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核心,是创造的源泉,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思维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启迪和鼓励联想,设计一些化学问题进行想象力训练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引入有机物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在我们的周围你知道哪些物质属于有机物吗,没有有机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有机物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氢键时,激发学生想象——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若外星球也有生命,但没有水,那么哪种物质会相当于水的作用;在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时,可提示学生——你还会发现哪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为正四面体结构,有没有离子的结构也为正四面体结构,有没有哪些物质虽然不是由分子和离子构成但也存在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乙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2,2 –二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由此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又怎样运用此规律有所发现。
加强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或偶尔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做实验。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
1.端正学生的观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观察能力,引发学生联想思维。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实验现象。又如在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二氧化硫漂白实验后,不能只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要启发学生對照氯气漂白的实验装置和现象思考二氧化硫、氯气漂白原理上的区别。再如,学习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性质时,分组实验,每组发放一支盛有一氧化氮和少量水的试管、一条蓝色石蕊试纸。①观察一氧化氮的色态及溶解性;②打开塞子一会儿,观察气体的颜色变化;③振荡试管观察变化。然后提问:②、③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什么性质?怎样证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产物?重复②、③操作,并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上述阶梯式问题、实验、分析、讨论,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完成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再提出问题:如何收集和检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气体?让学生在思考中巩固、应用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2.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同时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包做包讲。当然,仅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带学生到化工厂和污水处理厂参观,并邀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定期给学生布置参观对象和思考的问题,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慢慢被侵蚀?洋县蔡伦墓前的石壁上雕刻的字为什么越来越模糊?该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汉江的水混浊不清而且非常臭?不断向学生提出生活问题,不但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拓展思维空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进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常规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辨别红褐色沉淀的本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怎样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来进行探索。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取知识,还获取了探索方法。又如:喷泉实验改为用盐水收集氯化氢气体,当用大注射器将几滴石蕊溶液注入瓶内后,水自动喷出形成红色的喷泉。学生十分惊奇,水怎么会自动喷出呢?大家分析、讨论了可能的原因。然后另取一瓶接气压计,验证学生的推测。由于学生对喷泉实验原理理解得深刻,他们课后又设计了几种方案。如用无色饮料瓶配上带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塞,收集满氯化氢气体,挤入两滴水后瓶内出现百雾,随后瓶子变瘪,再打开止水夹,形成美丽的喷泉。再如,在做学生实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时,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学生便大胆进行了改进:有的先加水,倾斜试管,再在试管上端放一块电石和一团棉花,塞进单孔塞,缓缓竖立试管;有的用底部略有破损的试管,通过放入或提出水来控制反应的进行,等等。
加强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或偶尔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做实验。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
1.端正学生的观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观察能力,引发学生联想思维。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实验现象。又如在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二氧化硫漂白实验后,不能只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要启发学生對照氯气漂白的实验装置和现象思考二氧化硫、氯气漂白原理上的区别。再如,学习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性质时,分组实验,每组发放一支盛有一氧化氮和少量水的试管、一条蓝色石蕊试纸。①观察一氧化氮的色态及溶解性;②打开塞子一会儿,观察气体的颜色变化;③振荡试管观察变化。然后提问:②、③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什么性质?怎样证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产物?重复②、③操作,并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上述阶梯式问题、实验、分析、讨论,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完成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再提出问题:如何收集和检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气体?让学生在思考中巩固、应用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2.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同时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包做包讲。当然,仅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带学生到化工厂和污水处理厂参观,并邀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定期给学生布置参观对象和思考的问题,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慢慢被侵蚀?洋县蔡伦墓前的石壁上雕刻的字为什么越来越模糊?该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汉江的水混浊不清而且非常臭?不断向学生提出生活问题,不但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拓展思维空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进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常规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辨别红褐色沉淀的本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怎样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来进行探索。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取知识,还获取了探索方法。又如:喷泉实验改为用盐水收集氯化氢气体,当用大注射器将几滴石蕊溶液注入瓶内后,水自动喷出形成红色的喷泉。学生十分惊奇,水怎么会自动喷出呢?大家分析、讨论了可能的原因。然后另取一瓶接气压计,验证学生的推测。由于学生对喷泉实验原理理解得深刻,他们课后又设计了几种方案。如用无色饮料瓶配上带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塞,收集满氯化氢气体,挤入两滴水后瓶内出现百雾,随后瓶子变瘪,再打开止水夹,形成美丽的喷泉。再如,在做学生实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时,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学生便大胆进行了改进:有的先加水,倾斜试管,再在试管上端放一块电石和一团棉花,塞进单孔塞,缓缓竖立试管;有的用底部略有破损的试管,通过放入或提出水来控制反应的进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