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作为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最为集中的地方,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前沿阵地。本文分析了加强我国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本文对A省5所高校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统战工作
引言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就必须要广纳贤才,广泛吸收、大力培养、团结使用优秀的高校党外人士,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政治保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必须要培养和团结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中央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高校作为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最为集中的地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组织培养,必须要加强对其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作为专业型人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要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成长规律,注重个性化培养,特别是要在政治上引导他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一批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可堪重任的党外代表人士。
一、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内涵界定
1.党外代表人士内涵
党外人士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群体,是在中国特殊的革命和建设国情之下而独创的,主要是指在中共以外的各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代表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各界人士,而党外代表人士就是党外人士中的代表性人物。
2.思想政治引导内涵
政治领导与政治引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这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社会中,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必须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引导,使其能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共识。
二、加强高校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导的价值和意义
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是一项多领域、多层次、多目标的工作,是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中,做好领军人物和旗帜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1.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是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1.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是巩固统一战线的必然需要
从当前宏观发展形势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但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当物质利益原则和竞争法则被强化的时候,人际关系更加趋利避害,社会腐败等消极现象滋长蔓延,对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里,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组织形式和经济成分以及社会收入分配方式等分化问题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多元化、多样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人民内部矛盾也日益凸显,每个独立个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开始多变性、复杂性、选择性、独立性倾向更加明显,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面临着很大挑战和考验。
在当前深化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接触外界思想和知识的机会更多,特别是旅游探亲、学术访问、学习考察、国外留学等渠道和途径,有更为便捷和多样渠道接收到外界信息,虽然可能在内心中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但是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民主、人权和自由理念,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过程比较熟悉,更善于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西方国家多党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甚至对“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情有独钟,在多个场合进行宣传,中国特色政治思想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在他们内心交汇和冲突,对于他们当前的工作、学习、生活、参与政治社会活动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一些较为偏激观念的产生。
因此,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和价值体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导,以正确的思想价值和理想信念,对处于多元化思想意识状态下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和凝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奋斗的思想动力和价值取向。
2.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是促进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
政治认同,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于某个政治权力机构和政治制度、政治思想观念以及在相应范围内行使行政、司法和立法权力的接受和认可,而且也愿意承担一定的义务。
客观来说,我们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当前在政治认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认同,而且在政治信仰上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执政地位给予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进行拥护,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给予认同,对国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由于思想认识不清和理论修养不够等,导致他们在一些核心问题认知和态度模糊,思想观念容易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导产生消极情绪,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不力,一些新闻媒体也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新闻报道存在价值错位,从而导致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出现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甚至产生了“政治淡漠”问题,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度。 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引导,通过交往、交流、交心等多种方式,引导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深入社会和基层,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同,要在开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中,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主流意识形态,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增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心。
三、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现状分析
为便于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主要针对A省五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构成和思想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中发现,有73.9%(包括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比较认同的,90.5%(包括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认同的,有92.6%(包括非同认同和比较认同)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四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比较认同的,有87.5%(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国家民生问题方面,只有与52.3%的被调查者持有正面看法(包括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
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此也作出大量工作和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具体而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院级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到位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大和高校管理体制改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和人员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建立实施校级和学院级(系级)管理模式,高校统战工作也应该随之下沉,延伸到二级院系。二级院系应该成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一线“战场”,做好院系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统战工作深入开展。但是,由于二级院系面对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可能失之偏颇,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保障开展相应活动。
2.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机制建设问题,是解决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前提保障,也是高校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先决环境,完善的引导工作机制对于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高校院系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统战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导致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在院系班子成员中,设有书记、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等职务,也配备专人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很少有配备专门的统战委员开展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工作;院系班子对于中共党员的思想政治学习和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定期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工作,但是在开展学习教育工作的时候,则很少要求和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在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缺失;定期对院系的教学、科研、党务等工作开展总结和检查,但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很少涉及;建立健全了党务工作规章制度和要求,但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则很少制定相关要求。
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方法和载体有待于丰富和拓展
在对A省5所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前高校开展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开会和发文件等方式开展的,但是对于当前党外代表人士接受信息最为集中的网络渠道,则很少涉及,网络统战建设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起来。在A省5所高校中,设有专门统战工作或者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站、专栏只有2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在新媒体渠道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4.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针对性不强
