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圪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说的玉米圪梁不是种玉米的圪梁,不是一块庄稼地,而是用玉米面做成的一种状如圪梁的好吃的食物。小时候,家里隔三差五就吃一顿玉米圪梁,管饱吃。而在那个忍饥挨饿的年代里,我家能吃上玉米圪梁,多亏了一棵老梨树。用母亲的话说,自从有了那棵老梨树,我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那棵老梨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生产队给我家分的自留树。老梨树每年都结得干稠,哪一年秋天都能摘一千多斤梨。为了储存这些梨,父亲专门在村湾里打了一个梨窨子,地上铺了几块石板,侧旁开了个气眼。梨一层一层整整齐齐码在石板上,像金字塔一样。第一层梨把子统一朝上,第二层开始梨把子统一朝下,位置要恰到好处,不能戳着下面一层的梨皮子。窨子门口用石板一拦,拿谷草把旮旯一填,梨就储存好了。半月二十天以后,打开窨子,就会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扑鼻而来,梨由青色变成了淡黄色,用手一摸,油腻腻的,那是糖分渗出来的缘故。
  生梨吃多了会肚子胀,母亲就把梨煮熟让一家人顶饭吃,让猪羊鸡驴也放开肚子吃。还是吃不完,父亲就担着梨到镇上的集市去卖。集市在黄河边上,河对岸的山西人经常坐船过来赶集。父亲慢慢发现,山西人爱吃梨,为吃梨舍得花钱。从闲聊中,父亲还得知山西人家里玉米多,但是公家不让私自卖,所以,变不成钱。父亲开始惦记人家的玉米,琢磨自家的梨,慢慢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拿梨到山西换玉米去。
  在我的印象中,每年冬天,父亲都要到山西去换两三回玉米。去换玉米的头一天,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把三四百斤梨从梨窨子里拾掇起来,装到纸箱子里打好捆,连同架子车一并转移到离家五六里地的公路边,赶天黑时分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方便第二天上路。第二天凌晨,鸡叫头遍,父母便不约而同起床。母亲不声不响到硷畔上搂一抱柴,生火做饭。风箱吧嗒吧嗒响起,火苗把母亲的脸映得通红。父亲噙着旱烟锅子,在院子里、在空窑里找个蛇皮袋子啊,找个扎口袋的绳子啊,不紧不慢做着最后的准备,偶尔会被旱烟呛得咳嗽两声。在母亲眼里,换玉米是一件大事。那天,母亲会毫不犹豫地从面囤底子上舀两瓢子白面给父亲做面条,还有鸡蛋漏粉臊子。家里来了贵客,也未必有这么好的待遇!一碗面条下肚以后,父亲会毫无顾忌地甚至有点夸张地打两声饱嗝,就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然后,两只阔大的脚板把饥饿踩在脚下,把黑夜甩在背后,迎着曙光,踏上了换玉米的征程。父亲稀里哗啦吃面的时候,我一边咽口水,一边盼着父亲能剩一点。要是真的剩下了,母亲就给我们弟兄几个分了,一人吃一口,要是没剩下,就喝口汤。长大以后,我才懂了母亲的心思,父亲出去换玉米,人生地不熟的,有一顿没一顿,走时吃一顿好的是应该的。更重要的是,那碗面条寄托着母亲无言的希望,母亲多么希望父亲多换一些玉米回来,以解无米下锅的忧愁。
  父亲换一回玉米得五六天时间。遇到饭点时,就用梨换一碗饭吃;天黑了,就用梨抵了住宿费,在老乡家里凑合一夜,典型的哪里黑了哪里歇。几年下来,山西吕梁山区的军渡镇、薛村镇、穆村镇、孟门镇、三交镇、大武镇等地都留下了父亲的足迹。父亲说,那些年头,人年轻,心劲高,八盘山那么陡、那么长的坡,拉上一车子梨,说上去就上去了,十冬腊月天,脱成单衣裳,还出水出得淋淋的,冒气冒得腾腾的。父亲出了多少力,受了多少罪,可想而知。为了不用太挣命,后来,父亲攀了一个伙伴,一块出去换玉米。遇到陡坡,两个人就采取变工的办法,一个拉车,一个推车,上去一车再一车,这样就轻松多了。换玉米是一门生意,生意好不好,全凭运气。没生意了着急,生意太好了也不行,因为人一多,就不好盯摊了,难免会有人占点便宜,甚至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父亲只是象征性地抗议一下,反正是树上结的东西,吃亏便宜,也不太上心。倒是换完玉米回家的路上一点也不敢马虎。一座黄河大桥贯通了秦晋两省,大桥东头的山西军渡设有一道关卡。那个年代,粮食是不能光明正大流通的,一旦在关卡被查住,就麻烦大了。父亲在这个关卡吃过亏,因此也就长了记性,总结出了经验。后来,他总是在深更半夜过关,关卡上连个鬼影子也没有,工作人员都回家呼噜呼噜睡觉去了。提起这些往事,父亲哑然失笑,脸上有几分狡黠,有几分得意。
  父亲换玉米回来,我家那台平时闲置着的石磨便开始转动了。石磨安在一眼没有门窗的空窑掌上。白天父母要忙别的事,磨面只能在晚上进行。我很乐意给父母帮忙,屁颠屁颠地绕着磨道转圈圈。那个时候,村里没电,就点一盏煤油灯,灯光把人的影子拖得老长老长,影影绰绰的,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看着磨缝里流淌出来的玉米面,就好像看到了玉米圪梁,浑身是劲!第二天早上,母亲用温水把玉米面和起,和得不软不硬,然后用两只手掌拍成山圪梁梁的形状,放在一口大铁锅里,旺火蒸熟。出锅的时候,我们弟兄几个像嗷嗷待哺的燕子,在锅台边一字排开,一人端一个碗,眼巴巴地盯着铁锅盖。“刺啦”一声,母亲揭开锅盖,随着热气升腾,金黄色的玉米圪梁呈现在眼前。母亲一脸光彩,很是欣喜,把我们弟兄几个安顿好以后,朝门外大声喊:哎,吃饭了!在院子里干活的父亲,也不应声,只是咳嗽两声,然后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在裤腿上蹭蹭双手。父亲端起碗吃饭时,虽然不言不语,脸上却写满了自豪。
