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多位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撰文提出“尊重教育”这一理念以来,教育界对现实教育中尊重教育的思考就从未间断。尊重教育思想之所以被人们所关注,是因为它回应了教育本义的要求。教育都需要关注主体、尊重自我,而尊重教育思想正是引导人们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努力构建真正尊重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真教育。如今,在中小学校遵循尊重教育思想,实施尊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实践已成为许多教育管理者的现实追求。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尊重教育的实施状况并不太理想。在此,就制约尊重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此引发教育工作者对尊重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并以此为切入点,改良农村中小学实践尊重教育的境遇。
一、教育现有运行机制的缺憾
仔细审视现有的教育运行机制,我们发现有些要素,对尊重教育在中小学的顺利实施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现就以下三点进行表述。
一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曾经指出,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管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尤其是在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上。虽然在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事实上,在学校内部的管理上,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者还得更多地依附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着被动的管理。比如,人事制度中聘任制的实施,使得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不能进行优胜劣汰,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如,学校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更多是围绕高考升学率来开展,很少顾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再如,由于一些政府受制于地方经济,而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些不利的因素制约着管理者对尊重教育的理解,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尊重教育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二是中小学教育的沟通机制。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过程中的传承I生、有序性与连续性将影响着教育的最终成效。笔者曾在一定的区域内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管理者认为中小学应该相互沟通的只占10.26%,这说明初中与小学的教育沟通是不够通畅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各阶段教育课程安排的不同,中小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所选择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但都需要—个前提,即了解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但现实情况是:小学教育不主动了解中学教育,中学教育对小学教育不满意,很难看到中学与小学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参与、了解。这必然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由于彼此间的不了解,使二者很难相互理解、尊重,这就给尊重教育的实施平添一道障碍;二是二者的“距离”导致教育的脱节,尤其是在思想引领、行为培养上,有阶段性,没有整体性,这势必影响尊重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整体实施。这两个结果势必对教育的运行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受教育者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教育的评价机制。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新课程的改革,都强调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但事实上,教育评价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评价内容过多关注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课程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忽视个体差异;评价重心过多关注结果,淡化过程控制。这种强调诊断I生、终结性的功能,而忽略发展性、形成性功能的绝对性评价,使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很少用关注主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去引领受教育者个性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尊重教育思想在这样的教育评价机制运行下是很难真正得到实施的。
二、学校对教育活动把握的偏向
教育思想可以影响学校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但现在学校某些教育活动的实施,却制约着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的介入,尊重教育思想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目的的引领。教育活动需要教育目的的引领,那么,什么是教育目的呢?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生命。”笔者认为,这里的生命与杜威所说的“生长”有相同的含义。因此,教育应该是为了受教育者的生长、生命而服务。但事实上,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同是不尽如人意的,如有的学校将教育目的归结为对部分“优等生”的教育,有的学校将教育目的视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凡此种种,都忽略了对生命、生长的关注,在这样的教育目的指引下,尊重教育难以实施。
二是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仅教育目的的指向影响着尊重教育的实施,教育方式的选择,同样也制约着尊重教育的实践。在很多学校,还是运用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而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与独立性却很少关注。在这样的情形下,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假想。由此也可说明,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难以渗入尊重教育。
三是教育结果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结果的追求也有所不同,现在的中小学校对教育结果的追求是,更多地指向学生“知识”的快速积累,为备战各种层次的考试做好贮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过多地强调严格要求,强化训练。但人全面、健康的发展是需要空间、时间和自由的,正如肖川博士曾说:“创造力的发展需要闲适与自由作为土壤。自由的心灵才会有快乐,过多的限制只会压抑孩子……没有内在动力支持的学习,只能是摧残。”这种教育结果的追求,使尊重教育很难得以实施。
三、教育者对尊重教育理解的迷失
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尊重教育,教育者是具体的执行者。因此,教育者对尊重的正确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尊重教育的具体实践。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尊重的理解还是有待改进的。
一是对受教育者发展的认识。教育的最高宗旨是“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发展中学生有着主动而自由的权利。虽然许多教育者知道在教育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却很难将学生看成一个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发展性、主体性的完整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受教育者被人为地分成几等,教育者不再认为受教育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个体间的独特性、差异性不再视若正常,对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也不再考虑,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上绝对是教育者“单方打造”。这样的状况,很难使尊重教育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上得到应有体现。 二是对自身发展的把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成了教育活动唯一的目标,这也成了教育者职业的主要目标。同时,很多教育者只是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发展追求则被世人或自己遗忘。一个不注重自身发展的教育者,是不能引领受教育者的发展的。正是这种“自我发展”被忽略、被隐藏,才使得教育者缺乏对自身职业的尊重,对自身身份、地位、形象的尊重,而这种“缺乏”不仅仅使教师的发展举步维艰,也将影响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对尊重教育的考虑、体验与运用。
