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时而变。本文从社交媒体视角检视、分析和设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应然性架构,通过实证研究予以佐证,主张采用现实与网络结合、多方联动、全过程坚持实用转向与实证支撑,灵活设计“对症下药”的基础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旨在凸显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工作的应然性发展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社交媒体;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应然性架构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40-03
近年来,新的时代背景正在以更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呈现多发性、复杂性、极端性、无逻辑性等发展趋势。因此,调整、落实、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群体之一,他们的心理动态在网络空间的投射不可避免。社交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可能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诱导,触发或者加重他们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和突破口。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不同程度上承袭了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观点。李国建提出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应包括预警对象、指标体系、信息收集、信息评估、危机处理等几个组成部分[1];马建青等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管理,建立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所组成的预警机制,构建了各种类型的危机管理体系[2]。谢丹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应从预警对象档案、心理危机预警评定指标、预警信息渠道、危机预防体系以及危机干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立与完善着手,从而构建快速、有效、准确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并发挥作用[3]。综上,国内相关研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概念或者体系的合理性、完整性、时效性、功能性、实用性等方面提出许多有益参考,但是追求理论完备的思辨色彩相对浓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且多维度的,在完备理论架构的同时,更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生发展实情开展相关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体系构建
本研究梳理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作体系,如图1所示,学生的网络表现和现实表现均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的重要指标。在采取传统网络舆情监控手段的同时,更重视以网络问卷调查、访谈、随机抽查、投射测试等多种方法来进一步核实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数据归集,形成学生心理信息动态化的“大数据平台”,结合学生现实表现,定期筛查、评估、跟进,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在学生心理援助队伍层面,除重视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水平提升之外,更应强调队伍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更加重视心理援助方案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耐受性。此外,此部分核心在于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时效和处理方式,学生心理援助队伍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心理预警层级再次梳理问题,结合学生在现实和网络世界的实际表现,对信息进行综合研判,调用原来的预警层级并据此安排相应的心理援助方案,保证全过程的定期核验、校对。
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在做实、做好传统心理援助措施的基础之上,重视通过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校本实证研究,寻找出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病原体”,如人际关系敏感、社交焦慮、情感纠结等,以此为突破口寻求共性认知材料,形成宣传内容和活动方案,取代传统模式上“灌心灵鸡汤”的网络宣传形式。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渗透,将心理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力求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自己”和“孝道”情感,打实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基础。积极发挥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的作用,协同心理委员、辅导员等多方力量,在线上和线下关爱和引导心理危机学生,力求全过程生活化、人文化、人情化,避免形式化。如果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关爱落实到位,那么评估其心理危机的真实发展状态就会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来佐证此模式的有效性。以两个人数、专业大类、学习和生活氛围相近的二级学院作为测试单位,一个作为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另一个为测试组,采用本文建构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两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1.测试组通过社交媒体构建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控;2.测试组将校本实证研究成果作为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材料,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3.心理危机处置全程凸显人文关怀并注重多方合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本文建构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在新形势下更具效果。
二、社交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一)由发现问题转变为读懂问题;由对号入座转变为集思广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实用转向
当前国内高校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方面均有详细和完备的方案。学生心理危机按照发生时间、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方面划分出了明确的责任人和处置方式。这种“对号入座”式的操作流程,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处置,但实际上,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几个层面在有效处置学生心理危机方面的能力都极其有限,毕竟学生重大心理危机是一种积蓄后爆发的状态,可能具备较大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很难有效把控。
因此,应将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提升要求为及时发现并读懂学生心理危机,这不仅要求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业务水平,更需要整合当前社交媒体资源,为重点学生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信息档案,在校方、学生家长方甚至是专业心理卫生机构等几个方面达成共性认知,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真的读透、读懂,才能为下一步有效干预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心理援助队伍在虽然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但是要有意识地形成合力。尤其对于“前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更加要求心理预警、评估、干预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集思广益,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同时,要保证整套援助方案的流畅自然,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几个环节的衔接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容纳程度,避免学生出现害怕或者抵触心理。
