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探析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学习理论,把握新课标精神,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同时,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其理念是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的环境并获得学习成功。下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大家交流。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的教学实际充分发挥主导性。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疏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坚持学习,语文教师才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误区。如偏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穷究的对象;片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知识不是终极目的,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如何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知识繁杂、零散无序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如果不对它们作科学的整合,学生将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重影响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为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同化新知识,迅速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就能使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学生新知识结构的建立,重视知识的运用,知识就能变为能力,学生就会学得积极,学得充实。
  从学生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学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情境教学中人创设的环境,提供了调动人心的原有认识的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容整合作用,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识结构。如对于经典范文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执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另一方面,主题探究,体现个性。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人文精神的理念。通过对学生成功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习果,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师须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是学生。每个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活,别人无法代替。对每个学生来说,他自己的感受、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尊重生命,就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的意志,就要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自己选择权、发展权。如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落实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通过高中语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语文课上开展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审美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的方式进行。本文就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想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
期刊
【摘 要】课前3分钟活动作为优化学生语文积累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多渠道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语言积累的多种方法,实现语言积累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语言;积累  华罗庚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积累更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古语云
期刊
互联网的普及使青年学生成为“网上的一代”。网络在降福于青年学生的同时,也在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网上一些不健康的暴力和色情内容时刻诱惑着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侵蚀他们纯洁的心灵。网络的普及迫切需要我们尤其是班主任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新的思考,网络时代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班主任只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究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加强上网指导与教育  网络时代,
期刊
我是个语文教师并兼任班主任,如何把语文教好、交活。并且有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但我认为开好主题班会,是值得注意的一种方法。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和有力的助手。班主任最重要的職责是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能力,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和依据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制定生活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形式,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寻找一条对实施素质教育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摆在中学体育老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质量;美育因素;审美能力;体育意识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
期刊
在一系列“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尝试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学”“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氛围之下、但在责任和安全的约束下、在文化成绩的压力下、在怕承担责任事故的畏惧之下,我们体育学科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呢?对此,我们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究。  我认为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坚持学科为本、以人为本,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教学,冷静思索、务实工作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实施,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故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而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开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鉴于此,笔者从剖析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建设性探讨和探索
期刊
对于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目前尚无定论,也无评价标准,不同地域不同专家也各持各的观点,但我认为从教师的社会功能看,教师肩负的是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才的培养,为培养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这样的教师就是好教师。下面谈谈我对好教师的几点看法:  一、好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是吧事情做得最趋完美的前提,一名教师要做到兢兢业业,才能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事业才能有成就。2004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倾向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绝非单边的知识传授,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情感因素)唤醒,使人得以成为自觉、自由活动的人。传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控制”者角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探索式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读、说、听、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