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次“课本剧”的教学方式,发现这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模拟了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对于课本剧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代入,体会角色的想法和感情,对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开发潜力,增强合作学习能力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课本剧”,“课本剧”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而如何开展“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作者介绍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 课本剧
“课本剧”就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表演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师为主角、学生是听众的模式,“课本剧”具有生动性强、互动性大、参与度高的特点,把课堂变成舞台,完全提供给学生,减弱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课本剧”的作用
1.巩固课堂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课堂自由程度高、主体表现能力强的课程更感兴趣。“课本剧”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同样的特点,甚至可以给学生更新奇的学习体验。英语课文选材是很经典的,从各个层面展示了西方文化精髓,除了对字词语句结构语法细细琢磨外,更应该鼓励学生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课文主旨和精髓深度把握,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背诵练习的模式,学生全程参与对“课本剧”的改编表演,包括设立主题、构思情节、分配角色、编写剧本、准备道具、布置舞台等多个准备环节,以期达到完美的剧目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把课文提前研究透彻,把自己角色台词的语言难点解析清楚,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要过硬。而且鼓励学生旧事新编,鼓励呈现效果多样化,怎样让课堂“动”起来,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设英语学习语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中多应用才能快速提高英语水平。初中生学习英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课下听磁带、课堂上简单会话对于语境的帮助是很有限的。“课本剧”让学生“穿越”成文中的人物,通过想象,对于人物在特定环境的思想和情感感同身受,人物的语言和举动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用表演的形式将课文进行二次呈现,语言能力自然得到提升。“课本剧”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动脑动口动手,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前期准备阶段确定剧本主题,准备舞台道具就是合作学习的体现,需要每个学生具有协作能力;进行任务分工能够锻炼“导演”的统筹能力和组员的执行能力;编写、讨论、确定剧本,增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分析角色、扣台词动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课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求助老师,对课文反复强化记忆熟练到脱口而出,这个过程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二、如何开展“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
1.开展课本剧创作的前期准备。
“课本剧”的选篇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考虑到学段教学的要求,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话题。可以把英语课文作为“课本剧”的剧本,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会话,也可以在课文给定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或者对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改编。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动员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没有表演的经验,容易产生畏惧为难的情绪,尤其要鼓励比较害羞或者英语水平欠佳的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师可以把学生编成5人~8人的“课本剧”小剧组,每个小剧组选出一名负责人对人员进行任务分工,选定编剧、道具、服化、表演人员,考虑到学生语言能力和办事能力的层次,使每个小剧组的水平均衡。
2.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剧本编写。
组员经过合作学习确定本剧组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梗概,通过讨论梳理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和感情,确定需要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课前学生要查阅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扫除字词语法的语言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使用以前课堂上学过的句型和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发挥,增强“课本剧”的可表演性。小组确定并编写一个完整的剧本初稿后统一交给教师把关,教师不过多干涉情节和人物,帮助把控剧本的质量,校对台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语法的严谨性,组织小组间传阅鉴赏剧本,记录对剧本的评价和修改意见。然后各小组根据合理的修改意见,对剧本进行最后的定稿和必要的前期准备。
3.实际呈现课本剧表演效果。
先让各小剧组的负责人安排课下的“课本剧”表演排练,排练中要注意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对剧本对台词的熟练程度,最好达到脱稿演出的水平。教师要定期询问剧组负责人排练的进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剧组解决遇到的问题。
实际操练环节,提前安排好一到两节活动课作为正式演出的时间,借好多功能教室或者将教室布置成舞台,把座椅布置成环形,空出中间的场地,让各小剧组坐在一起。给小剧组预留舞台布景时间,鼓励使用自制道具。一个小剧组的表演最好控制在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好观众打分表,让学生从剧情、表演、语音语调、投入程度等方面对演员的表演进行评价。教师监控整场表演的进行,对表演的优缺点进行记录,控制好小观众们的纪律,组织观众们对各个剧目进行打分,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及时解决,避免干扰表演的进行。
4.进行评价并总结表演体会。
教师跟踪“课本剧”的整个过程,考虑到前期筹备、剧本编写、剧组排练、剧目质量和舞台表演各个阶段,对各个小剧组的成绩进行动态评估,对剧组每个成员的个人表现情况和成员间的配合交流进行评价和总结,优点鼓励,缺点指正,让每个主动参与的成员都能获得进步。
在表演结束后,回收观众打分表,根据民意评出最佳剧目、最佳演员等奖项,可以推举优秀剧组到兄弟班级进行交流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成就的喜悦,是对努力准备高度参与的学生的嘉奖,也能营造出竞争的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课下总结参与整个过程的感受和体会,不仅仅止步于表演结束,更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经验,有助于保持长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结语
“课本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效地强化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显著的促进效果。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充分参与“课本剧”,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提高了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实践证明,“课本剧”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洁.角色扮演,用活英语真“给力”——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01).
[2]周胜南.从模仿到重述——浅议教育戏剧视野下的课本剧创作[J].艺术教育,2013(10).
