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背景下,城里姑娘静秋到西坪村学习编写教材,认识了高干子弟孙建新。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静秋一直很自卑,但爽朗的“老三”孙建新却一直不离不弃地追求静秋,直到静秋毕业、留校。原本苦尽甘来的幸福就要实现,电影却以孙建新不幸得白血病去世打造了一个纯美又凄美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爱情;《诗经》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学校为了响应毛主席“开门办学”的宗旨,纷纷让学生上山下乡忆苦思甜,目的是为创新培养爱国人才。而这种“开门办学”式的改造,或多或少像极了“80后”曾经历过的“减负”等创新式改革。怀抱“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美好社会的心态的静秋,和其他学生一起到农村编写革命教育课本。只是那个年代资金有限,平均分配制使得老师和学生必须住在农民家里。不仅如此,还要帮助贫下中农耕地做饭,不拿他们一针一线。这种“活学活用”“勤俭节约”的风气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弥漫。这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掺杂一丝社会腐化的“杂念”,人民连穿衣打扮都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红卫兵高调宣扬“无产阶级专政”,在学校不放过一个“臭老九”等一系列做法,使得原本敏感自卑的静秋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但这都不能阻止一个“外人”闯入自己的生活。
在村长家里,静秋认识了孙建新——欢欢口中的“三爹”。两个人逐渐接触后,各自的小心事像两颗种子,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在一个美丽的傍晚,他们于小河边遇见。老三手掌之中的奶糖像是一滴雨露,洒在静秋从未得到浇灌的心田之上。等到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老三送给静秋的“为革命省墨水”的钢笔,再到冰糖、山核桃,两个人心中的种子才发芽,终于见到了晴天。所以说爱情的来到是挡不住的。之后建新偷偷跑到城里看静秋,这个种子终于生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了。
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直到老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对静秋的想念,直到静秋听说老三有对象后气得说话都像在吐酸葡萄,他们就这样平淡地“恋爱”了。或许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两个人的自由恋爱有着这样那样不被看好的理由。既然静秋一开始就心知肚明这段感情不可能摆上台面,那导演又是怎样处理这迂回的“地下恋情”的呢?
导演张艺谋是不可能以直白的字幕告诉大家答案的。笔者认为,导演是通过一条河把两个人的感情世界暴露得一览无余。这让人不禁想起诗经中那句脍炙人口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人说,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它没有玫瑰的惊艳妩媚,有的只是遍地的繁芜。因为泛滥,所以不被看好。它像静秋和老三的感情,仿佛三千年前,就有人站在河岸边,默默地看着河岸对面伫立着的姑娘。她像一幅画里走出的女子,穿着是那样的平凡,发型是那样的朴素,但这些都遮挡不住他对她的爱慕。他笑了,明眸皓齿。等到佳人转身,他却哭得像个孩子。因为他知道,这条河太深太可怕,随时都可能夺去自己的性命。他只能站在河边,看着这条表面波澜不惊的河,缅怀着自己苦涩的将要逝去的爱情。
片中有这样一幕,静秋站在岸边,喊着长林让他收好钱。老三听到了,立即跳进水中,跑向静秋,拿钱让静秋买球衣。这时候的老三,有着对自己爱情的打算与向往,他没想过这条河水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哪怕一死,他都希望自己爱的人可以过得好。起码像一个普通人,可以穿“五号”球衣,可以不用为了一分钱加工十个信封而苦恼。但静秋不明白,她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看到建新会羞涩得脸红心跳。这是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但又不可能单单是缠绵迂回。就像那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经历风雨的爱情是不牢靠的,只有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拨开浓雾见月明,两个人才会真正懂得惺惺相惜。
二、“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2]
只是人言可畏,像阮玲玉含恨而终一样。在“文革”的十年中,在那样的年代里,父亲被劳改、母亲被批斗的静秋,不得不始终驻足在河岸边。她不敢逾越过这条河,她怕自己的工作没有着落,更怕母亲因此戴上“臭老九”的帽子再也抬不起头见人。她更像《郑风· 将仲子》中楚楚可怜的郑女。她对暗恋自己的男子说:“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意思大概可理解成静秋对老三说:“建新啊,你来看我在操场打球,看我翻新学校操场和水泥都是可以的,只是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啊。我马上要留校了,家里还要靠我支撑,如果我被处分、劝退,我父母就一辈子都抬不起头见人了。正因为你懂得,所以我们不能公开,一旦公开,我们就不能在一起啦!”