(二)在重视事后处理转变到事前预防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性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不断提高,为了增强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的主动性,心理危机预防或者预警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也成为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的理论导向固然必要,但毕竟不会按照理论架构的“剧情”如期上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可能存在学校方面的原因,而理论导向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容易产生“主客思维”,将学校立于援助方视角,抽离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位性”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推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往往代表着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危机。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研究迫切需要实证回眸。
本文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事前预防需要系统的实证研究支撑,而非以千篇一律的模式铺陈。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对已发生心理危机逐一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共性问题,尤其是校方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式、家庭氛围营造以及亲子互动方面,学生本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内、外环境诱导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高校需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进行“反向填补”式思考、协调和规划,并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预防的工作重点。这样才能“防”得具体、“防”得充实、“防”得有效。
三、结语
本文以社交媒体视角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应然性发展方向,通过实证研究和综合分析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有效性以及问题研究导向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方面的必要性。新的时代背景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将会面临更大、更难的考验。当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思辨多于实证,形式大于内容,明显缺乏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工作的整合性、基础性、实用性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打地基”的艰苦工作。传统意义上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的心理援助技能培訓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全国高校内广泛推广、形成常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也具有明显的“通识”色彩,能否有效触及大学生群体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还有待反思。因此,高校需要结合校园文化底蕴、二级学院特色、学生专业特点、学生地域生活文化、学生年级分布、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发生特点等多种维度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探求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灵活设计“对症下药”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也是今后高校同仁需要重视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国建.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 中国高等医学教,2010(05):11.
[2] 马建青,朱美燕.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07(09):47.
[3] 谢丹.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 高教学刊,2018(01):186.
[4] 陈功兴. 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 高教论坛,2018(03):125.
[5] 赵智勇.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记西北政法大学心理危机预防实践[J]. 知识经济,2018(02):178.
[6] 张鹏程,陈宁. 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类型、机制与干预[J]. 当代青年研究,2018(01):126.
[7] 张明明.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J]. 新闻世界,2013(02):146.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关键词:社交媒体;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应然性架构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40-03
近年来,新的时代背景正在以更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呈现多发性、复杂性、极端性、无逻辑性等发展趋势。因此,调整、落实、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群体之一,他们的心理动态在网络空间的投射不可避免。社交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可能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诱导,触发或者加重他们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和突破口。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不同程度上承袭了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观点。李国建提出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应包括预警对象、指标体系、信息收集、信息评估、危机处理等几个组成部分[1];马建青等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管理,建立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所组成的预警机制,构建了各种类型的危机管理体系[2]。谢丹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应从预警对象档案、心理危机预警评定指标、预警信息渠道、危机预防体系以及危机干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立与完善着手,从而构建快速、有效、准确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并发挥作用[3]。综上,国内相关研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概念或者体系的合理性、完整性、时效性、功能性、实用性等方面提出许多有益参考,但是追求理论完备的思辨色彩相对浓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且多维度的,在完备理论架构的同时,更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生发展实情开展相关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体系构建
本研究梳理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作体系,如图1所示,学生的网络表现和现实表现均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的重要指标。在采取传统网络舆情监控手段的同时,更重视以网络问卷调查、访谈、随机抽查、投射测试等多种方法来进一步核实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数据归集,形成学生心理信息动态化的“大数据平台”,结合学生现实表现,定期筛查、评估、跟进,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在学生心理援助队伍层面,除重视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水平提升之外,更应强调队伍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更加重视心理援助方案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耐受性。此外,此部分核心在于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时效和处理方式,学生心理援助队伍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心理预警层级再次梳理问题,结合学生在现实和网络世界的实际表现,对信息进行综合研判,调用原来的预警层级并据此安排相应的心理援助方案,保证全过程的定期核验、校对。
