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的语义语用考察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字母词“N”的语义、语用分析,认为“N”的意义发展很快,可概括为三个标记。除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外,其泛义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N”不仅在修辞上有特殊的作用,在语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功用,填补了和“几”对举的空位。“N”已经发展成汉语词汇的一员。
  关键词:N 语义 语用
  
  “N”的使用并不鲜见,学界已有数篇文章围绕“N”的释义、来源等方面发表了看法。一般认为,“N”是从数学中借用过来的,可以表示不定多量,还能表示程度很深、很高,相当于“很、非常”的意思。郭熙(2006)提出“N”也可以表示任意数,代表的往往是已知常量“百、千”等,如“世界N强”。我们发现,“N”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本文着重从语义、语用角度出发,对“N”的使用情况做进一步的考察,探究其在现代汉语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N的语义分析
  
  (一)数不定的标记
  这里指的是“N”表示任意数或者不定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因为表达上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字或数量,所以以N为标记,为某一数字或数量的象征。如:
  (1)不过等我的资金100%用完了,或者说无锡不再需要我了,我会主动离开无锡,去接受N+1次的挑战。
  (2)今年的11月8日是第7个记者节,也是我第5个结婚周年纪念日。等到了第N个记者节,也就是我第N-2个结婚周年纪念日,想记不住都难。
  2.替换固定语句中人们熟知的数字,把已知变成未知,展现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如:
  (3)日子过得快,又到岁末年关,媒体上评选满天飞,“十大”之类让人眼花缭乱,既如此,也参与一回,选出一个“N宗最”,算作对2006的回顾与告别。
  (4)4月28日,红网的评论《读慈善榜的N声叹息》说道:136位上榜的慈善家,一年捐款不到10个亿,而2000—2004年比尔·盖茨的慈善捐款是100.85亿美元。
  (5)省下了投票过程,省下了点票过程,同时也省下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周折,真是一石N鸟的好结局。
  (6)尽管中国足球历史上遭遇过多次的阴沟翻船及“黑色N分钟”,尽管新加坡队增招了6名雇佣兵后“焕然一新”,但是任何时候任何赛场,中国队也不可能把新加坡队当成我们的对手。
  此时“N”往往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短语中,如“七宗罪”“一声叹息”“一石二鸟”“黑色三分钟”等。在表达过程中,由于事物出现了新的变化,短语中的原有数字已不能准确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于是“N”取而代之,保留了原有短语的意思,同时淡化了数字本身的意义,或者说是N的“代替”虚化了原来短语的概念意义,更多地营造了一种语义氛围。
  (二)多量的标记
  (7)劳动法颁布已经N年了,都应该出“增强版”了!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又有几个是依法办事?
  (8)从网上到现场,光是简历就投了N份。
  (9)张先生说,交钥匙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接到了4家家装公司和两家太阳能公司的N次电话。
  在这些例子中,N后面往往是量词或名量词。此时,N的数字特征进一步淡化,成为强调量多的一种标记,渲染了说话人的某种情绪。又如:
  (10)N百,N千,N些……
  由于“N”的此种意义只强调“多”,近来还出现了和“几”对举的用法。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几”是个模糊词,表示量少,与别的数字组合时所表示的数字意义一般不超过“五”,如“十几”表示的范围从十一到十五之间,“几十”指的是从十到五十之间,而大于十五且小于二十的量,或者介于五十到一百之间的整十位的数,一直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以往的解决方法是用“近……”“超过……”“大几……”等来表达。而现在随着N的大量使用,我们发现人们已经开始利用“N”所具有的多量标记功能来填补与“几”相对应的空位。如:
  (11)两个人前后桌的,离的那么近,居然发了N十来条短信,把未来两天要做的事都商量好了。
  (12)说实话,要在一分钟之内从4条脏裤子中找出一条不太脏的,从7件皱衬衣中找出一件不太皱的,从N十来只臭袜子中找出两只不太臭并且成双的袜子的确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13)他最喜欢的是《等》,香港N十来个人翻唱过,超级经典,在香港特别出名,只是没有打到内陆来。
  (14)尤其是巴黎春天,我几乎每次去法国都要到那买上N十来条丝巾。
  (三)程度深的标记
  类似于“很”的意思,后面多接形容词。如:
  (15)这句欧莱雅的广告词曾经打动过N多女人的心。
  (16)数年来,不少文人骚客平民百姓都憧憬着西湖,留下了N多的诗词佳句。
  (17)最近N少上网了。
  (18)体形过于健壮的人如果N久不吃饭也会瘦下来的,不过很慢。
  除了形容词,“N”表示程度深的时候,其后还可以接少部分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19)N讲道理、N心动、N有礼貌、对日语N感兴趣……
  此外,我们还找到了以下例句:
  (20)真的N搞笑
  真的N准
  今天N不爽
  不N帅的男生
  是否N老帖?
  不难看出,尽管“N”在这里相当于程度副词“很”,可是它在用法上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某一程度副词。
  
