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供电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O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成为发展趋势。电力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提高电力设计的水平,缓解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文章主要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技术
引言
智能电网指的是在物力电网的基础上,将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等与现代电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技能环保、兼容性、互动性、自愈性、可靠性等的智能化供电网络,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为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互动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智能电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很多的特点与优势,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兼容、绿色、高效、优质、集成、交互以及协调等。其优越性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的缓解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紧张局面。电力设计处于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促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就成为人们研究与探讨的热点。
1智能电网中电力设计技术的应用
(1)实时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技术是针对电网电量而言,主要由电能、功率因数、功率、频率、相电压、相电流等部分组成,将电压、电流二次信号进行高速A/D 转换,在获得正确一次值的同时,实现对故障电流的监控,然后根据电流电压的向量计算,获得相应的电力参数。智能电网对数据储存、交换以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力设备必须具备对重要参数进行失电保存,关键数据或者状态应该快速上报,并且具备短路故障或者其他故障的快速反应以及处理能力。
(2)能源转换技术。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最多的用于能源转换的能源,我国具有较高水平的并网技术,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光伏发电等运行稳定可靠、范围大的并网技术,国内的能源转换技术和国外的进行比较,我国的能源转换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成熟,相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采用的能源转换技术,主要集中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提高对并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将能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低碳经济能源。
(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的直流输电系统中,依然采用直流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利用控流器实现逆变或者整流的工作状态,一些质量相对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由一些能够关断的电气元件组成,便于提高电流输送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既适合近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又适用于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例如孤立的岛屿供电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远距离输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趋势也在不断的向更大容量、更远输送距离方向发展。
(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将清洁度高的能源输入到电网中的主要技术,该种技术是在通信和电子技术、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能够对交流输电进行灵活控制的技术。由于我国智能电网输变电的电压都非常高,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进一些清洁能源,同时实现能源的隔离,通过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将先进的控制技术与电力设计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对智能电网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控制,显著的提高输送能力,同时降低损耗,促进智能电网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5)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智能电网想要应用该种技术,首先应该创建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估体系,对供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创建两个评估体系,即技术等级和用户经济性,对于建设优质、经济性良好的智能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统一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相关技术、连续调谐波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高电能的质量,并降低使用成本,在智能电网设计和建设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智能电网设计要点
2.1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智能配电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能充分利用具有经济性的、科学的通信技术,以使配电通信网络符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能接入各类业务;保障电力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运行,为电力用户创建良好的信息交互通信条件。智能配电通信网络在设计系统时,要按照物理线路相关性对信息点进行片区划分来;各片区内所采用的总线型分光结构要小于等于八级;交接箱的布置要遵循就近原则;环网线路的设计要能体现其健壮性。在安全防护的设计方面,要分层设计。首先要实行终端认证,利用对接入终端的绑定来提高终端的安全识别。其次是要进行业务隔离,通过进行通信加密、端口隔离以及网关的网段隔离三种方式,避免各终端间的业务干扰;最后利用深度检测识别系统,开展深度检测和防御工作,来保障终端业务的合法性。
2.2远程监控终端设计
监控终端、GPRS 网络和监控中心服务器是构成远程监控系统的三个主要部分。通过 GPRS 无线模块,实现监控终端与GPRS 网络相连接。网络连接成功后,采集到的数据,监控终端根据应用层协议的要求,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给监控中心。
2.3调度支持系统设计
调度支持系统能以图模一体化的形式录入设备参数、用智能化来呈现设备的状态、集预案生成、查询和反演功能于一身,还能有效地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和警示,功能十分强大。因而,在设计调度支持系统界面时,要展示出配网运行信息的可视化,配网潮流用箭头表示,线路潮流所占容量的比例用饼图表示;设置等高线,采用三维图形来进行观察。在设计调度支持系统接口时,为保障智能配电网中调度支持系统的完美运行,应注重硬件接口、软件接口以及数据接口方式的设计。
2.4负荷预估及设计
配电网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满足负荷需要,电网发展的各个环节时刻受到负荷的实际运营情况的影响。负荷的发展情形是配电网设计步骤的依据,每一个馈线的负荷数据,均实时有效地反映着负荷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历史负荷加以分析,得出负荷的规律。开展探讨负荷工作,明确负荷在用电最高峰时段的具体数值以及负荷率,精确预测负荷未来的走势。仿真法和外推法两者具有互补的作用,是配电网设计常使用的两个基本预测方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资源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电力设计上多做努力。电力设计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加强对电力设计的重视与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鹏,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Ⅱ.神州,2012(35).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
