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中国美术电影的发源地和重镇。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万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摄了《铁扇公主》等最早的一批中国动画片。1949年后,随着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专业单位的相继建立,一大批著名美术家、电影家、文学家先后参与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中。中国美术电影以上海为重要基地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关于美术电影的“中国学派”甚至“中国动画学派”的提法和探讨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对于这些概念能否成立、如何进行学术梳理并建立相应的学术体系等问题,近日一批新老“美影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学术探讨,本文特别选录部分发言,期待藉此引起美术界、电影界的进一步关注、思考与争鸣。
顾子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中国动画学派”这个提法。1988年,我赴日本动画公司学习工作,日本同行对中国动画的评价是:中国是艺术动画,日本是商业动画。只听老外谈到过“中国动画”,但没有听他们提过“中国动画学派”这个名词。几十年来,业内对于“中国动画学派”的提法一直存有不同观点,还有“中国学派、新中国动画学派”等不同提法和观点。
钱运达:我不太赞成“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提法,如改为“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似乎更为恰当。根据《辞海》的解释,“学派”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我们不是研究“动画学”这门学问的理论,而是探讨动画创作实践中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对中国动画特性的一点看法。首先,动画是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早在上个世纪初,1954年,美影厂的老厂长特伟先生在导演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时就鲜明地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制片方针。其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展开过一场关于美术片“特性”的大讨论,历时数月之久,当时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如“高度假定性的艺术”“高度夸张的艺术”“想入非非的艺术”等等,多数同志比较认同谢天傲同志概括的三个字:“奇、趣、美”。再者,要倡导标新立异,不仅是“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异”,而且是鼓励在创作中发挥独创性,美影厂创作人员一贯主张“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这才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常光希:“中国动画学派”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面对今天的市场经济和数字时代而言,它的创作模式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的。“中国动画学派”在形成之初,似乎没有“学派”定义上的学术特征,但从它的历史沿革来看,并不能说明其不具备“学派”的潜质。上世纪五十年代特伟厂长就总结出“敲喜剧形式之门,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原则。几十年中,一大批具有浓郁风格的美术片应运而生,美影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画影片创作体系,这在世界动画艺术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经过几代动画人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理论雏形。历史上各“学派”形成的规律并不一致。有的成立之时就有其深厚的学术基础,有的是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理论而自成体系的,有的甚至是在百年之后才被后人研究挖掘出来的。我认为“中国动画学派”是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从学术层面上的研究广度和理论深度而言,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中国动画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也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参与其中,一起来做好这件事。
周克勤:前一阵辽宁影视艺术师范大学来采访我,我为他们题词“民族动画百年盛,‘中国学派’日益新”。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三个观点:首先,“中国学派”的形成,体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及中国动画60年来在国内外取得的巨大貢献及辉煌历程,其中水墨动画的拍摄成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其次,“中国动画学派”在各种场合已广泛使用,对此或许不必追根寻源,咬文嚼字。再者,在讨论和研究当年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状态时,无需过多讨论“中国学派”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因为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认为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动画的精髓,把我们的民族动画搞得更好、更生动,能有更多的好片子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一味模仿国外、只讲技巧不讲内容、忽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动画学派”就会中断,甚至消失。
凌纾:对于“中国学派”的研究和争论已经有很多年了,其中不免有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大家公认的“中国学派”的核心,是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以及审美方式。于是,不少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部写意水墨动画精品上,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然而,水墨动画并不等于“中国学派”,不能画等号。一些很少被人提及的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等也应该属于中国学派,属于应被重视和研究的对象。除了美影厂外,长影动画片厂以及其他一些动画制作单位,也拍摄过一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所以“中国学派”也不局限于美影厂。近年来,一些动画公司、独立动画人制作的艺术长片,以及多所高校的动画短片创作中所涌现出的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毫无疑问地也应被列为“中国学派”的组成部分。这些新人和新作,充分表明了“中国学派”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不是已经进了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品。正相反,它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还在不断探索、创新、向前发展。总之,这是一个涵盖了全国所有动画人的“大中国学派”。