首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题不够突出。在对A省5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的走访调研中发现,也有极个别党外代表人士认为学校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开会议和学文件的方式开展的,也有开展理论性较强的讲座或课程,认为这种方式过于枯燥乏味,从内心中对于这种教育方式认同度较低。其次,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内容较为单调,主要依靠校内培训开展的,而校内的培训也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学校领导作报告、形势讲解,理论解读多、时政内容少,灌输内容多、启发知识少,知识传递多、实践探索少,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吸引力较差;最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在对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中,缺乏对他们思想实际情况的调查、个性特征的了解和利益诉求的反应,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党外代表人士群体特殊性有效结合起来,导致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五、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要求,以增强党外代表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关键,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和党外代表人士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信念为指引,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突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重点,推动统战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1.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首要的是要做好思想建设。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工作,必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要素贯穿于建设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各高校应结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读书班、研讨班等形式,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努力实现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 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内党校的资源优势,或依托高校党校成立校级社会主义学院,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拓思想、创新学习培训的工作形式,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机制和载体,积极开展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便于参加、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活动,切实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系统的学习培训,努力实现党外代表人士由自然成长向有计划、有组织培养的转变。
2.健全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理论体系
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给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和广泛社会基础,各高校统一战线需要集中智慧和力量,围绕多党合作60年的成就、经验和传统,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构建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对社会上疑惑的热点问题和多党合作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和论述。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如何更好地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深入研究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职能定位,深入研究如何加强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深入研究如何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央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为多党合作事业
发展奠定理论政策基础。
3.建立健全思想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学习制度的作用,在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上下功夫,力戒制度停留在纸上和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继续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按照既定的方案开展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成果,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交接学习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要协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把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经验系统化、成功做法制度化,形成参政党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制度真正得到了落实,并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4.建立畅通的思想沟通渠道的网络
要协助高校党外人士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议事决策规则,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执行过程中,使多党合作内容具体化、运行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进一步畅通知情、沟通、反馈等渠道,保障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真正做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六、总结
高校是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和主要阵地,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必须要创新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机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教育引导工作内容,推动我国统战工作深入推动。
参考文献:
[1]郑惠强,周金瑞.党外人士的历史和特点[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叶娜.党外代表人士差异化管理初探——基于湖南实证调研[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3]赵蕙兰.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优势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政治文化认同[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4]宋建設.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思想现状调查和工作方法创新[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
[5]马振生.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概念和工作的探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6]张生.党外代表人士的结构划分及其特点[J].宿州学院学报,2016,(5).
[7]会绍云.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8]刘定平,申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社会科学,2018,(2).
[9]辽宁大学课题组.新形势下基层党外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
[10]汪建纯.党外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湖湘论坛,2018(1).
[11]高爱民,韩国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浅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12]宋建设.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
作者简介 刘莹(197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邮编:530001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统战工作
引言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就必须要广纳贤才,广泛吸收、大力培养、团结使用优秀的高校党外人士,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政治保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必须要培养和团结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中央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高校作为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最为集中的地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组织培养,必须要加强对其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作为专业型人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要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成长规律,注重个性化培养,特别是要在政治上引导他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一批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可堪重任的党外代表人士。
一、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内涵界定
1.党外代表人士内涵
党外人士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群体,是在中国特殊的革命和建设国情之下而独创的,主要是指在中共以外的各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代表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各界人士,而党外代表人士就是党外人士中的代表性人物。
2.思想政治引导内涵
政治领导与政治引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这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社会中,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必须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引导,使其能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共识。
二、加强高校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导的价值和意义
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是一项多领域、多层次、多目标的工作,是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中,做好领军人物和旗帜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1.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是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1.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是巩固统一战线的必然需要
从当前宏观发展形势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但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当物质利益原则和竞争法则被强化的时候,人际关系更加趋利避害,社会腐败等消极现象滋长蔓延,对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里,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组织形式和经济成分以及社会收入分配方式等分化问题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多元化、多样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人民内部矛盾也日益凸显,每个独立个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开始多变性、复杂性、选择性、独立性倾向更加明显,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面临着很大挑战和考验。
在当前深化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接触外界思想和知识的机会更多,特别是旅游探亲、学术访问、学习考察、国外留学等渠道和途径,有更为便捷和多样渠道接收到外界信息,虽然可能在内心中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但是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民主、人权和自由理念,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过程比较熟悉,更善于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西方国家多党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甚至对“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情有独钟,在多个场合进行宣传,中国特色政治思想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在他们内心交汇和冲突,对于他们当前的工作、学习、生活、参与政治社会活动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一些较为偏激观念的产生。
因此,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和价值体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导,以正确的思想价值和理想信念,对处于多元化思想意识状态下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和凝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奋斗的思想动力和价值取向。
2.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是促进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
政治认同,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于某个政治权力机构和政治制度、政治思想观念以及在相应范围内行使行政、司法和立法权力的接受和认可,而且也愿意承担一定的义务。
客观来说,我们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当前在政治认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认同,而且在政治信仰上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执政地位给予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进行拥护,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给予认同,对国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由于思想认识不清和理论修养不够等,导致他们在一些核心问题认知和态度模糊,思想观念容易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导产生消极情绪,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不力,一些新闻媒体也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新闻报道存在价值错位,从而导致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出现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甚至产生了“政治淡漠”问题,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度。 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引导,通过交往、交流、交心等多种方式,引导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深入社会和基层,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同,要在开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中,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主流意识形态,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增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心。
