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新地王接连破土而出:雅戈尔置业以14.76亿元夺得宁波地王,和记黄埔以24.5亿元获得重庆地王,北京北辰和北京城开以92亿元的高价联合拿下长沙中国新地王……
与此同时,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以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开始不惜高价购买土地:6月15日,华润集团表示,预计今年投资100亿购地;8月3日,金地斥资6.85亿在西安购地……
一个个地王产生,一个个数亿数字出现,不仅使房价不断上涨,也使拍地购地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事,而更多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则因“囊中羞涩”而无法染指。房地产业仿佛成为少数派的天下。寡头经济慢慢浮出水面……
《楼市·天津》总经理 张磊
一定阶段内有利优胜劣汰
现阶段,寡头经济在中国房地产业中的发展,还属于初步阶段,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
大型房地产企业重信誉和品牌,有经营运作经验,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对房地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都是有利的。不规范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最直接目的是盈利,忽视整体运营,损害消费者利益。现在,国内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太少,不规范运营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又太多,造成整体上鱼龙混杂,因此,需要寡头出现来优化房地产业,形成良好的氛围。
重庆《蓝筹地产》主编 胡斯然
中国寡头地产是在刀尖上跳舞
全国各地频现“地王”,预示着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越来越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寡头经济必将主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这是在忽略了中低层民众居住权力、政府职能缺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寡头垄断”,是中国房地产出现“最坏市场经济”的前奏。他们为了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必然为高房价推波助澜。
但中国的寡头地产也是在刀尖上跳舞,他们一手高价拿地,一手高价圈钱,很难有人精确计算单个项目的成本和利润。一个国家的最大的基本民生保障被这样的“恶市场”操控,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郑州房地产》主编 孟虎
寡头经济导致房地产市场失衡
在拿地政策、市场走势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纷纷被踢出房产市场,土地供应危机成为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大障碍。控制房产市场走向的指挥棒就落入少数大开发商手中,市场竞争就会有名无实,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影响房价,乃至整个市场的走向。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如果没有中小开发商的参与,整个市场就会失衡,本就混乱的市场秩序将会进一步恶化。高价拿地加大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使他们只能开发高档楼盘,进而拉动房价。在众多购房者中,普通购房者所占大多数,如果房价继续高涨将意味着未来那些中低收入人群将被市场抛弃。
《南京楼市》 总编 王燕
警惕垄断型“楼市过剩”
今天说寡头经济,不由得联想到西方经济史中的寡头垄断时代。西方经济危机中,大量滞销的牛奶被倒进阴沟,成群的猪被赶进密西西比河。经济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市场相对过剩。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企的房价在少数手握大片土地的开发商的操纵下,已逐渐沦为“有钱人的专属”。且不论这批社会财富“二八原则”中的金字塔尖群体能消耗多少套房子,至少作为社会公共消费品的房地产已经踏上了价高者得的歧途。值得深思的是,高需求的泡沫一旦破裂,谁来为过剩的楼市买单?
《山西房地产》总编 田峰
政府应充分履行职能调控市场
在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的前提下,短期的“垄断”能纠正房地产市场小而乱的现象,建立起一些重信誉、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开发商。长期的“寡头”则会操纵市场价格,形成利益集团,与政府政策对抗,造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自从“国六条”出台后,房地产行业就已开始了一个优胜劣汰、产业资源整合的过程。房地产“寡头垄断”正初见雏形。
政府应充分履行自身职能,来抑制房地产业步入寡头时代。从调整土地拍卖竞拍方式入手,加强市场上土地占有比例的调整;加快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平抑房价影响开发商的市场预期;应充分利用调节职能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给所有企业一个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武汉房地产》编辑部主任 张涛
“恶市场”必然出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有“完全垄断市场”这个“最坏的市场经济”诸多的基本特性,而且也有着“寡头垄断市场”一些基本特质,如市场和谋。由于房地产寡头们的市场合谋,在中国其他市场由于竞争激烈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却显得格外“风平浪静”,甚至连装模作样的“价格战”也没有。而且,在房地产的“有效市场”本来就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国不少地方的开发商还在“不约而同”地囤地,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大市场供求不平衡,以降低商品房供应总量,达到房价最高化和利润最大化。
所以,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效果和开发商的暴利目标实现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是“真真实实”的“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的“双重恶性市场”。住房供给由这样的“恶市场”操控,不出问题是偶然的,出大问题则是必然的。
广州《南方房地产》常务副总编 黄毅文
危害显而易见
今年以来,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在土地出让中,地价屡创新高。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土地供应,但每次基本上都成为一小部分大集团的囊中物。这几家大集团敢于出天价拿地,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公司土地储备都很充足,而且前期拿地的成本都比较低,平均下来的土地成本不会很高,金融机构及各类投资者也乐于为大集团提供充足的资金。而中小开发商由于土地储备的缺口、资金压力,及对预期利润的估算,根本无法与大集团较量。小部分大开发商掌握了大量土地资源,赋予了他们在未来的楼市走势中,更多与政府部门及消费者博弈的筹码,可见,寡头经济是对地产业发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长沙房地产》主编 欧昌友
寡头经济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作为一个不擅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房地产业的媒体从业人,我不得不心痛地说:寡头经济对房地产的发展是有利的。
这种“有利”基于一种必然和希望。寡头经济是地产企业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较量必然出现的结果。“粥”掌握在少数精于调味的“僧人”手中,可以让城市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让“粥”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价值。
而由地价上涨所导致的把大众排斥在市场之外的困境,我更乐观地抱有这样一种希望:既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高价土地的收益转嫁到高品质商品房销售环节,就拔一些肥羊能承受的毛,来为瘦羊多建造一些安身立命的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
寡头经济的困局更容易催生政府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以及无法再回避对这些福利性房产的监管力度。