[4]娄凌君,李大兴.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工作初探刚.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4).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成为发展趋势。电力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提高电力设计的水平,缓解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文章主要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技术
引言
智能电网指的是在物力电网的基础上,将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等与现代电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技能环保、兼容性、互动性、自愈性、可靠性等的智能化供电网络,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为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互动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智能电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很多的特点与优势,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兼容、绿色、高效、优质、集成、交互以及协调等。其优越性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的缓解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紧张局面。电力设计处于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促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就成为人们研究与探讨的热点。
1智能电网中电力设计技术的应用
(1)实时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技术是针对电网电量而言,主要由电能、功率因数、功率、频率、相电压、相电流等部分组成,将电压、电流二次信号进行高速A/D 转换,在获得正确一次值的同时,实现对故障电流的监控,然后根据电流电压的向量计算,获得相应的电力参数。智能电网对数据储存、交换以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力设备必须具备对重要参数进行失电保存,关键数据或者状态应该快速上报,并且具备短路故障或者其他故障的快速反应以及处理能力。
(2)能源转换技术。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最多的用于能源转换的能源,我国具有较高水平的并网技术,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光伏发电等运行稳定可靠、范围大的并网技术,国内的能源转换技术和国外的进行比较,我国的能源转换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成熟,相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采用的能源转换技术,主要集中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提高对并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将能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低碳经济能源。
(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的直流输电系统中,依然采用直流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利用控流器实现逆变或者整流的工作状态,一些质量相对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由一些能够关断的电气元件组成,便于提高电流输送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既适合近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又适用于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例如孤立的岛屿供电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远距离输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趋势也在不断的向更大容量、更远输送距离方向发展。
(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将清洁度高的能源输入到电网中的主要技术,该种技术是在通信和电子技术、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能够对交流输电进行灵活控制的技术。由于我国智能电网输变电的电压都非常高,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进一些清洁能源,同时实现能源的隔离,通过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将先进的控制技术与电力设计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对智能电网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控制,显著的提高输送能力,同时降低损耗,促进智能电网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5)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智能电网想要应用该种技术,首先应该创建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估体系,对供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创建两个评估体系,即技术等级和用户经济性,对于建设优质、经济性良好的智能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统一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相关技术、连续调谐波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高电能的质量,并降低使用成本,在智能电网设计和建设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智能电网设计要点
2.1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智能配电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能充分利用具有经济性的、科学的通信技术,以使配电通信网络符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能接入各类业务;保障电力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运行,为电力用户创建良好的信息交互通信条件。智能配电通信网络在设计系统时,要按照物理线路相关性对信息点进行片区划分来;各片区内所采用的总线型分光结构要小于等于八级;交接箱的布置要遵循就近原则;环网线路的设计要能体现其健壮性。在安全防护的设计方面,要分层设计。首先要实行终端认证,利用对接入终端的绑定来提高终端的安全识别。其次是要进行业务隔离,通过进行通信加密、端口隔离以及网关的网段隔离三种方式,避免各终端间的业务干扰;最后利用深度检测识别系统,开展深度检测和防御工作,来保障终端业务的合法性。
2.2远程监控终端设计
监控终端、GPRS 网络和监控中心服务器是构成远程监控系统的三个主要部分。通过 GPRS 无线模块,实现监控终端与GPRS 网络相连接。网络连接成功后,采集到的数据,监控终端根据应用层协议的要求,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给监控中心。
2.3调度支持系统设计
调度支持系统能以图模一体化的形式录入设备参数、用智能化来呈现设备的状态、集预案生成、查询和反演功能于一身,还能有效地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和警示,功能十分强大。因而,在设计调度支持系统界面时,要展示出配网运行信息的可视化,配网潮流用箭头表示,线路潮流所占容量的比例用饼图表示;设置等高线,采用三维图形来进行观察。在设计调度支持系统接口时,为保障智能配电网中调度支持系统的完美运行,应注重硬件接口、软件接口以及数据接口方式的设计。
2.4负荷预估及设计
配电网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满足负荷需要,电网发展的各个环节时刻受到负荷的实际运营情况的影响。负荷的发展情形是配电网设计步骤的依据,每一个馈线的负荷数据,均实时有效地反映着负荷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历史负荷加以分析,得出负荷的规律。开展探讨负荷工作,明确负荷在用电最高峰时段的具体数值以及负荷率,精确预测负荷未来的走势。仿真法和外推法两者具有互补的作用,是配电网设计常使用的两个基本预测方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资源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电力设计上多做努力。电力设计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加强对电力设计的重视与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鹏,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Ⅱ.神州,2012(35).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
[4]娄凌君,李大兴.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工作初探刚.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