容联系上。经过组中成员集体讨论,认为她可能无法正确形成逻辑知识网络。于是采取画图解析的方式重新讲解光合作用,并鼓励她自己将图解画出,最终形成知识网络顺利解决问题。在后来的学习中,鼓励该生运用图表网络构建知识体系,该生表达能力较强,但欠缺理论知识,在解决探究性实验题中问题很多。在运用图表法学习后深受启发,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情感体验,现在这种类型的题已经成为她的强项。
分析:奈欣斯把学习方式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式这三类。感觉定向是指学习者主要依赖于视觉、听觉或与环境的触觉来学习。女生的学习方式多偏向感觉定向,处理逻辑问题的能力偏弱,对书本知识停留在一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力较差。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这样的学生,鼓励其做笔记,利用形象思维能力来连接多个知识网络。通常这样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表达能力也好,苦于没有专业理论知识来丰富其表达,语言显得模糊答不到要点上。经过这样的锻炼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价值观偏差引起的学习方式功利化
高三6 班学生 熊艳鹏 这位同学成绩中上,数学物理成绩优秀,化学、生物则欠佳。高三复习中,班主任发现他的偏科现象,开始关注他的问题。该生反应快速,逻辑思维能力强,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他的问题,直到一次家访时才知道。这位同学家长有很严重的重理轻文思想,认为不需要用公式的学科都是文科,学了也没什么用,不能用来挣钱换饭吃。该生受家庭影响,认为语文,英语,生物等学科都是靠文字的,考前背背就好。这样的思想让他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而不自知。经过班主任的细心教育,帮助他重新认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调整态度后,生物成绩有所上升。但是因为前几年的基础问题,仍有较大差距。现在这个学生正在积极的补习高一和高二的部分知识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家庭影响的很大因素在,和他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也有很大的关联。事实上学习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正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关注的问题。如果背了能高分他们就背,如果抄袭能高分他们就抄袭。事实上,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习方式都无法立竿见影的有成效,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方式有问题。学生无法认清这些问题,以社会功利心或成绩的高低来选择学习的科目或方式就会与素质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驰。教师通过心理正确引导来帮助他们回到正轨上来。
3、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的二类学生
高一3班学生 陈文龙和梁智豪 这2个同学对待学习的方式可以说截然不同,是教师在做志愿者帮助学生时发现的有趣现象。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上有良性的竞争关系。其中陈文龙在学习中感觉思维跳跃,对待问题时问一个问题当老师回答后很快就想到其他衍生的,与题目无关的子问题上去了。辅导他时需要花大量精力不被他的问题引导走了。比如说,细胞膜的结构中,他会问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结构,回答之后立刻问亲水端的化学成分与疏水端有何不同,回答之后,就开始问疏水的部分在化学中是否稳定等等。让人无法关注到实际问题上。在课堂也是如此,思维发散,但是并不喜欢就一个问题深入分析。只要知道一点点皮毛就很满足了。他的成绩故此停留在中等,很少有突破。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试着引导他注重逻辑的顺序,对每一个问题深入的分析。但是并不打击他的发散思维。对于他的“奇思妙想”我们采取鼓励的态度,但是每一个“奇思妙想”我们都陪着他督促他去查资料,实验室做验证等。很快,他就明白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深究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做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他在对待各个学科上都有了正确的态度。梁智豪同学则是一个对问题的把握很深入的学生,每次都只看一个问题,并且深入的,按照逻辑思维的顺序来进行学习。不过,这位同学也存在着问题。他的学习过程是慢热的过程,不会把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起来。这使得综合题他就做不好。后来我们发现,他到了期末的时候成绩就会提升,期中则较差。这也让我们思考很久。后来我们发现,他对知识的概括和联系往往要到学习过程的结束才开始形成。这使得他学习的时间比别的同学多的多。为此,我们指导他每学习一小段就在这个小范围内做一次概括和小结,并将这个过程逐次重复,直到学期末来做一个大的总结和联系。通过这些努力他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分析: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是整体性策略的,即一步一步的提出假设,每次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排列组合这些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类似于小说家或新闻记者常用的方式。有些学生则是系列性策略,做事对问题一般会十分注重各个子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按照顺序一步步前进,随意直到学习过程快结束时,才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看法。对于这2种学习方式我们都需要加以引导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各自的学习方式。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是客观事实,是学生在儿童、少年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教育不是试图改变学生的某种学习方式,而是在现有的学习方式基础上对学生提供帮助,以促进其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对信息的接受、编码和加工的过程,是按照先前经验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的,因而统一的、千篇一律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应该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和改变。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以宽松的,和谐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大筠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1999
2. 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2002
3. 陈琦,刘儒德。《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