  参加工作以后,我跟朋友说起父亲换玉米的事情,朋友开玩笑说父亲是个投机倒把分子,我理直气壮地反驳说,父亲是个改革家!他虽然不懂什么叫改革,但是,他能把梨变成玉米圪梁!从梨到玉米圪梁的距离,不是从陕西到山西的距离,也不是从秋天到冬天的距离,而是从父亲的左脑到右脑的距离,是从一种思想到另一种思想的距离。在我看来,那个年代虽然很贫穷,但是很温暖,因为父亲是个改革家!
其他文献
读朱自清先生日记,有几处小记录让人会心一笑。譬如喝醉了酒,一向拘谨的朱先生会慷慨陈词,对熟悉的朋友大说英语,这是地道的酒后“胡说”和出“洋相”。事后听别人说起,朱先生非常震惊,也非常羞愧。我们都知道朱先生是个认真严肃的人,酒后失态本不足为奇,发生在他身上却多少有些意外,仿佛做鬼脸,如果是学童倒也罢了,没想到私塾先生也变得调皮捣蛋起来。上世纪30年代初,朱先生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身份,去欧洲做访问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可人。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你真的爱我吗?”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着、听着,我心不在焉了......无需要太多!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
仲秋九月的凌云,乍阴乍晴,乍风乍雨。来到广场时,正下着雨。访客都打着雨伞。绵绵雨中,只见广场上高耸着一尊铜制的孙中山立像。再前行十来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瓦结构建筑,正中拱门上白底衬书的“中山纪念堂”5个黑色碑体大字,劲遒、凝重。凌云为汉、壮、瑶等民族聚居地,多半人口为少数民族。揆诸孙中山先生之生平,先生生前并未踏足凌云,何以在凌云得享此隆祀?在纪念堂内瞻仰,听东道主介绍,得知此为凌云先贤王彭年
有人說:“《小品文选刊》(精华版)情重有如《读者》,味浓堪比《心灵鸡汤》。”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对《小品文选刊》(精华版)而言,一点也不为过。《小品文选刊》(精华版)是我国唯一的以选载小品文的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精选”“荟萃”——精选全国的经典美文,荟萃时代的精品佳作,它集文学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刊,在文学期刊界独领风骚。《小品文选刊》(精华版)
小松鼠的爸爸是个画家,他的画室里散散落落布满各式各样的画稿。推门进去,哇,满眼色彩,墨香扑面。松鼠爸爸的衣角袖口,常常是星星点点,涂了五颜六色,甚至有几次,他的嘴唇都粘了绿绿的蓝蓝的油彩。他还常常去到大山里做什么写生功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是明月西沉,轻叩柴门归;或是万籁俱寂,风雪夜还家。松鼠爸爸却乐此不疲,兴致盎然。他说,总有一天,他要画一幅什么杰作出来,给小松鼠一个大大的惊喜。可是
中国人将“家教”看得很严重,“没有家教”被视为一句辱及先人的骂人话。“养不教,父之过”,也就是说,中国人两代人之间,上一代对下一代不只是“養”,“养其身”,其中也包括“教”。“养”只及肉身,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是一种“不断填塞食物之举”;中国人之“养”是双向的,是“哺”与“反哺”的关系,“养儿防老”,互为私有。“教”的指向性也很明确,就是教其学做人,如何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如何“做个好人”,而对
我以為我会有强大的力量,对抗女儿出生后,带给我的平庸琐碎又忙碌到疲惫不堪的生活。可是世间的事,总是想象是一回事,一旦进入,却发现所有想象中的从容与平静,皆是自我欺骗。那些我在散步时看到的打扮光鲜的一家三口,回到自己的家里,关起门来,会有怎样的生活,我全然不知。而向来自诩喜欢孩子、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就无限嫉妒地抱起亲吻的爱人,他也不知,女儿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他所怀的满腔的热情,却从医院女儿嚎啕大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我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整个生活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这个问题在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投入一分。直到后来离开学校,我才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