谈及中国学派的起源,不少人说是特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人误认为苏联作品,从而提出“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开始了“中国学派”的求索,进而特伟1956年导演的《骄傲的将军》被说成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我觉得这样说格局就小了,难道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铁扇公主》不是中国学派吗?甚至,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动画中那些关注民族存亡、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有人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学派一直在追求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所以“中国学派”追求的其实是形式主义。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中国学派”的动画确实从多种美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但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提高和升华。因此,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有意味的形式”,而是从中感受到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跟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金复载:我觉得音乐史上按乐派分类方法,是否可以作为我们这次关于“学派”问题讨论的参考。音乐史上的各种不同的樂派,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组织“音”的方式不一,从小到一个“动机”,大到一部作品,从横向音的进行,到纵向音的组合,都呈现出这个乐派关于音的组织规律。我们可从这些规律中归纳出乐派的手法特点,例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等,这些手法也塑造了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内容”,所以我觉得艺术上讨论学派问题要重点分析艺术手法,光谈内容是不够全面的。
冯毓嵩:我在研究与教学中曾为“中国动画学派”归纳三个特征:一是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二是生活基础的积累与凝炼;三是艺术手法的独创与求新。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中国动画学派”的内涵:一是中国动画紧密依托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之底蕴;二是中国动画紧扣时代脉搏;三是中国动画家始终履行着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不能说美影厂沉寂了,“中国动画学派”也没落了,中国动画市场空前巨大,我们的视野要拓宽至全国和世界。我不主张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得奖与否,动画片的主要受众还是亿万儿童,我们研究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拍出受大家欢迎的动画片,我认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内容构建也应从这里找到新的出路。
范马迪:上海美影厂建厂61年了,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大多拍摄于两个时期,一个是国庆十周年前后,影片有《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另一个时期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摄制的影片有《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九色鹿》《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美术片《大闹天宫》改编自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影片的美术风格和造型设计,都源自著名画家张光宇、张正宇对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风格的借鉴;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的艺术风格则源自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先生;《三个和尚》是以中国民间谚语为素材,请了著名漫画家韩羽作为美术设计;《哪吒闹海》源自中国的古典神话故事,由著名装饰画家张仃先生借鉴“永乐宫壁画”的工笔重彩风格,进行美术设计;《九色鹿》则是一部以敦煌故事和壁画风格为元素的动画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阶段共同的艺术特点:用中国风格,讲述中国故事。
孙总青:关于“中国学派”的提法,应该如何来准确定位,我不太清楚。谈到中国的动画,虽有多种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样式,但无论动画、剪纸、木偶、折纸等,从内容到风格都离不开中国的民族特点,可见走民族化的道路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经验和特色。具有多种艺术风格、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动画学派”。
徐畅:刚才有人提到,有了水墨动画才有了“中国动画学派”。我认为,水墨动画只是中国动画的一部分。因为水墨动画取胜于技术,而中国动画学派不应停留在技术层面。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属于特定时期的产物。有人说“中国动画学派”的特点是讲故事,而我觉得从国际交流来看更重要的是意境表现。在2012广岛国际动画节上,吉林动画学院的一部《老鼠发现了猫》获了奖。闭幕会上,我曾问评委会主席小野耕世先生:“您是否能看懂这部影片的故事?”他说:“这不是你们中国的传统故事吗?”我答:“并不是。”他又把前国际动画协会秘书长尼科·沙乐蒙叫过来,将问题抛给了她,尼科回答:“我不关心影片在讲什么故事,我只要美妙的画面和音乐。”我想就今天的议题,从旁观者的角度谈些看法。我认为艺术是引领,商业是迎合,实验动画可谓是贵族的游戏。在经典的基础上,把老汤里的料捞出来,加上水再熬一遍,能否成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延续?我在国内的不少动画节上,看过一些中国高校学生的作品,虽然在技术上有了不少进步,但在内涵上乏善可陈,成了炫技的空架子。若要续中国动画学派的香火,能否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走民间自发的道路,或靠政府政策资金支持等等。
张颖:2010年,我为完成《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一书,采访过今天与会的不少老师。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很有感触。我原先的学历背景是城市规划专业,机缘巧合于2002年跨界来到动画专业。作为高校教师,完成专著与编写教材是我的本份,我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正本清源,纠正与避免一些以讹传讹的问题。2018年底出版的《中外动画史略》,比2012年的《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在正本清源上又有了一些进步。
