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是以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极大的便利,也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学生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终身学习和智慧学习必需的坚实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C.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教学组织模式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努力帮助学习者把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学习观要求学校和教师把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摆在首要位置,给学习者以更多的理解、关注、真诚和信任,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还要为学习者提供人力资源(即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困难的人);不仅是学习的促进者,还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并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确保学习行为目标、情感目标和心理动力目标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源自皮亚杰(J.Pi-aget)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即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教师和学习伙伴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等交互方式进行意义建构,进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知识经验架构编码的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更强调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选择、加工与处理的主体,是教与学的中心,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引导、帮助和指导,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和灌输知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不是取决于其记忆或背诵被灌输信息的能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其自身的信息加工能力。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以班杜拉(A.Bandura)为首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又称观察学习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环境刺激促成了知识的习得。榜样对学习者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将学習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经验学习模式是刺激一反应一强化,即学习者个体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一旦脱离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实现。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应对外在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受到观察者,即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的制约影响。
二、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构
“互联网+”打破了大学英语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多层次的立体教学资源革新了课程的组织结构与基本内容,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根据教师介入方式和学习理念的不同,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划分为三种学习模式,即个性化自主学习、合作式自主学习和探究式自主学习。
(一)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特点,教学模式应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并且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是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大学英语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是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的。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体验来完成,个性化自主学习实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网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意愿,利用网络资源,主动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控制,从而提升自身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得到极大的丰富,学习时间和空间局限被彻底打破,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其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极具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自由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内化和积淀相应的学习能力。同时,多以大班形式出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因材施教”问题因此得到解决,教师由此获得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验和评价。 (二)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并非完全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源于学习者的建构。不同的学习者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所以教学要增进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使学习者能够吸收不同的观点。因此,合作式自主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类似于当下流行的学习共同体,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从个体封闭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以小组为单位构筑学习共同体,在协同方式下,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完成相同或相似的学习任务而展开竞赛,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构筑竞争与协作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预定学习目标。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以及取得的成果与团队成員分享,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反思,由此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实现了学习者相互间的情感激励,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协作技巧的发展。
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合作者。具体而言,教师在分组前要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策略、特长和个性特征进行科学测定,合理搭配组员,建构互补性的组织框架;设立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的综合性课题,使学生通过相互监控、相互竞争、相互协作探寻解决方案,从而学会合作学习,获得群体支持,领悟到自主学习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由此,我们应该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者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即学习者带着任务(即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究问题的答案,最终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探究式自主学习包含四个要素: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形成结论或假设——验证结论——总结交流——反思。显然,该模式的前提条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精心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融合了教学内容且主观性与客观性兼具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将学习方法用于实践的演练,无形中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得到提升,英语语言学习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在坚持学生的主体性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外动因相互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不同的模式构建,对于大学英语“教”与“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教学双方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极大的便利,也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学生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终身学习和智慧学习必需的坚实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C.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教学组织模式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努力帮助学习者把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学习观要求学校和教师把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摆在首要位置,给学习者以更多的理解、关注、真诚和信任,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还要为学习者提供人力资源(即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困难的人);不仅是学习的促进者,还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并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确保学习行为目标、情感目标和心理动力目标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源自皮亚杰(J.Pi-aget)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即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教师和学习伙伴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等交互方式进行意义建构,进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知识经验架构编码的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更强调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选择、加工与处理的主体,是教与学的中心,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引导、帮助和指导,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和灌输知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不是取决于其记忆或背诵被灌输信息的能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其自身的信息加工能力。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以班杜拉(A.Bandura)为首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又称观察学习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环境刺激促成了知识的习得。榜样对学习者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将学習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经验学习模式是刺激一反应一强化,即学习者个体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一旦脱离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实现。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应对外在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受到观察者,即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的制约影响。
二、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构
“互联网+”打破了大学英语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多层次的立体教学资源革新了课程的组织结构与基本内容,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根据教师介入方式和学习理念的不同,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划分为三种学习模式,即个性化自主学习、合作式自主学习和探究式自主学习。
(一)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特点,教学模式应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并且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是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大学英语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是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的。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体验来完成,个性化自主学习实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网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意愿,利用网络资源,主动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控制,从而提升自身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得到极大的丰富,学习时间和空间局限被彻底打破,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其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极具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自由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内化和积淀相应的学习能力。同时,多以大班形式出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因材施教”问题因此得到解决,教师由此获得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验和评价。 (二)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并非完全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源于学习者的建构。不同的学习者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所以教学要增进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使学习者能够吸收不同的观点。因此,合作式自主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类似于当下流行的学习共同体,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从个体封闭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以小组为单位构筑学习共同体,在协同方式下,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完成相同或相似的学习任务而展开竞赛,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构筑竞争与协作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预定学习目标。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以及取得的成果与团队成員分享,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反思,由此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实现了学习者相互间的情感激励,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协作技巧的发展。
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合作者。具体而言,教师在分组前要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策略、特长和个性特征进行科学测定,合理搭配组员,建构互补性的组织框架;设立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的综合性课题,使学生通过相互监控、相互竞争、相互协作探寻解决方案,从而学会合作学习,获得群体支持,领悟到自主学习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由此,我们应该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者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即学习者带着任务(即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究问题的答案,最终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探究式自主学习包含四个要素: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形成结论或假设——验证结论——总结交流——反思。显然,该模式的前提条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精心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融合了教学内容且主观性与客观性兼具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将学习方法用于实践的演练,无形中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得到提升,英语语言学习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在坚持学生的主体性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外动因相互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不同的模式构建,对于大学英语“教”与“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教学双方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