建新懂得,爱慕是一个人的事情,相爱却是一大堆人的事情。所以他选择默默在暗处保护静秋,不让她受一点伤害。因为他希望和静秋一起等待,等待着一大堆人对他们的认可。这样两个人才能在一起,很久很久,包括一年零一个月,也包括静秋的二十五岁。
所以这样一条大河,只能有一艘船摆渡。因此静秋和老三不能彼此到达对方那里永远赖着不走,像极了郑女说“无折我树桑”。我不怕你折断树枝,我也不怕你跳进水里来找我只为了说一句话,我只怕这深深的河水像极了风言风语,而我们只能选择做两株隔岸相望的橡树,无法紧紧相依,无法分担风雷寒潮和霹雳,仿佛永远相离,却又终身相依。
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
导演并没有对老三的感情作过多的铺垫,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像乘客寥寥的末班车,司机打着盹,静秋和老三坐在最后的位置欣赏着灯火阑珊的夜景。仿佛在他们心里,走到郊区也是好的。只要在一起,都是好的。在这样一个饱含着梦想,现实却很贫瘠的年代里,只有两个人默默地相隔相望。像牛郎织女一样,年年岁岁,守着一份承诺过下去。
但老三没有放弃,哪怕行将就木,他依然望着两个人曾经充满“革命情谊”的合照。导演安排静秋没有喊出建新的名字,包括两个人情到浓处也没有。我想,或许建新在静秋的心里是个“矛盾体”吧。他是优秀的,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偶像。他也是一个落难王子,而静秋却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灰姑娘”。她知道不能作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决定,也不会重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她不知道怎么唤“老三”,或许她只是爱慕他。
但孙建新是舍不得静秋的,舍不得,放不下。静秋对他而言,就是雎鸠,是爱情,是值得他等待一辈子的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老三对静秋说:“我可以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也可以等到你二十五岁,也可以等你一辈子。”得不到静秋,只能“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了。
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4]
《诗经》中,写女性的诗歌很多,弃妇诗更是一绝。但这首《卫风·木瓜》绝对写出了男女之间积极向上的一面。就像电影中建新对静秋不计回报的好。你送我一条编织的小金鱼,不要紧,哪怕你只送我一个微笑,我都要倾尽所有为你付出。现在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男女不能平等,恋爱中的两个人必须相互付出,这样才能称之为爱情。其实未必是这样的。看古人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如今很多男人比不了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代表着,如果静秋穿越时空活到三千多年前,在河边对心仪的建新扔一个桃子或李子或杏子,若两情相悦,建新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随身的玉佩扔给她。也好比“文革”时期的建新,给静秋买球衣、买雨靴、买早饭,而静秋只送给他一条自己编织的小金鱼,观众也丝毫看不出建新有什么不满。相反,他还高兴地把它挂在钥匙扣上,很有一股“金鱼在,我在”的豪迈劲头。而这条小金鱼,也是静秋对老三传达出的希望之情吧。她希望能变成这条小金鱼,勇敢地游到河对岸跟他相见。冲破阻挠,再也没有束缚。
五、“一日不见,如三月兮”[5]
当建新与静秋在路上碰到静秋妈妈的那一刻,事情就有了另一番模样。静秋还是年纪轻轻的姑娘,家庭背景为零,只有靠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建新不一样,他有工作,有弟弟,有位高权重马上要官复原职的老爸。所以静秋只能勉强答应母亲暂时不要跟建新来往。建新也诚恳地答应静秋母亲,再也不会在静秋升职的这段时间出现。但爱情不是一句“你不来我不去”就可以结束的。只是老三从此之后真的没有主动出现。静秋在凉亭等他,老三没有出现;在路上等他,依然寻觅不到那个高大的身影。这时的静秋有些慌神了。她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连私下见面都不可以。她没有选择去直接找建新,而是选择等待,颇有一番古代姑娘在城阙守候着自己心仪的男子,等待他来一起私奔的势头。她独自坐在凉亭,穿着小裙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只是这样文静地等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句话套在电影里,就好比坐在凉亭里的静秋自言自语地叹气:“难道我不去找你,你就真的不来看我,哪怕是一眼吗?我是从心底想与你相见的,只是我也害怕流言蜚语会重伤我的前途。如果我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了,那我还有什么资本跟你谈恋爱呢?爱情也不是你侬我侬就可以维持一辈子的。我静秋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我也明白门当户对是什么意思。但你应该来见我的,在我们约会的凉亭等我,在我翻新操场运石头的路上助我一臂之力。”