  二、N的语用价值
  
  (一)泛义功能
  “N”的泛义指的是它可以代替任意数字或数量,本身没有具体的所指数。也可以把它概括为表达上的模糊性。这种模糊特征为表达提供了便利。在说话的过程中,有的时候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或条件的限制,产生不能确定的数字或数量,也就是模糊的信息,于是人们的表达随之出现了一定障碍。信息的输出与输入变得不那么顺利。“N”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的尴尬情况。
  我们认为,“N”在汉语中的这个特征应该和它在数学中的用法有所关联。在数学表达式中,“N”小写,代表的是任意自然数,所指的数字范围本身就很宽泛,如:
  (21)自然数n,十位数字是4,其个位数字是2,又自然数n各位数字之和是42,且n是42的倍数。试求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自然数n。
  “N”的这种所指泛化由最初数学上的使用已扩展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N部曲”“N忌”“N个门槛”等。其中“N”所指的数字往往不能立即确定,只有联系了上下文才能最终确定N的所指。表面上看,“N”的泛义使表达变得模糊起来,实际上正是这种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使得说话者能够根据客观情况较为得体地传递出信息,而信息接受方则能够凭借交际场合、语言结构以及一般使用习惯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实现了语言的交际目的。
  (二)口语体色彩
  从“N”的语义分析结果看,它可以简单地表达较为复杂的语义,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能给说话者的表达带来随意、活泼的效果。而且从目前收集的语料来看,绝大部分含“N”的例句来源于网络,也有的来源于报刊的娱乐或者体育等版。这些媒介或者版面自身的语言特点就是活泼、新颖,口语色彩浓重。加上“N”的语音较为简洁,这些都使N带上了口语色彩,表达也因此更加生动、夸张,更富有表现力。试比较下面的句子:
  (22)虽然是原路返回,但景色仍是值得再看N遍。
  虽然是原路返回,但景色仍是值得再看很多遍。*
  投诉了N次均无结果。
  投诉了很多次均无结果。*
  政府信息公开有N个理由。
  政府信息公开有多个理由。*
  三组句中,第一组反映的都是说话者对美景欣赏、激动的态度,第二组表达了说话者无奈的心情,第三组表现了说话者要求的合理性。每一组里的两个句子无论句法还是句义都是一样的,但是,每组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带*号的)相比,前者充满了口语中“无厘头”的色彩,渲染、夸张了说话者的主观情绪。而第二句的表达就显得相对客观一些,语气也稳重、平淡多了。
  不过,口语色彩也使“N”的使用降低了表达中所需要的施加于信息接受方的力度。试比较下面两句:
  (23)怎么N久没更新了?
  怎么这么久没更新了?*
  尽管两句表达的都是对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程度的责问,但很明显,第一句责问的力度比第二句要小很多。正因如此,我们在正式而严肃的语境中几乎看不到N的“身影”。
  
