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意义深远。它是全面建设农垦小康社会、重塑农垦形象的战略举措,对提高人的文明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发挥重要作用
一、当前农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城镇规划滞后。规划是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总开关。部分农场的城镇规划总体上看,还不尽如人意,主要是:规划意识不强,城镇规划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特别是供电、供水、排水、绿化等专业性详规编制落后;由于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编制不到位,致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操作性强的规划依据,造成一些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建设出现。
2、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普遍农场城镇规模偏小,农场人口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场内工业企业少,商贸流通业规模较小,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制约了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缺少足够的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 由于产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气息淡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挥。
3、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困扰乡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城镇供电、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够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街道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停电停水经常发生,城镇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镇建设规划。在同经济社会发展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协调,城镇功能、规模、空间的布局协调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一是高度重视农场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根据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场部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农业、工业、商业、居住、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各项建设。二是高度重视农场小城镇建筑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既要有现代气息,又要注意农垦特色。职工住宅设计要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注重提高和健全使用功能。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建筑形式要力求有所创新。
2、完善政策配套,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打破垦区城乡分割,降低农民进场门槛,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场城镇转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帮助农民向农场城镇流动。第二,要正确处理入场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解除入场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入场农民一旦在农场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场的积极性就会高涨。第三,建立农场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第四,规范收费行为。入场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场,尽快地安居乐业。
3、不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推进文明小城镇建设。抓好小城镇环境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小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为此,应该把加强小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规范城镇监管队伍。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小城镇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加大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丰富小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三是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小城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牢固的基础。
4、广辟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问题之一。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变一元投资为多元聚资。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利用城镇土地资源为小城镇建设筹集资金。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树立经营集镇理念,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商贸、教育、文体等要素向小城镇聚集,提高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利用率。把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我场的房地产业开发的新路子。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策,将资金专项用于小城镇建设。
5、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小城镇后续发展力。根据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产业优势支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培育壮大乡镇民营经济,优化乡镇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工业小区,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小城镇内各类工业企业原则上都应进入工业小区发展,并享受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各种优惠政策,开设“绿色通道”服务增强工业小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以小区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市场等要素集聚。
6、产业带动,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是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点。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小城镇建设将陷入空心化。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小城镇服务产业。主要发展以商贸、物流、交通等第三产业,发展商贸流通业,按照现代流通发展要求,搞好各种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大力开展边贸活动。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生态、自然景观、人文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
一、当前农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城镇规划滞后。规划是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总开关。部分农场的城镇规划总体上看,还不尽如人意,主要是:规划意识不强,城镇规划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特别是供电、供水、排水、绿化等专业性详规编制落后;由于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编制不到位,致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操作性强的规划依据,造成一些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建设出现。
2、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普遍农场城镇规模偏小,农场人口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场内工业企业少,商贸流通业规模较小,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制约了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缺少足够的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 由于产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气息淡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挥。
3、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困扰乡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城镇供电、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够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街道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停电停水经常发生,城镇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镇建设规划。在同经济社会发展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协调,城镇功能、规模、空间的布局协调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一是高度重视农场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根据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场部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农业、工业、商业、居住、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各项建设。二是高度重视农场小城镇建筑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既要有现代气息,又要注意农垦特色。职工住宅设计要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注重提高和健全使用功能。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建筑形式要力求有所创新。
2、完善政策配套,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打破垦区城乡分割,降低农民进场门槛,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场城镇转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帮助农民向农场城镇流动。第二,要正确处理入场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解除入场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入场农民一旦在农场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场的积极性就会高涨。第三,建立农场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第四,规范收费行为。入场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场,尽快地安居乐业。
3、不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推进文明小城镇建设。抓好小城镇环境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小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为此,应该把加强小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规范城镇监管队伍。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小城镇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加大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丰富小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三是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小城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牢固的基础。
4、广辟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问题之一。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变一元投资为多元聚资。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利用城镇土地资源为小城镇建设筹集资金。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树立经营集镇理念,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商贸、教育、文体等要素向小城镇聚集,提高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利用率。把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我场的房地产业开发的新路子。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策,将资金专项用于小城镇建设。
5、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小城镇后续发展力。根据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产业优势支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培育壮大乡镇民营经济,优化乡镇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工业小区,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小城镇内各类工业企业原则上都应进入工业小区发展,并享受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各种优惠政策,开设“绿色通道”服务增强工业小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以小区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市场等要素集聚。
6、产业带动,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是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点。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小城镇建设将陷入空心化。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小城镇服务产业。主要发展以商贸、物流、交通等第三产业,发展商贸流通业,按照现代流通发展要求,搞好各种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大力开展边贸活动。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生态、自然景观、人文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