与此同时,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以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开始不惜高价购买土地:6月15日,华润集团表示,预计今年投资100亿购地;8月3日,金地斥资6.85亿在西安购地……
一个个地王产生,一个个数亿数字出现,不仅使房价不断上涨,也使拍地购地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事,而更多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则因“囊中羞涩”而无法染指。房地产业仿佛成为少数派的天下。寡头经济慢慢浮出水面……
《楼市·天津》总经理 张磊
一定阶段内有利优胜劣汰
现阶段,寡头经济在中国房地产业中的发展,还属于初步阶段,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
大型房地产企业重信誉和品牌,有经营运作经验,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对房地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都是有利的。不规范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最直接目的是盈利,忽视整体运营,损害消费者利益。现在,国内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太少,不规范运营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又太多,造成整体上鱼龙混杂,因此,需要寡头出现来优化房地产业,形成良好的氛围。
重庆《蓝筹地产》主编 胡斯然
中国寡头地产是在刀尖上跳舞
全国各地频现“地王”,预示着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越来越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寡头经济必将主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这是在忽略了中低层民众居住权力、政府职能缺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寡头垄断”,是中国房地产出现“最坏市场经济”的前奏。他们为了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必然为高房价推波助澜。
但中国的寡头地产也是在刀尖上跳舞,他们一手高价拿地,一手高价圈钱,很难有人精确计算单个项目的成本和利润。一个国家的最大的基本民生保障被这样的“恶市场”操控,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郑州房地产》主编 孟虎
寡头经济导致房地产市场失衡
在拿地政策、市场走势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纷纷被踢出房产市场,土地供应危机成为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大障碍。控制房产市场走向的指挥棒就落入少数大开发商手中,市场竞争就会有名无实,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影响房价,乃至整个市场的走向。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如果没有中小开发商的参与,整个市场就会失衡,本就混乱的市场秩序将会进一步恶化。高价拿地加大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使他们只能开发高档楼盘,进而拉动房价。在众多购房者中,普通购房者所占大多数,如果房价继续高涨将意味着未来那些中低收入人群将被市场抛弃。
《南京楼市》 总编 王燕
警惕垄断型“楼市过剩”
今天说寡头经济,不由得联想到西方经济史中的寡头垄断时代。西方经济危机中,大量滞销的牛奶被倒进阴沟,成群的猪被赶进密西西比河。经济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市场相对过剩。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企的房价在少数手握大片土地的开发商的操纵下,已逐渐沦为“有钱人的专属”。且不论这批社会财富“二八原则”中的金字塔尖群体能消耗多少套房子,至少作为社会公共消费品的房地产已经踏上了价高者得的歧途。值得深思的是,高需求的泡沫一旦破裂,谁来为过剩的楼市买单?
《山西房地产》总编 田峰
政府应充分履行职能调控市场
在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的前提下,短期的“垄断”能纠正房地产市场小而乱的现象,建立起一些重信誉、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开发商。长期的“寡头”则会操纵市场价格,形成利益集团,与政府政策对抗,造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自从“国六条”出台后,房地产行业就已开始了一个优胜劣汰、产业资源整合的过程。房地产“寡头垄断”正初见雏形。
政府应充分履行自身职能,来抑制房地产业步入寡头时代。从调整土地拍卖竞拍方式入手,加强市场上土地占有比例的调整;加快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平抑房价影响开发商的市场预期;应充分利用调节职能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给所有企业一个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武汉房地产》编辑部主任 张涛
“恶市场”必然出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有“完全垄断市场”这个“最坏的市场经济”诸多的基本特性,而且也有着“寡头垄断市场”一些基本特质,如市场和谋。由于房地产寡头们的市场合谋,在中国其他市场由于竞争激烈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却显得格外“风平浪静”,甚至连装模作样的“价格战”也没有。而且,在房地产的“有效市场”本来就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国不少地方的开发商还在“不约而同”地囤地,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大市场供求不平衡,以降低商品房供应总量,达到房价最高化和利润最大化。
所以,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效果和开发商的暴利目标实现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是“真真实实”的“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的“双重恶性市场”。住房供给由这样的“恶市场”操控,不出问题是偶然的,出大问题则是必然的。
广州《南方房地产》常务副总编 黄毅文
危害显而易见
今年以来,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在土地出让中,地价屡创新高。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土地供应,但每次基本上都成为一小部分大集团的囊中物。这几家大集团敢于出天价拿地,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公司土地储备都很充足,而且前期拿地的成本都比较低,平均下来的土地成本不会很高,金融机构及各类投资者也乐于为大集团提供充足的资金。而中小开发商由于土地储备的缺口、资金压力,及对预期利润的估算,根本无法与大集团较量。小部分大开发商掌握了大量土地资源,赋予了他们在未来的楼市走势中,更多与政府部门及消费者博弈的筹码,可见,寡头经济是对地产业发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长沙房地产》主编 欧昌友
寡头经济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作为一个不擅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房地产业的媒体从业人,我不得不心痛地说:寡头经济对房地产的发展是有利的。
这种“有利”基于一种必然和希望。寡头经济是地产企业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较量必然出现的结果。“粥”掌握在少数精于调味的“僧人”手中,可以让城市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让“粥”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价值。
而由地价上涨所导致的把大众排斥在市场之外的困境,我更乐观地抱有这样一种希望:既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高价土地的收益转嫁到高品质商品房销售环节,就拔一些肥羊能承受的毛,来为瘦羊多建造一些安身立命的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
寡头经济的困局更容易催生政府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以及无法再回避对这些福利性房产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