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职情感树洞,半小时挣5元
除了花钱买教训的兼职套路,倒也真有人把自己扮演成树洞角色,吸收着这个万象世界里的消极与忧郁。
谢小清在一家情感树洞店铺里兼职。每天的客单,由店铺老板不定时发布在群里,大家自行选择接单与否。另外,对于部分在下单前就提出了具体要求的顾客,老板也会根据要求指派任务。因为门槛很低,所以谢小清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单,在她的印象中,地铁站里、公开课上、宿舍里……她低头做个倾听者的时间数不胜数。
但事实上,这是个“廉价工种”。具体来说,谢小清兼职所在的店铺上架了六款树洞商品,包括情绪排解小树洞在线倾听、小秘密基地、24小时在线“逗比暖男霸道奶狗”小哥哥树洞、人工监督学习考试减肥运动等计划的治愈拖延症服务、节日定制礼物“孤寡青蛙”的祝福、“萝莉御姐女神”各款小姐姐树洞。
这些服务总定价分为文字和语音两类,以基本的情绪排解小树洞为例,文字版10元15分钟、20元30分钟、35元1个小时,语音版25元15分钟、35元30分钟、50元1个小时。
谢小清告诉电脑报,选择语音的客户少之又少,“如果使用语音,意味着暴露出来的隐私便多了一些,这对于陌生人的第一次交流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谢小清说,“目前为止,只遇到过两次使用语音的顾客,不过他们诉说的心事往往就不会过于难以启齿。”
与此同时,情感树洞几乎是“一次性”的,客户也许会在没有倾诉完的情况下追加一点时长,但却极少多次选择同一个人进行倾诉。也就是说,基于情感树洞的特殊属性,哪怕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也很难持续拿到稳定订单,还是需要依靠老板分配。
而收入上,10元15分钟的一次树洞,谢小清能够拿到手的是3元钱,但20元30分钟,只能收到5元钱。“这个的确不挣钱,一是单量不大,二是分成比例确实比较低。如果不是特别闲的话,并不建议做情感树洞。”
社交平台广告泛滥
说到情感树洞兼职的火热,离不开社交平台上的“牛皮癣”式兼职广告帖。
开学即将迎来大四的陆雨菲,在这个只能原地不动的暑假里,一直试图在网上找一份有意思的兼职。因为大学曾经修过一段时间心理学课程,再加上平日里也是心理学的爱好者,所以陆雨菲更倾向于寻找一些能够扩充自己见闻的兼职。
“想要做情感树洞吗,上手快,手把手教程。”这样的广告,陆雨菲不是第一次看见了,只是对于树洞的印象,她还停留在曾经微博上靠充当树洞而迅速积累粉丝的一些博主,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职业。
很长一段时间里,陆雨菲都能在小红书的多条笔记下面看到关于情感树洞兼职的留言,一半为好奇一半为积累兼职经验,陆雨菲随机找了几个号称拥有团队的情感树洞创业者,打算试试水。
在联系上对方之后,对方提出加微信详细讲解的要求,陆雨菲一一照做。在交流期间,对方一直没有提及收费的问题,但直到加上微信,对方立即提出需要交纳五元培训费,然后才能提供资料。
转账之后,对方转发了几则模糊不清的聊天记录,培训便这样草草结束了。陆雨菲打开聊天记录一看便发现,这已经是不知道转手过多少次的版本,有的已经模糊到打不开的图片上隐约透露出一个信息:所谓的情感树洞兼职,其实又是一个赚兼职者培训费的陷阱。
“说到底是因为五元钱的教程定价很低,加上想做兼职的大多是学生党,他们会轻易相信真的有这样有趣又轻松的兼职可做,而发现上当之后也因为金额太低,只能作罢。”陆雨菲对电脑报说道。
不过陆雨菲向电脑报表示,她现在仍然在各大社交软件上发布“培训情感树洞兼职”的消息,但目的是想要告诉前来联系她的人:这里没有什么培训,别被骗了。
她会免费把自己收到的教程直接发给咨询她的人,然后告诉对方“这就是人传人的老套路而已,想做兼职还是另寻他路吧”。
事实上,“人传人”的套路之所以能够持续奏效,仍然与社交平台内容的无序与泛滥有关。社交平台对“陆雨菲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频繁出现的广告贴更是对于占领其心智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无法肃清,那么只会影响更多人。
用户凑数、资质存疑?
情感树洞并不算一个新造词,随便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树洞”,就能够看到多个粉丝量数以千万计的大V博主,粉丝投稿寻求解决方案或者单纯输出负面能量,博主通过话题互动和倾听烦恼收获大批量粉丝,这种双方受益的模式在早期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成功得到了验证。
随着玩法的升级,情感树洞也在几经更迭之后出现了新形态。8月11日,主打陌生人情感互助的社交APP“吐水星”宣布已经完成百万级天使轮融资,以C2C付费倾诉服务打造共享模式的“松果倾诉”也代表着倾诉APP的一种发展模式。
然而相较于发展形式的百花齐放,瞄准情感树洞生意的APP却总是绕不开隐私保护、商业变现、用户黏性等发展桎梏。
据媒体报道,吐水星上线于2020年11月,截至目前累积了近百万注册用户。不过在电脑报的实际体验中,却明显感受到吐水星平台上的真实深度用户并不多。
电脑报“泡”在吐水星里的一个月时间里,一直有一个明显感受,那就是真实活跃用户实在太少。哪怕有时候遇到了有趣的话题,但点进去也并不会有多少人响应,多数只是寥寥几人的简单两句调侃,理想中陌生人互诉衷肠、互相治愈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松果傾诉则是另一个画风,打开APP,“倾诉”首页上占据大篇幅的“听你倾诉”“给你分析建议”“成长套餐”“认证工作室”等多个板块都明确地标注着“情感专家”的主攻方向以及价格。并且一旦进入APP,就会有各式各样自称“婚恋修复师”“婚恋挽回师”“情感导师”的专家投来一大段的自我介绍,为了证明他真的能够替用户解决问题。
不过电脑报从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消费者对松果倾诉提出的44条投诉中,大多数与退款难、无法解决问题、盗取个人信息有关。其中甚至有消费者明确指出,所谓的“修复师”“挽回师”根本没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扮成专家在平台上收费咨询。
与此同时,2021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显示,松果倾诉因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
这些问题恰恰是当下收费情感树洞类APP的通病,能否解决用户的烦恼另说,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消费者数量也未知,但如何一步步让消费者掏腰包解决情绪问题,却成了一项套路化的公式。
“其实有越来越多的情感树洞类软件出现,是一件好事。毕竟在社会环境的高压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负面情绪困扰,抑郁、焦躁等问题都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心理状况。”某互联网产品运营人员告诉电脑报,“但是目前这类产品本身以及平台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专业水平、从业资质,这些都是发展要解决的硬条件。”