三是对学校发展的理解。教育者更多的认为,学校的发展在于学校的升学率,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这些都是学校的“门面”,因为好的“门面”可以让人们对其产生敬畏、尊重与向往,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至于“里子”——教育思想的运用、教育方式的选择,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外人也只能“听其说,观其面”而已。所以,更多的教育者为了学校的发展,会更卖力地在“升学率”上下工夫,更多地关注硬件投入。在这种状态下,对于用尊重思想去引领学校发展,用尊重教育思想去实践教育则成了良好的期盼。
四、受教育者对尊重需求实现的淡漠
尊重教育的实施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形成自尊的个性品质,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及追求尊重的精神动力。但在中小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尊重需求的实现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能实现尊重需求。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幼”氛围,使得我们在关爱儿童的同时,也成了他们语言、行动、思想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尊重需求的实现难以达成,因为他们已经被“爱”包围,被“爱”融化,同时他们也没有自主的权利。
二是不会实现尊重需求。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尊重话题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活动中,已经逐步呈现出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个性差异的认同和人格的平等对待。尽管如此,但受教育者对尊重的接受和适应却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有的受教育者因为习惯于被安排、被指导、被引领,他们的主体能动、价值意识已被教育者的种种“照顾”淡化,已被驯化为一个个“装载知识的容器,攫取自然资源的工具”。而有的受教育者则表现出另一种状态:无知无畏,表现出一种极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希望不受任何约束而绝对自由的发展,希望得到别人的绝对尊重,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挫折,否则,就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受教育者的这些表现,成了教育者在实施尊重教育过程中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
以上受教育者尊重需求所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尊重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实施。
五、社会(家长)对教育重心关注的背离
对教育的关注,除了政府与教育系统以外,就是学生家长了,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在家长对教育本质不甚了解的前提下,“读好书本、学好文化、考好试”就成了许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而且考出好成绩是最终的落脚点。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高物质生活的追求、失业率的增长、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对就业的自我偏见和社会偏见,使得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单一化,即考上好学校,分到好专业,找到好单位、好工作。
在教育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单一化的要求,使学校教育陷入困境。为了达到家长的愿望,也为了使学校在社会上享有更好的声誉,教育者就不得不强化对受教育者知识层面的建构,关注考高分,强调升学率,而无从细心于教育思想的引领,更无法用尊重教育思想去激发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这种“自由”的危险性往往是不可控的。当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如家长所期盼——考高分,不能如学校所希望——高升学率,那么,教育就会被社会(家长)所不忍。没有哪一个教师、家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敢拿受教育者的前途和未来生活做赌注,于是,教育随着社会(家长)的意愿前行成了一个不用公开的秘密。在这种形式下,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又变得若隐若现,而尊重教育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搁置一边。
(责任编辑 罗登廉)
一、教育现有运行机制的缺憾
仔细审视现有的教育运行机制,我们发现有些要素,对尊重教育在中小学的顺利实施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现就以下三点进行表述。
一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曾经指出,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管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尤其是在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上。虽然在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事实上,在学校内部的管理上,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者还得更多地依附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着被动的管理。比如,人事制度中聘任制的实施,使得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不能进行优胜劣汰,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如,学校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更多是围绕高考升学率来开展,很少顾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再如,由于一些政府受制于地方经济,而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些不利的因素制约着管理者对尊重教育的理解,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尊重教育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二是中小学教育的沟通机制。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过程中的传承I生、有序性与连续性将影响着教育的最终成效。笔者曾在一定的区域内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管理者认为中小学应该相互沟通的只占10.26%,这说明初中与小学的教育沟通是不够通畅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各阶段教育课程安排的不同,中小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所选择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但都需要—个前提,即了解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但现实情况是:小学教育不主动了解中学教育,中学教育对小学教育不满意,很难看到中学与小学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参与、了解。这必然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由于彼此间的不了解,使二者很难相互理解、尊重,这就给尊重教育的实施平添一道障碍;二是二者的“距离”导致教育的脱节,尤其是在思想引领、行为培养上,有阶段性,没有整体性,这势必影响尊重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整体实施。这两个结果势必对教育的运行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受教育者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教育的评价机制。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新课程的改革,都强调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但事实上,教育评价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评价内容过多关注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课程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忽视个体差异;评价重心过多关注结果,淡化过程控制。这种强调诊断I生、终结性的功能,而忽略发展性、形成性功能的绝对性评价,使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很少用关注主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去引领受教育者个性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尊重教育思想在这样的教育评价机制运行下是很难真正得到实施的。