这是一份焦急但从不显露出来的感情。没有显山露水的吟诗哭泣,只有一潭清澈泉水般的眼神,还有摆渡在河两岸的那条船。
“no news is good news.”其实,导演完全可以在这里结尾,让观众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他们的爱情就停留在这样圆满与纯洁的一刻。不解释,不交待,同样也是一种结局。
但静秋不是准备私奔的古代少女,她要的是一个生命中很重要的男人的一句承诺,然后用时间来证明、实现。只是她像极了站在城阙上的这位少女,满怀着心事与忐忑,希望自己命中注定的男子同她一起生活下去。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清贫日子,都可以有平淡的幸福。
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6]
终于,静秋从长芳口中得知建新得了白血病。她不顾一切后果撒谎欺瞒地去找自己的老三了。他还是那么喜欢笑,那么阳光那么洒脱。只是静秋还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这时候的她已经顾不上什么“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她只怕老三真的不能等她一辈子。 静秋是茫然的,也是坚定的。她茫然老三为什么无缘无故就会得白血病,坚定老三不会欺骗自己。她还要跟他一起回西坪村看山楂树,看它开出的花究竟是什么颜色。只是“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可以大致翻译成“建新你在医院常规检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院,而我的工作也差不多稳定了,我们都熬到这个时候了,你叫我如何不挂念你,如何不去憧憬以后的美好生活呢?你去打仗我还可以接受,你去查体就不好了,万一真的是白血病,谁跟我一起回西坪村看山楂树呢?”
七、“有美一人,清扬婉兮”[7]
老三始终挂念着静秋,就算即将离世,我还要再看你最后一眼,再看我们的合照一眼。那是你在我心里最美丽的日子。是你“宛在水中央”,也是你“清扬婉兮”,一切一切都是美丽的你。徐志摩都说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但你还是要明白,山楂树是骗人的,它开的还是白色的花。就像我们的感情,直到最后,我对你的隐瞒,像是巨大的谎言。但我对你还是很舍不得很喜爱的。
陈绮贞有首歌唱着:“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就像建新对静秋的爱情,就算自己死了,还是会跟着静秋过完一生。他会在不远处望着自己的姑娘。直到她结婚、当母亲,实现很多很多曾经的梦想。
我想,导演之所以决定拍摄这部影片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式的年代里,爱情有时也像快餐一样“便捷”。生活在城市乡村的男男女女为了衣食温饱天天奔波劳累,只为了拿薪水养活自己报答父母。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工作赚钱,我们再也没有时间触碰爱情这个软肋。倘若真的不小心触碰到了,那也要“香车宝马”式的奢华生活。但静秋和老三的爱情不一样,他们是纯洁的,纯洁到让人觉得冗长与乏味,但他们的爱情又是激情的。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年代里,有一个人肯为你承诺一生一世,还有什么能阻挡两个人在一起呢?这也许就是导演的用意所在吧,不管时代怎样进步,人们都需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对待自己纯洁,对待爱人纯洁,对待一切都用一颗感恩以及不计回报的心。那么,静秋和建新这样的恋人还能这样稀少吗?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能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体会到这样年代久远且纯洁无瑕的爱情,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纯洁中的小幸福吧。
注释:
[1] 引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2]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
[3] 引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4] 引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5]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
