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情感教学分析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三维目标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必须将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渗透与体现。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情感教育
  情感是影响一个人做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情感控制不到位,很难将事情做好,还可能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砸。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让学生拥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增强的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构建和谐的情感氛围,夯实情感教学的基础
  情感氛围是影响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因此,好的情感氛围是决定英语教学成败的基础。一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情感交流氛围。例如可以播放轻音乐,进行配乐诵读,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当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出现一些错误时,应该从帮助的角度出发,予以必要的引导和辅导,但是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多多进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激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是在进行英语对话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与生活场面相似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英语交流带来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对话交流,思想感情在沟通中得到升华,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情感交流带来的喜悦。
  二、让学生在激励的情感体验中不断进步
  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自觉地或在教师的督促下加以改正,切忌在公开场合加以训斥,这样会影响师生情感,难以使学生喜欢教师,更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都要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侧重看学生的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和谐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在情境教学中增强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是创设情境教学时,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应把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初中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尽量选用初中生喜欢的。符合初中生口味的生活元素、情感元素、游戏元素等,让初中生在英语情境教学中,愉快地交际,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确保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可以选用一些打电话、商场购物交流、人物相遇交流、上网聊天、乘车交流、做客交流等情境。让初中生在英语交际的情境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英语情境中自觉地学习英语,并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二是应充分利用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如多媒体、卡片、图画、实物、头饰等,把抽象的英语知识形象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把静态的表达动态化,创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尽量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以情激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一是根据初中生的普遍心理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很多初中生对图片、声音、动画片等很感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把图片、声音、图像等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出来。
  二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差异,对待特殊学生采用特殊的兴趣激发方式。如对于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与之多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适时进行鼓励。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一个表示肯定和亲切的动作、一个表示期望的眼神,都能点燃学生内心热爱学习火种。对于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但又爱好表现自我的学生,既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满足心理需要,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兴致勃勃中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对于爱面子的学生而言,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激将法”与“褒奖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学生不服输的犟劲,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保持永不放弃的积极心态。
  三是根据初中生的爱好,进行兴趣迁移。很多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将一些课文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让一些胆子较大,爱讲故事的学生尝试着讲短小的英语故事。如有的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可以让其多接触英语歌曲。有的学生对绘画感兴趣,可以让其多画一些英语交际场景。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改高度重视情感教学作用的发挥,构建和谐的情感氛围,夯实情感教学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以培养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习惯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教师主要不是教给学生一堆死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深入挖掘数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国的
期刊
应试教育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的培养与发展,于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口号,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已经名却要求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初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要重视在平时教学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学生如果切实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对学好数学就比较容易。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数学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数学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科学导学,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
期刊
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战略部署。三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国务院扶贫办4次转发了广东省“双到”工作的做法,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先后五百多次报道广东省“双到”工作的情况。2011年11月,广东省作为东部省区唯一的代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贫困户贫困村基本脱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全省共帮扶34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同声传译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国际会议中。由于同声传译的即时性特点最为突出,译员要迅速地完成原语信息听取、信息短暂存储、意义转换、译语发布等一系列任务。应用“顺句驱动”,就是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翻译原则。  【关键词】顺句驱动 同声传译 技巧 应用  一、引言  同声传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语言交际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
期刊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
期刊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的总目标,是我们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每个教师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现就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发展学生个性等四个方面为着眼点,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表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专业水平又直接决定了
期刊
在上个火热的七月,我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实验室,开始了为期将近半个月的暑期实践。原本以为那将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但在实践快结束之时,才意识到这段时间过的很快,犹如盛夏里的一缕清风,当拂过耳边时就消失了。但我相信这段充实而短暂的体验,定会让我久久回味。  起初之所以参加这次暑期实践。个人的兴趣还是占主导的。我喜欢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我也喜欢与人讨论某一话题
期刊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教师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宝藏”,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认知,有的老师“谈错色变”,有的老师“视而不见”,只看到错误的消极方面。所以面对这么宝贵的财富,我们教师应该利用资源的眼光看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