三、我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现状分析
为便于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主要针对A省五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构成和思想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中发现,有73.9%(包括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比较认同的,90.5%(包括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认同的,有92.6%(包括非同认同和比较认同)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四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比较认同的,有87.5%(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国家民生问题方面,只有与52.3%的被调查者持有正面看法(包括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
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此也作出大量工作和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具体而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院级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到位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大和高校管理体制改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和人员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建立实施校级和学院级(系级)管理模式,高校统战工作也应该随之下沉,延伸到二级院系。二级院系应该成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一线“战场”,做好院系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统战工作深入开展。但是,由于二级院系面对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可能失之偏颇,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保障开展相应活动。
2.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机制建设问题,是解决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前提保障,也是高校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先决环境,完善的引导工作机制对于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高校院系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统战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导致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在院系班子成员中,设有书记、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等职务,也配备专人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很少有配备专门的统战委员开展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工作;院系班子对于中共党员的思想政治学习和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定期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工作,但是在开展学习教育工作的时候,则很少要求和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在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缺失;定期对院系的教学、科研、党务等工作开展总结和检查,但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很少涉及;建立健全了党务工作规章制度和要求,但对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则很少制定相关要求。
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方法和载体有待于丰富和拓展
在对A省5所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前高校开展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开会和发文件等方式开展的,但是对于当前党外代表人士接受信息最为集中的网络渠道,则很少涉及,网络统战建设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起来。在A省5所高校中,设有专门统战工作或者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站、专栏只有2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在新媒体渠道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4.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针对性不强
首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题不够突出。在对A省5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的走访调研中发现,也有极个别党外代表人士认为学校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开会议和学文件的方式开展的,也有开展理论性较强的讲座或课程,认为这种方式过于枯燥乏味,从内心中对于这种教育方式认同度较低。其次,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内容较为单调,主要依靠校内培训开展的,而校内的培训也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学校领导作报告、形势讲解,理论解读多、时政内容少,灌输内容多、启发知识少,知识传递多、实践探索少,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吸引力较差;最后,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在对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中,缺乏对他们思想实际情况的调查、个性特征的了解和利益诉求的反应,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党外代表人士群体特殊性有效结合起来,导致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五、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要求,以增强党外代表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关键,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和党外代表人士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信念为指引,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突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重点,推动统战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1.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首要的是要做好思想建设。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工作,必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要素贯穿于建设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各高校应结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读书班、研讨班等形式,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努力实现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 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内党校的资源优势,或依托高校党校成立校级社会主义学院,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拓思想、创新学习培训的工作形式,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机制和载体,积极开展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便于参加、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活动,切实抓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系统的学习培训,努力实现党外代表人士由自然成长向有计划、有组织培养的转变。
2.健全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理论体系
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给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和广泛社会基础,各高校统一战线需要集中智慧和力量,围绕多党合作60年的成就、经验和传统,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构建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对社会上疑惑的热点问题和多党合作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和论述。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如何更好地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深入研究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职能定位,深入研究如何加强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深入研究如何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央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为多党合作事业
发展奠定理论政策基础。
3.建立健全思想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学习制度的作用,在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上下功夫,力戒制度停留在纸上和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继续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按照既定的方案开展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成果,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交接学习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要协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把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经验系统化、成功做法制度化,形成参政党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制度真正得到了落实,并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4.建立畅通的思想沟通渠道的网络
要协助高校党外人士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议事决策规则,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执行过程中,使多党合作内容具体化、运行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进一步畅通知情、沟通、反馈等渠道,保障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真正做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六、总结
高校是我国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和主要阵地,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必须要创新党外代表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机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教育引导工作内容,推动我国统战工作深入推动。
参考文献:
[1]郑惠强,周金瑞.党外人士的历史和特点[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叶娜.党外代表人士差异化管理初探——基于湖南实证调研[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3]赵蕙兰.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优势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政治文化认同[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4]宋建設.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思想现状调查和工作方法创新[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
[5]马振生.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概念和工作的探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6]张生.党外代表人士的结构划分及其特点[J].宿州学院学报,2016,(5).
[7]会绍云.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8]刘定平,申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社会科学,2018,(2).
[9]辽宁大学课题组.新形势下基层党外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
[10]汪建纯.党外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湖湘论坛,2018(1).
[11]高爱民,韩国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浅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12]宋建设.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
作者简介 刘莹(197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邮编: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