二、学校对教育活动把握的偏向
教育思想可以影响学校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但现在学校某些教育活动的实施,却制约着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的介入,尊重教育思想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目的的引领。教育活动需要教育目的的引领,那么,什么是教育目的呢?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生命。”笔者认为,这里的生命与杜威所说的“生长”有相同的含义。因此,教育应该是为了受教育者的生长、生命而服务。但事实上,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同是不尽如人意的,如有的学校将教育目的归结为对部分“优等生”的教育,有的学校将教育目的视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凡此种种,都忽略了对生命、生长的关注,在这样的教育目的指引下,尊重教育难以实施。
二是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仅教育目的的指向影响着尊重教育的实施,教育方式的选择,同样也制约着尊重教育的实践。在很多学校,还是运用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而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与独立性却很少关注。在这样的情形下,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假想。由此也可说明,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难以渗入尊重教育。
三是教育结果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结果的追求也有所不同,现在的中小学校对教育结果的追求是,更多地指向学生“知识”的快速积累,为备战各种层次的考试做好贮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过多地强调严格要求,强化训练。但人全面、健康的发展是需要空间、时间和自由的,正如肖川博士曾说:“创造力的发展需要闲适与自由作为土壤。自由的心灵才会有快乐,过多的限制只会压抑孩子……没有内在动力支持的学习,只能是摧残。”这种教育结果的追求,使尊重教育很难得以实施。
三、教育者对尊重教育理解的迷失
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尊重教育,教育者是具体的执行者。因此,教育者对尊重的正确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尊重教育的具体实践。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尊重的理解还是有待改进的。
一是对受教育者发展的认识。教育的最高宗旨是“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发展中学生有着主动而自由的权利。虽然许多教育者知道在教育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却很难将学生看成一个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发展性、主体性的完整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受教育者被人为地分成几等,教育者不再认为受教育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个体间的独特性、差异性不再视若正常,对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也不再考虑,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上绝对是教育者“单方打造”。这样的状况,很难使尊重教育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上得到应有体现。 二是对自身发展的把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成了教育活动唯一的目标,这也成了教育者职业的主要目标。同时,很多教育者只是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发展追求则被世人或自己遗忘。一个不注重自身发展的教育者,是不能引领受教育者的发展的。正是这种“自我发展”被忽略、被隐藏,才使得教育者缺乏对自身职业的尊重,对自身身份、地位、形象的尊重,而这种“缺乏”不仅仅使教师的发展举步维艰,也将影响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对尊重教育的考虑、体验与运用。
三是对学校发展的理解。教育者更多的认为,学校的发展在于学校的升学率,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这些都是学校的“门面”,因为好的“门面”可以让人们对其产生敬畏、尊重与向往,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至于“里子”——教育思想的运用、教育方式的选择,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外人也只能“听其说,观其面”而已。所以,更多的教育者为了学校的发展,会更卖力地在“升学率”上下工夫,更多地关注硬件投入。在这种状态下,对于用尊重思想去引领学校发展,用尊重教育思想去实践教育则成了良好的期盼。
四、受教育者对尊重需求实现的淡漠
尊重教育的实施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形成自尊的个性品质,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及追求尊重的精神动力。但在中小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尊重需求的实现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能实现尊重需求。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幼”氛围,使得我们在关爱儿童的同时,也成了他们语言、行动、思想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尊重需求的实现难以达成,因为他们已经被“爱”包围,被“爱”融化,同时他们也没有自主的权利。
二是不会实现尊重需求。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尊重话题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活动中,已经逐步呈现出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个性差异的认同和人格的平等对待。尽管如此,但受教育者对尊重的接受和适应却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有的受教育者因为习惯于被安排、被指导、被引领,他们的主体能动、价值意识已被教育者的种种“照顾”淡化,已被驯化为一个个“装载知识的容器,攫取自然资源的工具”。而有的受教育者则表现出另一种状态:无知无畏,表现出一种极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希望不受任何约束而绝对自由的发展,希望得到别人的绝对尊重,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挫折,否则,就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受教育者的这些表现,成了教育者在实施尊重教育过程中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
以上受教育者尊重需求所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尊重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实施。
五、社会(家长)对教育重心关注的背离
对教育的关注,除了政府与教育系统以外,就是学生家长了,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在家长对教育本质不甚了解的前提下,“读好书本、学好文化、考好试”就成了许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而且考出好成绩是最终的落脚点。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高物质生活的追求、失业率的增长、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对就业的自我偏见和社会偏见,使得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单一化,即考上好学校,分到好专业,找到好单位、好工作。
在教育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单一化的要求,使学校教育陷入困境。为了达到家长的愿望,也为了使学校在社会上享有更好的声誉,教育者就不得不强化对受教育者知识层面的建构,关注考高分,强调升学率,而无从细心于教育思想的引领,更无法用尊重教育思想去激发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这种“自由”的危险性往往是不可控的。当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如家长所期盼——考高分,不能如学校所希望——高升学率,那么,教育就会被社会(家长)所不忍。没有哪一个教师、家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敢拿受教育者的前途和未来生活做赌注,于是,教育随着社会(家长)的意愿前行成了一个不用公开的秘密。在这种形式下,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又变得若隐若现,而尊重教育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搁置一边。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