顾子易:刚才大家对“中国动画学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表了各自真实的观点,正因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研讨会才有学术价值。今天的会议并非要达成一个共识或决议,大家真实的观点、务实的态度以及人文精神更为重要。相信随着中国动画事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大家会形成一个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顾子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中国动画学派”这个提法。1988年,我赴日本动画公司学习工作,日本同行对中国动画的评价是:中国是艺术动画,日本是商业动画。只听老外谈到过“中国动画”,但没有听他们提过“中国动画学派”这个名词。几十年来,业内对于“中国动画学派”的提法一直存有不同观点,还有“中国学派、新中国动画学派”等不同提法和观点。
钱运达:我不太赞成“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提法,如改为“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似乎更为恰当。根据《辞海》的解释,“学派”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我们不是研究“动画学”这门学问的理论,而是探讨动画创作实践中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对中国动画特性的一点看法。首先,动画是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早在上个世纪初,1954年,美影厂的老厂长特伟先生在导演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时就鲜明地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制片方针。其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展开过一场关于美术片“特性”的大讨论,历时数月之久,当时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如“高度假定性的艺术”“高度夸张的艺术”“想入非非的艺术”等等,多数同志比较认同谢天傲同志概括的三个字:“奇、趣、美”。再者,要倡导标新立异,不仅是“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异”,而且是鼓励在创作中发挥独创性,美影厂创作人员一贯主张“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这才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常光希:“中国动画学派”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面对今天的市场经济和数字时代而言,它的创作模式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的。“中国动画学派”在形成之初,似乎没有“学派”定义上的学术特征,但从它的历史沿革来看,并不能说明其不具备“学派”的潜质。上世纪五十年代特伟厂长就总结出“敲喜剧形式之门,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原则。几十年中,一大批具有浓郁风格的美术片应运而生,美影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画影片创作体系,这在世界动画艺术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经过几代动画人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理论雏形。历史上各“学派”形成的规律并不一致。有的成立之时就有其深厚的学术基础,有的是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理论而自成体系的,有的甚至是在百年之后才被后人研究挖掘出来的。我认为“中国动画学派”是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从学术层面上的研究广度和理论深度而言,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中国动画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也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参与其中,一起来做好这件事。
周克勤:前一阵辽宁影视艺术师范大学来采访我,我为他们题词“民族动画百年盛,‘中国学派’日益新”。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三个观点:首先,“中国学派”的形成,体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及中国动画60年来在国内外取得的巨大貢献及辉煌历程,其中水墨动画的拍摄成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其次,“中国动画学派”在各种场合已广泛使用,对此或许不必追根寻源,咬文嚼字。再者,在讨论和研究当年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状态时,无需过多讨论“中国学派”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因为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认为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动画的精髓,把我们的民族动画搞得更好、更生动,能有更多的好片子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一味模仿国外、只讲技巧不讲内容、忽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动画学派”就会中断,甚至消失。
凌纾:对于“中国学派”的研究和争论已经有很多年了,其中不免有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大家公认的“中国学派”的核心,是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以及审美方式。于是,不少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部写意水墨动画精品上,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然而,水墨动画并不等于“中国学派”,不能画等号。一些很少被人提及的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等也应该属于中国学派,属于应被重视和研究的对象。除了美影厂外,长影动画片厂以及其他一些动画制作单位,也拍摄过一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所以“中国学派”也不局限于美影厂。近年来,一些动画公司、独立动画人制作的艺术长片,以及多所高校的动画短片创作中所涌现出的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毫无疑问地也应被列为“中国学派”的组成部分。这些新人和新作,充分表明了“中国学派”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不是已经进了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品。正相反,它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现在还在不断探索、创新、向前发展。总之,这是一个涵盖了全国所有动画人的“大中国学派”。