[6] 引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7]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爱情;《诗经》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学校为了响应毛主席“开门办学”的宗旨,纷纷让学生上山下乡忆苦思甜,目的是为创新培养爱国人才。而这种“开门办学”式的改造,或多或少像极了“80后”曾经历过的“减负”等创新式改革。怀抱“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美好社会的心态的静秋,和其他学生一起到农村编写革命教育课本。只是那个年代资金有限,平均分配制使得老师和学生必须住在农民家里。不仅如此,还要帮助贫下中农耕地做饭,不拿他们一针一线。这种“活学活用”“勤俭节约”的风气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弥漫。这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掺杂一丝社会腐化的“杂念”,人民连穿衣打扮都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红卫兵高调宣扬“无产阶级专政”,在学校不放过一个“臭老九”等一系列做法,使得原本敏感自卑的静秋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但这都不能阻止一个“外人”闯入自己的生活。
在村长家里,静秋认识了孙建新——欢欢口中的“三爹”。两个人逐渐接触后,各自的小心事像两颗种子,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在一个美丽的傍晚,他们于小河边遇见。老三手掌之中的奶糖像是一滴雨露,洒在静秋从未得到浇灌的心田之上。等到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老三送给静秋的“为革命省墨水”的钢笔,再到冰糖、山核桃,两个人心中的种子才发芽,终于见到了晴天。所以说爱情的来到是挡不住的。之后建新偷偷跑到城里看静秋,这个种子终于生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了。
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直到老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对静秋的想念,直到静秋听说老三有对象后气得说话都像在吐酸葡萄,他们就这样平淡地“恋爱”了。或许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两个人的自由恋爱有着这样那样不被看好的理由。既然静秋一开始就心知肚明这段感情不可能摆上台面,那导演又是怎样处理这迂回的“地下恋情”的呢?
导演张艺谋是不可能以直白的字幕告诉大家答案的。笔者认为,导演是通过一条河把两个人的感情世界暴露得一览无余。这让人不禁想起诗经中那句脍炙人口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人说,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它没有玫瑰的惊艳妩媚,有的只是遍地的繁芜。因为泛滥,所以不被看好。它像静秋和老三的感情,仿佛三千年前,就有人站在河岸边,默默地看着河岸对面伫立着的姑娘。她像一幅画里走出的女子,穿着是那样的平凡,发型是那样的朴素,但这些都遮挡不住他对她的爱慕。他笑了,明眸皓齿。等到佳人转身,他却哭得像个孩子。因为他知道,这条河太深太可怕,随时都可能夺去自己的性命。他只能站在河边,看着这条表面波澜不惊的河,缅怀着自己苦涩的将要逝去的爱情。
片中有这样一幕,静秋站在岸边,喊着长林让他收好钱。老三听到了,立即跳进水中,跑向静秋,拿钱让静秋买球衣。这时候的老三,有着对自己爱情的打算与向往,他没想过这条河水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哪怕一死,他都希望自己爱的人可以过得好。起码像一个普通人,可以穿“五号”球衣,可以不用为了一分钱加工十个信封而苦恼。但静秋不明白,她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看到建新会羞涩得脸红心跳。这是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但又不可能单单是缠绵迂回。就像那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经历风雨的爱情是不牢靠的,只有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拨开浓雾见月明,两个人才会真正懂得惺惺相惜。
二、“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2]
只是人言可畏,像阮玲玉含恨而终一样。在“文革”的十年中,在那样的年代里,父亲被劳改、母亲被批斗的静秋,不得不始终驻足在河岸边。她不敢逾越过这条河,她怕自己的工作没有着落,更怕母亲因此戴上“臭老九”的帽子再也抬不起头见人。她更像《郑风· 将仲子》中楚楚可怜的郑女。她对暗恋自己的男子说:“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意思大概可理解成静秋对老三说:“建新啊,你来看我在操场打球,看我翻新学校操场和水泥都是可以的,只是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啊。我马上要留校了,家里还要靠我支撑,如果我被处分、劝退,我父母就一辈子都抬不起头见人了。正因为你懂得,所以我们不能公开,一旦公开,我们就不能在一起啦!”