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在做实、做好传统心理援助措施的基础之上,重视通过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校本实证研究,寻找出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病原体”,如人际关系敏感、社交焦慮、情感纠结等,以此为突破口寻求共性认知材料,形成宣传内容和活动方案,取代传统模式上“灌心灵鸡汤”的网络宣传形式。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渗透,将心理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力求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自己”和“孝道”情感,打实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基础。积极发挥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的作用,协同心理委员、辅导员等多方力量,在线上和线下关爱和引导心理危机学生,力求全过程生活化、人文化、人情化,避免形式化。如果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关爱落实到位,那么评估其心理危机的真实发展状态就会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来佐证此模式的有效性。以两个人数、专业大类、学习和生活氛围相近的二级学院作为测试单位,一个作为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另一个为测试组,采用本文建构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两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1.测试组通过社交媒体构建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控;2.测试组将校本实证研究成果作为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材料,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3.心理危机处置全程凸显人文关怀并注重多方合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本文建构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模式在新形势下更具效果。
二、社交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一)由发现问题转变为读懂问题;由对号入座转变为集思广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实用转向
当前国内高校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方面均有详细和完备的方案。学生心理危机按照发生时间、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方面划分出了明确的责任人和处置方式。这种“对号入座”式的操作流程,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处置,但实际上,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几个层面在有效处置学生心理危机方面的能力都极其有限,毕竟学生重大心理危机是一种积蓄后爆发的状态,可能具备较大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很难有效把控。
因此,应将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提升要求为及时发现并读懂学生心理危机,这不仅要求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业务水平,更需要整合当前社交媒体资源,为重点学生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信息档案,在校方、学生家长方甚至是专业心理卫生机构等几个方面达成共性认知,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真的读透、读懂,才能为下一步有效干预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心理援助队伍在虽然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但是要有意识地形成合力。尤其对于“前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更加要求心理预警、评估、干预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集思广益,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同时,要保证整套援助方案的流畅自然,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几个环节的衔接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容纳程度,避免学生出现害怕或者抵触心理。
(二)在重视事后处理转变到事前预防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性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不断提高,为了增强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的主动性,心理危机预防或者预警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也成为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的理论导向固然必要,但毕竟不会按照理论架构的“剧情”如期上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可能存在学校方面的原因,而理论导向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容易产生“主客思维”,将学校立于援助方视角,抽离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位性”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推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往往代表着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危机。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研究迫切需要实证回眸。
本文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事前预防需要系统的实证研究支撑,而非以千篇一律的模式铺陈。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对已发生心理危机逐一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共性问题,尤其是校方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式、家庭氛围营造以及亲子互动方面,学生本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内、外环境诱导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高校需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进行“反向填补”式思考、协调和规划,并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预防的工作重点。这样才能“防”得具体、“防”得充实、“防”得有效。
三、结语
本文以社交媒体视角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应然性发展方向,通过实证研究和综合分析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有效性以及问题研究导向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方面的必要性。新的时代背景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将会面临更大、更难的考验。当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思辨多于实证,形式大于内容,明显缺乏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工作的整合性、基础性、实用性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打地基”的艰苦工作。传统意义上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的心理援助技能培訓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全国高校内广泛推广、形成常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也具有明显的“通识”色彩,能否有效触及大学生群体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还有待反思。因此,高校需要结合校园文化底蕴、二级学院特色、学生专业特点、学生地域生活文化、学生年级分布、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发生特点等多种维度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探求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灵活设计“对症下药”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也是今后高校同仁需要重视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国建.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 中国高等医学教,2010(05):11.
[2] 马建青,朱美燕.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07(09):47.
[3] 谢丹.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 高教学刊,2018(01):186.
[4] 陈功兴. 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 高教论坛,2018(03):125.
[5] 赵智勇.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记西北政法大学心理危机预防实践[J]. 知识经济,2018(02):178.
[6] 张鹏程,陈宁. 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类型、机制与干预[J]. 当代青年研究,2018(01):126.
[7] 张明明.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J]. 新闻世界,2013(02):146.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