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方式,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初中必修课程。而教学的有效性是判断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衡量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的指标之一。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体育与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起健康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性不高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性措施。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分析
1.师生之间未能建立良好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润滑剂,也是各项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的情感基础。部分体育教师忽视这一方面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这一青春期群体,没有能够较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对学生关心不足,没有充分兼顾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教师未能有效开展因材施教。学生在初中体育训练中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这样的差异既有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也有来自运动感悟理解能力的因素。面对这样的差异,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对教学活动进行同步调整,还是习惯于按照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学生因为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难以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甚至有些目标就是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的。缺乏了与自身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训练目标,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兴趣低下,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模式单调导致兴趣低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有些教师多少年来都是沿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单一训练模式,导致学生体力消耗较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压抑感,降低了体育学习投入度,学习兴趣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4.教学手段落后影响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基本体育器材的使用比较到位,但是并没有能够跟上教学信息化发展步伐,没有能够将多媒体手段其有效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导致体育教学信息量难以快速增加,并且教学生动性、形象性相对不足。
二、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师生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这主要由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所制约。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学生热切的“期待”,并帮助学生建立友爱、互助的群体关系,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和同学间的鼓励,直接对学生产生良性刺激作用。反之,教师的粗暴专制,不信任,同学的嘲笑,会使学生心情压抑,产生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注意适当运用“期待效应”,每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了点滴进步,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并通过用一些词语加以鼓励,如“不错,有进步”、“你真行”、“你很会动脑筋”、“你很认真”等等,有时也可报以微笑或赞许的眼光,加以肯定。同时需经常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同学的优点。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可以发动全班学生报以掌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
2.注重分层开展教学兼顾学生全体。运用分层教学的主要原因,是立足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相关教学目标的评估,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基础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努力实现训练目标。在分层实施体育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里面都是与自己能力基础相近的学生,既便于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时也能够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和成效提高。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兼顾学生整体发展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只有为学生量体定做训练目标和采取相应难度系数的训练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和激发自身潜能。
3.激发运动兴趣,渗透终身体育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一两样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锻炼,才可以促进他们身体锻炼动力产生,这也就可以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人达到身心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置体育游戏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性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体育锻炼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整堂体育课程更加具备趣味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形成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4.借助各种手段促进教学成效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离不开各种资源与因素手段的配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信息化手段作用发挥出来,一方面可以在室内课教学中补充大量训练信息,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如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的起源、体育明星常识以及最新体育赛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拓宽了体育课堂信息量。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疑难动作进行分解示范,要求学生观看动画模拟课件,让学生对于疑难动作的技巧难点具有直观形象的认识,结合室外课的示范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技巧掌握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校本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如结合本地区体育发展传统,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也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对学生进行防身术的传授,以及向学生教学健身操等,让学生增加对体育学习训练的兴趣爱好,由此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老师必须树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注重创新,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以立体化、素质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优质的体育锻炼,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才会是最有效的。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分析
1.师生之间未能建立良好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润滑剂,也是各项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的情感基础。部分体育教师忽视这一方面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这一青春期群体,没有能够较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对学生关心不足,没有充分兼顾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教师未能有效开展因材施教。学生在初中体育训练中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这样的差异既有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也有来自运动感悟理解能力的因素。面对这样的差异,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对教学活动进行同步调整,还是习惯于按照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学生因为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难以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甚至有些目标就是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的。缺乏了与自身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训练目标,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兴趣低下,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模式单调导致兴趣低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有些教师多少年来都是沿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单一训练模式,导致学生体力消耗较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压抑感,降低了体育学习投入度,学习兴趣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4.教学手段落后影响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基本体育器材的使用比较到位,但是并没有能够跟上教学信息化发展步伐,没有能够将多媒体手段其有效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导致体育教学信息量难以快速增加,并且教学生动性、形象性相对不足。
二、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师生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这主要由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所制约。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学生热切的“期待”,并帮助学生建立友爱、互助的群体关系,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和同学间的鼓励,直接对学生产生良性刺激作用。反之,教师的粗暴专制,不信任,同学的嘲笑,会使学生心情压抑,产生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注意适当运用“期待效应”,每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了点滴进步,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并通过用一些词语加以鼓励,如“不错,有进步”、“你真行”、“你很会动脑筋”、“你很认真”等等,有时也可报以微笑或赞许的眼光,加以肯定。同时需经常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同学的优点。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可以发动全班学生报以掌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
2.注重分层开展教学兼顾学生全体。运用分层教学的主要原因,是立足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相关教学目标的评估,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基础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努力实现训练目标。在分层实施体育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里面都是与自己能力基础相近的学生,既便于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时也能够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和成效提高。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兼顾学生整体发展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只有为学生量体定做训练目标和采取相应难度系数的训练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和激发自身潜能。
3.激发运动兴趣,渗透终身体育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一两样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锻炼,才可以促进他们身体锻炼动力产生,这也就可以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人达到身心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置体育游戏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性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体育锻炼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整堂体育课程更加具备趣味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形成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4.借助各种手段促进教学成效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离不开各种资源与因素手段的配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信息化手段作用发挥出来,一方面可以在室内课教学中补充大量训练信息,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如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的起源、体育明星常识以及最新体育赛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拓宽了体育课堂信息量。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疑难动作进行分解示范,要求学生观看动画模拟课件,让学生对于疑难动作的技巧难点具有直观形象的认识,结合室外课的示范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技巧掌握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校本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如结合本地区体育发展传统,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也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对学生进行防身术的传授,以及向学生教学健身操等,让学生增加对体育学习训练的兴趣爱好,由此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老师必须树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注重创新,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以立体化、素质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优质的体育锻炼,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才会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