建新懂得,爱慕是一个人的事情,相爱却是一大堆人的事情。所以他选择默默在暗处保护静秋,不让她受一点伤害。因为他希望和静秋一起等待,等待着一大堆人对他们的认可。这样两个人才能在一起,很久很久,包括一年零一个月,也包括静秋的二十五岁。
所以这样一条大河,只能有一艘船摆渡。因此静秋和老三不能彼此到达对方那里永远赖着不走,像极了郑女说“无折我树桑”。我不怕你折断树枝,我也不怕你跳进水里来找我只为了说一句话,我只怕这深深的河水像极了风言风语,而我们只能选择做两株隔岸相望的橡树,无法紧紧相依,无法分担风雷寒潮和霹雳,仿佛永远相离,却又终身相依。
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
导演并没有对老三的感情作过多的铺垫,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像乘客寥寥的末班车,司机打着盹,静秋和老三坐在最后的位置欣赏着灯火阑珊的夜景。仿佛在他们心里,走到郊区也是好的。只要在一起,都是好的。在这样一个饱含着梦想,现实却很贫瘠的年代里,只有两个人默默地相隔相望。像牛郎织女一样,年年岁岁,守着一份承诺过下去。
但老三没有放弃,哪怕行将就木,他依然望着两个人曾经充满“革命情谊”的合照。导演安排静秋没有喊出建新的名字,包括两个人情到浓处也没有。我想,或许建新在静秋的心里是个“矛盾体”吧。他是优秀的,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偶像。他也是一个落难王子,而静秋却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灰姑娘”。她知道不能作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决定,也不会重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她不知道怎么唤“老三”,或许她只是爱慕他。
但孙建新是舍不得静秋的,舍不得,放不下。静秋对他而言,就是雎鸠,是爱情,是值得他等待一辈子的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老三对静秋说:“我可以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也可以等到你二十五岁,也可以等你一辈子。”得不到静秋,只能“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了。
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4]
《诗经》中,写女性的诗歌很多,弃妇诗更是一绝。但这首《卫风·木瓜》绝对写出了男女之间积极向上的一面。就像电影中建新对静秋不计回报的好。你送我一条编织的小金鱼,不要紧,哪怕你只送我一个微笑,我都要倾尽所有为你付出。现在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男女不能平等,恋爱中的两个人必须相互付出,这样才能称之为爱情。其实未必是这样的。看古人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如今很多男人比不了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代表着,如果静秋穿越时空活到三千多年前,在河边对心仪的建新扔一个桃子或李子或杏子,若两情相悦,建新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随身的玉佩扔给她。也好比“文革”时期的建新,给静秋买球衣、买雨靴、买早饭,而静秋只送给他一条自己编织的小金鱼,观众也丝毫看不出建新有什么不满。相反,他还高兴地把它挂在钥匙扣上,很有一股“金鱼在,我在”的豪迈劲头。而这条小金鱼,也是静秋对老三传达出的希望之情吧。她希望能变成这条小金鱼,勇敢地游到河对岸跟他相见。冲破阻挠,再也没有束缚。
五、“一日不见,如三月兮”[5]
当建新与静秋在路上碰到静秋妈妈的那一刻,事情就有了另一番模样。静秋还是年纪轻轻的姑娘,家庭背景为零,只有靠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建新不一样,他有工作,有弟弟,有位高权重马上要官复原职的老爸。所以静秋只能勉强答应母亲暂时不要跟建新来往。建新也诚恳地答应静秋母亲,再也不会在静秋升职的这段时间出现。但爱情不是一句“你不来我不去”就可以结束的。只是老三从此之后真的没有主动出现。静秋在凉亭等他,老三没有出现;在路上等他,依然寻觅不到那个高大的身影。这时的静秋有些慌神了。她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连私下见面都不可以。她没有选择去直接找建新,而是选择等待,颇有一番古代姑娘在城阙守候着自己心仪的男子,等待他来一起私奔的势头。她独自坐在凉亭,穿着小裙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只是这样文静地等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句话套在电影里,就好比坐在凉亭里的静秋自言自语地叹气:“难道我不去找你,你就真的不来看我,哪怕是一眼吗?我是从心底想与你相见的,只是我也害怕流言蜚语会重伤我的前途。如果我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了,那我还有什么资本跟你谈恋爱呢?爱情也不是你侬我侬就可以维持一辈子的。我静秋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我也明白门当户对是什么意思。但你应该来见我的,在我们约会的凉亭等我,在我翻新操场运石头的路上助我一臂之力。”