  三、结论
  
  任何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N”也不例外。较早“N”多用于数学表达式,用其小写形式表示任意自然数。后来,N逐渐从专业领域进入到我们日常语言的表达中,不分大小写,成为我们用汉语表达时所使用的一个完全由字母构成的词——字母词。
  从收集到的用例来看,字母词“N”的语义比较虚化,标记功能比较突出:在表示数的方面,没有与之对应的一个固定的数的解释;在表示程度方面,也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某一程度副词,只能是“相当于”某词。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成熟的语言都是一方面需要精确、细致的表达过程,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模糊、抽象的表达能力。这是语言交际的需要,也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要求。“N”的这种模糊功用符合了我们表达的要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一般认为,“N”的使用多局限在修辞层面。不过,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作为字母词的“N”随着人们的不断使用也在变化发展着。我们认为,“N”不仅在修辞方面发挥功用,同时它也逐渐具有了一定的语法层面的功用。比如在表示和“几”的对举时,“N”的使用就暂时填补了我们汉语表达中一个的空位。再比如在“一箭N雕”这样的表示数字动态发展的情况时。可以说,“N”的存在不仅在于丰富,更在于完善了汉语的表达系统。字母词N是汉语在自身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是汉语的一个部分。
  目前,“N”在使用过程中既有特殊的修辞作用,也有一定的语法功用。它的发展应该说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值得我们长期研究。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SJB740004)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郭熙.说“N”三题[J].修辞学习,2006,(1).
  [2]胡建刚.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3]李敏.从“N”看汉语里的另一种字母词[J].修辞学习,2006,(2).
  [4]徐时仪.“搞”的释义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4).
  [5]杨丽君.动词“搞”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6]左双菊.“N:的妙用[J].汉语学报,2005,(3).
  (丁存越,南京审计学院对外汉语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歧义现象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精细,其实质是一种形式对应多种内容。本文探讨“N1+V+N2”结构造成的语境歧义及其成因,并就其中的主语“N1”所承担的语义角色展开分析。  关键词:“N1+V+N2” 歧义 策动 语义角色    传统语法学和修辞学早就关注歧义,歧义现象体现出了汉语语法的精细。歧义,又称多义,确切地说,是指分别体现了不同论元结构的不同句式因语法形式完全相同而重合在一起的语法现象。歧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桃”和“peach”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包括语义的重合和空缺)及其成因,认为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构成受到不同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思维、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文化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与该文化诸因素有密切联系的语义。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语言,达到真正掌握、成功交际的目的,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词语的对译,而应该充分
期刊
摘 要:目前语法研究对感叹句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语用方面的研究极少,本文将以由“多么”和“太”为标记的感叹句为对象,主要研究两种感叹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条件。通过对二者在真实语境下的使用状况进行考察,认为以“太”为标记的感叹句主要是说话人情感的主观宣泄,而以“多么”为标记的感叹句则有更多的限制条件,主要特征为对象性和提示性,根据AP的语义不同,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感叹句 “多么”
期刊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了《現代汉语词典》,并与时俱进,进行了多次修订。无庸质疑,这部词典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下面就最新修订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说说释义方面的一点瑕疵,以求释义的科学、规范。  《现代汉语词典》在同一义项中采用并列的词或短语来释义主要有两种情况:  1.采用并列的词语进行释义。
期刊
摘 要:比较而言,汉语动词“吃”的宾语语义类型十分丰富,英语动词“eat”的宾语语义类型则稍微简单一些。“eat”含有破损义,因而能带结果宾语。汉语在句法上重意合的特质使它与重形合的英语相比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性,这是“吃食堂”“吃大碗”类动宾结构生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吃” “eat” 宾语 语义类型 经济性    目前,“吃+N”类动宾结构引起了汉语语法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吃食堂、吃大
期刊
摘 要:在言语交际教学中,我们以动机教学、情境案例教学、考核方式等为策略,采用“课堂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主体、虚拟仿真生活场景设计、言语三要素,试图在虚拟的生活场景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场景当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以满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交际需要为目的,让教学过程成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实训教学 教学主体 场景设计 言语    言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贯穿人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都体现在词汇的词义上。通过分析“国”和“中国”两词词义的变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隐藏其背后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也能看到社会赋予一个词语新义的过程。  关键词:词义 社会 “国” “中国”    我们知道,“国”是“國”的简化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国”字,它的形体与“或”“域”等字都有联系。它的书面语意义经过了多次变化,每次的意义
期刊
摘 要:中国和韩国是邻近的国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韩国曾在很长时期内,以汉语词汇作为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成语作为韩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深深打上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烙印,韩汉成语也因此有了较多的可比性。  关键词:韩语 汉语 成语    韩语的成语,从来源上来看,可分为两类:原生的和从汉语中引进的。  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从文字方面来看,中韩两国有着不
期刊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定义为:只能作状语的词,并且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连接作用,常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见的如:很、总、已经、刚刚、特别、忽然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具有副词语法功能的方言词、古词语、口语词、网络语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和出版物上。如:  (1)[北京]巨便宜!ATI原厂9200SE也打价格战(银河网,2003年9月13日)。  (2)百货零首付忒烦
期刊
摘 要:高密方言中存在着两种比较有特色的重叠式,其中之一是一种特殊的单音节动词重叠构成的“VV的”句式,意思基本相当于普通话中的“V过的”;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其常用形式是形容词重叠后加上“的”字,成为“AA+的”句式。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由这两种特殊的结构构成的句式进行考察。  关键词:VV+的 AA+的 重叠式    高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胶辽官话东潍片。在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