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肥胖儿童静动态平衡能力特点,为肥胖儿童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腿前跳法与年龄分层抽样法,从合肥市经开区5所小学选取100名8~10岁肥胖儿童及100名正常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每组儿童男、女比例均为1∶1。采用IIM-BAL-100型静态平衡测试仪分别测试闭眼双足和睁眼单足站立状态下受试者各平衡指标的值,采用Balance-check动态平衡测试仪测试睁眼双足站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能力。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肥胖和性别对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静态平衡能力方面,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肥胖儿童静动态平衡能力特点,为肥胖儿童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腿前跳法与年龄分层抽样法,从合肥市经开区5所小学选取100名8~10岁肥胖儿童及100名正常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每组儿童男、女比例均为1∶1。采用IIM-BAL-100型静态平衡测试仪分别测试闭眼双足和睁眼单足站立状态下受试者各平衡指标的值,采用Balance-check动态平衡测试仪测试睁眼双足站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能力。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肥胖和性别对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静态平衡能力方面,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情境体育游戏对4~5岁幼儿粗大动作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在北京某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71名4~5岁幼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6名(进行8周情境体育游戏干预)和对照组35名(常规学习生活)。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3)和“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量表”作为粗大动作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测查工具,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总分(42.63±7.62,43.00±9.16)和社会性发展总分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遭受欺凌的关联及其性别间的差异,为改善青少年遭受欺凌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辽宁省沈阳
目的 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微循环功能和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并对微循环功能与VO2max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湖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70名体育专
目的 探讨青少年饮酒行为与自伤行为的关系,为相关部门预防青少年饮酒与自伤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饮酒行为问卷及自伤行为问卷收集饮酒与自伤信息,对四川省凉山州整群
儿童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其体质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综述对中国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低导致的健康危害、影响因素以及儿童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进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普遍不足、男童比女童体力活动水平高以及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低导致健康隐患增加等问题,建成环境、空气污染、家庭因素以及个体因素是影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相关因素。最后,分析中国儿童体力活动研究存在的局限,并对提高中国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儿童体力活动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儿童青少年身体代谢水平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肌肉因子,于2012年被首次发现并命名,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以参与身体代谢,抑制肥胖的发生,随后又发现Irisin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症状的作用。同时,Irisin对儿童青少年糖脂代谢和骨代谢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存在争议。本研究综述Irisin在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身体代谢方面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儿童青少年身体代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血压偏高现况及其相关性,为有针对性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共1360名7~17岁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测量和血清维生素D检测。结果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为9.71%,不足率为62.57%;血压偏高率为25.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经济状况、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分类、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为评价及管理预防接种查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朝阳区2014—2020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资料,对查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20年,朝阳区共有5886所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覆盖率为100%;累计查验入托入学儿童605675名,查验率100%。朝阳区入托入学儿童平均持证率为99.35%,各年间儿童持证率在99.29%~99.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9.80,P<
当前,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很多高校开始采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法,以改革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课堂心理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进行情感体验,增强大学生实际体验与心理感悟,从而达到情感认知领悟目标,提升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有着极强的适用性,从实施原则、方法和路径等多个方面能够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匹配。学生通过真实的模拟情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分享与交流
目的了解藏族迁移学生营养、视力健康状况与兰州本地学生的差异,为学生营养干预及视力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取样法,于2020年9—12月选取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迁移至兰州新区1所全封闭寄宿制中学2434名学生及兰州市七里河区3所非寄宿制中学的3291名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量及视力检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藏族迁移学生与本地学生营养、视力不良、近视情况的差异。结果藏族迁移男、女生超重(2.8%,5.7%)、肥胖(11.0%,8.3%)比例均低于同性别本地学生(5.6%,8.3%;24.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