[3]郭群,刘晓莉.论台湾创作性戏剧对大陆课本剧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6(08).
[4]朱会芳.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为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才智,2015(35).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 课本剧
“课本剧”就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表演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师为主角、学生是听众的模式,“课本剧”具有生动性强、互动性大、参与度高的特点,把课堂变成舞台,完全提供给学生,减弱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课本剧”的作用
1.巩固课堂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课堂自由程度高、主体表现能力强的课程更感兴趣。“课本剧”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同样的特点,甚至可以给学生更新奇的学习体验。英语课文选材是很经典的,从各个层面展示了西方文化精髓,除了对字词语句结构语法细细琢磨外,更应该鼓励学生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课文主旨和精髓深度把握,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背诵练习的模式,学生全程参与对“课本剧”的改编表演,包括设立主题、构思情节、分配角色、编写剧本、准备道具、布置舞台等多个准备环节,以期达到完美的剧目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把课文提前研究透彻,把自己角色台词的语言难点解析清楚,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要过硬。而且鼓励学生旧事新编,鼓励呈现效果多样化,怎样让课堂“动”起来,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设英语学习语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中多应用才能快速提高英语水平。初中生学习英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课下听磁带、课堂上简单会话对于语境的帮助是很有限的。“课本剧”让学生“穿越”成文中的人物,通过想象,对于人物在特定环境的思想和情感感同身受,人物的语言和举动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用表演的形式将课文进行二次呈现,语言能力自然得到提升。“课本剧”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动脑动口动手,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前期准备阶段确定剧本主题,准备舞台道具就是合作学习的体现,需要每个学生具有协作能力;进行任务分工能够锻炼“导演”的统筹能力和组员的执行能力;编写、讨论、确定剧本,增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分析角色、扣台词动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课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求助老师,对课文反复强化记忆熟练到脱口而出,这个过程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二、如何开展“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
1.开展课本剧创作的前期准备。
“课本剧”的选篇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考虑到学段教学的要求,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话题。可以把英语课文作为“课本剧”的剧本,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会话,也可以在课文给定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或者对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改编。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动员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没有表演的经验,容易产生畏惧为难的情绪,尤其要鼓励比较害羞或者英语水平欠佳的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师可以把学生编成5人~8人的“课本剧”小剧组,每个小剧组选出一名负责人对人员进行任务分工,选定编剧、道具、服化、表演人员,考虑到学生语言能力和办事能力的层次,使每个小剧组的水平均衡。
2.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剧本编写。
组员经过合作学习确定本剧组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梗概,通过讨论梳理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和感情,确定需要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课前学生要查阅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扫除字词语法的语言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使用以前课堂上学过的句型和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发挥,增强“课本剧”的可表演性。小组确定并编写一个完整的剧本初稿后统一交给教师把关,教师不过多干涉情节和人物,帮助把控剧本的质量,校对台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语法的严谨性,组织小组间传阅鉴赏剧本,记录对剧本的评价和修改意见。然后各小组根据合理的修改意见,对剧本进行最后的定稿和必要的前期准备。
3.实际呈现课本剧表演效果。
先让各小剧组的负责人安排课下的“课本剧”表演排练,排练中要注意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对剧本对台词的熟练程度,最好达到脱稿演出的水平。教师要定期询问剧组负责人排练的进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剧组解决遇到的问题。
实际操练环节,提前安排好一到两节活动课作为正式演出的时间,借好多功能教室或者将教室布置成舞台,把座椅布置成环形,空出中间的场地,让各小剧组坐在一起。给小剧组预留舞台布景时间,鼓励使用自制道具。一个小剧组的表演最好控制在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好观众打分表,让学生从剧情、表演、语音语调、投入程度等方面对演员的表演进行评价。教师监控整场表演的进行,对表演的优缺点进行记录,控制好小观众们的纪律,组织观众们对各个剧目进行打分,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及时解决,避免干扰表演的进行。
4.进行评价并总结表演体会。
教师跟踪“课本剧”的整个过程,考虑到前期筹备、剧本编写、剧组排练、剧目质量和舞台表演各个阶段,对各个小剧组的成绩进行动态评估,对剧组每个成员的个人表现情况和成员间的配合交流进行评价和总结,优点鼓励,缺点指正,让每个主动参与的成员都能获得进步。
在表演结束后,回收观众打分表,根据民意评出最佳剧目、最佳演员等奖项,可以推举优秀剧组到兄弟班级进行交流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成就的喜悦,是对努力准备高度参与的学生的嘉奖,也能营造出竞争的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课下总结参与整个过程的感受和体会,不仅仅止步于表演结束,更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经验,有助于保持长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结语
“课本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效地强化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显著的促进效果。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充分参与“课本剧”,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提高了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实践证明,“课本剧”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洁.角色扮演,用活英语真“给力”——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01).
[2]周胜南.从模仿到重述——浅议教育戏剧视野下的课本剧创作[J].艺术教育,2013(10).
[3]郭群,刘晓莉.论台湾创作性戏剧对大陆课本剧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6(08).
[4]朱会芳.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为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才智,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