这是一份焦急但从不显露出来的感情。没有显山露水的吟诗哭泣,只有一潭清澈泉水般的眼神,还有摆渡在河两岸的那条船。
“no news is good news.”其实,导演完全可以在这里结尾,让观众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他们的爱情就停留在这样圆满与纯洁的一刻。不解释,不交待,同样也是一种结局。
但静秋不是准备私奔的古代少女,她要的是一个生命中很重要的男人的一句承诺,然后用时间来证明、实现。只是她像极了站在城阙上的这位少女,满怀着心事与忐忑,希望自己命中注定的男子同她一起生活下去。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清贫日子,都可以有平淡的幸福。
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6]
终于,静秋从长芳口中得知建新得了白血病。她不顾一切后果撒谎欺瞒地去找自己的老三了。他还是那么喜欢笑,那么阳光那么洒脱。只是静秋还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这时候的她已经顾不上什么“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她只怕老三真的不能等她一辈子。 静秋是茫然的,也是坚定的。她茫然老三为什么无缘无故就会得白血病,坚定老三不会欺骗自己。她还要跟他一起回西坪村看山楂树,看它开出的花究竟是什么颜色。只是“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可以大致翻译成“建新你在医院常规检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院,而我的工作也差不多稳定了,我们都熬到这个时候了,你叫我如何不挂念你,如何不去憧憬以后的美好生活呢?你去打仗我还可以接受,你去查体就不好了,万一真的是白血病,谁跟我一起回西坪村看山楂树呢?”
七、“有美一人,清扬婉兮”[7]
老三始终挂念着静秋,就算即将离世,我还要再看你最后一眼,再看我们的合照一眼。那是你在我心里最美丽的日子。是你“宛在水中央”,也是你“清扬婉兮”,一切一切都是美丽的你。徐志摩都说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但你还是要明白,山楂树是骗人的,它开的还是白色的花。就像我们的感情,直到最后,我对你的隐瞒,像是巨大的谎言。但我对你还是很舍不得很喜爱的。
陈绮贞有首歌唱着:“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就像建新对静秋的爱情,就算自己死了,还是会跟着静秋过完一生。他会在不远处望着自己的姑娘。直到她结婚、当母亲,实现很多很多曾经的梦想。
我想,导演之所以决定拍摄这部影片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式的年代里,爱情有时也像快餐一样“便捷”。生活在城市乡村的男男女女为了衣食温饱天天奔波劳累,只为了拿薪水养活自己报答父母。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工作赚钱,我们再也没有时间触碰爱情这个软肋。倘若真的不小心触碰到了,那也要“香车宝马”式的奢华生活。但静秋和老三的爱情不一样,他们是纯洁的,纯洁到让人觉得冗长与乏味,但他们的爱情又是激情的。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年代里,有一个人肯为你承诺一生一世,还有什么能阻挡两个人在一起呢?这也许就是导演的用意所在吧,不管时代怎样进步,人们都需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对待自己纯洁,对待爱人纯洁,对待一切都用一颗感恩以及不计回报的心。那么,静秋和建新这样的恋人还能这样稀少吗?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能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体会到这样年代久远且纯洁无瑕的爱情,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纯洁中的小幸福吧。
注释:
[1] 引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2]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
[3] 引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4] 引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5]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
[6] 引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7] 引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