谈及中国学派的起源,不少人说是特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人误认为苏联作品,从而提出“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开始了“中国学派”的求索,进而特伟1956年导演的《骄傲的将军》被说成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我觉得这样说格局就小了,难道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铁扇公主》不是中国学派吗?甚至,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动画中那些关注民族存亡、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有人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学派一直在追求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所以“中国学派”追求的其实是形式主义。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中国学派”的动画确实从多种美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但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提高和升华。因此,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有意味的形式”,而是从中感受到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跟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金复载:我觉得音乐史上按乐派分类方法,是否可以作为我们这次关于“学派”问题讨论的参考。音乐史上的各种不同的樂派,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组织“音”的方式不一,从小到一个“动机”,大到一部作品,从横向音的进行,到纵向音的组合,都呈现出这个乐派关于音的组织规律。我们可从这些规律中归纳出乐派的手法特点,例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等,这些手法也塑造了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内容”,所以我觉得艺术上讨论学派问题要重点分析艺术手法,光谈内容是不够全面的。
冯毓嵩:我在研究与教学中曾为“中国动画学派”归纳三个特征:一是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二是生活基础的积累与凝炼;三是艺术手法的独创与求新。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中国动画学派”的内涵:一是中国动画紧密依托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之底蕴;二是中国动画紧扣时代脉搏;三是中国动画家始终履行着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不能说美影厂沉寂了,“中国动画学派”也没落了,中国动画市场空前巨大,我们的视野要拓宽至全国和世界。我不主张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得奖与否,动画片的主要受众还是亿万儿童,我们研究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拍出受大家欢迎的动画片,我认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内容构建也应从这里找到新的出路。
范马迪:上海美影厂建厂61年了,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大多拍摄于两个时期,一个是国庆十周年前后,影片有《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另一个时期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摄制的影片有《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九色鹿》《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美术片《大闹天宫》改编自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影片的美术风格和造型设计,都源自著名画家张光宇、张正宇对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风格的借鉴;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的艺术风格则源自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先生;《三个和尚》是以中国民间谚语为素材,请了著名漫画家韩羽作为美术设计;《哪吒闹海》源自中国的古典神话故事,由著名装饰画家张仃先生借鉴“永乐宫壁画”的工笔重彩风格,进行美术设计;《九色鹿》则是一部以敦煌故事和壁画风格为元素的动画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阶段共同的艺术特点:用中国风格,讲述中国故事。
孙总青:关于“中国学派”的提法,应该如何来准确定位,我不太清楚。谈到中国的动画,虽有多种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样式,但无论动画、剪纸、木偶、折纸等,从内容到风格都离不开中国的民族特点,可见走民族化的道路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经验和特色。具有多种艺术风格、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动画学派”。
徐畅:刚才有人提到,有了水墨动画才有了“中国动画学派”。我认为,水墨动画只是中国动画的一部分。因为水墨动画取胜于技术,而中国动画学派不应停留在技术层面。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属于特定时期的产物。有人说“中国动画学派”的特点是讲故事,而我觉得从国际交流来看更重要的是意境表现。在2012广岛国际动画节上,吉林动画学院的一部《老鼠发现了猫》获了奖。闭幕会上,我曾问评委会主席小野耕世先生:“您是否能看懂这部影片的故事?”他说:“这不是你们中国的传统故事吗?”我答:“并不是。”他又把前国际动画协会秘书长尼科·沙乐蒙叫过来,将问题抛给了她,尼科回答:“我不关心影片在讲什么故事,我只要美妙的画面和音乐。”我想就今天的议题,从旁观者的角度谈些看法。我认为艺术是引领,商业是迎合,实验动画可谓是贵族的游戏。在经典的基础上,把老汤里的料捞出来,加上水再熬一遍,能否成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延续?我在国内的不少动画节上,看过一些中国高校学生的作品,虽然在技术上有了不少进步,但在内涵上乏善可陈,成了炫技的空架子。若要续中国动画学派的香火,能否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走民间自发的道路,或靠政府政策资金支持等等。
张颖:2010年,我为完成《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一书,采访过今天与会的不少老师。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很有感触。我原先的学历背景是城市规划专业,机缘巧合于2002年跨界来到动画专业。作为高校教师,完成专著与编写教材是我的本份,我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正本清源,纠正与避免一些以讹传讹的问题。2018年底出版的《中外动画史略》,比2012年的《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在正本清源上又有了一些进步。
顾子易:刚才大家对“中国动画学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表了各自真实的观点,正因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研讨会才有学术价值。今天的会议并非要达成一个共识或决议,大家真实的观点、务实的态度以及人文精神更为重要。相信随着中国动画事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大家会形成一个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